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標2023年歷史中考備考 專題二 屈辱、抗爭與探索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標2023年歷史中考備考 專題二 屈辱、抗爭與探索

資源簡介

專題二 屈辱、反抗和探索
熱點:2023年是葡萄牙占領澳門 470周年、戊戌變法125周年 、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
1、屈辱史:近代列強的侵華史實
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華戰爭。(通過近代列強侵華戰爭及不平等條約,了解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
2、反抗史實及結果:
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抗日戰爭、抗美援朝
3、近代化探索: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一、屈辱史:近代列強的侵略
(一)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首次明確提出建設有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四項基本原則
經濟
建設
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2、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
十三大“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到1990年底,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2000年),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205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
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較富裕,基本實現現
代化。
到20世紀末(2000年),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
第一步:到1990年底,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溫飽水平
小康水平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第二步:到20世紀末(2000年),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資”姓“社”等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3、充實發展:南方談話(1992年)
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重要談話。
東歐巨變、蘇聯解體
南方談話要點
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
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
發展才是硬道理。
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材料研讀
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民地半封建社會。
※4、影響: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列強在侵略中國方面的主要變化(變化趨勢):賠款數額越來越大;
通商口岸由沿海逐步深入內地;
由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
逐步控制清政府的內政外交等。
●近代中國的發展趨勢: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的過程:
1、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激起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征:
半殖民地,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
半封建,原有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
(五)1931——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
結果:東北三省淪陷。(東三省淪陷的主要原因是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
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開始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
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 影響: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日本全面侵華)。
3.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多萬人,暴露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從國家角度進行祭奠,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近代史上的抗爭:
(一)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二)太平天國運動(抗擊洋槍隊)(1851-1864)。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戰爭
(1)《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千百年來中國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愿望,對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參加反封建斗爭起了積極作用。
(2)《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
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3)影響: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
(三)義和團運動:19世紀末,反帝愛國運動(抗擊八國聯軍)
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四) 中華民族的14年抗戰:(1931——1945)
1. 兩個階段的抗戰:局部抗戰階段(1931——1937)和全面抗戰階段(1937——1945)
A.局部抗戰階段:(1931——1937)
(1)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組成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等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2)日軍侵占東北后,又將魔爪伸向華北。1935年8月,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年底,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3)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發動了“一二·九”愛國運動,提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口號,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到來。
(4)1936年12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促進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扭轉了時局,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B.全民族抗戰階段(1937——1945):
(1)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分別發表抗戰聲明,改編中共軍隊為八路軍和新四軍,9月發表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2)全面抗戰階段的重要戰役
抗日戰役名稱 時間 指揮者 黨派 地 位或 影 響
淞滬會戰 1937.8 國民黨 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平型關大捷 1937.9 八路軍林彪 共產黨 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的第一次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臺兒莊戰役 1938.3 李宗仁 國民黨 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武漢保衛戰 1938.6-1938.10 國民黨 日軍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百團大戰 1940.8 彭德懷 共產黨 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12 國民黨 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此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
(3)中共敵后抗戰措施: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
a.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后,先后建立晉察冀、陜甘寧等敵后抗日根據地。
B.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C.鞏固抗日根據地的措施:
政治:在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經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發展生產。
影響: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長期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
(4). 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地位及相互關系:
a地位:正面戰場在抗戰初期起主導作用,是主戰場;敵后戰場從抗戰相持階段后起主導作用,逐步成為抗戰的主戰場,直到抗戰的勝利。
b相互關系:兩個戰場的關系實際上是國共兩黨攜手合作關系的一部分。他們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標都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在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 ( https: / / www. / s wd=%E5%9B%BD%E6%B0%91%E5%85%9A&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正面戰場 ( https: / / www. / s wd=%E6%AD%A3%E9%9D%A2%E6%88%98%E5%9C%BA&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抗擊了侵華日軍的主要兵力,從戰略上掩護了敵后戰場 ( https: / / www. / s wd=%E6%95%8C%E5%90%8E%E6%88%98%E5%9C%BA&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的開辟與迅速發展;在抗戰相持階段,敵后戰場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兩個戰場相互配合、互為依存的關系一直貫穿整個抗戰時期。
(5)、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
內容:①大會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③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
2、抗戰的勝利:
(1)勝利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苦曲折的斗爭,特別是8年全民族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取得最后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2)勝利原因: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的全民族抗戰是抗戰勝利的主要原因。
B.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C.世界上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與配合是抗戰勝利的外部因素。
(3)勝利意義:
A.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性質與地位)。
B.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礎。
C.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從抗戰犧牲的民族英雄的事跡中體會抗戰精神內涵:
(1).民族英雄:楊靖宇、趙登禹、佟麟閣、淞滬會戰中的姚子青;棗宜會戰中的國民黨上將張自忠;在反“掃蕩”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等
(2).抗戰精神內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等
4、通過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史事,理解其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①九一八事變后,中共派楊靖宇等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6年后組建東北抗日聯軍。
② 1935年8月,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年底,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③ 1935年底領導學生發動“一二 九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④ 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⑤ 七七事變后,改編中共軍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⑥ 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⑦ 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積極配合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抗戰。
⑧ 面對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反共摩擦(“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以斗爭求團結,維護了團結抗戰的大局。
(五)現代史上的抗爭:抗美援朝(1950.10---1953.7)
1、根本原因:美國侵略活動嚴重威脅我國安全。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參戰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還領導過百團大戰)】
4、性質: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5、英雄人物及主要事跡:
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為戰友開辟了前進道路,自己英勇犧牲。
邱少云為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嚴守潛伏紀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6、重要戰役:上甘嶺戰役
7、結果:1953年7月,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僅侵略戰爭的勝利。
8、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鞏固了新生的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三、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史(經濟科技變革-政治制度變革-思想文化變革)
(一)地主階級的探索: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1、洋務派主張: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2、代表人物:奕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3、洋務派的主要活動:
A.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
B:以“求富”為口號,開辦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經濟領域)
C.建立新式海陸軍;
D.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等
4、性質: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5地位: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6、積極影響: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局限性(失敗原因):洋務派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地主階級不能救中國。
易錯點:①中國近代化的起步(開始)是洋務運動。②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
(二)資產階級的探索: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政治制度變革)
1、戊戌變法——資產階級改革
(1)背景: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民族危機加劇
(2)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
(3)思想主張: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
(4)領導階級、派別:資產階級維新派
※(5)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變法開始。1898年12月,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歷時103天,又稱“百日維新”
(6)內容: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7)影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8)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
(1)革命派主張:主張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統治,發展資本主義,實行民主共和。
(2)革命歷程:
A、 準備階段:組建政黨:中國同盟會;提出綱領: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B、革命高潮:武昌起義:1911.10.10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A.積極性: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辛亥革命最大功績)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民主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沉重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不再能建立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民族革命)③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觀念),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革命成功)
B.局限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徹底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革命失敗)。
C、革命成果:
a、成立中華民國:1912.1.1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b、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
(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結合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說明這一結論):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提出三民主義;
c.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e.1924年,主導第一次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
(4)辛亥革命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資本主義共和國道路行不通。
(三)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新文化運動(1915-1917):
(1)時間和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2)代表人物:陳獨秀、魯迅、胡適、李大釗等
(3)思想主張(旗幟或口號):民主和科學(“德先生、賽先生”)
(4) 主要內容: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思想變革):
a.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b.提倡民主與科學; c.推倒舊文學,倡導白話文。
(5)影響: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地位);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
本專題歸納拓展:
●近代化探索呈現的特點:
從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到學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影響近代化進程的主要原因: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②外國的侵略③封建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是經濟根源。
●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探索對近代化產生的共同作用:
①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②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近代化的啟示: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近代化在經濟、政治兩大領域的開啟性事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近代化探索(內容):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
●民族復興道路上,中國實現的三次歷史性巨變:
(1)第一次巨變: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宣告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救國之夢,領導者:孫中山)
(2)第二次巨變:1949 年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1956 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建國之夢,領導者:毛澤東)
(3)第三次巨變:1978 年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強國之夢,領導者:鄧小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团风县| 富民县| 汾阳市| 雷州市| 冀州市| 漯河市| 通州市| 礼泉县| 井研县| 平邑县| 丁青县| 旌德县| 马山县| 洮南市| 绵竹市| 华阴市| 梅河口市| 馆陶县| 沁水县| 玉田县| 阿坝| 民和| 赤城县| 高密市| 汤原县| 邯郸县| 鹤山市| 台山市| 绩溪县| 忻城县| 阳泉市| 晴隆县| 卢龙县| 利辛县| 宜春市| 农安县| 江华| 常州市| 达日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