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藝復興運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背景,知道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2.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及產生的影響。3.通過本課學習,鼓勵學生崇尚知識和科學,不斷的對知識懷有追求之心。教學重難點:重點:文藝復興的核心內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難點:文藝復興的實質。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它起源于意大利,傳播到歐洲,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這場思想文化運動就是文藝復興。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學習《文藝復興運動》。二 講授新課(一)文藝復興1.文藝復興的背景提示: 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直接原因),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2.文藝復興的進程:14世紀中葉興起于意大利,15、16世紀擴展到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3.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4.文藝復興的性質(實質):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5.文藝復興的方式是什么?提示:文藝復興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6. 文藝復興的影響是什么?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許多杰出的人物,比較典型的有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二)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1.但丁(1)地位:文藝復興的先驅,與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2)代表作《神曲》提示:《神曲》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作品通過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感情與理想。2.達.芬奇(1)地位: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家,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2)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3.莎士比亞(1)地位: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巨匠(2)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提示:莎士比亞的作品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課堂小結這節課的學習通過知識結構的形式進行梳理,讓學生整體把握本課所學知識點。背景進程文 核心思想藝 文藝復興 性質復 方式興 影響運 但丁 文藝復興的先驅 代表作《神曲》動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 達 芬奇 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家,代表作《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 偉大的戲劇家,代表作《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