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制作酸奶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制作酸奶的過程,學會利用家庭中的器具和原料制作酸奶。2、了解中國傳統發酵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3、在活動過程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讓學生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4、讓學生體會生活的樂趣,并與家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教學重點:理解食品加工的原理以及制作過程。教學難點:按照程序制作酸奶,找出并解決存在的問題。教學過程:一、自主預習觀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看看有什么發現?為什么鮮奶會變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關的資料。二、導入新課:酸奶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乳制品,受到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喜愛。每天喝一杯可以補充蛋白質、鈣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酸奶所含的益生菌,還可以調節腸胃功能,幫助排便排毒,增強免疫力。面對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各種酸奶,小伙伴們內心是否也充滿糾結呢:市面上酸奶產品多,風味多,添加劑也多,買酸奶不懂辨別好壞,稍不留神就會買到劣質酸奶。哈哈!不要糾結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利用家庭中的器具和原料自己制作酸奶吧。三、學習動手做酸奶。材料用具:鮮牛奶、白糖、酸奶或者雙歧桿菌、勺子、保溫容器(保溫杯或者酸奶機)、蜂蜜等(根據自己口味調整)等介紹做酸奶的原理:乳酸發酵原理:乳酸菌在 適宜的溫度 和 無氧 的條件下會大量繁殖,將牛奶中的 葡萄糖 分解成 乳酸 。制作步驟:滅菌——接種——密封——發酵1. 先把做酸奶的容器和勺子用開水燙一下(殺菌作用)。2. 把500—1000ml無菌牛奶倒入容器中,放入幾小勺白糖,攪拌均勻,放入微波爐(或者鍋中加熱)至40度左右,加入1克雙歧桿菌或者100ml酸奶,攪拌均勻。3. 蓋上蓋子或者保鮮膜密封,用酸奶機或者保溫桶使牛奶保持在40°C左右的環境中。4.等待8-10小時耐心等待酸奶發酵好。5. 時間到,拿出容器,有沒有發現做出來的酸奶比買來的酸奶更稠呢,此時要把容器放到冰箱冷藏一會兒口感更好哦。6、吃酸奶的時候如果想豐富酸奶的口味,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在家把水果粒、果醬、干果或者果脯放進酸奶進行調制。7、強調制作酸奶時需要注意兩個條件:一是溫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衛生,所有的器皿要進行消毒處理。你學會了嗎?快過年了,自制酸奶和家人一起分享這幸福的味道吧。教學反思:本節實踐課是想讓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在做酸奶時,因為考慮到時間的關系,決定讓學生把做酸奶這一實踐活動延續到家里進行。在上第二課時的課上作了一次調查,發現回家做酸奶的同學大部分都失敗了,只有個別同學做成功。因此決定和學生一起再經歷一次做酸奶的過程。我們教師應該做一個科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即使他們失敗了,也鼓勵他們多嘗試幾次,不斷發現并解決問題,讓學生們體驗過程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