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非遺傳承之油紙傘傘面設計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對油紙傘的介紹和欣賞,了解油紙傘文化以及制作工藝,學會解讀不同油紙傘傘面的寓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反思,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情感目標:通過對油紙傘的了解和繪制,讓學生對我國傳統的手工藝品充滿好奇,激發學生追求美,發現美的熱情,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非遺,學習油紙傘的制作過程,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用雙手創造美好事物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享受勞動成果帶來的幸福。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潛能,同時能用作品來表達出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法、分析法、歸納法、實習法、練習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教學準備: 老師帶領學生提前探訪瀘州分水油紙傘廠。 學生提前了解油紙傘的制作步驟。 勞動場地:錄播教室。 勞動準備:空白油紙傘、丙烯顏料、彩色筆、調色盤、顏料畫筆、剪刀、膠水、彩紙、一瓶清水。 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準備好創可貼、酒精、紗布,提前讓學生熟悉逃生通道。 讓學生走進分水油紙傘廠,學習油紙傘的制作過程,感受油紙傘廠匠人們的勞動精神,參觀過程中啟發學生設計傘面的思維。導入新課 引出非遺話題,學生了解非遺的內涵。 2.老師通過圖片展示精美的民間手工藝品,讓學生感受傳統手工藝品的形式美、色彩美以及內涵美。 3. 導出我們家鄉非遺手工藝品——油紙傘。 使用七年級勞技課本里第二課的非遺手工藝品導入話題,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引出本課學習對象——油紙傘。學生活動 讓學生分享前期探訪油紙傘工廠搜集的關于瀘州油紙傘的歷史、制作工藝、藝術特色等信息。 讓學生結合圖片以及視頻資料講解油紙傘的制作過程以及工藝特點。 讓學生探訪自己家鄉的分水嶺油紙傘廠,創設情景,學習關于油紙傘的歷史以及制作工藝,了解家鄉,熱愛家長,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小組活動 教師展示部分精美傘面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傘面的藝術美。 教師帶領學生詮釋傘面圖畫內涵,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創新,結合自己的靈感設計本小組的傘面。 小組討論之后現場進行油紙傘的繪制。 具體實施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分工。如頭腦靈活,有創意的學生可以提供設計構思;擅長繪畫的同學可以將設計構思繪制成草圖;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在點綴油紙傘上多動手等等。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合作時才能更高效、省時。(注意:畫筆顏料擺放整齊,制作過程中注意安全,保持良好的勞動習慣,完成后整理好桌面。) 通過小組一起自己動手繪制油紙傘,培養學生的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并建立良好的勞動習慣。小組呈現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由小組代表介紹本組作品的設計構想,制作方法和風格特點等。 2.在本節課后進行“最美油紙傘”投票活動,通過學生的民投票,選出本節課設計的最佳作品,給予獎勵。 讓學生通過勞動創造作品,在呈現設計構思和理念的同時學會用作品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課堂板書 非遺 油紙傘 制作過程 傘面繪制 由非遺引出話題油紙傘,同時板書本節課所學的重要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結尾升華 如群星散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東方文化熠熠生輝。先人們的智慧和匠心引領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傳統文化薪火相傳,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努力學習,提升本領,發揮自己所長,踐行勞動精神和創新精神,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勞動精神,創新精神,讓同學們明白勞動的重要性和意義,引導同學們去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傳承非遺,同時開拓創新,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課后作業 填寫勞動資料卡。 評價內容評價要點 自評小組互評勞動規范能與同學合作討論傘面制作構思,配制顏料,實現自己的創意設計,繪制出理想的作品。勞動成果是否完成傘面繪制,繪制圖案是否精美、有創意。勞動態度邊操作邊思考,精益求精,力求有所改進。 勞動習慣愛護公物,積極思考,主動打掃衛生和整理工具。(評價標準:A 優秀,B良好,C一般) 2.設計一件兼有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手工藝品。 通過填寫勞動資料卡中的自評和小組互評讓學生對本次勞動進行反思交流,養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讓學生課后設計一件手工藝品既是課堂的延續,也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鞏固知識,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與勞動品質。教學反思通過本節勞技課讓學生學習油紙傘制作過程,著重學會設計傘面,并能用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讓學生體驗勞動快樂的同時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勞動習慣。 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關系師生互動時間比較少,留給學生們的思考時間略顯倉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