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仿真試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2014年社會思品考前40天查漏補缺系列之知識梳理一主題一 我們生活的世界第一節地球儀和地圖1.經線和緯線 經線 緯線定義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長度每一條經線長度都相等就半球而言,每一條緯線長度都不等,赤道最長,到兩極逐漸縮短成點;就全球而言,緯度相同的線,長度相等圓弧狀況半圓;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組成一個經線圈,且每一個經線圈均可以平分地球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特點所有經線都能相交于南北兩極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東西方向相互關系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成經緯網,除南北極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點都可以用經度和緯度來確定其位置表示方法經度緯度2.經度和緯度 經 度 緯 度定義即該點所在的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角間的夾角即該點的法線與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度數起點線0°經線(本初子午線)0°緯線(赤道)21世紀教育網劃分方法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劃分l80°以0°緯線為界,向南向北各劃分90°0°經線以東為東經度,0°經線以西為西經度0°緯線以北為北緯度,0°緯線以南為南緯度代號東經(E)、西經(W)南緯(S)、北緯(N) 21世紀教育網分布規律以0°經線為界,東經度的度數愈向東愈大,西經度的度數愈向西愈大北緯的度數愈向北愈大,南緯的度數愈向南愈大半球的劃分以(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以赤道為界劃分21世紀教育網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3.地圖的主要特點 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三大基本要素,被稱為“地圖的語言”。 (1)方向方向的三種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21世紀教育網具體表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向標指北方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適用范圍適用于既無指向標,又無經緯網的地圖適用于有指向標的地圖適用于有經緯網的地圖特點最常見,普遍采用的定向法需標注出正北方向最準確的定向法(2)比例尺比例尺含義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數字式比例尺1:10 000 000或1/l0 000 000或一千萬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圖上l厘米代表實地距離l00千米線段式比例尺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子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則比例尺愈小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21世紀教育網范圍詳略精確度舉例大比例尺小詳細高軍用地圖、城市交通圖小比例尺大粗略低地圖冊、中國政區圖第二節 中國自然和人文環境1.我國領土四至方位 端點地理位置經緯度差距(度) 端點距離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即東經135°東西跨經度62°約5200千米 西新疆的帕米爾高原,即東經73° 南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南北跨緯度40°約5500千米 北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即北緯53。2. 中國的海陸位置及優勢我國的海陸位置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亞歐大陸,東臨太平洋)瀕臨海洋太平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主要島嶼臺灣島(中國最大島)、海南島(中國第二大島):舟山群島(我國最大群島)疆域優勢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這一地區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利于發展海洋事業。中國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使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此外,幅員遼闊的國土,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為中國社會進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從海陸疆域方面來看,中國、英國、美國、蒙古的不同之處中國、美國:海陸兼備(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中國西靠亞歐大陸,東臨太平洋);英國:島國;蒙古:內陸國家3.中國地勢特點平均海拔地形類型主要地形單元第一級階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界線昆侖山--祁連山一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界線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平原和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4.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地形 主要特點 主要表現 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地形復雜多樣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五種類型有利于開展多種經營,實現地區間的優勢互補等。如:長江三角洲——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國”;內蒙古高原——牧人的天堂等山區面積廣大山區占全國面積的2/3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和山區特色產業,但給交通建設帶來不便等。如:東南丘陵——茶葉、竹制品在全國享有盛名;高寒的青藏高原,適合種植青稞,藏人喜食青稞酒和糌粑。地勢西高東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有利于海洋中的水汽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內陸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如四川盆地可以種植水稻;使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有利于沿海與內地的聯系,促進東西部經濟文化交流5.知道長江和黃河的概況比較項目 黃河 長江分水嶺秦嶺發源地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全長5400多千米(中國第二長河)6 300千米(中國第一大河)注入海洋渤海(山東省)東海(上海市)流經的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流經的省級行政區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9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11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上、中、下游的劃分上、中游的分界點:河口(內蒙古自治區)中、下游分界點:孟津(19南省)上游特點:水力資源豐富;中游特點:含沙量大;下游特點:“地上河”上、中游的分界點: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點:湖口(江西省)上游特點:峽谷多,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中游特點:河道彎曲,湖泊眾多;下游特點:江闊水深,航運便利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陜西省)、汾河(山西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洞庭湖)、漢江、贛江(鄱陽湖)主要景觀“黃河第一壩”一一龍羊峽大壩開封附近的“懸河”、壺口瀑布“塞上江南”一寧夏平原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漢港著名峽谷一一虎跳峽、三峽作用灌溉、發電灌溉、發電、航運(黃金水道)危害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黃河下游斷流、干旱、“地上懸河”長江流域降水豐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比較項目黃河長江原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遇雨易被侵蝕;人類過度利用自然,濫用自然,造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季風氣候帶來的弊端;人們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圍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帶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首要任務地上懸河洪澇災害如何治理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黃河的根本,修建水庫,使治沙和防洪并舉,也是治理黃河的重要手段加固江防大堤、興建水庫、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樹木、裁彎取直、分洪蓄洪、開挖人海新河等措施歷史地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發祥地21世紀教育6、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差異 差異因素 南方(秦嶺一淮河以南) 北方(秦嶺一一淮河以北) 自然環境 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以廣闊的平原和高原為主氣候氣候類型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濕潤溫帶季風氣候,比較干燥1月均溫高于0℃低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濕潤地區) 少于800毫米(半濕潤地區) 河流河湖眾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便于航運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結冰,不利于航運 耕地以水田為主以旱地為主人文環境 農業生產水稻為主,一年兩熟或三熟主要為小麥、玉米等旱田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主要生活方式 吃喜歡吃米飯喜歡吃面食 住注重通風、防雨,一般沒有取暖設備,屋頂坡度大注重防寒,墻壁、門窗嚴密,一般有取暖設備,屋頂平緩 行內河航運較發達基本沒水運文化生活游泳、賽龍舟、潑水節、黃梅戲、“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滑雪、溜冰、京劇、秦腔、豫劇、、北京話、“陽關三疊”“十面埋伏”7、東西部差異 中東部地區 西部大開發地區 自然條件 地形平原廣闊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氣候較為濕潤氣候干旱 資源水資源豐富,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 土壤肥沃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嚴重 環境工業污染嚴重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嚴重社會經濟條件 人口人口稠密,科學文化素質較高人口稀疏,科學文化素質較低 城市眾多稀疏 交通、通信、教育發達相對落后人才、資金、技術豐富相對短缺 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較快、較為發達經濟發展緩慢,與東部相比發展不平衡 經濟發展的優勢①具有平原廣闊、氣候濕潤、土地肥沃等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農業的發展;②交通、通信、教育發達,城市眾多,人才資源豐富等社會經濟條件,為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廣袤的土地、壯美的山川、豐富的礦產和能源資源、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 經濟發展的劣勢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嚴重的工業污染困擾著中東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①地勢較高,地形復雜,交通不便;②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嚴重,不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③人口稀疏,人力資源缺乏,與中東部地區相比,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也相對缺乏第三節世界自然和人文環境1.世界主要地形類型及主要地形區地形類型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特征世界主要地形區山地500米以上高大 排列有序 脈絡分明安第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平原200米以下寬廣低平;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區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高原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邊緣處比較陡峭東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丘陵200米到500米坡度和緩,連綿起伏山東丘陵、江南丘陵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剛果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2.大洲和大洋海陸分布地球總面積陸地占29%,海洋占71%陸地陸地分為大陸和島嶼大洲大陸與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面積按照由大到小排列①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②大洋:太、大、印、北大洲位置分布特點除南極洲外,兩兩南北對稱分布大洲間的分界線分界線亞歐分界線亞非分界線南北美洲分界線亞洲與北美洲分界線運河、海峽、山脈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紅海巴拿馬運河白令海峽溝通的海洋紅海和地中海太平洋和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重要的海峽重要海峽地理位置溝通的海洋馬六甲海峽東南亞印度洋和太平洋直布羅陀海峽歐、非之間地中海和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大西洋好望角非洲最南端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洋對人類的影響提供淡水資源;提供漁鹽之利、能源之源;促進世界各地的物資交流3.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征氣溫帶氣候類型主要特征分布主要地區熱帶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赤道附近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干濕季分明熱帶雨林南北兩側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北緯10度至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南北緯25度至35度之間的大陸東岸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南北緯30度至4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溫帶溫帶海洋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全年降水平均南北緯40度至6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緯度的大陸東岸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冬季嚴寒,常年干旱少雨南北緯40度至60度之間的大陸內部寒帶寒帶氣候(包括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全年嚴寒,降水少兩極地區4.澳大利亞草原與中國的內蒙古草原和青藏牧區的自然、人文環境特點典型地區生產生活特色形成原因澳大利亞草原機械化程度高、規模大、定居生活,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氣候較干燥,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草原平坦遼闊;國家工業化程度高青藏牧區畜牧業靠天養畜,畜種(牦牛、藏山羊、藏綿羊)有耐高寒特點;牧民著藏袍、住帳篷,游牧生活海拔高,氣候寒、旱,太陽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牧草營養成分高,草原面積廣大內蒙古草原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牧民穿蒙古袍、住蒙古包,喜食奶茶、牛羊肉是主食,文化有濃厚的草原民族特色(如那達幕大會、賽馬、摔跤、射箭等運動)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較少,草原平坦遼闊,工業化程度低5.中國新疆的綠洲地帶與波斯灣沿岸地區的自然、人文環境特點 典型地區 生產生活特色 形成原因新疆綠洲地區利用坎兒井發展綠洲農業是其特色,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經過地深居內陸,氣候屬于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沙漠、戈壁連綿,水資源缺乏波斯灣地區利用石油帶來的財富發展工業;推廣節水灌溉來發展綠洲農業;通過海水淡化增加淡水,來美化環境改善生活;沙漠城市興起氣候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極為干旱,沙漠連綿,水資源缺乏;石油儲量豐富6.上海、筑波、巴黎的自然、人文環境特點 典型地區 生產生活特色 形成原因 上海八百年前就商旅云集,近代被稱為“東方的巴黎”,現代上海是中國重要的國際性大都市。金融業、遠洋運輸業、國際會展業發達位于長江的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 筑波著名科學城,是具有國際水準的科研和高等教育中心;日常生活便利安全,文化生活豐富充實,自然環境整潔優美,鄰里關系和睦友善毗鄰東京,政府決策,人為努力 巴黎世界文化藝術之都,不同時代的藝術杰作在巴黎和諧共處;人們日常生活中對藝術的熱愛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巴黎人民對美有獨特的鑒賞力地圖知識(一)關注地圖錯誤!不能通過編輯域代碼創建對象。配套仿真試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2014年社會思品考前40天查漏補缺系列之知識梳理(二):我們傳承的文明第一節 歷史上不同地區文化交流1.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對比 時間 航海的規模 航海技術 目 的重大影響 鄭 和 下 西 洋15世紀上半期208艘海船。按船只大小性能分為寶船、馬船、糧船、厘船和戰船五類。其中,寶船載重量約1500噸。每船可容400~500人。船隊出航人數最多時達27 800余人有使節、隨員、翻譯、醫生和技術、軍事人員備有航海圖、羅盤針為了加強和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為了弘揚國威加強了中非之間的聯系。推動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 新 航 路 開 辟 15世紀末哥倫布用的是小旗艦。船只數量、大小,攜帶的貨物、隨行人員的數量遠比不上鄭和下西洋,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最多一次l0000多人基本上運用了中國當時的技術成果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使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各地的交流、融合不斷加強。便利了西方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2.主要人物及航線 時間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人物 迪亞士 哥倫布 達·伽馬 麥哲倫 國別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航線 西歐一好望角 西歐一美洲 西歐~好望角一印度 環球航行 支持者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第二節歷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發明宋元時期的三大發明及重大影響名稱時期人物內容備注火藥唐發明,宋元廣泛應用震天雷是人類戰爭史上巨大轉折點印刷術隋唐雕版和《金剛經》降低了書籍的成本,大大促進了書籍和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宋畢異活字印刷術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指南針戰國指南儀器宋指南針(北宋)、羅盤針(南宋)用于航海事業棉紡元黃道婆學習黎族紡織術松江(上海)成為棉紡織業中心第三節歷史上重要事件與人物1.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學派、主要思想家及其成就和主張學派思想家主要成就儒家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主張“有教無類”,重視平民教育;興辦私學;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和心智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減輕對人民的剝削。提出了“民貴”“君輕”思想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準則道家老子主張“無為”,要求人們順應自然,反對統治者侵擾百姓莊子同老子的觀點相類似墨家墨子主張“非攻”,反對戰爭;主張“兼愛”,就是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法家韓非子主張“法治”。認為違反法律都必須嚴懲;主張強化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用嚴酷的刑罰鎮壓人們的反抗,以維護國家統治兵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主張打仗要“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臏著有《孫臏兵法》,繼承發揚了孫武的軍事思想2.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名稱人物國籍稱謂主要成就文藝復興(興起14世紀的意大利)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蒙娜麗莎》科學革命(16、17世紀的歐洲)培根英國科學家知識就是力量哥白尼波蘭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提出了“日心說”牛頓英國科學巨人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把科學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啟蒙運動(興起于17、18世紀的法國)伏爾泰法國旗手提倡“天賦人權”思想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權”思想孟德斯鳩法國啟蒙思想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3.英、美、法的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國別時間革命爆發原因領導人頒布的法律文獻確立的政治體制處死的國王 影響英國1640~1688年英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的發展克倫威爾《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查理一世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美國1775~1783年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華盛頓《獨立宣言》民主共和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歐洲、拉美革命法國1789~1793年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羅伯斯庇爾《人權宣言》 共和制路易十六①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專制;②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③確立了共和政體4.兩次大戰的比較 一戰 二戰 起止時間1914~1918年1939~1945年 雙方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英法俄德意日法西斯集團與反法西斯盟國 性質帝國主義軍事集團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義戰爭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 戰役或其他最慘烈的戰役——凡爾登戰役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奧斯威辛集中營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大屠殺第四節歷史上的政權更替 時間 事件 相關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贏政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元前60年漢武帝死后,西漢政府設“西域都護府”西域(新疆)正式歸屬中國版圖581年隋朝建立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589年隋朝統一618年唐朝建立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1276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蒙古族忽必烈1727年駐藏大臣(冊封達賴、班禪)加強西藏管轄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南京孫中山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結束第五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區與中央政府的關系變化 朝代 關系 唐朝和親、會盟唐朝時與西藏已經“和同為一家” 元朝設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和藏族地區的行政事務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 清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是全國25個省級行政區域之一第六節近代中國逐漸沒落1.鴉片戰爭前歐美和中國的政治、經濟概況 鴉片戰爭前歐美的政治經濟概況 鴉片戰爭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概況 政 治從17世紀開始,西方主要國家如英、法、美,先后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并開始實行對外殖民侵略擴張政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強化,專制皇權達到頂峰,人民沒有民主和自由,國家嚴密控制人們的思想。實行閉關自守對外政策,只準廣州一地與外國通商 經 濟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相繼發生工業革命,經濟迅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加強雖有些地區商品經濟得到了發展,手工業發展,商業發達,但農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男耕女織仍是當時絕大多數中國農民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方式2.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概況 名稱 時間 標志(特點) 主要技術發明成果和發明人工業發展領先國家工業革命早期階段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蒸汽作為動力)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蒸汽機(瓦特)1782年英國;蒸汽機車(史蒂芬孫) 1814年英國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國工業革命的新階段19世紀后半期~20世紀初電力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電作為動力) 電動機(格拉姆) 1870年 比利時;電磁感應原理(法拉第) 1831年英國;發電機(西門子)1866年德國;電燈(愛迪生) 1879年美國;飛機(萊特兄弟) 1903年美國;電話(貝爾) 1876年美國;汽車(卡爾本茨)德國美國、德國后來居上,率先實現了電氣化,工業發展勢頭超過英國侵略戰爭雙方時間簽訂條約條約內容影響鴉片戰爭英國1840-1842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款銀元2100萬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協定關稅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史開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1856-1860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賠款白銀1600萬兩,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準許在華募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戰爭日本1894-1895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賠款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華設廠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口岸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之后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八國,1900-1901辛丑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拆毀大沽炮臺保證嚴禁人民參與反對列強的活動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第七節近代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1.近代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的重大事件比較 代表的階級 歷史事件領導人或代表人物 主張(口號)農民階級義和團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地主階級開明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魏源、林則徐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洋務運動奕訴、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口號:自強、求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啟超學習西方,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革命派辛亥革命孫中山學習西方,建立民主共和政體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口號:民主科學感悟(結論):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中共領導人民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奮斗歷程:階段(時間)重大歷史事件偉大的開端(1919——1923)五四運動、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實現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創建了黃埔軍校,進行了國民革命,取得北伐戰爭的重大勝利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6)①領導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創建了人民軍隊,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探索出從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進行長征,召開遵義會議,挽救了中國革命。③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①實現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戰的最后勝利。②中國共產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6)三大戰役、渡江戰役,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3.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會議內容 意義中共一大奮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 、上海、嘉興南胡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二大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2年)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5年1月)十一屆三中全會①思想上: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③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體領導; 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了進行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1978年)4.國共兩黨關系變化(兩次合作、兩次分裂):時期時間原因標志統一戰線影響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1924-1927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國民黨“一大”的召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1927-1937蔣介石叛變革命,鎮壓人民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大革命的失敗,內戰給日本侵略帶來可乘之機第二次合作抗日戰爭1937-1945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戰勝利,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第二次分裂解放戰爭1946-1949蔣介石發動內戰,實行獨裁撕毀“雙十”協定,進攻中原解放區祖國至今未能實現統一大業兩岸發展的趨勢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啟示和則中華民族興旺和崛起,分則對中華民族是戰爭和災難,兩黨為了民族利益,應當再次合作,為了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應有的貢獻。5.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歷史性巨變偉大人物理論成果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成立(1912)孫中山三民主義新中國成立(1949)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1956)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1978)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6. 中國近現代以來,改變社會性質的三件大事:(1)1840年的鴉片戰爭(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4年社會思品考前40天查漏補缺系列之知識梳理(一):我們生活的世界.doc 地圖知識.doc 年代尺.doc 2014年社會思品考前40天查漏補缺系列之知識梳理(二):我們傳承的文明.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