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不斷變化的人口問題 同步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下面兩圖為我國人口普查相關數據,該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在人口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注:第六次人口普查同第五次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1.91%①我國人口的增長速度減緩 ②我國人口文化素質偏低③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加快 ④我國人口總量大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從“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調整到“放開單獨二胎”,這是因為我國人口( )A.基數龐大 B.增長過快 C.老齡化嚴重 D.素質提高下圖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人口問題或人口政策的漫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能正確反映我國人口問題及對應政策發展變化過程的排序是( )A.a-c-d-b B.b-c-a-d C.c-a-b-d D.c-b-d-a4.一個國家人口政策的制定與調整說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決人口增長的問題②人口政策只能解決人口減少的問題③人口發展應當與資源、環境相協調④人口發展應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1987年至2012年,紹興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10.2%上升至18.74%,這給該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沉重的壓力。當前要緩解這一壓力的根本措施是( )A.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制 B.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C.完善分配制度,縮小貧富差距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6.重男輕女指數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親人數與希望生育女孩母親人數的比例,下表是聯合國人口機構公布的部分國家“重男輕女指數”。人口生育意愿與中國傳統觀念相似的國家是( )A.韓國、泰國、菲律賓 B.菲律賓、泰國、尼泊爾C.巴基斯坦、尼泊爾、韓國 D.哥倫比亞、肯尼亞、委內瑞拉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7.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國家是( )A.德國 B.印度 C.肯尼亞 D.尼日利亞8.一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負增長這種變化時將會產生的問題時( )A.勞動力過剩 B.國防兵源不足 C.教育資源緊缺 D.加劇環境污染9.下列四個地區中,以白色人種為主,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東南亞 C.東亞 D.歐洲西部10.2015年10月26《人民日報》報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人民的奮斗目標正在走下藍圖,成為現實。城市學校互聯網覆蓋率達95.7%、農村學校達79%,數字教育設備和資源覆蓋全國6.4萬個教學點,偏遠農村地區的400多萬孩子享受到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國家如此投入教育是因為( )①教育是我們當前的中心工作②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③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④教育是解決我國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1992年6月,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會議廳內,掛了一只大鐘,顯示世界每秒鐘增加3人。這警示人們( )A.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質 B.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C.必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D.實行優生優育的政策中國、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讀下圖 ,完成下列各題。 12.圖示時間段,上圖中印兩國人口數量對比( )A.印度的總人口數增長速度一致 B.中國的人口總數始終高于印度C.兩國總人口數量差異逐漸擴大 D.兩國人口增長速度基本一致13.人口數量對兩國產生的影響,可能有( ) ①少數民族數量增多②教育水平提高③就業壓力增大④城市交通擁堵加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個地區(國家)在一段時間內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差值(即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下圖是中國、德國、埃及、印度四國2007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情況。其中與德國情況相符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讀下圖,可知a時期( )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示意圖①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 ②人口出生率持續上升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 ④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6.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緯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B.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S-40°S地區C.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區D.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17.從圖中可知,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經濟 B.地形和位置C.氣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18.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導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19.讀下圖,下列從中得出的結論最為合理的是( )A.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是當務之急 B.計劃生育政策實際效果不明顯C.需要正視人口日益老化的問題 D.應該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讀“不堪重負的地球”圖,回答下列各題。20.該漫畫反映了當前世界上存在嚴重的A.環境問題 B.人口問題 C.資源問題 D.水污染問題21.該漫畫反映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A.勞動力普遍短缺 B.資源短缺C.各國國防兵源不足 D.全球人口老齡化嚴重22.200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l0.46%,到2014年底,這一比例提高到了15.5%。要緩解人口結構的這一發展趨勢,應該A.逐步調整和完善生育政策B.優先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C.完善社會養老和保險體制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23.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個孩子好”,到后來的“單獨二孩”“全面二孩”,再到現在的“可生三孩”。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有( ) ①放開生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高生育、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特征 ③人口增長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24.行為評判題(1)我國以長江為界,大體上將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判斷:_____理由:_______(2)甲午之恥,列強瓜分中國,拉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判斷:_____理由:_______(3)東漢張騫通西域后開辟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的路上交通要道。判斷:_____理由:_______(4)近年來我國提出和實施的“精準扶貧”已取得了巨大成效,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解決貧困問題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判斷:_____理由:_______(5)針對我國的人口問題,我國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全面二孩”。判斷:_____理由:_______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圖。 材料二:2011年10月31日,隨著幾聲嬰兒呱呱墜地的啼哭,全球人口總數首次突破70億大關。當第70億個人類居民降臨這旋轉不停的蔚藍色星球,人們感受到了“人口時鐘”加速運轉的節奏。從10億增加到20億,人類用了100年;從20億到30億,用了30年;而從60億到70億,只用了12年。 (1)請給材料一中的漫畫擬個合適的標題。(2)根據材料二,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材料中世界人口增長情況。(3)有人說:“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脹,一方面在資源上做著‘減法’,另一方面則在需求上做著‘加法’。”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請舉例說明。26.解決好人口問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單獨二胎”政策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基本狀況圖(1)觀察圖1,說說我國出臺“單獨二胎”政策的客觀依據。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8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文盲率4.08%,流動人口增長81.03%。我國人口素質依然不高,流動人口在增加……要解決我國人口問題,需要提高人口素質(2)結合材料二,運用人口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措施的認識。材料三: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3)聯系材料三,從人口對資源、環境、發展的影響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確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C3.D 4.C5.A6.C7.A 8.B 9.D10.B11.C12.B 13.C14.D15.A16.C 17.B 18.C19.D20.B 21.B22.A23.D24.(1)判斷:錯。理由:秦嶺——淮河是南北方分界線。(2)判斷:錯。理由:公車上書拉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3)判斷:錯。理由:西漢張騫通西域。(4)判斷:錯。理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判斷:錯。理由:人口問題的基本國策是計劃生育。25.(1)示例:不堪重負。(2)世界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增長速度越來越快。(3)人口增長一方面意味著耕地、能源、礦產等資源也以同樣驚人的規模在消失;另一方面意味著需要更多食物、更多能源、更多就業和受教育機會、更多社會保障等,需要各國政府承擔越來越沉重的社會責任。26.(1)我國存在人口結構性矛盾,呈現老齡化趨勢。(2)提高人口素質是積極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措施,我國人口素質較低,給自然、社會和經濟都帶來沉重壓力,給失業人口再就業增加了難度。解決人口問題還需要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解決好人口流動等問題。(3)在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關系中,人口是關鍵。人口數量、結構的變化,會引起資源、環境、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有利于減輕資源、環境的壓力,啟動單獨二胎政策,調整人口結構,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