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模擬試題(一)一、聽辨題(每題5分 共50分)( )1、聆聽音樂,判斷曲名,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渴望春天》 B 《拉起手》 C《青春舞曲》( )2、聆聽音樂,判斷曲名,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桑塔露琪亞》 B 《踏雪尋梅》 C《阿拉木汗》( )3、聆聽音樂,判斷音樂的速度,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中速稍快 B 稍慢 C進行曲速度( )4、聆聽音樂,判斷音樂的速度,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中速 B 慢速 C 快速( )5、聆聽音樂,判斷音樂表達的情緒,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堅定有力地 B熱烈粗獷地 C 優美抒情地( )6、聆聽音樂,判斷音樂表達的情緒,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鏗鏘有力地 B活潑跳動地 C寬廣抒情地( )7、聆聽音樂,辨別主奏樂器,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笛子 B古箏 C二胡( )8、聆聽音樂,辨別主奏樂器,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琵琶 B管子 C揚琴( )9、聆聽音樂,選出相對應的地區,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B C( )10、聆聽音樂,判斷其戲曲種類,并將正確選項填入題前括號內。A 豫劇 B 黃梅戲 C 京劇二、填空題(每空1分 共15分)11、《回憶》選自音樂劇________,是英國作曲家_________的作品。12、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13、梅蘭芳是________表演藝術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音樂中七個基本音級的音名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是________________記號。16、《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音樂體裁),由________、________作曲,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中國經典音樂作品之一。三、選擇題(每題2分 共10分)( )17、在簡譜中,下列是切分節奏的是A X X B X 0 C X X . D XX( )18、下列哪個是換氣記號A B C — D V( )19、在音樂作品中,若出現反復記號 “ 1 : 2 ”,那這一記號表示A 自由反復 B 從頭反復 C 反復跳躍 D 從記號處反復( )20、圓舞曲是一種( )的舞曲A 四拍子 B 三拍子 C 二拍子 D 六拍子( )21、《生命之杯》是16屆__________主題歌A 亞運會 B 殘疾人奧運會 C 奧運會 D 世界杯看圖識樂器,并將其標號填寫在題號后面的橫線上(每題1分 共5分)22 23 24 25 26A.三弦 B.揚琴 C.板胡 D.管子 E.云鑼答案:22.________23.________24.________25.________26________連線題(每題1分 共5分)將下面的作品和國家一一對應起來27、《櫻花》 A 加拿大28、《紅河谷》 B 意大利29、《桑塔露琪亞》 C 捷克30、《伏爾塔瓦河》 D 美國31、《辛特勒的名單》 E日本答案:27.________28.________29.________30.________31________判斷題(正確的劃√ 錯誤的畫×,并填入題前括號內,每題1分,共5分)()32、《小放驢》是一首湖北民間樂曲。()33、協奏曲是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同演奏的大型樂曲。()34、在記譜中DC是指從標記處反復。()35、保持音的標記方法是“>”。()36、簡譜“6”的唱名是“la”。簡答題(共10分)3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又名什么名字?它的詞曲作者是誰?(4分)3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九年級音樂測試題答案聽辨題(每題5分,共50分)CACACBCACA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1.《貓》 安德魯·洛伊德·韋伯或安德魯·勞埃德·韋伯12.吹 拉 彈 打13京劇 《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14.CDEFGAB15. 頓音16.小提琴協奏曲 陳鋼 何占豪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7.C18.D19.C20.B21.D四、看圖識樂器(每題1分,共5分)22.C23.D24.B25.E26.A五、連線題(每題1分,共5分)27.E28.A29.B30.C31.D六、判斷題(每題1分,共5分)32. ×33 √34 ×35 ×36 √七、簡答題(共10分)37.《義勇軍進行曲》,作詞田漢,作曲聶耳(第一問2分,第二問各1分)38.以鼓勵為主,合情合理即可給分,下列關鍵詞可供參考(6分)(1)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憤恨和反抗精神(2)在外侮面前勇敢堅強、團結一心的英雄氣概等同類愛國詞句均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聽辯題1.mp3 音樂考試題1.docx 音樂考試題答案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