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我們的風采 課業類型 美術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筑)教學設計思路 《我們的風采》選自于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校生活》第三課,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一個非常熱門及受學生歡迎的一個主題內容。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升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他們思維敏捷,活潑熱情,充滿了朝氣。這一階段的學生對穿著美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更多的是跟著潮流效仿,缺乏對自身主體的定位認識。 因此,本課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親手設計自己喜歡的學生裝,使同學們在學習中提高審美情趣,樹立積極的學子形象意識,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通過學生裝的設計學習,了解服裝設計的基本原則和三要素,并且掌握服裝設計效果圖的繪圖方法,嘗試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進行創作。設計出符合年齡、氣質、的學生裝,以展現新時代學子充滿朝氣、活潑明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國家課標 相對年齡段:第四學段(7~9學段)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學習領域的目標: 結合7~9年段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用多種美術媒材、方法和形式進行記錄、規劃、創作、表現與展示、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傳統文化、多元文化之間的關系。 學習活動建議: 結合音樂、語文、外語、歷史、社會等學科內容,創作插圖,年表,或編寫劇本,設計海報,制作道具,布置場景,并進行表演。 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內容,創作圖表;根據科學原理,設計、制作作品,并進行展示,或裝飾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園環境。 結合學?;蛏鐣臅r事新聞,開展專題研究,用美術的方式表達研究成果,布置話題展覽或舉辦研討會。 調查、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系、依據城鎮或鄉村的特征,考慮環保、居住、休閑、健身和景觀等功能,設計社區未來發展規劃圖或制作模型,向社區展示,并接受公眾的評估。 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收集班級的各種信息,設計班級主頁和學生個人網頁,組成班級網,參與網絡的交流。 評價要點: 在生活中發現與美術相關的問題,與同學合作確定研究課題。 以美術知識結合其他學科以及在生活中所獲得的知識,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用圖像、文字、聲音等形式記錄調查與思考的結果,對素材進行整理和分析。 以個人或與集體合作的方式,進行創作與展示。 以創作與展示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美術與傳統文化、美術與多元文化之間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解學生裝的基本知識與服裝設計的要點與方法,并能夠自己或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套學生裝的設計。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啟發學生積極探索,發展設計思維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同時,在動手設計的過程中發展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和實際操作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學生裝設計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學生裝設計的款式及特點,通過繪畫或拼貼等手法完成一套學生裝設計。難點:根據設計構思進行草圖的繪制表現。主要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教具 多媒體課件、展板、繪畫工具、教師示范作品等。學具 彩紙、廢棄布料、餐巾紙、皺紋紙、白乳膠、剪刀、馬克筆、彩鉛等。案例描述 (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安排等) (一)、情境導入、引入課題(1)課堂的開始,教師采用謎語的方式導入今天的課題,板書課題。檢測導學單完成情況(你對我們學校的校服滿意嗎?)請學生主動談談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可以從舒適、美觀等不同的角度進行發言。(2)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關鍵字款式、色彩、面料。引入話題: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不同國家的中學生都穿什么樣式的校服呀? (二)、講授新知、分析步驟(1)想一想為什么世界各國學生都要穿校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校服最早起源于歐洲,主要由于戰爭年代,動蕩不安,連年戰亂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于是乎有學校為了避免由于戰爭導致家庭困難的同學而產生自卑感,也為了抑制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在學校的炫耀心理,因此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避免攀比。此外穿校服還可以有標志身份,美化形象,體現整體的作用。(2)PPT展示3組校服課件,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校服的款式、色彩、面料各有什么特點?展示我們中學生什么風采? 學生發言后教師總結:款式分為制服式與運動式兩大類。色彩上選擇一種主色加幾種裝飾色的搭配原則,并有深色系與淺色系之分。面料上種類豐富,棉、麻、毛呢、針織等。功能上要保暖、透氣、耐磨、有彈性、易洗易干、防雨防曬等。 問:看來一款校服的設計要考慮這么多因素呀!那這樣的校服有助于體現我們當代中學生哪些風采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要能體現現代中學生充滿朝氣、活潑明朗、積極向上的風采。 (3)小組討論:你想設計一款什么樣的校服(展現我們的風采)? 小組代表回答。 教師總結:服裝設計基本原則: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 (4)換裝游戲。請男女生各一名到展板前為學生模特選擇一身服裝,初體驗搭配樂趣。熟悉日常校服常用的幾種衣型(長袖/短袖/長褲/短褲/連衣裙/短裙/半身裙/外套等。) (5)技法展示:教師講述幾種服裝設計圖的表現方法:馬克筆法、彩鉛法、水彩法、水粉法、材料拼接法; 出示教師示范作品,并講述各種方法的表現重難點:拼接法要注意要比模特圖尺寸稍大一些;馬克筆/水粉/水彩/彩鉛上色時要注意明暗變化,在領口、衣襟、側身處色彩要加深。(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繪畫或拼貼等方式,完成一套學生服設計草圖,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校服,男女款式皆可。(四)、展示評價、交流分享學生練習完成后,采用多主體評價及過程評價的方式對學作品進行評價。先由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幅優秀作品,在黑板前展板上交流展示,并請學生代表選出自己喜歡的款式闡釋理由,最后教師補充。(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在課堂的最后,在對全班同學課堂表現的認可之上,教師采用拓展延伸的方式對本節課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展示我國百年校服史,通過校服看學校與時代的發展,培養熱愛祖國,熱愛校園的情感。(六)、板書設計:我們的風采——學生裝設計款式 制服式 運動式 色彩 深色 淺色 面料 豐富 性價比高教學反思與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