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欣賞《春節序曲》《春節序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級音樂下冊的第一單元《春之聲》。它采用我國民間秧歌的音調、節奏及陜北民歌為素材創作的管弦樂曲,具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地位:下冊欣賞曲的第一首;“洋為中用”。Part 1 教材分析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Part 2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樂曲,能夠感受我國民族音樂的傳統魅力,樹立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初步認識三部曲式,嘗試探究、聽辨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基本要素和音樂表現手法。培養欣賞音樂的能力,能夠在聽賞中辨識各段主題。Part 3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樂曲形象及藝術情感。教學難點分析曲式結構,理解三部曲式結構。Part 4 教學過程引析合延引一、學生活動“分享你的春節”。二、出示課題《春節序曲》。三、簡介作曲家李煥之。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學生談論自己對于春節的記憶,出示課題,激發學生興趣。一、設置疑問,初聽全曲析一、設置疑問,初聽全曲析1、談談你對樂曲的初步印象。2、樂曲的速度、力度如何?3、聽辨樂曲共有幾個部分?設計意圖:初聽音樂時,讓學生談初步印象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空間,問題的設置也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二、分段賞析,了解結構析A第一部分(開始-2’20”)括了全曲歡快的情緒,展現了秧歌"過街"的場景,以樂隊與鑼鼓全奏開始,并用流暢的音調、明快的節奏體現出全曲的基本主題,情緒十分歡快。一強一弱、一問一答 “對答”式手法呈示部二、分段賞析,了解結構析B第二部分(2’20”-4’17”)是表現秧歌"小場"的舞蹈,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緩悠揚、柔和親切,將陜北秧歌元素融入其中,充滿著濃郁的地方色彩,質樸而深情。與前一部分對比強/弱歡快/抒情展開部二、分段賞析,了解結構析A’第三部分(4’17”-結尾)作為結尾,再現了引子部分和樂曲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把我們重新帶回開場時秧歌的舞蹈場面,樂隊全奏并加入打擊樂,在極其熱烈的高潮中結束全曲,將人們歡樂激動、喜氣洋洋的心情表現得酣暢淋漓 。再現部二、分段賞析,了解結構析ABA’呈示部 展開部 再現部復聽全曲,完成合作合合作1:A樂段中的“對答式”創作手法的合作。合作2:樂段變換時,同桌直接互相擊掌完成。設計意圖:將奧爾夫的聲勢融入課堂中,充分體現讓學生“動起來”,快樂學習、合作學習的同時又鞏固學習。民族音樂,經久不衰延民族音樂,經久不衰延音樂無國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Part 5 板書設計Part 6 教學反思在這堂課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樂、想象音樂的基礎上,創造音樂,那學生的創造力就能得到極大作用的發揮。感謝傾聽分享你的春節欣賞完這首樂曲,讓你感受到了什么?熱鬧歡騰載歌載舞喜氣洋洋過年啦!!!聽賞樂曲,感受情緒作者及作品介紹(1919年1月12日—2000年3月19日), 出生于香港,原籍福建晉江(今泉州市晉江市),中國作曲家、指揮家、音樂理論家,畢業于魯迅藝術學院。分段聆聽,了解結構第一部分(開始-2’20”)括了全曲歡快的情緒,展現了秧歌"過街"的場景,以樂隊與鑼鼓全奏開始,并用流暢的音調、明快的節奏體現出全曲的基本主題,情緒十分歡快。一強一弱、一問一答 “對答”式手法分段聆聽,了解結構第二部分(2’20”-4’17”)是表現秧歌"小場"的舞蹈,采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緩悠揚、柔和親切,將陜北秧歌元素融入其中,充滿著濃郁的地方色彩,質樸而深情。與前一部分對比強/弱歡快/抒情分段聆聽,了解結構第三部分(4’17”-結尾)作為結尾,再現了引子部分和樂曲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把我們重新帶回開場時秧歌的舞蹈場面,樂隊全奏并加入打擊樂,在極其熱烈的高潮中結束全曲,將人們歡樂激動、喜氣洋洋的心情表現得酣暢淋漓 。音樂結構圖示ABA'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樂器知多少二胡竹笛琵琶阮笙揚琴感謝傾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2021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春節序曲》說課課件.pptx 中國交響樂團-春節序曲(李煥之曲).mp3 交響樂春節序曲.mp4 春節序曲(李煥之曲) - 1呈示部.mp3 春節序曲(李煥之曲) - 2展開部.mp3 春節序曲(李煥之曲) -3 再現部.mp3 春節序曲.mp4 金蛇狂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