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溶液的形成》 知識點講解【知識點講解一】溶液的知識1.液體混合物的分類①若液體中混有不溶性固體,這樣的液體混合物叫做 懸濁液。懸濁液 不具有穩定性,靜置時會有 沉淀產 生。例如: 泥土加入水中②若液體中混有不溶性液體,這樣的液體混合物叫做 乳濁液。乳濁液 也不具有穩定性,靜置時出現 分層 現象。例如: 植物油加入水中③若液體中混有可溶性物質,這樣的液體混合物叫做 溶液。溶液 具有穩定性,靜置時 既不會有沉淀產生, 也不出現分層現象。例如:食鹽加入水中重要題型:物質放入水中能不能形成溶液?——看該物質是否可溶入水。(例如 :沙子、面粉、香油、 味精。)2.溶液的概念: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3.溶液的組成: ①溶質:被溶解的物質(例如:用食鹽和水配置食鹽水時, 食鹽就是溶質);②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例如:用食鹽和水配置食鹽水時,水就是溶劑)。注意:在一種溶液中, 溶質可以為多種物質,而 溶劑只能為一種物質。(例如:食鹽、蔗糖和水形成的 溶液。)4.溶液的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各處的組成和性質 (密度、濃度) 完全一樣;②穩定性:指只要外界條件不變(指:溫度不變,溶劑量不變時), 溶質和溶劑就不會分離 (既不產生 沉淀, 也不出現分層現象,溶液始終澄清透明);③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重要題型:判斷物質屬不屬于溶液的方法——看是否具備溶液的三個特征。(例如:黃泥水、油水、礦 泉水、蒸餾水。)注意: ⑴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 (例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⑵溶液不一定是液體。 (例如:潔凈的空氣、鋁合金等。)⑶m 溶液=溶解了的 m 溶質+m 溶劑 (即:未溶解完的溶質不屬于溶液!)5.溶質、溶劑的判斷方法:①固體或氣體溶于液體形成的溶液,通常把液體作溶劑,固體或氣體作溶質。(例如:鹽酸: HCl 氣體 溶于水形成。)②液體溶于液體形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一種 作溶劑,量少的一種作溶質。③只要有水存在, 水作溶劑。(例如: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和水無論誰多誰少,都是水作溶劑,酒精 作溶質。)6.溶液的命名:①通常把溶質放在前面, 溶劑放在后面。 (例如:糖水、食鹽水、碘酒、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等) ②溶劑為水時,命名時常省略“水”字。 (例如:酒精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注意: 除水以外, 酒精、汽油也是常用的溶劑。7.溶解的過程:物質溶解于水,通常經過兩個過程:一種是溶質的分子 (或離子) 向水中擴散,這一過 程需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的分子 (或 離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 水合分子 (或水合離子),這一 過程放出熱量。當放出的熱量 ﹥ 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升高,例如濃硫酸、氫氧化鈉溶于水;當放出的熱量 ﹤ 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就會 降低,例如硝酸銨溶于水;當放出的熱量 = 吸收的熱量時,溶液溫度 不變,例如食鹽溶于水。8.溶液的性質: ①水配成溶液后, 密度變大。②水配成溶液后, 凝固點降低。 (沸點升高)③含有自由移動離子的溶液具有導電性。 (例如:食鹽水)1【知識點講解二】乳化1.概念: 含有表面活性劑分子的物質能使不易溶于水的液體以細小液滴的形態分散到水中, 形成不易分 層、比較穩定的混合物的過程。2.具有乳化能力的物質: 即含有表面活性劑分子的,如:洗潔精、洗衣粉、洗發水、肥皂、洗面奶、沐 浴液、純堿等。3.“溶解”與“乳化”的區別:“溶解”指物質具有互溶性,溶解得到的是溶液;“乳化”是指表面活性劑的分子能將大油滴乳化成小油滴, 乳化形成的是比較穩定的乳濁液。 4.“汽油除油污”與“洗滌劑除油污”的區別: 汽油能溶解油污, 形成溶液, 發生的是“溶解”現象; 洗滌劑能將油污乳化成小油滴,形成乳濁液,發生的是“乳化”現象。 5.除油污的第三種方法: 用氫氧化鈉除油污。原理: 氫氧化鈉能與油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油脂酸鈉。實質是利用化學反應除油污。【知識點講解三】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1.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飽和溶液;還 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2.判斷某一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①看溶液底部是否有未溶解完的溶質②向溶液中加入該溶質, 看溶質能否繼續溶解。注意: 題目中的飽和溶液均指恰好飽和溶液。3.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一般轉化方法:⑴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①增加溶劑 ②減少溶質 ③升高溫度)⑵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 (①蒸發溶劑 ②增加溶質 ③降低溫度)4.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溶液“濃”“稀”的關系: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例: 氫氧化鈣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例:食鹽溶液) 。 或者說成:①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例: 食鹽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例:氫氧化鈣溶液) 。 ②相同溫度時,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2《第二節 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考點講解【考點講解一】溶質的質量分數1.含義: 即溶質在溶液中占到的質量百分數。2.公式:3.公式變形: ①溶質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最常用)②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考點講解二】“增濃一倍”問題的規律:①若采用蒸發水的方法, 所蒸水的質量應為溶液質量的一半,不是 溶劑質量的一半。②若采用增加溶質的方法,所加溶質的質量不能與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應 比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多一點。③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不可能“增濃一倍”的。 【考點講解三】稀釋問題1.稀釋: 即向濃溶液中加 水 使溶液變稀的過程。2.解題思路:由于稀釋過程中加入的是 水 ,屬于 溶劑 ,所以稀釋前后溶液中 溶質的質量 沒變。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后溶質的質量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注意: 這里經常用到 ①稀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質量+水的質量②溶液的質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體積 (即 m=ρV ) 兩個公式。【考點講解四】“將溶液等分為幾份”的問題做題方法: 先將每份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找出來,然后畫圖感知一下問題情境(即: 將一份溶 液畫在燒杯中,然后對其進行操作)。【考點講解五】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5%的食鹽溶液)1.步驟: 計算、稱量、溶解、裝瓶存放。注意:若用濃溶液和水來配制稀溶液,則實驗步驟變為: 計算、量取、稀釋、裝瓶存放。 2.所需儀器: 托盤天平(或電子秤)、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注意: ①若只有 5 個空, 則不填 藥匙 ;若只有 4 個空, 則不填 藥匙和膠頭滴管 。②若用濃溶液和水來配制稀溶液, 實驗儀器則不需要 托盤天平(或電子稱)、藥匙 。 3.誤差分析問題:①用托盤天平稱固體質量時, 左碼右物的處理方法:常規做法:利用天平中存在的等式進行運算: m 左盤 =m 右盤 +m 游碼。技巧性做法: 當“左碼右物”錯誤稱量時,稱的藥品實際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的質量。例:要稱取 27.3g 食鹽, 但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和物品的位置放顛倒了,實際稱得的食鹽質量為 26.7 克。(假設砝碼盒內整數克砝碼全部配有)②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俯視的處理方法:量取一定體積的(例如: 80ml) 液體時: 若仰視 讀數,則實際量取的液體比 80ml偏多 ; 若俯視 讀數,則實際量取的液體比 80ml 偏少 。例: 小唐同學用 98%的濃硫酸配制一定質量的 10%的稀硫酸,在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不恰當地用了俯 視讀數操作, 其他步驟均正確。他配制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A )A.偏低 B.偏高 C.準確 D.都有可能③將配制好的溶液轉移到細口瓶中時, 不慎灑出部分溶液, 這樣會造成溶質的質量分數 不變 (填“變 大”或“變小”或“不變”)。3《第三節 物質的溶解性》考點講解【考點講解一】固體物質的溶解度1.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 某固體物質在 100g 溶劑(通常是水) 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2.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個要素:①要指明溫度。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也不同,所以講物質的溶解度為多少時,必須要指明是哪個溫 度時的溶解度。②以 100g 溶劑作為溶解溶質質量的標準。③溶液必須達到飽和狀態。即使溫度與溶劑的量都相同,溶液處于飽和狀態與不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 質質量也是不同的。④溶解度的單位是“g”。 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溫度下, 在 100g 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了的溶質 的質量。3.影響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內因: 溶質的種類 (也可以說成:溶質的性質)、溶劑的種類 (也可以說成:溶劑的性質);外因: 溫度。〔易混淆知識〕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因素:溫度、攪拌、物質的顆粒大小。4.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規律: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 (代表物質: KNO3 );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 而變化不大 (代表物質:NaCl);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代表物質: Ca (OH) 2 )。 5.溶解性和溶解度 (指物質在 20℃時的溶解度) 的關系: 材料制作:馬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溶解度 >10g 1~10g 0.01g~1g <0.01g可用數軸上的三個數分成的四個區間來掌握。6.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S/(S+100g)×100%。【判斷正誤】 30℃時 KNO3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 20℃時 KNO3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 × )【形成規律】根據溶解度大小, 只能比較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 (誰的溶解度大, 誰的飽和溶 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就大),不能比較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因為溶解度概念中, 描述的是飽和溶 液的形成,所以與溶解度相關的溶液必須是飽和溶液。【考點講解二】氣體的溶解度1.概念: 通常指一定壓強、一定溫度下 1 體積水最多溶解氣體的體積數。2.影響因素:溫度和壓強。在一定壓強時,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在一定溫度時,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增大。【考點講解三】溶解度曲線的用途(1) 可以查找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2) 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確定兩種物質在哪一個溫度范圍內誰的溶解度大;還可以確定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時會出現在哪一個溫度范圍內。【形成規律】不允許比較不同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材料制作:馬對不同物質而言, 只能比較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3) 可以直觀地看出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規律;(4) 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性 (方法:查找 20℃時的溶解度, 看介于哪個區間內);4(5)可以判斷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方法 (具體思路: 先根據概念判斷出是把溶解能力 變強還是變弱,從而知道是把溶解度變大還是變小, 然后觀察曲線向左還是向右符合要求, 向左即為降 溫,向右即為升溫);(6)可以選擇分離提純物質的方法(提純出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的物質用降溫結晶,提純出溶解 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用蒸發結晶)。【考點講解四】在應用溶解度曲線解決問題時, 需特別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比較析出晶體的多少時:必須指明 取的是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的飽 和溶液,否則不具有可比性, 說哪種物質析出的多都是錯誤的。 材料制作:馬2.對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或蒸發水時,會有晶體析出。對不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或蒸發水時,不一定會有晶 體析出。3.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時,溶劑在減少,溶質在減少 (會結晶析出),但溶質的質量分數不 變。原因是 溫度不變,物質的溶解度就不變,溶液始終是該溫度時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分數=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S/(S+100g)×100%。4.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時,若物質的溶解度變小,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減少 (填“增加” 或“減少”或“不變”,下同),溶劑的質量不變,溶液的質量 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 減少。5. 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時,若物質的溶解度變大,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不變 (填“增加” 或“減少”或“不變”,下同),溶劑的質量 不變 ,溶液的質量不變,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它只是發 生了怎樣的改變? 由飽和狀態變成了不飽和狀態。6.對一定溫度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質量多少的規律: 哪種物質 的溶解度大, 哪種晶體析出的質量就多。【考點講解五】溶解度曲線交點的含義:(如右圖 P 點)第 1 層含義:表示 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第 2 層含義:表示 20℃時甲、乙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第 3 層含義:表示 20℃時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相等。【考點講解六】結晶1.概念: 固體物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體驗結晶的歷程』實驗一:信息提供:80℃時, S KNO3=169g ;60℃時, S KNO3=110g ;20℃時, S KNO3=31.6g 。現有 80℃時的 100g 水,加入 110g KNO3,然后將所得溶液降溫至 79℃,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無現象) 降溫至 60℃,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仍然無現象, 只是溶液剛好達到飽和狀態)再繼續降溫 1℃,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開始析出晶體) 繼續降溫至 20℃呢? (析出晶體 78.4 g)實驗二:信息提供:20℃時, S NaCl =36g 。現有 20℃時的 100g 水, 加入 18g NaCl,然后恒溫蒸發 1g 水,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無現象, 只是濃 度越來越大)恒溫蒸發 50g 水,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仍然無現象,濃度變的最大, 溶液剛好達到飽和狀態) 再繼 續恒溫蒸發 1g 水,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開始析出 NaCl 晶體) 將水完全蒸干,會有什么現象出現? (析出晶體 18 g)2.飽和溶液一降溫或一蒸發水會立即析出晶體; 而不飽和溶液降溫或蒸發水時會先慢慢達到飽和, 達到 飽和后,再降溫或再蒸發水才會開始析出晶體。這也是區別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另兩種方法:略降溫或略蒸發水, 看是否立即析出晶體。3.結晶的前提: 溶液必須已經達到飽和狀態。4.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仍然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5.結晶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降溫結晶 (也稱: 冷卻熱飽和溶液法結晶),一種是蒸發結晶。 6.降溫結晶:適合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的物質從它的溶液中結晶析出。(如:KNO3 ) 蒸發結晶: 適合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從它的溶液中結晶析出。(如:NaCl)5(4.掌握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 (5.掌握六種常見原子團的寫法及化合價:(最重要,幾乎每種酸堿鹽的化學式中均含原子團))化學用語 (暨:學習酸、堿、鹽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儲備)6說明:前 2 頁帶 一、元素符號 號的彩色字必須背會; 第 3 頁需要全部背會;第 4 頁前 22 個化學方程式必須會寫。1. 元素符號的書寫原則:“一大二小”2. 掌握 26 種元素符號的寫法:①1~20 號元素名稱及符號:氫 H 碳 C 鈉 Na 硫 S②補充 9 種元素名稱及符號:金 Au氦 He氮 N鎂 Mg氯 Cl銀 Ag鋰 Li氧 O鋁 Al氬 Ar銅 Cu鈹 Be氟 F硅 Si鉀 K鐵 Fe硼 B,氖 Ne,磷 P,鈣 Ca。鋅 Zn 鋇 Ba錳 Mn 汞 Hg 碘 I3.元素符號的意義: a 表示一種元素 (宏觀意義);b 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微觀意義);c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的 元素符號 (金屬、稀有氣體、某些固態非金屬單質如碳、硫、磷、 硅) 還能表示一種物質 (宏觀意義)。總結:元素符號的意義要么有 2 個、要么有 3 個, 關鍵看含這種元素的物質是否由原子構成。注意:若元素符號前加了數字,則只表示 該原子的個數 (只具有微觀意義)。二、化合價1.概念:是不同種元素相互化合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注意:化合價是元素的性質,描述時必須說 ×元素顯多少價。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標上化合價的正負和數值。注意:化合價讀法和寫法的順序一致。3.化合價規則:①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②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1 價 H、Na、K 和 Ag , +2 價 Mg、Ca、Ba 和 Zn , O 為—2、Al+3 , Cl 的—1 最常見 。化合價: —2 —2 —1 —1 +1 — 1 寫法: CO3 SO4 NO3 OH NH4 HCO3 名稱: 碳酸根 硫酸根 硝酸根 氫氧根 銨根 碳酸氫根(6.離子帶的電荷數與它顯的化合價相同。(這句話是:書寫離子符號時,判斷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方法)三、化學式1.概念:用元素符號和數字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注意:化學式是用來表示物質的,從化學式上既可以看出物質的組成,也可以看出物質的結構。例如:H2O2.單質化學式的寫法:①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原子的符號來表示。例如:Fe、Cu、He、Ne、C、Si等。②由分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分子的符號來表示。例如:H2、O2、N2、Cl2、O3等。)3.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特點:①正價在前,負價在后; ②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③各原子個數比一般為最簡整數比。4.掌握化合價與化學式的關系:(1)可以根據化學式標化合價做題方法:先背口訣,口訣不能解決的靠推斷得出,推斷依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材料制作:馬練習 1 :標出各元素的化合價。 ① Fe2O3 、 FeO、 Fe3O4 、 CuO、 Cu2O 、 H2S、 H2SO3 、 H2SO4 、 KMnO4 、 K2MnO4 ② H2 、 O2 、 Cu ③ CO32- 、 PO43- ④ NH4NO3 (2)可以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學式做題方法:一排隊、二標價、三找最小公倍數、四計算原子個數練習 2 :按要求寫出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寫出 H、C 、Na、S、Ca 分別與O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②寫出 H+分別與 Cl- 、SO42- 、NO3- 、CO32-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第 1 頁③寫出 Na + 、Ca2+ 、Cu2+ 、Fe3+ 、Mg2+ 、Al3+分別與 O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④寫出 Na + 、Fe3+分別與 Cl- 、SO42-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5.化學式的意義: a 表示一種物質;b 表示物質由××元素組成;c 表示物質中各元素的原子或離子之間的數量關系。 6.分子式的意義: a 表示一種物質;b 表示該物質由××元素組成;c 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d 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 子由多少個×原子構成。其中①②兩條是宏觀意義,③④兩條是微觀意義。總結:化學式的意義要么有 3 個、要么有 4 個,關鍵看這種物質是否由分子構成。注意:若分子式前面加了數字,則只表示 該分子的個數 (只具有微觀意義)。四、化學方程式1.概念: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注意: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是一個化學變化。2.本身的意義: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例如:2H2O2 MnO2 2H2O+O2 ↑②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比。③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各自的相對分子質量×各自前面的系數 之比) 3.讀法: ①讀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注意:“+”讀作“和”,“== ”讀作“生成”。②讀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比。注意:勿忘加“每”。③讀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注意:勿忘加“每”。4.書寫原則: ①遵守客觀事實。 ②遵守質量守恒定律。5.書寫步驟: ①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 ”連接。②配平: 在化學式的前面加上數字,使方程式左右兩邊各原子數目相等。③標出反應條件和“ ↑”“↓”。注意:“ ↑”“↓”為生成物中氣體或固體的狀態符號,一般標注在氣體或固體生成物的化學式的右邊。但是, 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或固體時,其狀態符號就不用標注了。 6.根據方程式的計算 步驟:7①設未知量②寫方程式注意:設××物質的質量為 X;要把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區分開;此處空要留大一些。注意:各種物質的化學式要寫對;方程式要配平。③寫出已知量、未知量、和有關物質的質量比。④列比例式, 求 X⑤寫答注意: 4 個數要找對; 要上下對齊、左右對齊。注意: 要橫著比,豎著口算; 即使能口算出來也要列出比例式。注意:不寫答,扣 1 分。練習 3 :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條件下制取氧氣 ②甲烷燃燒五、元素符號周圍各個位置上數字的含義a.前面: 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 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個數; (講: 2H 2H2 2H+ 練習: 2O 、2O2 、2O2- )b.右下角: 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講: H2 2H2 練習: H2O 、2H2O ) c.右上角: 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講: Mg2+ 2Mg2+ 練習: Fe2+ 、2Fe2+ )d.正上方: 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物質中×元素顯多少價。 (講: -2 0H2O 練習: O2 )物質構成的奧秘 (即:分子、原子、離子、元素)(一) 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離子。所以: 描述物質的構成:物質由原子或分子或離子構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①金屬, ②稀有氣體, ③某些固態非金屬單質如:碳(金剛石和石墨)、硫、磷、硅等。 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除上述三類物之外, 由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均有離子構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除上述三類物之外, 由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均有分子構成。『知識點體會 1』寫出下列物質由哪種微粒構成。 H2O_____________;Cu____________;Ar _____________; CH4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C2H5OH ______________。 c 描述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注意數的問題:不說分子個數是 1,不能提里面的原子個數是幾個) 例如: CH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制作:馬第 2 頁化學式、離子符號、化合價的書寫及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元素符號周圍各個位置上數字的含義 1.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1 價 H、Na、K 和 Ag , +2 價 Mg 、Ca、Ba 和 Zn , O 為—2、Al+3 , 以上價數均不變。Cu +1、2 ,Fe +2、3 , 最高 4 價是 Si、C ,-2、4、6 S 常出現,Cl 的—1 最常見。可變價靠推斷,單質口訣不靈驗。 2.六種常見原子團的寫法及化合價:—2 —2 —1 —1 +1 —1CO3 SO4 NO3 OH NH4 HCO3碳酸根 硫酸根 硝酸根 氫氧根 銨根 碳酸氫根3.離子符號的書寫:因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判斷離子所帶電荷的方法:背化合價就可以 (依據:離子帶的電 荷數與它顯得化合價相同)。⑴碳酸根離子:CO32- ⑵硫酸根離子:SO42- ⑶硝酸根離子:NO3- ⑷氫氧根離子:OH- ⑸銨根離子:NH4+⑹氧離子:O2- ⑺鎂離子:Mg2+ ⑻氯離子:Cl- ⑼鈉離子:Na+ ⑽鋁離子:Al3+⑾氫離子: H+ ⑿鐵離子: Fe3+ ⒀亞鐵離子: Fe2+ ⒁銀離子: Ag+ ⒂鈣離子: Ca2+ ⒃銅離子: Cu2+ 4.單質化學式的寫法:①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原子的符號 (即:元素符號) 來表示。例如:Fe 、Al 、He 、Ne 、Ar 、C 、Si 等。②由分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分子的符號 (即: 分子式)來表示。例如: H2 、O2 、N2 、Cl2 、O3 等。 5.化合價規則:①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②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6.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書寫步驟:一排隊、二標價、三找最小公倍數、四計算原子個數、五檢查)氧化鈉:Na2O 氧化鎂: MgO 氧化鋁:Al2O3 氧化鐵: Fe2O3 氧化亞鐵: FeO 四氧化三鐵:Fe3O4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碳: CO2 氯化鈉: NaCl 氯化鎂: MgCl2 氯化鋁: AlCl3 氯化鐵: FeCl3 氯化亞鐵: FeCl2 碳酸鈉: Na2CO3 硫酸鈉: Na2SO4 硫酸鎂: MgSO4 硫酸鋁: Al2(SO4)3氫氧化鈉: NaOH 氫氧化鈣: Ca (OH)2 硝酸鐵: Fe (NO3)3 氯化銨: NH4Cl 硫酸銨: (NH4)2SO47.根據化學式標化合價的方法: 先背口訣,口訣不能解決的靠推斷得出。推斷的依據: 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 和為零。 材料制作: 馬8.標出物質中某元素化合價的方法: 先根據物質的名稱確定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然后根據元素的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 化學式 (書寫步驟:一排隊、二標價、三找最小公倍數、四計算原子個數、五檢查),最后將不需標注的元素的化合價用橡皮檫掉。 例如: +5 +3標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P2O5 標出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Al2O3+3 +3硫酸鐵中鐵元素顯正三價:Fe2(SO4)3 氫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 價:Al (OH)3+2 +2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 價:CaO 硫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是+2 價:MgSO4—3 +5標出硝酸銨中兩處氮元素的化合價: NH4 NO39.根據化學式的計算材料制作:馬①計算化學式量=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之和②計算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之比③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該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100%=〔(該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化合物的化學式量〕× 100% ④m 物質與m 元素之間的換算:計算公式:m 物質×元素%=m 元素 10.元素符號周圍各個位置上數字的含義:①前面: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 個數; 例如: 2H 2H2 2H+②右下角: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例如: 2O2③右上角: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例如: 2O2- -2④正上方: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物質中×元素顯多少價。 例如: Al2O3例如: 寫出下列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 (1) 5H2O :一個水分子中有兩個氫原子;+2(2) FeO:在氧化亞鐵中鐵元素顯正二價; (3) 4CO32- :一個碳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 第 3 頁8初三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化學方程式清單1.鎂在空氣中燃燒: 2Mg+O2 2MgO2.鐵在氧氣中燃燒: 3Fe+2O2Fe3O43.銅在空氣中加熱: 2Cu + O2 2CuO4.氫氣燃燒: 2H2+O22H2O5.紅磷燃燒: 4P + 5O2 2P2O56.硫磺燃燒: S+O2SO27.水通電分解: 2H2O 2H2 t + O2 t8.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 2H2O2 MnO2 2H2O+ O2 t9.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加熱制取氧氣: 2KClO3 2KCl+3O2 ↑10.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 K2MnO4+MnO2+O2 t11.碳的充分燃燒: C+O2CO212.碳的不充分燃燒: 2C+O22CO 13.熾熱的碳遇到熾熱的二氧化碳發生的反應:C+ CO2 高溫 2CO (吸熱反應)14.煤氣(CO) 燃燒: 2CO+O22CO215.天然氣(CH4 )充分燃燒: CH4+2O2CO2+2H2O16.乙炔(C2H2 ) 充分燃燒:2C2H2+5O24CO2+2H2O(注意:此處要求會寫所有的 CxHy 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17.乙醇(C2H5OH) 充分燃燒: C2H5OH +3O22CO2+3H2O18.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t19.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CO2+H2O==H2CO320.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CO2+Ca(OH)2==CaCO3 ↓+H2O21.碳酸受熱分解的反應: H2CO3 H2O+ CO2 t22.向渾濁的石灰水中繼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石灰水又變澄清的原因(與“水滴石穿” 、 “溶洞的形成”原理相同):CaCO3 + CO2 + H2O == Ca(HCO3)223. (可不記) 鐘乳石、石筍、石柱的形成:Ca(HCO3)2 == CaCO3 ↓ + CO2 t + H2O 第 4 頁9化學式、離子符號、 化合價的書寫及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元素符號周圍各個位置上數字的含義 1.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1 價 H、Na、K 和 Ag , +2 價 Mg 、Ca、Ba 和 Zn , O 為—2、Al+3 , 以上價數均不變。Cu +1、2 ,Fe +2、3 , 最高 4 價是 Si、C ,-2、4、6 S 常出現,Cl 的—1 最常見。可變價靠推斷,單質口訣不靈驗。 2.六種常見原子團的寫法并標注出化合價:碳酸根 硫酸根 硝酸根 氫氧根 銨根 碳酸氫根 3.離子符號的書寫:因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判斷離子所帶電荷的方法:背化合價就可以 (依據:離子帶的電 荷數與它顯得化合價相同)。⑴碳酸根離子: ⑵硫酸根離子: ⑶硝酸根離子: ⑷氫氧根離子: ⑸銨根離子:⑹氧離子: ⑺鎂離子: ⑻氯離子: ⑼鈉離子: ⑽鋁離子:⑾氫離子: ⑿鐵離子: ⒀亞鐵離子: ⒁銀離子: ⒂鈣離子: ⒃銅離子:4.單質化學式的寫法:①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原子的符號 (即:元素符號) 來表示。例如:Fe 、Al 、He 、Ne 、Ar 、C 、Si 等。②由分子構成的單質的化學式就用一個分子的符號 (即:分子式) 來表示。例如:H2 、O2 、N2 、Cl2 、O3 等。 5.化合價規則:①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②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6.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書寫步驟:一排隊、二標價、三找最小公倍數、四計算原子個數、五檢查)氧化鈉: 氧化鎂: 氧化鋁: 氧化鐵: 氧化亞鐵: 四氧化三鐵: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 氯化鈉: 氯化鎂: 氯化鋁: 氯化鐵: 氯化亞鐵: 碳酸鈉: 硫酸鈉: 硫酸鎂: 硫酸鋁: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硝酸鐵: 氯化銨: 硫酸銨: 7.根據化學式標化合價的方法:先背口訣, 口訣不能解決的靠推斷得出。推斷的依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 和為零。8.標出物質中某元素化合價的方法:先根據物質的名稱確定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然后根據元素的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 化學式 (書寫步驟:一排隊、二標價、三找最小公倍數、四計算原子個數、五檢查),最后將不需標注的元素的化合價 用橡皮檫掉。例如:標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 標出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硫酸鐵中鐵元素顯正三價: 氫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 價: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 價: 硫酸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是+2 價:標出硝酸銨中兩處氮元素的化合價:9.根據化學式的計算①計算化學式量=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之和②計算物質中元素的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之比③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該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100%=〔(該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 ÷化合物的化學式量〕× 100% ④m 物質與m 元素之間的換算:計算公式:m 物質×元素%=m 元素 10.元素符號周圍各個位置上數字的含義:①前面: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的 個數; 例如: 2H 2H2 2H+②右下角: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例如: 2O2③右上角: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例如: 2O2- -2④正上方: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物質中×元素顯多少價。 例如: Al2O3例如: 寫出下列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 (1) 5H2O : ;+2(2) FeO: ;(3) 4CO32- : 。 第 3 頁10初三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化學方程式清單1.鎂在空氣中燃燒:2.鐵在氧氣中燃燒: 3.銅在空氣中加熱: 4.氫氣燃燒: 5.紅磷燃燒: 6.硫磺燃燒: 7.水通電分解: 8.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 9.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加熱制取氧氣:10.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11.碳的充分燃燒:12.碳的不充分燃燒:13. (可不記) 熾熱的碳遇到熾熱的二氧化碳發生的反應: C+ CO2 高溫 2CO (吸熱反應) 14.煤氣(CO) 燃燒: 15.天然氣(CH4 )充分燃燒:16.乙炔(C2H2 ) 充分燃燒: 17.乙醇(C2H5OH) 充分燃燒: 18.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19.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20.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 21.碳酸受熱分解的反應: 22.向渾濁的石灰水中繼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石灰水又變澄清的原因(與“水滴石穿” 、 “溶洞的形成”原理相同):23. (可不記) 鐘乳石、石筍、石柱的形成: Ca(HCO3)2 == CaCO3 ↓ + CO2 t + H2O 第 4 頁11第二單元《第一節 酸及其性質》考點講解與訓練【考點講解一】酸1.酸的概念: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H+)的 化合物。2.酸的組成:H++酸根離子(常見的酸根離子有五種:①Cl- 鹽酸的酸根離子 、②SO42- 硫酸根離子 、③CO32- 碳酸根離子 、④NO3- 硝酸根離子、⑤ S2- 氫硫酸的酸根離子 ) 3.酸的分類及命名: (如果按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將酸分為含氧酸和無氧酸) 含氧酸:H2SO4 、HNO3 、H2CO3 等,讀作 “某酸”。( HNO3 例外, 讀作 “硝酸 ”) 無氧酸:HCl 、H2S 等, 讀作 “氫某酸”。 (HCl 也可讀作 “鹽酸 ”)『知識點前移』鹽⑴鹽的概念: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⑵鹽的組成: 金屬離子+酸根離子⑶特殊的鹽——銨鹽銨鹽的組成: NH4++酸根離子 例如: NH4Cl (NH4)2SO4 NH4NO3【考點講解二】濃鹽酸1.制備: 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因鹽酸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氫氣體,所以化學式用 HCl 來表示。2.物理性質: 純凈的濃鹽酸是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具有 揮發性:在空氣中敞口會形成白霧。(白 霧:是從濃鹽酸中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跟空氣里的水蒸氣接觸,形成的鹽酸小液滴。) 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37%~38%,密度為 1.19g/cm3。〔注意〕稀鹽酸也具有揮發性,但揮發性弱,敞口時不會形成白霧。『知識點體會 1』濃鹽酸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溶液的質量 減小 ,溶質的質量分數 變小 。【考點講解三】濃硫酸1.物理性質:純凈的濃硫酸是無色、粘稠、油狀的液體, 不具有揮發性。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98%,密度 為 1.84g/cm3。2.特性:①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 干燥酸性氣體 (HCl 、CO2 、SO2 等) 和中性氣體 (O2、 H2 、CO 、CH4 等)。〔注意〕吸水性屬于物理性質。原因:吸水前后沒生成新物質,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知識點體會 2』濃硫酸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溶液的質量 增大 ,溶質的質量分數 變小 。②脫水性(強腐蝕性) ——指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元素和氧元素按照 2:1 的原子個數比 (以水的形式)脫去,最后只剩下碳元素。具體表現為:可將木條、紙張等碳化、變黑。〔注意〕脫水性屬于化學性質。原因: 脫水后生成了新物質碳, 發生的是化學變化,在化學變化中表現 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③溶于水放大量熱。〔注意〕稀硫酸不具有以上三點特性!3.濃硫酸的稀釋方法: 稀釋濃硫酸時, 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并不斷攪拌。 切不可將 水倒進濃硫酸里! (需理解原因)4.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的處理方法: 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氫鈉溶液。【考點講解四】酸的通性(即:H+ 的性質)①酸 + 酸堿指示劑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酸 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②酸 + 活潑金屬(Zn 、Fe 、Mg 、Al) → 鹽 + 氫氣 (屬于 置換反應)③酸 + 金屬氧化物(Fe2O3 、CuO 、MgO 、Al 2O3 ) → 鹽 + 水 (屬于 復分解反應)④酸 + 某些鹽(主要是 CO32-鹽) → 新酸 + 新鹽 (屬于 復分解反應)⑤酸 + 堿(NaOH 、Ca (OH) 2 等一切堿) → 鹽 + 水 (屬于 復分解反應) 這條通性屬于『知識點前移』第 1 頁12(⑤)【考點講解五】本節課需要掌握的化學方程式(一) 酸與活潑金屬發生的置換反應:能與酸發生反應的金屬有 Zn 、Fe 、Mg 、Al,這類方程式的寫法為: 先寫出生成物中的 H2 ,H2 是由酸 中 H+的轉化成的; 然后讓金屬和酸根離子化合生成一種鹽。Zn+2HCl= H2 ↑+ZnCl2 Zn+H2SO4= H2 ↑+ZnSO4Fe+2HCl= H2 ↑+FeCl2 Fe+H2SO4= H2 ↑+FeSO4〔注意:①單質鐵與酸反應只能生成亞鐵鹽(即+2 價的鐵元素)。②單質鐵與酸反應的現象:溶液中有氣泡冒出, 溶液會由無色變成淺綠色。(Fe2+ :淺綠色)〕Mg+2HCl= H2 ↑+MgCl2 Mg+H2SO4= H2 ↑+MgSO42Al +6HCl= 3H2 ↑+ 2AlCl3 2Al +3H2SO4= 3H2 ↑+ Al 2 (SO4 ) 3〔注意:Al 為+3 價金屬,寫生成物的化學式時,要特別注意: 讓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 0。〕(二) 酸與金屬氧化物、酸與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書寫步驟:①拆正負:把一種化合物拆成正負兩部分; ②標上各部分的化合價; ③“+ —”“+— ”組合: 讓前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后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一種新的化合物, 讓后 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前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另一種新的化合物;(要注意:是按照原來每 一部分的化合價進行組合, 不是按照每一部分原來的個數進行組合!) ④配平; ⑤標反應條件和“↑” “↓”。13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CuCl2+H2O MgO+2HCl=MgCl2+H2O Al2O3+6HCl=2AlCl3+3H2O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CaCO3+2HCl=CaCl2+H2O+CO2 ↑ AgNO3+HCl=AgCl ↓+HNO3Fe2O3+3H2SO4= Fe 2 (SO4 ) 3+3H2OCuO +H2SO4= CuSO4+H2OMgO +H2SO4= MgSO4+H2OAl2O3+3H2SO4= Al2 (SO4 ) 3+3H2ONa2CO3+ H2SO4= Na2SO4+H2O+CO2 ↑CaCO3+ H2SO4= CaSO4+H2O+CO2 ↑BaCl2+ H2SO4 = BaSO4 ↓+2HCl『知識點前移』復分解反應⑴概念: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⑵反應通式: AB + CD = AD + CB⑶特點: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⑷發生反應的條件:溶液中的陰陽離子必須能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如 沉淀、氣體或水。 ⑸ (在本節課中) 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的陰陽離子:①H+ :H++活潑金屬(Zn 、Fe 、Mg 、Al) →H2 ↑ H++ O2-→H2O H++ CO32-→H2O+CO2 ↑②Cl-:Ag++ Cl-→AgCl↓③ SO42- :Ba2++ SO42-→BaSO4 ↓④ CO32-:H++ CO32-→H2O+CO2 ↑⑹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步驟:①拆正負:把一種化合物拆成正負兩部分;②標化合價:③“+—”“+— ”組合:讓前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后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一種新的化合物,后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前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另一種新的化合物;(要注意:是按照原來 每一部分的化合價進行組合, 不是按照每一部分原來的個數進行組合!)④配平;標反應條件和“↑”“↓”。第 2 頁【考點講解六】證明一物質是酸的方法 (即:證明 H+存在的方法)①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若 溶液變成紅色,則一定是 H+使石蕊變紅的。②加入活潑金屬: 如 Zn 、Fe 、Mg 、Al,若溶液中有氣泡冒出(該氣體一定為 H2 ) ,則 H2 一定是由 H+ 轉化出來的。③加入生銹的鐵釘,若鐵銹消失,則溶液中一定有酸。(原因:只有酸有能力將不溶于水的物質轉化成 可溶于水的物質)④加入碳酸鹽:如 Na2CO3 、CaCO3 等 ,若溶液中有氣泡冒出 (該氣體一定為 CO2 ) ,則 CO2 一定是 由 H+和 CO32-結合成的 H2CO3 分解出來的。⑤加入不溶性堿: 如 Cu(OH)2 、Fe (OH)3 等 ,若 不溶性堿溶解,則溶液中一定有酸。(原因:只有酸 有能力將不溶于水的物質轉化成可溶于水的物質)『知識點體會 3』不同種類的酸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都能電離出 H+ ,酸的化學性質實際上是 H+ 的化學性質。例如: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H+ ;和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的是 H+ ;和金屬氧化 物反應生成水的是 H+ ;和碳酸鹽反應生成 CO2 的是 H+ 。『知識點體會 4』鐵銹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它的顏色是 紅色 ,將一枚生銹的鐵釘放入 足量的鹽 酸中,首先觀察到的現象是 鐵銹消失,溶液變黃色 ,過一段時間, 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溶液中有氣 泡冒出 。請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Fe+2HCl= H2 t+FeCl2 。注意: ①Fe3+ :黃色 ②Fe2+ :淺綠色 ③Cu2+ :藍色【考點講解七】不同種類的酸化學性質 相似的原因: 都能電離出 H+;不同種類的酸化學性質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它們電離出的酸根離子不同。【考點講解八】鑒別稀鹽酸、稀硫酸的方法: 向待鑒別的溶液中分別滴加氯化鋇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 則溶液為稀硫酸; 若無現象, 則溶液為稀鹽酸。原理: H2SO4 +BaCl2=2HCl + BaSO4 ↓;而 HCl 和 BaCl2 因含相同的陰離子而無法反應, 所以無現象。【考點講解九】判斷一個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是不是酸的通性的方法:若實際參加反應的是酸中的 H+ ,則表現出來的是酸的通性;若實際參加反應的是酸中的酸根離子,則表現出來的不是酸的通性,而是酸根離子的性質。 (所謂的“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指的是能結合成沉淀、氣體和水的陰陽離子)『知識點體會 5』判斷下列反應表現出的是不是酸的共同性質, 用“是”或“不是”填空。① Zn+H2SO4= H2 t+ZnSO4 是② Fe2O3+6HCl=2FeCl3+3H2O 是③ Na2CO3+ H2SO4= Na2SO4+H2O+CO2 t 是④ AgNO3+HCl=AgCl ↓+HNO3 不是⑤ BaCl2+ H2SO4 = BaSO4 ↓+2HCl 不是【專題講解】 除雜問題 1.除去雜質離子的方法: 將雜質離子轉化為沉淀、氣體或水而除去。 2.除雜的原則: ①除去雜質, 但不能除去主要物質。 ②除去雜質,但不能引入新雜質。『反應程度問題』『酸的證明』『復分解反應』⑴概念: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⑵判斷一個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 要抓住兩點: 一反應物、生成物都必須是兩種化合物; 二從反應 物轉化成生成物必須靠互相交換成分。⑶特點: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第 3 頁1410 分鐘背會《酸知識點》→ 10 分鐘寫出常見酸的化學式、補全酸參與的化學反應 方程式→完成后到《酸知識點》頁核對答案0請寫出常見酸的酸根離子、酸的化學式、補全酸參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1、鹽酸的酸根離子 2 、硫酸根離子 3 、碳酸根離子4、硝酸根離子 5、氫硫酸的酸根離子 6、鹽酸 7 、硫酸8、硝酸 9、碳酸 10、氫硫酸 11、氫氯酸151. Zn+ HCl——3. Mg+ HCl——4. Al + HCl——5. Fe2O3+ HCl——6. CuO+ HCl——7. MgO+ HCl ——8. Al2O3+ HCl ——9. Na2CO3+ HCl ——10. CaCO3+ HCl ——11. AgNO3+ HCl ——12. Fe+ H2SO4 ——13. Mg+ H2SO4 ——14. Al + H2SO4 ——15. Fe2O3+ H2SO4 ——16. CuO + H2SO4 ——17. MgO + H2SO4 ——18. Al2O3+ H2SO4 ——19. Na2CO3+ H2SO4 ——20. BaCl2+ H2SO4 ——2. Fe+ HCl——《第二節 堿及其性質》考點講解與訓練【考點講解一】堿材料制作:馬1.堿的概念: 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OH-)的 化合物。2.堿的組成: 金屬離子+ OH-『注意』 有一種特殊的堿:NH3 ·H2O 名稱: 氨水 原因: NH3 ·H2O= NH4+ + OH-3.堿的分類及命名: (如果按堿的溶解性,可將堿分為)可溶性堿: NaOH 、KOH 、Ba(OH)2 、NH3 ·H2O微溶性堿: Ca(OH)2難溶性堿: Cu(OH)2 藍色沉淀 、Fe (OH)3 紅褐色沉淀 、 Mg (OH)2 和 Al (OH)3 白色沉淀【考點講解二】常見的堿——NaOH1.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溶于水時放大量熱、易潮解(具有吸水性)。因 NaOH 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能干燥堿性氣體 (NH3 ) 和中性氣體 (O2 、N2 、H2 、CO、CH4 等)。使用方法如右下圖:『氣體的分類』1.酸性氣體:指溶于水或和水反應能形成酸的氣體。包含: CO2 、SO2 、HCl、H2S 等。 2.堿性氣體:指溶于水或和水反應能形成堿的氣體。只包含 NH3。3.中性氣體:指不溶于水也不和水發生反應的氣體。包含:O2 、N2 、H2 、CO 、CH4 、H2O 等。2.俗名: 因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俗稱燒堿、火堿或苛性鈉。3.NaOH 沾到皮膚上的處理方法: 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考點講解三】常見的堿——Ca(OH)21.物理性質: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2.俗名: 熟石灰、消石灰。3.制備: 工業上通過高溫煅燒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再 用生石灰和水反應來制取熟石灰。CaCO3 高溫 CaO + CO2 t CaO + H2O == Ca(OH)2 (放熱)石灰石 生石灰 生石灰 熟石灰『總結』⑴能除掉水的物質(可用作干燥劑的物質):濃硫酸、NaOH 固體、 CaO 。(其中:濃硫酸、 NaOH 固體具有吸水性, 而 CaO 是能反應掉水)⑵遇到水放大量熱的物質:濃硫酸、 NaOH 固體、 CaO 。(其中:濃硫酸、 NaOH 固是溶于水放熱,而 CaO 是和水反應放熱)⑶具有俗名的物質: ①NaOH 燒堿、火堿、苛性鈉 ②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③CaO 生石灰④固態 CO2 干冰 ⑤NaCl 食鹽 ⑥Hg 水銀另外: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 CaCO3注意:“化學名稱”即化學式的讀法。例如:Ca(OH)2 的“化學名稱”為“氫氧化鈣”。⑷名稱中帶有“石灰”二字的物質成分:①熟石灰、消石灰:是 Ca(OH)2②生石灰:是 CaO③石灰水:是 Ca(OH)2 和水的混合物,且水多 Ca(OH)2 少④石灰漿、石灰乳:是 Ca(OH)2 和水的混合物,且 Ca(OH)2 多水少【考點講解四】堿的通性(即:自由移動的 OH- 的性質)①堿 + 酸堿指示劑 →堿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堿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②堿 + 非金屬氧化物(CO2 、SO2 ) → 鹽 + 水 ( 不屬于復分解反應)③堿 + 某些鹽(含 Cu2+ 、Fe3+ 、Mg2+ 、Al3+ ) → 新堿 + 新鹽 (屬于復分解反應)④堿 + 酸 (HCl 、H2SO4 等一切酸) → 鹽 + 水 (屬于復分解反應) 這條通性屬于『知識點前移』。『注意』 (1) 堿和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需前提條件:堿和鹽必須可溶于水。例如:判斷反應 2Fe (OH)3 +3CuSO4=Fe2(SO4)3 +3Cu(OH)2 ↓能否發生?不能,因為 Fe (OH)3 不溶于水,就不會電離出自由移動的 OH- ,就無法結合出 Cu(OH)2 沉淀。(2) 不溶性堿不具有堿的前三條通性! 第 1 頁16例如:Cu(OH)2 、Fe (OH)3 等。原因:不溶性堿不會電離出自由移動的 OH- 離子。【考點講解五】本節課需要掌握的化學方程式(一)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 (CO2、SO2 ) 的反應:由于這類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所以方程式的寫法為: 只背生成物, 將生成物寫出后,配平, 最后標上反應條件和“↑”“↓”。(注意: 堿與 SO2 的反應不用專門去記,因 SO2 和 CO2 的 化學性質相似,只需要將堿與 CO2 反應方程式中的“C”元素改寫成“S”元素即可)。2NaOH+CO2= Na2CO3+ H2O Ca(OH)2+CO2= CaCO3 ↓+H2O2NaOH+SO2= Na2SO3+ H2O Ca(OH)2+SO2= CaSO3 ↓+H2O(二) 堿與某些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的書寫步驟: ①拆正負: 把一種化合物拆成正負兩部分; ②標上各 部分的化合價; ③“+—”“+— ”組合:讓前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后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一種新的化合 物, 讓后一種化合物的正價部分和前一種化合物的負價部分組合成另一種新的化合物; (要注意: 是按照原來每一部分 的化合價進行組合, 不是按照每一部分原來的個數進行組合!) ④配平; ⑤標反應條件和“↑”“↓”。172NaOH+CuSO4=Na2SO4+Cu (OH)2 ↓ 2NaOH+CuCl2=2NaCl+Cu (OH)2 ↓ 3NaOH+FeCl3=3NaCl+Fe (OH)3 ↓ NaOH+ Na2CO3→ 陽離子相同,不反應Ca(OH)2 +CuSO4=CaSO4+Cu (OH)2 ↓Ca(OH)2 +CuCl2=CaCl2+Cu (OH)2 ↓3Ca(OH)2 +2FeCl3=3CaCl2+2Fe (OH)3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考點講解六】不同種類的堿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 OH-,堿的化學性質實際上是 自由移動的 OH - 的化學性質。例如: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 自由移動的 OH- ;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自由移動的 OH- ; 和非金屬氧化物形成的酸中的 H+反應結合成水的是 自由移動的 OH- ;和 Cu2+ 、Fe3+反應結合成沉淀的是 自由移動 的 OH- 。【考點講解七】證明一物質是堿的方法(即:證明自由移動的 OH-存在的方法)①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若 溶液變成藍色,則一定是自由移動的 OH-使石蕊變藍的。②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若 溶液變成紅色,則一定是自由移動的 OH-使酚酞變紅的。③加入含 Mg 2+ 的鹽溶液,若 產生白色沉淀,則一定是自由移動的 OH- 與 Mg 2+結合生成了 Mg (OH)2 白色沉淀。④加入含 Cu2+ 的鹽溶液,若 產生藍色沉淀,則一定是自由移動的 OH- 與 Cu2+結合生成了 Cu (OH)2 藍色沉淀。⑤加入含 Fe3+ 的鹽溶液,若 產生紅褐色沉淀,則一定是自由移動的 OH- 與 Fe3+結合生成了 Fe (OH)3 紅褐色沉淀。 【考點講解八】鑒別 NaOH 溶液、Ca(OH)2 溶液的方法:法一: 向待鑒別的溶液中分別滴加 Na2CO3 溶液, 若產生白色沉淀,則為 Ca(OH)2 溶液; 若無現象,則為 NaOH 溶液。 原理: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而 NaOH 和 Na2CO3 因含相同的陽離子而無法反應, 所以無現象。法二: 向待鑒別的溶液中分別通入 CO2 氣體,若產生白色沉淀,則為 Ca(OH)2 溶液;若無現象,則為 NaOH 溶液。 原理: Ca(OH)2+CO2= CaCO3 ↓+H2O ,該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 CaCO3;2NaOH+CO2= Na2CO3+ H2O ,該反應無現象。 所以: 鑒別 NaOH 溶液、 Ca(OH)2 溶液可選用的試劑有 Na2CO3 溶液、CO2 氣體。【考點講解九】不同種類的堿化學性質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它們電離出的金屬離子不同 。【考點講解十】判斷一個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是不是堿的通性的方法:若實際參加反應的是 堿中的 OH- ,則表現出來 的是堿的通性;若實際參加反應的是 堿中的金屬離子,則表現出來的 不是堿的通性,而是 金屬離子的性質。(所謂的“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指的是能結合成沉淀、氣體和水的陰陽離子)『知識點體會』判斷下列反應表現出的是不是酸的共同性質,用“是”或“不是”填空。① Ca(OH)2 +CuSO4=CaSO4+Cu (OH)2 ↓ 是② 3NaOH+FeCl3=3NaCl+Fe (OH)3 ↓ 是③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不是【考點講解十一】NaOH 和 CO2 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的實驗探究問題情境:NaOH 與 CO2 混合后沒有現象,設計實驗方案(有明顯的實驗現象),證明 NaOH 和 CO2 確實發生了反應。『物質的檢驗』1.檢驗思路:向待檢驗的物質中加入試劑, 目的是產生明顯現象(如:冒氣泡、生成沉淀、溶液改變顏色),根據出現 的現象,即可確定該物質存在還是不存在。2. CO32- 的檢驗:(一般方法) 向待測物中加入稀鹽酸,若有氣泡冒出,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 即可證明 CO32-存在。(其它方法) 在個別題目的情景中:向待測物中加入含 Ca2+或含 Ba2+ 的溶液,若有沉淀產生,也可證明 CO32-存在。第 2 頁『知識點體會 1』在探究 CO2 和 NaOH 是否發生化學反應時,某同學設計出下列三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實驗②因選用儀器不當導致未能觀察到明顯現象, 請你幫他尋找一種物品替代該裝置中的廣口瓶, 以使實驗取得成功, 你將選用的物品是 礦泉水瓶或軟塑料瓶 ,裝置③中的現象是 小氣球鼓起來 ; ⑵改進后的三個裝置中都能產生明顯的現象,原因是 NaOH 溶液把 CO2 氣體反應掉, 導致裝置內氣壓變小 ; ⑶另一位同學提出質疑, 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 CO2 和 NaOH 一定發生了反應, 其理由是 NaOH 濃溶液中 也含有水,水也能溶解掉 CO2 ,也會產生相同的現象 ;⑷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來證明 CO2 和 NaOH 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簡述實驗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 __另取一套相 同的裝置,將 NaOH 濃溶液換成相同體積的水,比較現象的區別 (或: 取混合后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入足量 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 CO2 確實與 NaOH 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鈉) 。【考點講解十二】 NaOH 的變質問題1.變質原因: NaOH 與空氣中的 CO2 發生了反應 (或: 2NaOH + CO2== Na2CO3 + H2O )2.變質程度: ①若沒有變質,則成分為 NaOH ;②若全部變質,則成分為 Na2CO3 ;③若部分變質,則成分為 Na2CO3 、NaOH 。3.變質程度的探究:①若證明其是否變質,即證明 Na2CO3 的存在。(證明物質存在的思路為:加入試劑, 目的是產生明顯現象,根據現象 確定物質的存在) 因為: Ca2++ CO32- →CaCO3 ↓ Ba2++ CO32- →BaCO3 ↓ H++ CO32- →H2O+CO2 ↑,所以可 以向樣品中加入含 Ca2+或 Ba2+或 H+ 的溶液。若產生明顯現象, 則有 Na2CO3 存在, 證明已變質; 若無明顯現象, 則沒 有 Na2CO3 存在,證明未變質。②若證明其部分變質,即證明 Na2CO3 、NaOH 的存在。證明 Na2CO3 的存在一般用含 Ca2+或 Ba2+ 的鹽溶液 ,而不用含 H+ 的溶液,因為含 H+ 的溶液會將 NaOH 反應掉。證明 NaOH 的存在,一般用 酚酞試液 。而要想用酚酞試液證明 NaOH 的存在, 必須先除掉 Na2CO3 ,因為 Na2CO3 也呈堿性,也會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證明方法為: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先 滴加足量的 CaCl2 溶液 ( 目的是證明Na2CO3 的存在并完全除去Na2CO3 ), 然后 再滴加酚酞試液 (目的是證明 NaOH 的存在)。『注意』不能將 CaCl2 溶液換成 Ca(OH) 2 溶液!因為 Na2CO3 和 Ca(OH) 2 反應會生成 NaOH,會影響未變質完的 NaOH 的檢驗。Na2CO3 + Ca(OH)2==2NaOH + CaCO3 ↓『知識點體會 2』小麗學完堿的性質后,來到實驗室,意外地發現實驗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 溶液,由此, 激發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問題]這瓶 NaOH 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麗的猜想: NaOH 溶液部分變質你的猜想: NaOH 溶液全部變質 。[實驗探究]小麗設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表中內容填寫小麗實驗時的現象。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取少量 NaOH 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 的 CaCl2 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試液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變成紅色 NaOH 溶液 部分變質假設你的猜想正確, 并按小麗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則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產生白色沉淀, 溶液不變紅色 。[實驗反思] (1) 下列物質:①BaCl2 溶液 ②Ca(NO3)2 溶液 ③Ca(OH)2 溶液 ④Ba(OH)2 溶液, 不能替代小麗實驗中 CaCl2 溶液的是 ③④ (填序號)(2)小麗第二次滴加的試劑除用指示劑外,還可以用 氯化鎂溶液或硫酸銅溶液或氯化鐵溶液 替代。[拓展應用]保存 NaOH 溶液的方法是 密封保存 。 第 3 頁1810 分鐘背會《堿知識點》→ 10 分鐘寫出常見堿的化學式、補全堿參與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完成后到《堿知識點》頁核對答案請寫出常見堿的化學式、補全堿參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拍照上傳, 老師批改反饋堿的分類及命名:(如果按堿的溶解性,可將堿分為)可溶性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 、氫氧化鋇 、氨水微溶性堿: 氫氧化鈣難溶性堿: 氫氧化銅 、氫氧化鐵 、氫氧化鎂 、氫氧化鋁 1. 熟石灰的工業制法 、 2. NaOH+ CO2 —— 3. NaOH+ SO2—— 4 Ca(OH)2+ CO2—— 5. Ca(OH)2+ SO2—— 6. NaOH+ CuSO4—— 7. NaOH+ CuCl2—— 8. NaOH+ FeCl3—— 9. Ca(OH)2 + CuSO4—— 10. Ca(OH)2 + CuCl2 —— 11. Ca(OH)2 + FeCl3—— 12. Ca(OH)2+ Na2CO3—— 13. NaOH 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14. 證明 NaOH 已經變質的反應(任寫一化學方程式)15. 證明 NaOH 部分變質時最先發生的反應(任寫一化學方程式)19《第三節 溶液的酸堿性》考點講解【考點講解一】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方法方法一:利用酸堿指示劑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為: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酸性溶液變成紅色,遇到堿性溶液 變成藍色,遇到中性溶液不變色 (即: 仍為 紫色)。 無色酚酞試液遇到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到堿性溶液變成紅色,遇到中性溶液也不變色 (即: 仍為 無色)。 注意: ①顏色發生改變的是指示劑。判斷正誤: 石蕊試液能使酸性溶液變成紅色 (×) 。 ②因酸的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 H+ ,所以:酸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 CuSO4 雖然是鹽, 但 Cu2+水解會使溶液呈酸性,所以: 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某些鹽的溶液 也可能顯酸性)③因堿的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出 OH- ,所以:堿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而 Na2CO3 雖然是鹽, 但 CO32-水解會使溶液呈堿性, 所以: 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某些鹽的溶 液也可能顯堿性)『知識點體會 1』判斷正誤:①pH 等于 8 的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 )②pH 等于 8 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 )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 )④堿的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 ( × )⑤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 ( √ )方法二:利用石蕊試紙 藍色石蕊試紙 用于檢驗溶液是否呈酸性。 藍色石蕊試紙 遇酸性溶液 變成紅色。 紅色石蕊試紙 用于檢驗溶液是否呈堿性。 紅色石蕊試紙遇堿性溶液 變成藍色。方法三:利用 pH 試紙 pH<7 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中性; pH>7 溶液呈堿性。 【考點講解二】檢驗溶液酸堿性強弱(酸堿度) 的方法——用 pH 試紙 1.pH 的規定。 pH 的數值范圍通常在 0 到 14 之間。 ①pH=7 時,溶液顯中性 (中性溶液包含:水和一般的鹽溶液); ②pH<7 時, 溶液顯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強; ③pH>7 時,溶液顯堿性,且 pH 越大,堿性越強。 2.溶液 pH 的測定方法:在潔凈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 pH 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 (或: 用膠頭滴管吸取)待 測溶液,滴到試紙上, 立即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 pH 標準比色卡對照, 即可讀出溶液的 pH。注意: ①pH 試紙不可以直接伸入待測液中。②滴上待測液后, pH 試紙必須立即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數。③pH 試紙不可以先用水潤濕。 ④玻璃棒蘸取待測液前, 必須先用蒸餾水沖洗, 再用紙擦干。⑤pH 試紙測量結果必須為整數。 ⑥測量氣體的 pH 值時,必須先用水將 pH 試紙潤濕。3.溶液濃度與 pH 值的關系:酸越濃,酸性越強,pH 值越小;堿越濃,堿性越強,pH 值越大。『知識點體會 2』小明在實驗室中測定某未知溶液的 pH,他的實驗操作如下:先用蒸餾水將 pH 試紙潤 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滴在 pH 試紙上進行測定。從下列選項中選擇填空: A.偏低 B.偏高 C.不變 D.無法判定。①若所測溶液為酸性,則測量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 pH 比較( B )②若所測溶液為堿性,則測量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 pH 比較( A )③若所測溶液為中性,則測量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 pH 比較( C )④若所測溶液未指明其酸堿性,則測量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 pH 比較( D ) 『小結』⑴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可以用: 酸堿指示劑、石蕊試紙、 pH 試紙。⑵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可以用: pH 試紙。20《第四節 酸堿中和反應》考點講解【考點講解】中和反應1.概念: 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需理解:①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是一種必然。(例如:HCl+NaOH=H2O+NaCl) 因此,判斷一個反應 是否屬于中和反應的方法:只看反應物是否是酸和堿,不需看是否生成鹽和水!②一切酸和一切堿均能發生反應。 (因酸堿反應一定生成水,就符合了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需注意:①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反例: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6HCl + Fe2O3=2FeCl3+3H2O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2NaOH + CO2=Na2CO3 + H2O②中和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它屬于復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只有四種: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知識點體會 1』【2014 年 12 月附中第 2 次月考 T13】下列實際應用中, 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D ) ①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 ②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處(分泌出蟻酸)止癢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知識點體會 2』【2014 年 12 月附中第 2 次月考 T15】“類推”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 有以下類推結果, 其中錯誤的是( D )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 所以生成鹽和水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③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成 AlCl3 和 H2 ,所以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 FeCl3 和 H2;④濃鹽酸試劑瓶敞口久置后變稀且質量減輕,所以濃硫酸敞口久置也變稀且質量減輕.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全部2.中和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因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中的一種,所以完全按照書寫復分解反應方程式 的步驟來書寫中和反應, 具體步驟為:①拆正負; ②標化合價; ③“+—“+— ”組合; ④配平; ⑤ 標反應條件和“↑”“↓”。HCl + NaOH = H2O + NaCl 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HCl + KOH = H2O + KCl H2SO4 + 2KOH = 2H2O + K2SO42HCl + Ca(OH)2 = 2H2O + CaCl2 H2SO4 + Ca(OH)2 = 2H2O + CaSO42HCl + Ba(OH)2 = 2H2O + BaCl2 H2SO4 + Ba(OH)2 = 2H2O + BaSO4 ↓2HCl + Mg (OH)2 = 2H2O + MgCl2 H2SO4 + Mg (OH)2 = 2H2O + MgSO42HCl + Cu(OH)2 = 2H2O + CuCl2 H2SO4 + Cu(OH)2 = 2H2O + CuSO43HCl + Al (OH)3= 3H2O + AlCl3 2HNO3 + Ca(OH)2 = 2H2O + Ca(NO3)23.中和反應的實質: H++ OH-== H2O例如: NaOH + HCl ==NaCl + H2O 的實質如右圖所示。4.酸和堿反應時一般不產生明顯現象,如何設計實驗方案證明酸和堿確實發生了反應。以鹽酸和氫氧化 鈉的反應為例:方案一:借助無色酚酞試液。(此方案最好!) 方案二:借助紫色石蕊試液。方案三:借助 pH 試紙。(此方案測出的 pH 必須由>7 變為=7、<7 或者由<7 變為=7、>7)方案四:借助溫度計。(①此方案測出的溫度變化應為:開始加入酸時溫度升高,后來加入酸時 溫度降 低,因此至少測量溶液溫度 3 次。②不能向氫氧化鈉固體中加入稀鹽酸,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放 熱,就無法說明熱量是酸和堿反應放出的。因此應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知識點體會 3』(2015.靖江)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很多同學對其產生探究興趣。 (1)甲同學將固體氫氧化鈉放入裝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并振蕩,試管壁發燙,于是他得出酸堿中和反應 是放熱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_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也放熱______。(2) 乙同學為了驗證甲同學的結論,將實驗加以改進:將稀硫酸慢慢滴入裝有 20g 質量分數為 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反應后溶液的溫度隨 加入稀硫酸質量的變化如右圖所示:①由圖知, B 點表示的含義是_ 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______;②C 點時溶液中所含陽離子___Na+ 、H+___ (填“離子符號”)。 第 1 頁21(『知識點體會4』【2015年12月附中第2次月考T15】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pH) (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2SO4和H2SO47b)5.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 pH 的變化:以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為例, 反應過程中溶液 pH 的 變化如右下圖:①當滴入稀鹽酸量較少時,溶液中氫氧化鈉有剩余,溶液的成分為 : NaCl、H2O、 NaOH,溶液顯 堿 性, pH > 7。②當滴入的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成分為: NaCl 、 H2O,溶液顯 中 性, pH = 7。③當滴入稀鹽酸過量時,溶液中稀鹽酸有剩余,溶液的成分為 :NaCl 、H2O 、 HCl,溶液顯 酸 性, pH < 7。對本塊知識點要求:①根據溶液 pH 的變化, 會判斷是將酸溶液滴入堿溶液中還是將堿溶液滴入酸溶液中。判斷方法: a:根據曲線的變化趨勢判斷。 b:根據起點時燒杯內溶液 pH 值判斷。②根據溶液 pH 的變化, 會判斷曲線上任意一點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為哪些物質。判斷方法:根據該點的 pH 值確定反應程度為酸過量、堿過量還是恰好完全反應。A.圖中 c 點所示溶液呈堿性 a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 cD.由 a 點到 b 點的 pH 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 06.中和反應后, 所得溶液酸堿性的探究: (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間的反應為例——待講)材料制作:馬『知識點體會 5』【2016 年 11 月附中第 2 次月考 T26】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 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 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 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 他 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 Ca(OH)2+ 2HCl = CaCl2 +2H2O __。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 和 Ca(OH)2; 猜想二: 可能只有 CaCl2; 猜想三: __可能是CaCl2 和 HCl_。【進行實驗】實驗步驟 1: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 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實驗現象: __溶液不變成紅色____________。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實驗步驟 2: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實驗現象: ___先有氣泡冒出,后來生成白色沉淀_____。 結論: 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反思與拓展】(1)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反應物是否有剩余_____。(2) 根據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 HCl,除以上方案外, 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 也能完成該實驗? __ac__ (填序號)a.pH 試紙 b.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銀溶液(3) 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 CaCl2 ,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__ CaCO3_。 7.中和反應的應用:①治療胃酸過多。 胃酸的成分為稀鹽酸,可服用 Al(OH)3 、Mg(OH)2 中和胃酸。②改變土壤的酸堿性。例如:若土壤呈酸性,可撒熟石灰 (Ca(OH)2 ) 進行中和,理由為:①Ca(OH)2 是弱堿,能中和掉土壤中的酸;②Ca(OH)2 廉價易得。③處理工業廢水。 例如: 當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標時, 可利用熟石灰(Ca(OH)2 ) 進行中和處理。④調節溶液的酸堿性。『知識點體會 6』(2020.杭州)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 下列實驗能證明兩者恰好完 全中和的是(C)A.滴入適量 FeCl3 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 B.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C.測得反應后溶液中 Na+與 Cl- 的個數比為 1 :1 D.滴入適量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第 2 頁2210 分鐘背會《中和反應知識點》→ 5 分鐘補全中和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完成后到《中和反應知識點》頁核對答案補全中和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拍照片上傳,老師批改反饋1. HCl + NaOH ——2. HCl + KOH ——3. HCl + Ca(OH)2 ——4. HCl + Ba(OH)2 ——5. HCl + Mg (OH)2 ——6. HCl + Cu(OH)2 ——7. HCl + Al (OH)3 ——8. H2SO4 + NaOH ——9. H2SO4 + KOH ——10. H2SO4 + Ca(OH)2 ——11. H2SO4 + Ba(OH)2 ——12. H2SO4 + Mg (OH)2 ——13. H2SO4 + Cu(OH)2 ——14. H2SO4 + Al (OH)3 ——23(堿能使紫色石蕊變藍,能使無色酚酞變紅。2、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非復)㈢鹽的化學性質3、堿+鹽→新堿+新鹽(復)1、鹽+酸→新鹽+新酸(復)4、堿+酸→鹽+水(復)2、鹽+堿→新鹽+新堿(復)) (3、鹽+鹽→兩種新鹽(復)) (1.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 (Cl的—1最常見。) (2.五種常見原子團的寫法及化合價:(最重要,幾乎每種酸堿鹽的化學式中均含原子團))最近一段時間解決問題常用的一些知識儲備+1 價 H 、Na 、K 和 Ag , +2 價 Mg 、Ca 、Ba 和 Zn , O 為—2、Al+3 ,化合價: —2 —2 —1 —1 +1 寫法: CO3 SO4 NO3 OH NH4 名稱: 碳酸根 硫酸根 硝酸根 氫氧根 銨根3.物質的溶解性酸:常見的酸均可溶于水。堿:不溶性堿包含 Cu(OH)2 藍色沉淀 、Fe (OH)3 紅褐色沉淀 、 Mg (OH)2 和 Al (OH)3 白色沉淀 (注意:微溶性堿:Ca(OH)2 )鹽的溶解性口訣K+ 、Na+ 、NO3- 、NH4+溶水快, Cl-化物 Ag+是例外, SO42-鹽除 Ba2+ 、Ag+ 、Ca2+, CO32 鹽只溶-K+ 、Na+ 、NH4+。4.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的離子對①H+ : H++ OH-=H2O 2H++ CO32-=H2O+CO2 t H++ HCO3-=H2O+CO2 t②OH- : H++ OH-=H2O Cu2++ 2OH-=Cu (OH)2 ↓ Fe3++ 3OH-=Fe (OH)3 ↓ Mg2++ 2OH- =Mg (OH)2 ↓ Al3++ 3OH-=Al(OH)3 ↓ NH4+ + OH-=NH3 ↑+ H2O③Cl- : Ag++ Cl- =AgCl↓④SO42- : Ba2++ SO42-=BaSO4 ↓⑤CO32- : 2H++ CO32-=H2O+CO2 t Ca2++ CO32-=CaCO3 ↓ Ba2++ CO32-=BaCO3 ↓ 5.有關沉淀的推斷問題㈠沉淀的總結:(1) 有色沉淀: Cu (OH)2 藍色 Fe (OH)3 紅褐色 均可溶于酸(2) 白色沉淀: ①AgCl 、BaSO4 不溶于酸②CaCO3 、BaCO3 可溶于酸③Mg (OH)2 、Al (OH)3 可溶于酸 ㈡沉淀的推斷:向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后,若沉淀① 不溶解、②全部溶解、③ 部分溶解 各得到什么 結論。6.7.酸、堿、鹽的化學性質24㈠酸的通性 (H+ )1、酸 + 酸堿指示劑→ 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2、酸 + 活潑金屬→鹽 + 氫氣(置換) 3、酸 + 金屬氧化物→鹽+水(復) 4、酸 + 鹽→新酸 + 新鹽(復) 5、酸 + 堿→鹽 + 水(復)㈡堿的通性(自由移動的 OH- )1、堿 + 酸堿指示劑→8.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一方面是對反應物的要求:酸鹽、酸堿一般行, 鹽鹽、鹽堿都需溶; 另一方面是對生成物的要求: 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即: 先看反應物,后看生成物!)《第一節 海洋化學資源》考點講解【考點講解一】 海水中的物質 海水中除了水之外,還溶有大量的鹽。由于這些鹽是可溶性的,它們在溶解時發生 了電離,在海水中以 離子 的形式存在。這些離子的含量依次為:Cl- 、Na+ 、SO42- 、Mg2+ 、Ca2+ 、 K+等。仔細觀察 “海水中的化學資源”圖表:【考點講解二】海水制鎂 1.步驟: ①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出氫氧化鎂; MgCl2+Ca (OH)2==Mg (OH)2 ↓+CaCl2 ②將氫氧化鎂從溶液中過濾出來,向氫氧化鎂沉淀中加入稀鹽酸;Mg (OH)2+2HCl==MgCl2+2H2O③對得到的氯化鎂溶液蒸發結晶,電解熔融狀態的氯化鎂。MgCl2 通電 Mg+Cl2 t2.從海水中提取 MgCl2 時, 經歷了“MgCl2→Mg (OH)2→MgCl2 ”的轉化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 將 MgCl2 進行了富 集和提純。富集:即提高了 MgCl2 的含量,原來海水中 MgCl2 的含量低,得到的氯化鎂溶液中 MgCl2 的含量高。提純: 即是將 MgCl2 與海水中的其它鹽進行了分離。原來海水中除了含 MgCl2 ,還含有其它七種鹽,而得到的氯化鎂 溶液中不再含其它七種鹽了。『知識點體會』 鎂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目前世界上 60%的鎂從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驟如下:(1)為了使 MgCl2 轉化為 Mg (OH) 2 ,試劑①可以選用_ NaOH 或 Ca(OH)2_,要使 MgCl2 完全轉化為沉淀,加入 試劑①的量應_過量_,驗證 MgCl2 已完全轉化為 Mg(OH)2 的方法是_取上層清液, 再加 NaOH 或 Ca(OH)2,若無沉淀 出現,表示已經 MgCl2 完全轉化為 Mg(OH)2_。(2)加入試劑①后,能夠分離得到 Mg(OH)2 沉淀的方法是_過濾_。 (3)試劑②可以選用_稀鹽酸_。(4) 無水 MgCl2 在熔融狀態下,通電后會產生鎂和氯氣,寫出方程式 MgCl2 通電 Mg+Cl2 t 。【考點講解三】海底礦物海底礦物包含三類: ①海底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②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 注意: 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例如: CuSO4 ·5H2O 、Na2CO3 ·10H2O 等。但是:可燃冰為混合物。③多金屬結核:也稱錳結核。【考點講解四】海水淡化 1.海水淡化的方法:①蒸餾法:原理是利用水和鹽的沸點不同將其分離。即在給海水加熱時,讓水達到沸點變成水蒸汽,將水蒸汽冷凝, 得到蒸餾水。多級閃急蒸餾法(閃蒸法):原理是水的沸點隨壓強降低而降低。多級閃急蒸餾法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 強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流動,當高溫海水由壓強較高的蒸發室流入壓強較低的蒸發室后,就會瞬間蒸發變為水蒸 氣,將水蒸汽冷凝從而得到淡水。②膜法(反滲透法):通過加壓的方法,讓海水中的水分子從滲透膜的一側滲透到另一側,而海水中鹽的離子卻不可以 通過滲透膜,以這樣的方法得到淡水。③結晶法:向海水中加入丁烷,丁烷揮發帶走熱量,使溫度達到水的凝固點,水結成冰,從而使水和鹽分離。2.Cl- 的檢驗方法:向待測液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 HNO3 ,如果沉淀不溶解,則證明含有 Cl-。 3.海水和蒸餾水的區別方法:物理方法:各取少量滴在玻璃片上,加熱蒸發,看是否有固體出現。化學方法:各取少量分別滴加 AgNO3 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淀。25(【考點講解一】海水曬鹽的過程1.海水曬鹽的過程:) (蒸發池) (海水) (母液)《第二節 海水“曬鹽”》考點講解粗 鹽結晶池2.蒸發池的作用:①讓泥沙沉降下來; ②讓食鹽水由稀變濃。3.當海水快要飽和時,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有食鹽結晶析出。結晶池的作用:①讓食鹽的不飽和溶液蒸發水變為飽和溶液。 ②讓飽和食鹽水繼續蒸發水析出食鹽。 4.蒸發池和結晶池為何不能合二為一:如果合二為一,析出的粗鹽就會和泥沙混在一起,不利于粗鹽的提純。 5.在結晶池中為何不把水曬干,而是要留少量的水作為母液:海水曬鹽只是想讓食鹽結晶析出,不想讓其它鹽析出。 6.母液的兩個稱謂:母液是食鹽的飽和溶液,是其它鹽的不飽和溶液。7.海水曬鹽的實質:蒸發結晶。8.從海水中獲得食鹽,為什么用蒸發結晶的方法,而不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因為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過渡』 粗鹽的成分:NaCl (泥沙、 MgCl2 、CaCl2 、Na2SO4 等)【考點講解二】粗鹽提純——除去粗鹽中的不溶性雜質泥沙1.實驗步驟: 溶解、過濾、蒸發2.所需儀器: (見右圖) (1)溶解: 燒杯、玻璃棒(2)過濾: 鐵架臺、漏斗、玻璃棒、燒杯(3)蒸發: 鐵架臺、蒸發皿、酒精燈、玻璃棒3.過濾時的注意事項: 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二低”: ①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②傾倒液體時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三靠”: ①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在玻璃棒上; ②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側;③漏斗的下端要緊靠在燒杯內壁上。4.蒸發時的注意事項: (1) 加熱過程中,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液體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當蒸發皿內出現較多晶體時,應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將濾液蒸干。5.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攪拌,加速溶解; (2) 過濾: 引流;(3)蒸發: 攪拌,防止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6.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1)過濾: 適用于分離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質。(例如: NaCl 中混有泥沙)(2)結晶: 適用于分離兩種可溶性物質。(例如:NaCl 和 KNO3 )(3)蒸餾: 狹義蒸餾:指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獲得蒸餾水的過程。(例如:從海水中獲得淡水)廣義蒸餾: 適用于分離幾種沸點差別比較大的液體混合物。(例如:從酒精溶液中分離出酒精;石油蒸餾可得到汽油、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