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巍巍井岡山》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井岡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中國革命的搖籃。而山水畫則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直觀表現形式。本課從欣賞井岡山實景圖片好名家的優秀美術作品導入教學,既展示了井岡山巍巍雄姿,又能激起學生對井岡山的崇敬和熱愛之情。這種設計,也以一個獨特的角度引導學生進入到對山水畫基本技法的學習,激發他們嘗試畫山水畫的興趣。二 核心素養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井岡山的山水畫,培養學生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藝術表現: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學會運用山水畫技法表達自己的創意。創意實踐:通過繪制山水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文化理解:通過學習井岡山的歷史和文化,使學生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傳統與特點。三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掌握山水畫基本技法2、過程與方法:嘗試運用山水畫技法進行山水小品畫創作。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增強學生對革命搖籃圣地的向往,感受祖國自然景觀的審美價值。四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山水畫的基本用筆技法勾皴點染的理解與實踐。教學難點:對工具性能的初步掌握和基本技法的運用。在教授、欣賞、演示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摹寫練習,并采取互助互動的學習形式,互評互議的評價方式,力爭實現本節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五 教學準備課件、毛筆、墨汁、宣紙、筆洗、小桶、毛氈、展板等。六 教學過程檢查學具準備情況,教師分發繪畫材料。播放音樂視頻動畫,教師解說。(導語)設置問題,相互探討。讓學生帶著崇敬之情學習第6課《巍巍井岡山》——紅色記憶。教師板書課題。1、欣賞與發現播放課件,欣賞一下名家筆下的井岡山。黃秋園的《井岡山》陸儼少《朱砂沖哨口》魏紫熙的《黃洋界》。錢松巖《三灣》。2、回顧與探討考考大家對中國畫有哪些了解,先來做幾道選擇題。①中國畫把描繪大自然的作品稱為什么?②中國山水畫作為獨立畫種有多少年的歷史?③中國山水畫采用的是什么透視法?3、嘗試與體驗安排學生嘗試一下筆墨,感受。墨法練習。學生演示,不正確的地方給以改正。老師可以進行幫助修改。筆法練習。引領學生對山水畫表現技法的學習。閱讀課本,談一下自己的理解。學生談理解,教師總結。4、示范與講解老師就來演示山石的畫法,并進行逐步詳細講解。5、臨摹與指導安排同學們臨摹書中山、石、云、水的畫法。學生嘗試繪畫,教師進行指導,點評,修正。教師提示學生把所臨摹的內容進行整合,組成近景、中景、遠景層次分明的井岡山的美景五 課堂互動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山水畫的技法和構圖,分享創意。互動評價:學生相互評價作品,指出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七 評價建議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創意實踐和藝術表現的能力。結果評價:評價學生的作品,從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角度給予建議。八 課堂小結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山水畫基本技法。強調山水畫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地位和價值。九 教學反思與改進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表現和反饋,了解教學效果,以便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改進:針對學生的需求和教學效果,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十、跨學科融合與拓展歷史:通過井岡山的歷史文化,讓學生了解中國革命歷史。地理:學習井岡山的地理特征,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尊重。環保意識:在繪畫過程中關注環保,讓學生學會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山水畫的基本技法,培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互動和實踐操作,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同時,關注跨學科融合與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