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2.文化與時代的關系;3.文化發展要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4.融通各種資源的要求;5.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2.科學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優秀文化的資源。3.公共參與: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教學難點: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經典詠流傳》。思考:《經典詠流傳》為什么能深受人民喜愛?(二)新課講授總議題: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議題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議學情境(展示材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的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已經于4月21日正式收官了。節目單期全國網收視率最高達1.47%,平均收視率為0.96%,豆瓣評分一度飆升至9.4分,創文化類節目新高。節目受到《人民日報》連續三天刊文點評,被寫進“兩會”政協提案,并作為中國原創模式代表在戛納電視節推向全球,同時借助融合傳播在新媒體平臺呈“刷屏”之勢,掀起全社會文化熱潮。輿論稱贊《經典詠流傳》堅守藝術品質和文化立場,帶給觀眾復蘇文化記憶的歷史呈現,唱響民族文化發展的時代強音,成為激活傳統文化的又一成功范例。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總監張國飛的話來說,這檔節目是直接響應和落實了總書記的“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要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一號召。《經典詠流傳》原創“和詩以歌”模式,用推動電視文藝創作由“高原”走向“高峰”的價值追求,展現了新時代的新文化、新氣象。“傳統文化的內容并不好做,因為大家都覺得是‘陽春白雪’,不夠‘下里巴人’,要真正做好,確實是很艱難?!毖胍晫а萏锩吩诨卮鹩浾咛釂枙r如此說到。參與節目的研發和制作,常常讓她帶著焦慮熬到凌晨三四點,但她仍然樂于在這條路上堅持。有一天,她發現自己9歲的女兒能夠輕松背誦并唱出《明日歌》、《墨梅》這樣的詩詞,一種發自內心的欣慰和成就感,讓她暫時忘記了節目制作過程中所經歷的艱辛與疲憊。女兒能夠迅速掌握這些古詩詞,并不是因為接受了專門的古詩詞聽讀訓練,而是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這些傳統知識。田梅在擔任《經典詠流傳》制片人和總導演期間,每天都會聽大量的詩詞音樂小樣,觀看無數遍節目樣片。而陪伴在一旁的女兒,在不知不覺中也漸漸學會了這些詩詞歌曲。談到《經典詠流傳》這檔節目的創作目的,田梅表示:“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節目,也是希望有一些正面的,積極引導青少年內在價值觀的東西。”為此,整個團隊籌備了兩年的時間,從詩詞選擇、歌曲創作、藝人邀請,到舞美布局、燈光大屏、內容策劃……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拔覀冞@個項目,積聚了國內最好的團隊。就是這樣的一個舞臺,當你告訴他,我做的是一件什么事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特別真誠,懷著一份敬畏之心在做。我們肯定是希望在這個市場上沒有太多負面,更多的是一些正面的積極地引導。”她說。議學任務:《經典詠流傳》對文化發展有什么啟示?怎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總體要求: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要求:(1)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原因: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2)文化發展要為了人民: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要求: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議題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議學情境:《山海情》的山是寧夏的山,海是福建的海。油彩般的黃土地和湛藍大海,撲面而來的是漫天黃沙和潮濕海風,耳邊縈繞的是樸實鄉音。這部劇所營造的時代感和親切的“土味”,將觀眾拉回福建對口協助寧夏脫貧的歲月。從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搬遷到玉泉營地區的移民們,從無到有地建設著他們的新家園。村干部馬得福操心著通電、灌溉用水等民生問題,也擔憂著全村人的命運。在他最迷茫的時刻,福建對口援助寧夏的扶貧事業,建立閩寧村,一批福建干部、技術人員來到閩寧鎮與村民同奮斗,村里的年輕人也通過勞務輸入、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夢想。區別于過去主旋律題材說教、空洞、虛假等問題,《山海情》的好看在于貼地。劇集一開始便直面貧窮:三兄弟一條外褲輪著穿;扶貧的珍珠雞被村民們瓜分吃掉;為了一頭驢、兩口水窖葬送女兒的幸福,在極端貧困下,人們很難用長遠目光看問題。議學任務:為什么《山海情》電視劇能夠廣泛推廣?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文化與時代的關系:每一種文化是時代精神的展現。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發展要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只有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議題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議學情境:自2021年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成功"破圈"之后,主創團隊用"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的思路,連續兩年制作"中國節日"系列,打造了多個"文化爆款"。今年的河南春晚也繼續迎合期待,為全國觀眾、網友貢獻了多個創新節目。以“傳統文化”、“科技賦能”、“喜慶團圓”為關鍵詞的2023河南春晚,延續了以往“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創作內核,以傳統文化為菜品,以高科技手段為作料,烹制出中國幾千年傳統中的典雅、悠揚、繁復、開闊的韻味。其中,《天地新·萬物興》運用實景拍攝、AR(增強現實)及三維CG技術等多媒體手段,再現了盤古開天辟地的上古神話奇觀?!而P舞九霄》由舞蹈家楊舞和AI角色瑞兒共同演繹。這個作品運用了動態捕捉等技術,讓虛擬人物和真人演員"破次元"交互共舞,三維CG技術制作的鳳尾舞裙生動華麗,讓眾多網友直呼驚艷?!断槿鸶_h》請來國樂藝術家和知名舞者,結合服裝造型和AI智能動畫特效,分別化身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花卉、瑞獸,同樣傳達了中國式的美好祝愿。議學任務:河南衛視節目為什么能出圈?學生討論回答:1.融通各種資源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2.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⑴原則: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⑵做法: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⑶成果: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知識拓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和“面向未來”“不忘本來”,就是不忘初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傳統,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吸收外來”,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以此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這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則與遵循。“面向未來”,就是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前景,準確判斷世界文明發展趨勢,傳承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同時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不斷推進中華文化創新創造。課堂小結:課堂訓練:1.2022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機制建設,需要圍繞舉旗定向、人民至上、知行合一的邏輯理路,學懂弄通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從中汲取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梢妼W習黨史有利于( )①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歷史觀 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③促進文化強國建設,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 ④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都是故事。某新媒體科普公眾號專注于從地理視角講述中國,匯集了嚴謹與浪漫、邏輯與想象、遼闊與深入,其作品受到海內外讀者喜愛。該新媒體科普公眾號的成功,在于( )①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②完善了我國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③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④通過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文化交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自1987年創辦以來,中國藝術節始終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通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藝術惠民活動和特色文旅活動,致力于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國家開展藝術惠民活動是基于( )①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②人民是文化創作的源泉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④堅定人民的理想信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3年央視兔年春晚舞臺上,創意節目《當“神獸”遇見神獸》驚艷亮相,深受青睞。節目是以VR三維繪制的方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眸與致敬。節目中,根據《山海經》《抱樸子》《史記》《禮記》《莊子》《說文》等古籍設計的鳳凰、麒麟、白澤、鯤、角端六種神獸形象,又結合現代元素,實現了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創新文化傳播手段,傳承優秀傳統文化②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豐富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③立足傳統與現代結合點,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發展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A 2.B 3.C 4.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