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史前時期與夏商西周更迭 備課人本課類型 新授 課 時 一二課時學情調查 機械系19級模具、數控、計輔專業學生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呈現本土原生、多元發展、互相影響的特征能力目標 了解商朝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在商朝社會中的作用情感目標 掌握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歷史,領略中國歷史之源遠流長教學重點 掌握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歷史,領略中國歷史之源遠流長教學難點 了解商朝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在商朝社會中的作用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法、討論法教學資源 課本、配套視頻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一、課堂導入二、課堂知識講解二、課堂知識講解二、課堂知識講解三、課堂總結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國家產生并且相繼建立起夏商周三代王朝。青銅器和甲骨文也伴隨著國家的發展而出現并逐漸成熟起來,成為了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依據之一。這節課我們就以此切入,了解中國的史前歷史。史前文化遺存1.引導學生回憶中西對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對比中西方神話歷史的區別。中國:女媧造人、伏羲女媧西方:天神宙斯、上帝伊甸園亞當夏娃2.根據課文內容,中國原始人類主要分布的地區,思考為什么人類文明大多發源于河流地區。拓展延伸:世界其他古文明發源地(古埃及尼羅河、古印度恒河、古巴比倫兩河流域)3.看課文P3圖片,找到中國境內史前文化遺存完成分類表格。黃河流域:仰韶文化 龍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長江流域:良渚文化明確:仰韶文化中的半坡遺址,留存大量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鏟、石刀等,說明當時已有原始農業活動。良渚文化中的發現不少象征權力和地位的玉器、象牙器,說明當時已有初步宗法氏族部落雛形。4.P4“知識鏈接”了解炎黃、蚩尤之間的部落戰爭涿鹿之戰、炎黃之戰、黃帝陵和炎帝陵位置。夏商西周更迭堯舜禹三位歷史人物禪讓的故事提問:何謂禪讓?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堯禪讓給舜的故事、舜和湘妃竹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故事夏王朝的建立要求:掌握夏朝建立的時間、世襲制的產生、如何取代的禪讓制。補充: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商湯滅夏和盤庚遷都拓展延伸:商湯和伊尹的故事、盤庚遷都殷,殷商的由來、商紂王酒池肉林,鹿臺放火自盡4、武王伐紂,西周建立可結合小說《封神演義》相關拓展這段,補充牧野之戰的史實。要求:掌握西周建立的時間,推行的主要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學生認真閱讀P4-P5的文字及周初分封示意圖,掌握這三大制度對西周統治的影響及作用,并理解嫡長子的含義。 制度 作用分封制 以鞏固王權地位宗法制 使權力和財產的繼承規范有序,給分封制的推行披上了宗族感情的外衣 界定著人們在社會秩序中的具體位置,禮樂制 協調著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使人人各就本位,各盡其分補充P5“知識鏈接”中弱冠之禮、笄禮的含義。甲骨文與青銅器甲骨文的發現地及過程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王懿榮的故事甲骨卜辭特點一是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祭祀、征伐、田獵、農耕均有。二是占卜是吉是兇,是否可行,都要由商王來做判斷。青銅器及商朝的冶鑄技術要求:認真閱讀P6-p7,了解商朝青銅器制作內容。明確:商朝的青銅冶鑄技術已經十分純熟,大多鑄造的是祭祀用的鐘鼎,上刻文字,為鐘鼎文,其后也開始鑄造兵器、廚具、樂器等補充:經典青銅器四羊方尊相關中華大地上異彩紛呈的史前文明互相影響,推動著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化格局的形成,之后夏商周的建立,國家產生,文字和青銅制作技術也相應而生。這段歷史雖沒有豐富的文字記載,但從眾多出土的文物上,我們還是可以窺見中華史前文明的繁榮,這段時期為中國后續歷史的發展奠定了文明基礎,產生了深遠影響。 新課導入,激發興趣中西方相關類比,立足課本的同時,拓展其他知識分析圖片,歸納分類,掌握識圖分類方法學生講述相關故事,訓練口頭表達能力課外歷史小故事補充學習,豐富學生知識面挖掘商朝滅亡的深層次原因西周三大制度重點內容,列表掌握,明確其各自的作用了解史前的文字文化和金屬冶煉技術課后作業 完成課本P7自我測評練習題思考P7的“議一議”3.預習第2課“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與思想文化”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