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寧波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社會道法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3年2月初,在西亞地區的 ▲ 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兩國數萬人遇難,中國憑著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迅速組建由82人組成的救援隊伍將攜帶救援裝備和價值4000萬元人民幣物資前往災區開展搜救工作,彰顯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風范。( )①烏克蘭 ②敘利亞 ③俄羅斯 ④土耳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春晚大量運用多種創新技術打造科技感十足“年夜飯”,“思想+藝術+技術”融會創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科技感十足,為觀眾帶來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這反映了( )A.科技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B.我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世界第一C.科技創新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D.技術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3、杭州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正式召開,杭州亞運動會以多個“首次”向世人展示中國風景:亞運會歷史上首次采用專屬衛星賦能賽事。亞運會歷史上首套動態體育圖標發布。向全球首創性推出“亞運數字火炬手”……下列氣候圖中,符合杭州地區氣候特征的是( )4、讀右圖等高線地形圖,關于該區域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B、乙的海拔高度小于400米C、丁的坡度比丙的坡度陡 D、地勢西北高、東南低5.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約5000年,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已進入了文明社會。以下考古發現能作為其佐證的是( )A.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 B.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C.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的宮殿基址 D.陶寺遺址發現的宮城夯土建筑6.2023年浙江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初步列出了十一方面65項民生實事,邀請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踴躍投票,選出最關切的10項民生實事項目。同時,群眾也可以提出自己最希望辦好的民生實事項目。這彰顯了( )①公民可以直接參與省內事務的管理 ②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和途徑愈加豐富③民主決策過程要求廣泛的公民參與 ④民主參與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得到不斷增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近年來,余姚市人民檢察院創新實施鄉村檢察官制度,深入踐行辦案在一線、調查在一線、接訪在一線、會商在一線、解紛在一線的“五線工作法” ,進一步消除城鄉法治服務差別……從中我們能感受到( )①法治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②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③厲行法治需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④良法反映社會發展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年12月9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并講話,強調弘揚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的中阿友好精神,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這表明,中阿( )①摒棄分歧,攜手共同主導全球治理 ②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實踐探索③相互尊重,推進雙方結盟協作發展④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促進雙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有學者認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下列對“經濟重心南移”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社會相對穩定 ②南方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比北方先進③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 ④南方農業生產環境和條件比北方優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深圳,40多年前的小漁村已經蛻變為全球矚目的大都市。“無數個第一”見證了它的發展: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家股份制企業誕生……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跡,今后還要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可見( )①改革開放是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③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下列選項反映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12.法國著名史學家米希勒說,14到16世紀的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兩個發現是指( )A.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 B.新航路開辟和啟蒙運動C.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D.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13.馬克思曾預言說:“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這場“新的革命”( )A.使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B.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C.促使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D.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14.下面示意圖反映出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 )A.兩極格局的形成 B.兩極格局形成到多極化趨勢發展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 D.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15.習近平總書記充滿感情地指出:“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主要是因為它( )A.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靈魂B.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C.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D.有著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16.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我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位居世界第一。這表明( )①對外開放取得歷史性成就,須堅持 ②對外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④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主導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新中國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 )A.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B.自由平等團結C.自由博愛和諧 D.平等團結繁榮18.如圖圖示中,對概念之間的關系表達不正確的是( )A. B. C. D.19.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全國兩會“下團組”,總書記對這些民生話題念茲在茲,從“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到“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從“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到“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件件顯示關心關愛。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民生的原因是( )①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 ②只有實施民生工程才能共享發展成果③改革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④補齊民生短板才能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當前,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如俄烏沖突帶來能源價格上漲和世界糧食危機、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空洞、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因此,世界各國應該( )①主動作為,轉移本國的風險與危機 ②積極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③我行我素,想盡辦法維護本國利益 ④相互信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行為判斷題(判斷下列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21.某人在地球上的位置(20°N,0°),他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判斷: 理由:22.墨子主張實行“仁政”,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判斷: 理由:23.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判斷: 理由:24.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民主共和制,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判斷: 理由:25.經濟發展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判斷: 理由:三、問答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6.(8分)近日,旅美大熊貓“丫丫”的處境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大熊貓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熊貓分布范圍變化圖。材料二: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大熊貓喜食新鮮竹筍(竹筍在春季破土生長)。因食量大,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貓會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間往返遷移覓食。大熊貓種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夠大的成片的空間。(1)描述秦嶺南北坡河流特征差異,并從氣候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2)推測大熊貓覓食從低海拔向高海拔遷移的季節是_______(填“春末”或“秋末”),分析其原因。(2分)(3)根據材料分析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縮小且漸趨破碎化的原因,并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2分)27.(8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一統”情懷成為維系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翦伯贊《中國史十五講》材料二: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與創新》材料三: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全國的大朝代,我們可稱秦漢為“第一帝國”,隋唐為“第二帝國”,明清則為“第三帝國”。第一帝國的政體還帶有貴族性質,世族力量強大。第二帝國則大規模和有系統地科舉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材料一中開創“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的皇帝為鞏固大一統采取了什么措施?漢武帝為實現“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元朝和清朝各一例說明“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有哪些。(2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與“第一帝國”相比,“第三帝國”在政治機構和選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現?(2分)(4)以上問題的探究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什么?(1分)28.(8分)鴉片戰爭失敗后,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危亡,提出了種種救國方案和實現中國富強的理想,并為此奮斗不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學技術之路】材料一:洋務派創辦的工業(部分)名稱 簡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1865年李鴻章創辦于上海。它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由外國人負責全部工程事務和制炮裝炮福州船政局 1866年創辦,曾由法國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廠和造船。共建設大小船只 34 艘【求變法之路】材料二:1895年10月,康有為離京南下,在南京會見張之洞,在得到張之洞的資助后,創辦了上海強學會,并于1896年1月創辦《強學報》。——岳麓書社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尋革命之路】材料三: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茍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之辱國喪師,翦藩(中國喪失對朝鮮等國的宗主權)壓境,堂堂華夏不齒于鄰邦,文物冠袋,被輕于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摩(惋惜、哀嘆)!……用特集會眾以興中,協賢家而共濟,抒此時艱,奠我中夏。——《檀香山興中會章程》【革思想之路】材料四: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1)材料一中的兩個企業是在什么口號的指引下建立的?根據材料一內容概括這兩個企業的特點。(2分)(2)從材料二可以看出,維新派為宣傳變法采取了什么措施?這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孫中山建立興中會的原因。(2分)(4)指出材料四中“樹墩還在”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20世紀初,中國人民為了清除“樹墩”作出的努力。(2分)29.講好中國故事,堅定中國自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講好革命故事】主旋律大劇《覺醒年代》“圈粉”無數年輕人。該劇生動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及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段跌宕波瀾的歷程。【用好現代手段】江西瑞金創作的音樂劇《閃閃的紅星》運用聲光電技術營造沉浸式體驗;湖南西北邊陲的革命老區桑植縣將現代化的流行元素融入紅色民歌,其中一些曲調歡快動感的歌曲被當成健身操背景音樂……近年來,主旋律題材佳作頻出,流行元素發揮了別具一格的作用。【交好滿意答卷】2022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新就業1206萬人;國際收支保持平衡;糧食增產74億斤;設立5個國家公園,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高科技制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增加值年均10.6%。(1)新文化運動高舉哪兩面旗幟?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什么?(3分)(2)上述材料對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有何啟示?(3分)(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22年國家交出滿意答卷的原因。(2分)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代表們積極建言資政,凝聚共識,表決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材料二:寧波市 X 村過去是一個“土墻房,半年糧”的窮山村。在村委會的引導下,當地村民運用科技手段建 起了葡萄種植大棚,科學控溫控濕,提高了經濟效益。X 村還抓住縣里綠道建設的機遇,大力發展旅游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材料三:近年來著力于辦事流程簡化,服務于廣大群眾的寧波“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出新招,老百姓只需用手機登錄平臺,便能得知辦理結果,實現了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1)材料一反映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有哪些?材料表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3分)(2)材料二X村的做法體現了哪些發展理念? (2分)(3)根據材料說說哪些因素助推了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改革的實現。(3分)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5:CCACC 6-10:DBDCC 11-15:BCABC 16-20:AADDB二、辨析題(每小題2分,共10分)21.錯誤,位于東半球、北半球。22.錯誤,墨子主張實行“非攻”。23.正確,鴉片戰爭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4.錯誤,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25.錯誤,科技創新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三、問答題(每小題8分,共50分)26.(8分)(1)差異:南坡河流徑流量大,無結冰期;北坡河流徑流量小,有結冰期(2分)。原因:南坡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1月均溫高于0攝氏度;北坡為溫帶季風氣侯,降水較少,1月均溫低于0攝氏度。(2分)(2)春末(1分)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氣溫升高,竹筍破土生長時間從低海拔向高海拔推遲(1分)。(3)食物來源減少;人類開發強度增大;交通建設等分割棲息地(1分)。建議: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減少對秦嶺地區樹木砍伐等(合理即可,1分)27.(8分)(1)創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大修馳道(一點即可);政治上:頒布推恩令;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分)(2)元朝設宣政院管轄西藏政教事務,設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等。清朝實行金瓶掣簽制,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置駐藏大臣管理西藏,設置伊犁將軍,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各一點即可,2分)。(3)設置軍機處;實行八股取士(2分)(4)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分)28.(8分)(1)口號:自強。(1分)特點:采用機器生產;技術力量依賴外國;分布在沿海地區;都取得了一定成效。(1分)(2)措施:組織學會,創辦報刊。(1分)影響:促進了思想解放。(1分)(3)清政府昏庸無能;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團結有志之士挽救危亡。(2分)(4)原因: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都沒有根除中國的傳統封建思想。(1分)努力:先進知識分子開展新文化運動。(1分)29.(8分)(1)民主,科學(2分);思想解放運動。(1分)(2)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②必須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必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3分)(3)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技創新;堅持四個中特;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對外開放;堅持道路自信等。(2分)30.(8分)(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1分)(2)創新、共享、綠色;(2分)(寫出兩點給滿分,寫5個給1分)(3)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科學技術的進步(3分)初三社會試卷 7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