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西 北 地 區第八章 西北地區第一節 自然特征與農業1.運用西北地區地形圖,找出西北地區的范圍及分界,并說出西北地區的主要地形組成;2.掌握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區干旱的表現、形成的原因及變化規律;3.了解西北地區受干旱氣候的影響,農牧業生產和生活特色。學習目標8.1 西北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1.西北地區的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為主,東部主要是__________高原,西部__________和盆地相間分布。2.西北地區距海較________,并且被__________重重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因此,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是我國__________面積最廣的地區。3.由于氣候干旱,西北地區河流__________,且多為__________河流,是我國__________河的主要分布區。高原盆地內蒙古高山遠山嶺400干旱稀少季節性內流4.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布,其中東部高原以__________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__________分布。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5.西北地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___基地。6.西北地區只有在有__________、地下水等水源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__________農業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7.由于夏季氣溫________,光照________,晝夜溫差________,西北地區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新疆的________棉享譽全國。8.__________、內蒙古_____________被譽為“塞外江南”。畜牧業河水灌溉坎兒井高強大長絨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一、自然環境(一)位置及范圍昆 侖 山阿爾金山祁 連 山長 城大 興 安 嶺主要位于第二階梯,大興安嶺以西、長城、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一、自然環境(一)位置及范圍讀圖,說出西北地區包括的主要省級行政區主要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的部分區域一、自然環境(二)地形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新疆的地形特色: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猜地形一、自然環境(二)地形一、自然環境(三)氣候烏魯木齊冬冷夏熱,全年少雨,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大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過一半的地區降水不足200毫米,有的甚至在50毫米以下,屬于干旱、半干旱區。一、自然環境(三)氣候干旱討論分析:“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是指什么季風?“春風”為什么不能度過玉門關?玉 門夏季風西 北 地 區1深居內陸,距海遠2山脈阻隔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討論分析:結合西北地區的位置、地形,思考西北地區干旱的成因一、自然環境(四)河流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黃河特征:河流稀少(多為季節性河流)弱水河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河流主要補給來源是高山冰雪融水一、自然環境(五)景觀由東向西,降水越來越少地表景觀由草原向西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荒漠二、牧區和灌溉農業區受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環境影響,本區的農業生產以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讀圖,找出西北地區的主要牧區和畜種。8.5西北地區主要牧區和畜種的分布示意高山草場賀蘭山高原草場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大型優質草場(一)牧區山地降水二、牧區和灌溉農業區(二)灌溉農業區結合自然環境,思考西北地區發展種植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條件?有利條件: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不利條件:氣候干旱,天然降水較少。西北地區形成了下面幾塊灌溉農業區,請嘗試分析它們的水源都來自哪里?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冰雪融水黃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黃河水二、牧區和灌溉農業區(二)灌溉農業區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的瓜果特別甜。二、牧區和灌溉農業區(二)灌溉農業區在寧夏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上,人們引黃河水灌溉發展農業。自古以來,這里被譽為“塞外江南”在甘肅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綠洲上,人們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發展農業,使這些地方成為糧棉瓜果之鄉。二、牧區和灌溉農業區(二)灌溉農業區拓展: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兒井觀看視頻思考:1.坎兒井的開鑿為什么不修明渠而修暗渠?2.坎兒井的開鑿利用了當地哪些有利條件?3.坎兒井反映了當地什么樣的自然環境?拓展: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兒井1.坎兒井的開鑿為什么不修明渠而修暗渠?避免水分大量蒸發。2.坎兒井的開鑿利用了當地哪些有利條件?利用當地的高山冰雪融水,且地表都是戈壁、沙漠,容易開挖。3.坎兒井反映了當地什么樣的自然環境?氣候干旱。【思考】拓展: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兒井地理位置深居內陸高山阻隔氣候特征干旱灌溉農業:水資源豐富地區牧業:高原牧場和高山牧場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自然景觀農牧業生產課堂小結當堂訓練1.“春風不度玉門關”描述的景觀應該位于我國的( )A.北方地區 B.西北地區C.南方地區 D.青藏地區2.(2021·湛江期末)甘肅敦煌壁畫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該地區氣候干燥,壁畫不容易受潮變質,該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BA寧夏枸杞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枸杞的果實、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藥,尤以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明代杰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稱“全國入藥杞子,皆寧產也”。其實,在寧夏也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枸杞種植。讀圖,完成3~5題。3.生活在寧夏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A.壯族 B.滿族C.回族 D.蒙古族C4.下列關于銀川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省級行政中心B.位于濕潤區,森林廣布C.不適宜種植枸杞D.在黃河東岸,水源充足A5.根據圖中信息分析,適宜枸杞的生長環境是( )A.地勢崎嶇,坡度大B.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C.四季皆夏,氣溫高D.降水豐富,光照強度小B去年暑假,小珍隨父母坐火車外出旅行,按照火車行進的路線,他們沿途先后看到下列景觀。讀圖,完成6~7題。6.圖中依次排列的植被景觀圖,反映了我國( )A.從南往北的熱量變化 B.從東往西的熱量變化C.從東往西的降水變化 D.從南往北的降水變化C7.根據圖中植被景觀的變化判斷,小珍一家的旅行路線最可能是( )A.從吉林向南到香港 B.從遼寧向西到新疆C.從廣州向北到黑龍江 D.從新疆向東到山東B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氣候干冷的高原地區生長的蔬菜。甘肅省是我國高原夏萊的優質生產地,當地農民每年夏季種植胡蘿卜、娃娃菜、荷蘭豆等喜溫涼的高原夏菜。每年5月下旬到10月期間,萊農凌晨摘菜,經專業檢測,冷凍后即刻運往2 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高原夏萊價格一直較高。讀圖,據此完成8~10題。8.圖中最接近①地的年降水量是( )A.150 mm B.350 mmC.550 mm D.850 mmB9.與廣州、上海相比,祁連山區種植“高原夏菜”的優勢不包括( )A.夏季溫涼B.晝夜溫差大C.地勢低平,熱量充足D.降水少,光照充足C10.市場上的高原夏菜價格一般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品種獨有 ②專業檢測,成本高 ③凌晨采摘,勞動力成本高 ④運輸距離長且需冷凍,運輸成本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11.(2021·清遠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甘草是一種中草藥,其用途廣、銷量大。鄂爾多斯高原遍生甘草。從20世紀70年代起,由于掠奪性采挖,致使野生甘草資源急劇減少。2000年,當地建立了“鄂爾多斯甘草自然保護區”。材料二:中國某集團公司在庫布齊沙漠應用“治沙+種草+養殖+發電+扶貧”五位一體的復合生態太陽能治沙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材料三:鄂爾多斯高原簡圖和復合生態太陽能治沙新模式。(1)甲河段易發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冬季有________,且流向是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2)根據甘草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可推測其生長習性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冰期低緯高緯耐旱耐熱(3)分析建立甘草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功能。①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②禁止濫采亂挖,緩解土地沙漠化;③保護野生甘草資源,提供優質多樣的甘草種源;④固氮,提高土壤肥力(4)簡述復合生態太陽能治沙新模式可實現有效扶貧的原因。①(植樹種草)環境質量改善,促進農業增收;②光伏發電,提供生活能源;③租用土地,獲得租金收入;④提供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⑤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旅游業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1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pptx 為什么新疆棉花是長絨棉? - 1.供不應求的新疆棉(橫版無封面)(Av587351628,P1).mp4 新疆坎兒井的構造原理 - 1.新疆坎兒井的構造原理(Av74073954,P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