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課時 時間: 課型:新授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教學目標:認識中古時期歐洲區域文明教學重點:中古西歐社會的多元面貌教學難點:歐洲中世紀城市復興與自治及其歷史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中古時期的歐洲逐漸步入了封建社會,該時期的各個國家又是如何發展的,一起來學一學。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了解中古時期歐洲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三、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學生認真讀書、獨立思考,找出知識點、重難點、困惑疑難點、。四、自學指導,緊扣教材(一)自學指導一閱讀第一目,思考并解決以下問題,5分鐘1、西歐封建社會形成的背景如何?其主要特征有哪些?2、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背景如何?其主要內容是什么?產生了什么影響?3、莊園的性質是什么?莊園的耕地是如何組成的?其生產經營及管理是如何進行的?(二)自學指導二閱讀第二目,思考并解決以下問題,3分鐘后比誰能準確作答。1.西歐封建社會在哪些方面出現了新變化?2.中古西歐的王權的發展趨勢如何?原因是什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3.基督教會在中古西歐的地位如何?其主要表現在哪些?有何影響?4.西歐城市是如何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城市自治的原因和方式有哪些?產生了哪些影響?(三)自學指導三閱讀課本第三目,思考并解決以下問題,3分鐘1.拜占庭帝國是如何演變的?其一度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導致其滅亡的原因有哪些?2.俄羅斯帝國是如何興起和擴張的?伊凡四世鞏固和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有哪些?五、自學展示,精講點撥(一)西歐封建社會1.形成背具: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遷徙后一系列王國的建立。主要特征:政治上的封君封原制度、經濟上的生園與農奴制度。2.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背景:社會動蕩與自然經濟的雙重作用,并融合了羅馬因素與日耳顯因素;封土制的實行。主要內容:封君與封臣具有②關系。具體表現: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土地被層層分封,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約意義。影響: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易出現分裂割據局面;造成了西歐的衰落,也孕育著統一的力量。3.莊園的性質: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莊園的耕地組成:領主自營地和農民份地。生產經營及管理:領主直接經營的自營地主要由農奴耕種,收人歸領主所有;而農民從領主處領有的土地即農民份地,分為自由農份地與農奴份地,自耕自收。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自由農民是獨立的小生產者,但也要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領主或管家主持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秩序。(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1.西歐封建社會出現的新變化:國王權力逐漸走向集中、強大;基督教會占據顯赫地位;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出現城市自治、大學。2.中古西歐王權的發展趨勢:由衰落走向集中。原因:(1)封君封臣制度孕育著統一的力量,國王法理上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2)基督教會的顯赫地位為強化王權提供了精神動力;(3)城市自治和興辦大學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7的統事非主要表現:(1)11~15世紀,法國國王基本完成了法蘭西的統一;(2)15世紀后,英國逐步形成較強大的王權;(3)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3.基督教會在中古西歐的地位:舉足輕重。主要表現:(1)教會擁有大量莊園和土地,并向信徒征收;(2)它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3)控制著教徒的精神生活;(4)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從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會的指導。影響:教會利用強大的經濟和精神力量,在西歐社會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4.西歐城市的興起和發展時間:10~11世紀起。原因:歐洲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耕地面積增加,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城市自治的原因、方式及影響原因: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居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方式:與封建主談判、武裝暴動等。影響:自治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城市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三)拜占庭與俄羅斯1.拜占庭帝國的演變:西羅馬帝國滅亡后,羅馬帝國東部逐漸演變為拜占庭帝國;6世紀,拜占庭一度擴張,先后占領北非和意大利等地;6世紀中期后陷人混亂;7世紀中后期,喪失了從敘利亞到北非的大片土地;1453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國滅亡。繁榮表現:①工商業發達;②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③查士丁尼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與《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合稱為《羅馬民法大全》,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滅亡原因:拜占庭的征服戰爭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消耗;游牧部族沖擊和內部矛盾加劇;奧斯曼土耳其的興起和逐步蠶食。2.俄羅斯帝國的興起和擴張背景:(1)發端于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2)13世紀中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3)在反抗蒙古統治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4)16世紀初,建立起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并向周圍擴張;(5)到17世紀末,俄羅斯已經將疆界推進到太平洋,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伊凡四世鞏固和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正式加冕為沙皇;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鎮壓大貴族。六、課堂小結:板書呈現七、整理知識,背誦記憶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八、當堂訓練,鞏固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