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南泥灣》陜西地貌圖陜北關中陜南賞析歌曲1、歌曲共有幾段歌詞?每段可分為幾個部分?三段歌詞 兩個部分2、聽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歌曲的情緒分別有了什么樣的變化?第一部分柔美委婉,第二部分歡快跳躍。3、節奏有什么特點?看看哪里是自己比較喜歡的,或者不容易演唱準確的地方?前八后十六節奏 四四十六節奏前八后十六節奏 二八節奏大切分節奏前小附點節奏簡單了解五聲調式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民間音樂的調式豐富多樣。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五聲調式和以五聲調式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五聲調式是以純五度的音程關系來排列的,由五個音所構成的調式,叫五聲調式;也可以稱為民族調式。這五個音的名稱分別是:宮 商 角 徴 羽1 2 3 5 6do re mi sol la樂曲用了那幾個音?有4、7嗎?樂曲有幾個樂句呢?它們之間關系怎么樣?歌曲以什么為主音的民族五聲調式?歌曲以5音為主音的民族五聲徵調式。徵調式音階:5 6 1 2 3 5你能發現音樂中的特殊句式嗎?歌曲中出現的模進句式,用這樣的句式在歌曲有什么表現?中起什么作用?模進作曲手法:即移高或移低后的旋律音程關系與原有的旋律音程關系完全一致。巧妙的用在音樂情緒不斷發展向上的地方或者高潮區,旋律情緒發展推向新的高峰拓展表演。1、學習視頻中“十”字步舞步,模仿陜北秧歌。2、欣賞不同版本的《南泥灣》詞曲作者簡介馬可(1918-1976年7月27日)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江蘇徐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歌劇院院長。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白毛女》等流傳最為廣泛。賀敬之,現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1924年生,山東嶧縣人。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17歲入黨。1945年,他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曾任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黨組書記、代部長等職務。建國后,寫了《回延安》、《十月頌歌》、《雷鋒之歌》、《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詩篇。南泥灣精神——(延安精神的發源地)南泥灣精神,是以八路軍第三五九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創造的,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困境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南泥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體現,是激勵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柱南泥灣精神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時期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月15日在陜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重要講話學習發揚南泥灣精神!做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的中學生!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樂理知識五聲調式。以及了解了陜西有一個地方,名叫南泥灣。并且也欣賞了一些與南泥灣有關的圖片,同樣我們也學會了這首歌曲,對于歌頌地方色彩的歌曲來說,我們也學習到了當時人民樸實與奉獻勞動的精神。勞動與音樂的關系是緊密的,音樂能鼓舞人心,可以調動調節我們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勞動創造了音樂,而音樂又使勞動更有力氣更有精神,我們有很多歌曲都是贊美勞動的,你們知道有哪些歌曲嗎?請你去搜集一下。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