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復習提綱兩次工業革命P58-61P78-81第一次(英國)工業革命一、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1個前提: 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4個條件: 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具體參考書本P59)條件:(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在英國出現)(1)世界市場的拓展,擴大了商品生產的需要(市場)――市場條件(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束縛生產發展的障礙――前提條件(制度保障)(3)通過海外掠奪,積累起了進一步發展生產的資本和原料――資本、原料條件(4)在國內通過圈地運動獲得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勞動力條件二、工業革命進程:1、工業革命概況:(1)開始行業:棉紡織業; (2)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3)開始的標志:18世紀60年代,"珍妮機"的發明。(珍妮機的發明是英國工業革命的起點) (4)完成時間:19世紀40年代(上半期);(5)完成標志: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工場手工業。2、代表人物及發明(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的優點: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節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3)水力紡紗機 (4)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交通運輸行業)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把熱轉化為機械運動,這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進步。3、工業革命的擴展:法國和美國等國也先后完成了工業革命,世界其他國家或早或晚都進行了工業革命。4、工業革命的影響:①對世界的影響:開啟了歐美社會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開始城市化的過程。總之,工業革命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兩極分化。)②對英國的影響:1840年前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P615、認識與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國家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提高民族創新能力,積極學習各國的先進文明成果。三、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的世紀”:19世紀中期科學家們完善了熱能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1、開始時間:19世紀70年代2、開始標志: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影響:電力在工廠和家庭中得到普遍應用,標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3、開始國家:美國、德國4、發電機、電燈:1、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2、1866年,德意志人西門子研制出發電機; 3、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 4、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發明大王”。(還有電表、留聲機、復印機、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等發明) 影響: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5、電話、電報: 1、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 2、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有線電話; 3、1895年,意大利人馬克尼發明了無線電報。 影響:加強了世界的聯系。6、汽車、飛機:1、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1885年,卡爾本茨試制汽車成功。2、1903年12月,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影響:增強了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交流。7、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8、流水線生產出現: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線生產方法。9、資產階級革命、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的內在聯系:(1)新海路開辟使世界日益聯系成了一個整體,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市場和勞動力,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為工業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前提;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物質基礎,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兩次工業革命對比:比較項目第一次(英國)工業革命 第二次(美國i、德國)工業革命 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成果動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機(煤炭) 發電機和電動機(電)、內燃機(石油) 生產生活器具紡織、采礦和冶金等生產部門的機器 各生產部門的新機器以及電報、電話等新型通訊工具和電燈等家用電器 交通工具輪船、火車機車 電車、汽車、飛艇、飛機等 主要特征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對中國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工業產生(或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或中國資本主義產生),先進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人救亡圖存運動高漲(或答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對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進入“蒸汽時代”;“火車時代”到來;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開創新興工廠制度---進入“電氣時代”;石油、化學工業興起;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時代、鋼鐵時代”到來--啟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了社會進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和品質 工人斗爭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P62--65工業革命就像一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給社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兩極分化。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在為西方社會的兩個主要的階級。工人運動從追求經濟權利發展到爭取政治權利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歐洲的三大工人運動:P63 (1)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2)英國憲章運動(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3)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5、空想社會主義:(19世紀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門、傅立葉、(英)歐文――新和諧公社(2)特點: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設想了沒有剝削的理想社會,但對資本家的剝削本質沒有清醒的認識,不能指明實現這些理想的正確道路,把理想社會的實現,寄托于個別統治者和開明富豪的支持。6、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創立的條件:①經濟條件: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為無產階級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 ②思想條件:空想社會主義; ③階級條件:三大工人運動標志了無產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 ④實踐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當時工作的情況,親自參加工人階級的斗爭。(2)標志: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共產主義的創立(3)內容: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3)意義:《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它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的號角,成為工業時代的最強音。7、巴黎公社——馬克思主義的實踐 (1)成立時間: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軍隊和行政、司法、立法機構,讓工人自己管理工廠燈; (4)意義: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5)政權性質: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6)國際歌創作:歐仁.鮑狄埃作詞,狄蓋特譜曲。德國統一P66—68一、統一的原因:國家分裂狀況越來越大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經濟的發展要求把統一問題提上日程,為統一創造了條件。二、統一過程:議會和民主 武力和戰爭(俾斯麥,被稱為“鐵血宰相”)三、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農業;良好的教育和行政體系;單一的日耳曼民族;強有力的領導(俾斯麥);素來好戰,對領土抱有無止境的擴張野心, 夢想統一德意志;擁有歐洲最強大的陸軍,戰斗力強。四、統一的經過(三次王朝戰爭) 丹 麥(1864)普魯士 奧地利(1866) 法 國(1870)五、德意志帝國的建立:(1871,凡爾賽)六、德國統一的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自上而下的統一戰爭 (資產階級革命)七、德國統一的影響(1)積極:實現了德意志民族長期以來的夢想,結束分裂、割據的局面,對德意志民族的進一步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統一后的30年內,德國在經濟、軍事、科學方面一躍為世界強國(2)消極:通過鐵血道路實現,奠定了未來德國軍國主義的傳統,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同時,保留了君主政體。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實現。美國南北戰爭P68--70一、美國南北戰爭:1、美國領土的擴張:①方式:購買、搶占、吞并 ②方向:東 西③結果:成為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的大國。2、西進運動:①含義:P68 ② 評價:印第安人西遷的歷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西進運動的歷史又是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史。3、背景:①南北經濟制度的尖銳矛盾(北方資本主義工業:南方種植園經濟) ②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南北矛盾的核心)4、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國總統。5、過程:①爆發: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 ②初戰:北方軍事上一再失利; ③扭轉戰局:頒布《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④結果:1865年,北方獲勝,維護了國家統一。6、性質: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7、意義: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出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8、局限性:但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種族平等問題仍未徹底解決。9、啟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二、評價林肯: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領導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為美國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奠定了基礎。但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他也有軟弱的一面。 俄國、 日本的改革P71--74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①16世紀中期,俄國盛行農奴制,社會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歐國家。那時的俄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②17世紀,俄國開始出現手工工場,但是工場里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發展緩慢。③1689年,羨慕西歐先進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實權。2、目的:為了使俄國成為強國。3、措施:大力推行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和推廣學校教育的改革。4、作用:改革推動社會進步,增強了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俄國開始躋身于歐洲強國之列。5、性質:農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封建性改革。二、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1、目的:①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統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運動的發生。②為了維護沙皇統治和貴族、地主利益。2、原因:①政治上:農奴制激化了階級矛盾,沉重打擊了沙皇的專制統治。②(根本原因)經濟上: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思想上:出現反對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新思潮。④(直接原因)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慘敗,推動了俄國農奴制改革3、時間:1861年 4、人物:沙皇亞歷山大二世5、措施(內容):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1861改革》,①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②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6、性質: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7、影響(意義、作用):①農奴制的廢除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推動了俄國的現代化進程,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②局限性: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三、日本明治維新:1、原因:① 日本資本主義生產的不斷發展;②幕府的封建統治和閉關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們對將軍不滿,要求改變現狀,同商人、新興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強的侵略打開日本的大門,激化了日本的國內矛盾。2、時間:1869年3、人物:明治天皇4、方式:以武力推翻幕府統治,后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內容:①政治上,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廢藩置縣”),以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 ②經濟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③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④軍事上,開始實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6、政體: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也稱《明治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至此,明治維新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7、性質:1869年明治維新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7、意義: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大,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上重大轉折點。8、明治維新取得成功原因:① 日本的幕府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夠迅速壯大;②倒幕派掌握了較大實力,經過斗爭,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統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權以后,大刀闊斧地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④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和鎮壓中國人民抗擊侵略的斗爭,客觀上使日本發展資本主義有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P75--77一、新航路開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道路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著是英國和法國等。二、罪惡的“三角貿易”:(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英國后來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種植園主急需黑人勞動力。②簡單經過: 歐洲(出發) 金銀、工業原料 商品 美洲 非洲 俘虜黑人(丟點了最后一羞恥心和良心的罪惡---馬克思)③時間:延續了三百多年(16世紀---19世紀)④影響: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給黑奴帶來了悲慘的命運、血腥的資本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⑤三角貿易的影響有哪些?(提示:從歐洲、美洲、非洲來思考;從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1)對歐洲:大發橫財,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殖民者的資本原始積累是建立在對殖民地掠奪基礎上的。(2)對美洲:黑人奴隸為美洲的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3)對非洲:喪失近億精壯勞動力,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阻止其文明的發展。三、17世紀以后,英國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相繼打敗了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18世紀后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1、英國對印度的掠奪:①時間:17世紀 ②人物:克萊武 ③機構:東印度公司④特點:沿海建立貿易據點 內地擴張 掠奪財富⑤影響:掠奪無數的財富,發展國內經濟,廣闊的殖民地也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場。英國殖民者貪婪成性,正是他們的貪婪侵略,造成印度貧困和落后;同時也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四、印度民族起義:①背景:19世紀中期,英國的殖民統治導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銳。②時間:1857年—1859年 ③領導人:章西女王 ④結果:反抗戰爭失敗⑤影響:表現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⑥啟示:熱愛和平,反抗侵略。五、拉丁美洲的人民戰爭:1)背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受歐洲啟蒙運動、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拉丁美洲掀起了獨立運動。2)海地獨立:(獨立前是法國殖民地)①時間:1804年 ②意義:揭開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序幕。3)領導者: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獨立之父”) 圣馬丁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4)結果:①擺脫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獨立,除古巴等少數地區外,幾乎整個拉丁美洲都獲得了獨立。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P82--85一、工業化和城市化1、三大產業:第一產業:農業、手工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銀行業、服務業等2、工業化:工業占據社會生產主要地位; 城市化: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人口在全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斷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原來農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為工業文明的中心和象征。3、工業化和城市化在帶來文明的好處與壞處: 參考書本第83頁二、現代文明生活的源頭:――奠定了現代生活的基礎①飲食結構合理 ②平均壽命延長 ③生活質量提高 ④婦女地位提高 ⑤教育普及 ⑥服飾、娛樂活動{注} 這些生活上的變化并不意味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沒有得到提高,原因是貧富分化加劇,國家政權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廣大人民群眾不可能享受到工業文明。★★★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方式):(1)革命方式:英國、法國。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國大革命后,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2)民族獨立運動:如美國。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頒布憲法,確立了資產階級政體。 (3)改革方式:如俄國、日本。俄國通過1861年農奴制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4)王朝戰爭的方式:如德國。普魯士宰相俾斯麥運用出色的外交和軍事手段,先后與丹麥、奧地利、法國進行了三次王朝戰爭,均取得勝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從而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