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社會法治三月獨立作業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漢謨拉比法典》誕生于下列哪一地區 ( )2.啟蒙運動的興起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兩大思想的共同之處是( )A.都動搖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B.都反映了無產階級的要求C.都為當時的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D.都擁護封建統治3.“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等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選項與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4.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的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這表明( )A. 歐洲資本主義萌芽首先開始于農業B. 租地農場的出現動搖了以封建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莊園經濟C. 租地農場主與土地所有者存在人身依附關系D. 租地農場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5.詩人但丁(1265—1321年)很早就說過:“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人文主義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說過:“真正的高貴并非天成的,而是自為的。”可見文藝復興( )A. 反對封建等級制度 B. 強調了個人的作用C. 復興了希臘羅馬文化 D. 推動了文化領域的繁榮6.分析圖表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據下表可以推斷,蘇俄(聯)這一時期成就的取得得益(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國家工業總產值增長表國家 蘇聯 英國 法國 德國 美國 日本年均增長率 24.3% 17% 9.4% 7.1% 4.3% 3%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 B.斯大林體制、赫魯曉夫改革C.新經濟政策、斯大林體制 D.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7.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風起云涌,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發展。其中美國南北戰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解決的危機分別是( )A.黑人奴隸制、農奴制、幕府統治 B.英國殖民統治、黑人奴隸制、農奴制C.農奴制、英國殖民統治、幕府統治 D.英國殖民統治、黑人奴隸制、幕府統治8.歷史研究需要參考相關資料。下列參考資料最適合的研究主題是( )A.古代亞非文明的輝煌成就B.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C.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D.歐亞大陸經濟交流的加強9.下列人物中,能夠按照“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組合在一起的是( )①克倫威爾 ②華盛頓 ③玻利瓦爾 ④章西女王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0.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事,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②日本襲擊珍珠港 ③雅爾塔會議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11.“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坐上那動車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門上太陽升…”歌曲《2035去臺灣》本質上反映了( )A.大陸網友想去臺灣旅游的美好愿望 B.兩岸民眾渴望祖國統一的共同愿望C.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 D.反對“臺獨”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12.近日被譽為“以古人之規矩,開今人之生面”的優秀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完美收官,它聚焦《尚書》、《論語》等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在國內外掀起一波“中華典籍熱”。今天中國人讀典的價值在于( )①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②激發文化共鳴,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智慧內內化于心③跨越歷史時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涵④樹立文化自信,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2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正式施行。此次修改適應了時代發展變化,回應了人民群眾現實需求,兼顧了公正、效率、權利保障等多重訴訟價值取向。這說明( )A.良法反映社會發展規律,能夠與時俱進 B.有良好法律制度就等于實現了法治C.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D.制定良法是我國現階段的工作中心14.“一雙鞋的‘旅行’”:首先,德國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設計出鞋子獨特的外觀和功能;接著,中國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則研究出鞋子的生產流程;然后,圖紙和生產流程交給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鞋子會在這些國家生產出來;最后,鞋子被裝上一艘美國的貨船并運往沙特出售。以上內容說明了( )A. 歐美強國傳統優勢完全喪失 B.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C. 多極世界格局已正式形成 D. 世界格局出現“一超多強”15.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人民日報客戶端開設“我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專欄,就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征求意見,搭起了全國人民直接給中央發表建言的平臺。材料中的征求民意體現了( )A.公民享有廣泛權利,直接參與國家管理B.人民當家做主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C.我國公民都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參政能力D.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16.某市開展文明走路、文明開車活動以來,行人闖紅燈、司機違章駕駛等違法現象明顯減少,宣傳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增多。其中蘊含的道理是( )①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②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③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 ④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7.我們在《功勛》中看到,有大國重器的時代所需,就有于敏、孫家棟、黃旭華一心報國的奮斗;有黎民蒼生的生計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嘔心瀝血的鉆研;有父老鄉親的家國所依,就有申紀蘭、李延年、張富清滿腔熱血的赤誠。這些人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 )①愛國 ②敬業 ③法治 ④自由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8.“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你認為造成詩人“鄉音無改”的主要原因是( )A.歲月改變了文化傳承 B.民族文化融入了血脈C.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 D.傳統思想文化未發展19.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說,疫情當下,我們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這體現了( )A.中國在世界舞臺上領導國際合作的走向 B.疫情下世界經濟的恢復主要依賴于中國C.中國秉持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D.中國致力于構建經濟全球化的全新格局20.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 )①體現了推動鄉村振興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③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④有利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緩解社會主要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共 60 分)21.(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 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經出現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文藝復興并非是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世界史 近代史編》(1)依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和實質。(4分)材料二:近代以來,作為憲政體制和模式創新……(英國)開啟了議會“至高無上”的時代,它從根本上解決了民族國家政府建構問題——現在是“議會中的國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時“單獨的國王”。 ——《憲政模式轉型與近代英國崛起》(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運用史實回答英國是如何實現由“單獨的國王”到“議會中的國王”的轉變的。 (3分)材料三: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1733年機械師凱伊首先發明飛梭,將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英國工業革命的前奏曲開始了。織布革新造成了織與紡的矛盾,從而出現了長期的“紗荒”。 ——《歐洲經濟史》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解決“紗荒”這一關鍵問題的是哪項科技發明?(2分)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西方近代化的歷程。(3分)22.(12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獨立自由夢】材料一:中國現時社會的性質,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成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中國現時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依據材料一,分別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勝利的標志。(4分)【工業強國夢】材料二:“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證,因為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報》(2)根據材料二回答,60多年前為實現全國人民的工業化夢想,黨和政府采取了什么舉措?這舉措有何意義? (4分)【民生幸福夢】材料三:國民收入是反映社會居民貧困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左右圖是新中國1952—2019年國民收入變化圖。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民收入的變化,請任選一個階段(1972—1982年;1982—1992年,1992—2002年,2002—2019年),概括這階段國民收入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原因。(4分)23.(10分)世界格局,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結構,一種力量對比態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上出現的國際秩序,都是在戰爭結束后由戰勝國提出并建立起來的,反映了戰后的力量對比,體現了戰勝國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時間都較短。 ——曾勝強《現代國際關系史》(1)根據所學知識,以一戰后的相關史實證明“國際秩序是由戰勝國提出并建立起來的”,并舉例說明在此“新秩序”中國主權仍然被侵犯。(4分)材料二:戰后國際格局的兩極化走向以及在這一進程中出現的動蕩、重組和權力真空,為大國實現其戰略目標提供了機遇和活動空間。戰后美蘇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對立,決定了它們在推行外交政策和建立兩極體制中必然會發生沖突。 ——劉金質 《關于冷戰的幾點思考》(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美蘇兩國“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三:當地時間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3 月 17 日,俄烏沖突進入第 22 天,烏俄談判將繼續進行。(3)材料三表明,當今世界哪一問題面臨挑戰?為此要推動建設怎樣的新型國際關系?(4 分)24.(14分)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奏響“共同富裕”新樂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蝶變之路】材料一:溫州市H村,原是無資源、無產業、無發展環境的“三無村”。近年來,在村黨支部領導下,通過“村企合作”改革,走出了一條鄉村蝶變之路,成為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典型案例。根據材料一,概括說明H村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就。(4分)【振興之舉】材料二:H村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抓手,推進產業發展。倡導綠色生產,推廣鐵皮石斛高標準種植;打造四季飄香的百果園。充分利用科技,引進人才,重點延伸鐵皮石斛產業鏈,研發沖劑、日化品等深加工產品。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二分析H村是如何體現新發展理念的。(6分)【法治引擎】材料三:全面振興鄉村,法治是重要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21年4月29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據統計,2021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累計出動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445.28萬人次,查辦各類違法案件10.46萬件……據《農民日報》報道,有的鄉村打造法治文化墻、法治長廊、法治公園等普法陣地,讓農民群眾在沉浸式交流中學法用法,在觀賞游玩的同時接受法治宣傳教育,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中國人大》雜志2022年第10期(3)從厲行法治的角度,談談法治引擎推進鄉村振興有何重要意義?(4分)25.(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習近平(1)材料一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正確的道路”是什么?(2分)材料二:常山縣何家鄉江源村四任書記堅持不懈抓好一根竹。第一任村書記江舍順富帶頭開展食用竹試種植,黨員帶著農戶種,農戶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第二任村書記江高星聯系各地專家,引進礱糠覆蓋保溫技術,食用竹的畝均產值比幾年前翻了幾倍。第三任村書記洪春良提議成立強村公司,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直銷”雙渠道,短短5天內賣出食用筍1250公斤。第四任村書記江峰上任后,牽頭成立廉竹文化旅游公司,開展一批農文旅融合項目,加快實現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學習強國衢州學習平臺》(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四任村書記是如何帶領村民共同奮斗的?(6分)材料三:走共同富裕路,就是百姓的“中國夢”。圓夢,離不開領路人。“身為共產黨員,他致富不忘鄉親,投入數億資金建設美麗鄉村,帶動鄉村發展。 身為黨支部書記,他為了農村的發展,帶領40余名黨員奮戰在工作一線,緊盯施工現場、頻繁走訪村民、組織工作夜談會、解決閑余勞動力就業……”鄉村振興路上,這樣的領路人還有很多。以“中國夢”為主題寫一段話,向領路人致敬。(4分)九年級社會法治三月獨立作業答案選擇題(2分一題,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B B B C A C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A B D C A B C B21.(12分)(1)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的產生;封建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意思相近即可)(任選一個,2分)。實質: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2分)(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3分)(3)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2分)(4)思想變革一制度變革—技術變革(意思相近即可)。(3分)22(12分)(1)新中國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4分)。(2)一五計劃;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4分)(3)示例:1982—1992年這一段,國民收入較快增長的趨勢。由于改革開放的實行,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確立,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從而國民收入不斷增加。(也可以取其他階段進行觀察國民收入變化趨勢,然后進行分析原因)(4分)23.(10分)(1)一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主導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分)巴黎和會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或《九國公約》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任答一點得2分)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的對立)。(2分)(3)和平問題;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4分)24.(14分)(1)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水平提高,就業崗位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從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等角度回答,答出兩點即可)(4分)(2) ①H村倡導綠色生產,體現了綠色的發展理念,有利于提升鄉村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②科技研發深加工產品,體現了創新的發展理念,有利于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擴大了經濟收益。(6分)(3)有利于科學立法,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有利于行政部門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有利于加強法制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任選兩條,4分)25(12分)(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分)(2)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利用互聯網,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任選三句,6分)(3)結合人物事跡,從加強黨的領導、凝聚中國力量等角度,向發揮引領作用的領路人致以敬意,言之有理即可。(4分)示例:在共同富裕的奮斗路上,你們不忘初心,示范引領,堅持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發展共識,為推進鄉村振興按下“加速健”。在民族復興的逐夢路上,你們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傳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凝聚實干興邦的中國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