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產品包裝設計一、核心素養審美感知:通過欣賞各類產品包裝設計,培養學生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藝術表現: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學會運用設計元素和技巧表達自己的創意。創意實踐:通過設計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文化理解:讓學生在欣賞和分析產品包裝設計時,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特點。二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產品包裝設計的基本知識。2、了解產品包裝設計的基本流程以及方法,并選擇一件小禮物,為其進行包裝設計。3、培養學生學習產品包裝設計的興趣和美化生活的態度。4、通過贈送自己的作品,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感受設計帶給生活的溫暖和愉悅。三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基本流程以及方法,并選擇一件小禮物為其進行包裝設計。教學難點:包裝盒的設計制作,以及裝飾。四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教學課件展示實物圖片,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產品包裝設計。講授新課:產品包裝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植物的天然包裝形式給我們的包裝設計提供了很多啟示。在古代,人們為了儲藏物品產生了包裝,而那時,大多的包裝取決于自然材料。而現在,設計師巧妙地運用工藝創作手段,為產品進行的容器結構造型和包裝的美化裝飾提供了更多的設計思路。(一)、包裝設計涵義:包裝設計由于每個國家對此的定義都不一樣,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包扎、安裝、填放、裝飾、及裝璜之意。(二)、包裝設計重要性:同學們,包裝無處不在,無處不存。且包裝設計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時尚引領消費,包裝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對于包裝設計,著眼在消費者的心理、品位、感覺和使用方便、便于保存等等。包裝設計已成為市場銷售競爭中重要環節之一。包裝設計的功能:1、物理功能:為了保護商品。2、心理功能:主要體現在視覺感受,包裝傳達了商品信息,促進市場銷售。3、生理功能:指便于被人操作,便于運輸、裝卸、保管、儲存、使用、攜帶、處理等等。包裝設計的分類:1、從包裝形態分:大包裝、中包裝、小包裝、硬包裝、軟包裝;2、從包裝材料分:紙盒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木包裝、陶瓷包裝、玻璃包裝、棉麻包裝、絲綢包裝等等;3、從商品內容分:食品包裝、煙酒包裝、文化用品包裝、化妝品包裝、家電包裝、日用品包裝、土特產包裝、藥品包裝、化學用包裝、玩具包裝等等;4、從商品銷售分:內銷包裝、外銷包裝、經濟包裝、禮品包裝等;5、從商品設計風格分:卡通包裝、傳統包裝、懷舊包裝、浪漫包裝等.6、從商品性質分:商業包裝、工業包裝。請同學們談一談:生活中還有哪些你喜歡的產品包裝 說說原因。紙包裝的制作步驟和要求:1、首先要確定紙盒的造型和展開圖。2、確定哪個面是主要的,哪個面最易被觀眾注意;哪個面是次要的;哪個面是裝飾;哪個面不要裝飾。3、畫鉛筆稿。先畫主要部分的裝飾,紋樣要簡練、切題,文字要明確、清楚,安與紋樣應取得平衡呼應,并注意到它們的比例和位置。其它像廠名、文字說明等,可按排在其他幾個面上。4、包裝紙盒的結構與造型(1)紙盒的分類:套桶式;插入式;粘合式(如牛奶合);搖蓋式(如鞋合);套蓋式;拉鏈式(如紙巾抽);姐妹式;手提式;嵌入式(如珠寶盒);異形式;吊掛式等等(2)紙盒結構設計:(A)粘接:用粘合劑連接不同的面或其他附加部分的結構;(B)結扎:指用線或麻繩等對包裝物進行包扎(C)鏜扣:指包裝盒的各個面相互進行鎖扣連接的方式(D)間壁:指在包裝盒中加入擱板構造,便于抗震抗壓,對商品起保護作用。5、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包裝盒,對制作工藝進行示范。課中練習:在課中,請同學們選擇一種造型結構形式,用紙材料設計制作一個包裝容器。(教師從旁輔導和協助)五 課堂互動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產品包裝設計的要素和技巧,分享創意。互動評價:學生相互評價作品,指出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六 評價建議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創意實踐和藝術表現的能力。結果評價:評價學生的設計作品,從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角度給予建議。七、課堂小結:1通過本次對包裝設計的教學和制作,以及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同學的設計成品可以進行作品展示。2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產品包裝設計知識。3強調產品包裝設計在日常生活和市場中的作用。八、作業布置:選一件小禮物,給它做一個漂亮的外包裝,可以考慮送給自己的同學哦。九 教學反思與改進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表現和反饋,了解教學效果,以便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改進:針對學生的需求和教學效果,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十 跨學科融合與拓展藝術與設計:通過產品包裝設計,讓學生學會將藝術元素融入設計中。市場營銷: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設計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環保意識:在設計過程中關注環保,讓學生學會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材料和設計方法。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助學生了解產品包裝設計的基本知識,培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互動和實踐操作,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同時,關注跨學科融合與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