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歷史與社會專題復習:晚清的危機與變革 選擇題 專項訓練 人教版(人文地理)1.《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 )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 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 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它是1898年中國最轟動的出版物,它介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國圖志》 B.嚴復的譯著《天演論》C.陳獨秀的《敬告青年》 D.魯迅的《狂人日記》3.“制敵在乎自強,自強必先練兵”。體現這一思想的歷史事件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4.民國時期的著名記者黃遠生說:“蓋在昔日,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爭者,而在今日已成為思想上之爭”。實際上,中國近代的某些事件兼有制度之爭和思想之爭,它們是( )①洋務運動②戊戌變法③新文化運動④辛亥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某同學通過制作示意圖以理清歷史發展脈絡。示意圖空白方框內應填入的內容是( )A.洋務運動興起 B.太平天國運動爆發C.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6.船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一段段興衰榮辱。下列關于“船”的評述不合理是( )①“鄭和寶船”:航海壯舉,加強中國和歐亞各國的友好關系②“示威南京的英艦”:簽訂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嘉興南湖紅船”:開天辟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④“哥倫布船隊”:發現了美洲,也帶去了災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觀察如表,導致表中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變化表》貨物 舊稅率(%) 新稅率(%)棉花 24.19 5.56棉紗 13.38 5.56斜紋布 14.92 5.56A.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抵制 B.中國棉紡織技術薄弱C.英國的機器棉紡織業技術先進 D.中英《南京條約》簽訂8.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但是,無知從來不是一種護符。他們的不認真面 對著西方人的認真,他們的據守反襯出西方人的進逼。由此引出的交涉終于發展為侵略和反侵略的武裝沖 突,隨之而來的,是近代中國第二次民族戰爭。”以下與材料中“近代中國第二次民族戰爭”無關的是( )A.《璦琿條約》的簽訂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 D.太平天國抗擊洋槍隊9.1911年,《紐約時報》駐漢口記者報導,湖北革命軍發布公告宣稱,任何對外國人或商業經營進行干擾的士兵都將被立即處死。這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將推翻殘暴的滿洲王朝,恢復真正的中國人的權利。從報導中可以看出這場革命()A.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B.具有鮮明的革命目標C.獲得國際輿論的支持 D.體現反帝反封建性質10.學習歷史需要將歷史概念用層次化的方法組織起來,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農村改革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層次結構一致的是①中國近代化一洋務運動一輪船招商局②抗日戰爭一全民族抗戰一九一八事變③新民主主義革命一國民革命運動一北伐戰爭④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外交一萬隆會議一“求同存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不包括 ( )A.民族 B.民主 C.民生 D.民權12.19世紀60年代,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為維護清朝的統治,掀起了一場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運動,該運動( )①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對外國經濟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有學者指出:洋務運動“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主其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于掙脫傳統。”這里“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主要揭示了洋務運動( )A.以“自強”、“求富”為旗號 B.維護清王朝統治的根本目的C.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初心 D.“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14.近代一位紹興革命志士曾賦詩明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錫麟 B.秋瑾 C.陶成章 D.何赤華15.有學者認為,辛亥革命的意義在于“結束了‘朝代國家’,而代之以‘共和國家’”。這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對中國政治體制的貢獻是A.推翻清朝同治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共和制 D.建立君主立憲制16.下表信息能夠反映是A.甲午戰爭后政府許可外商在華設廠B.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C.洋務運動興辦的軍事工業資本雄厚D.民族資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17.19世紀,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國人相繼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此“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分別指( )A.洋務運動、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C.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D.五四運動、戊戌變法18.著名的歷史人物影響歷史發展的進程。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功績的組合正確的有( )①丘吉爾一一領導英國反法西斯斗爭②孫中山——參與武昌起義③毛澤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④卡爾·本茨一一發明了內燃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不屬于維新派為變法而做的準備活動是( )A.創辦報刊 B.組織學會 C.開辦學堂 D.創辦企業20.下列中外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頒布的法律或文獻,按頒布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法國-《人權宣言》②美國-《獨立宣言》③英國-《權利法案》④中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21.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說:“明年乙未和議成。…南海先生聯公車三千人,上書請變法,余亦從其后奔走焉。”這里所說的“乙未和議”是指A.中英和議簽訂《南京條約》 B.中國與列強和議簽訂《辛丑條約》C.中日和議簽訂《馬關條約》 D.中國與英法和議簽訂《北京條約》22.武漢大學教授馮天瑜評價辛亥革命時說“辛亥革命在破舊與立新兩方面,堪稱歷史性的首創之舉。”辛亥革命在“破舊”方面的“首創之舉”是指( )A.創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B.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D.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3.1890年,洋務派官員、臺灣巡撫劉銘傳對虧損不止的官辦基隆煤礦引進私人投資,改制為“官商合辦”,規定:“除礦務,一切事宜由商經營,官不過問。”結果被革職查處,基隆煤礦的民營化進程因此夭折,終于1892年11月底完全停產。對此史料解讀正確的是①洋務派對中國工業化的道路進行了積極探索②清政府的腐朽落后阻礙了中國的文明、進步③“師夷長技以制夷”因列強的入侵而告失敗④近代中國融入工業文明大潮的進程艱難曲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小明同學在閱讀歷史書時,看到中國近代史某一條約的內容:據此推斷,這一條約是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5.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下列關于民國歷史表述正確的是A.民國的建立宣告了清朝統治的正式結束B.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的春天”出現在民國時期C.民國政府曾頒布法令廢除纏足與科舉制度D.《申報》與《商務印書館》均創辦于民國時期26.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爭的發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費正清的上述觀點 ( )A.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 B.提示了鴉片戰爭的根源C.肯定了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 D.正確分析了鴉片戰爭的原因27.據統計,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開辦期間,銷售西書83454本。另據1878年匯編的《譯書事略》,西書主要涉及技術工程領域。讀西書、求西學的時尚新風反映了A.甲午戰爭后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B.洋務運動將學習西學付諸“自強"實踐C.戊戌變法在思想方面產生廣泛影響D.新文化運動利用“科學”思想啟迪民智28.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指出:“恰好這時候,西力東漸(即西學東漸),和西洋人的社會漸漸地接觸多了,關系密了;始而認識它的社會,和我們的組織不同:繼而認識它的那種組織,我們實在不得不仿效。“這種“仿效"開始于A.洋務運動 B.維新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29.下列史實能體現“西學東漸”現象的有( )①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②利瑪竇來華傳播宗教和科學技術③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④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下圖《扯線木偶》漫畫,諷刺了清政府已變成“洋人的朝廷”。這一創作植根于(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31.2017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下面事件能說明其輝煌歷程的有( )①五四運動②北伐戰爭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④開國大典⑤辛亥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32.近代中國歷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和向西方學習的歷史。近代中國學習西方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學技術—學制度(改良)—學制度(革命)—學思想,下列人物與這四個階段對應正確的是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33.抗擊疫情期間,國家依法打擊網絡造謠傳謠違法行為。1月26日,四川省公安廳通報了6起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案例,6人被屬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這說明 ①網絡空間限制公民言論自由 ②網絡生活也要遵守法律規定③應加強自我保護,拒絕網絡 ④要恪守規則,理性使用網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4.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的革命團體是( )A.同盟會 B.興中會 C.強學會 D.保國會35.史學家戴逸指出:“人們久處在封建閉塞的發霉氣氛中,忽然從那里吹過來一股新鮮的氣息,麻木不仁的頭腦開始清醒過來了,僵硬的四肢逐海動彈起來了。”這表明戊戌變法( )A.挽救民族危亡 B.實現富國強兵 C.引領思想啟蒙 D.確立君主立憲36.面臨亡國滅種的危局,中華民族仁人志士反復思考“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思維導圖。圖中空白處應填寫A.洋務運動B.尊孔復古C.實業救國D.戊戌變法3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體現的思想原則,實踐了________的思想觀點A.孟德斯鳩 B.羅伯斯比爾 C.伏爾泰 D.盧梭38.論及晚清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有學者注意到:“簽署治外法權條款則是出于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清政府這種認知反映其( )A.極力維護朝貢貿易體制 B.拋棄了閉關鎖國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國的幻夢 D.對司法主權遭到破壞的無知39.當今世界,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2021年國慶期間,小方與父母到青海旅游,通過網絡,查到了合適的車次,又把青海的旅游景點瀏覽了一遍,還查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問題。小方一家的青海之行非常順利。這說明( )①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③網絡無所不能, 可以事事依賴網絡④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實用的信息和知識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40.歷史學習需要把握單元主題,右邊圖示內容可提煉的單元主題是_______ 第1課洋務運動 第2課甲午中日戰爭 第3課戊戌變法 第4課八國聯軍侵華A.皇權強化與近代前夜的危機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創建41.2021年3月18日,一組對比圖片刷屏朋友圈。1901年屈辱條約簽訂,中方無力反駁;2021年中美平等對話,面對美方無端指責,中方代表鏗鏘表態:“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一變化表明①中國實力由弱轉強 ②中國通過加強對抗來解決國際糾紛③中國已經主導世界格局 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余之培擊孔子,非培擊孔子之本身,乃培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李大釗此話意在反對( )A.專制愚昧 B.封建禮制 C.舊文學 D.舊道德43.重大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歷史事件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有①新航路開辟——使區域聯系日益密切②瓦特改進蒸汽機——出現了工廠制度③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潮流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4.美國歷史學家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一書中描述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護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國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現在(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D.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45.近代中國與列強間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辛丑條約》具有新的特點。以下表述符合其新特點的是A.損害中國領土主權B.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強迫中國開放口岸D.清政府完全成為侵略者的工具46.嚴復,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為了深入研究他在維新變法過程中的貢獻,我們可以選擇參考的主要文獻資料是A.《欽定藏內善后程》 B.《天演論》 C.《革命軍》 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47.為了“取資洋人長技”,李鴻章滿懷熱情地投入了一場自強運動。這場運動是( )A.維新變法 B.洋務運動 C.立憲運動 D.保路運動48.20世紀初,《倫敦新聞畫報》刊登了一幅題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的石印畫。該畫反映出的變化( )A.出現在中國廣大內陸地區 B.體現社會生活的新舊并呈C.說明科學文化已得到普及 D.折射出傳統風俗根深蒂固49.1901-2021年120年間,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下列關于前后兩個辛丑年說法正確的是圖1:《辛丑條約》簽訂(1901年) 圖2:中美高層戰略對話(2021年)①圖1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圖1引發了中國近代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圖2表明了中國外交注重發展睦鄰友好關系④圖2體現中國對話解決爭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0.興中會的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個政府”,同盟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兩相比較,在同盟會綱領中,孫中山增加了A.民族革命內容 B.民主革命內容 C.民權革命內容 D.民生革命內容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2.B3.B4.C5.C6.A7.D8.C9.B10.C11.B12.A13.B14.B15.C16.B17.C18.C19.D20.C21.C22.B23.B24.D25.B26.A27.B28.B29.D30.D31.B32.C33.D34.B35.C36.D37.A38.D39.C40.C41.C42.A43.A44.C45.D46.B47.B48.B49.C50.D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