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思維形態及其特征》教學設計——基于“教學評一致性”備課專業化課題 1.2思維形態及其特征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 授課對象 高二級學生日期 設計人 節次 教材來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課標摘錄:1.1 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1.2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 課標分解: 1.學生學什么 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及其特征。 2.學生學到什么程度 理解思維形態的不同分類;理解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3.學生怎么學 (1)根據生活常見的案例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 (2)根據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教材 分析 本課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第一課“走思維世界”第二框“思維形態及其特征”。 第二目“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主要說明了思維的兩種基本形態,包括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基本形式、主要特征以及相互關系。思維的基本形態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這兩者各有其特征,抽象思維的特征側重于三方面,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而形象思維的三方面特征是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本課的目的并不在于思維結果的討論,而在于思維過程的分析,能夠通過各類劃分標準了解思維的形態,通過概念和形象的討論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注重思維能力的塑造培養。 本課時通過揭示思維的基本形態及其特征,引導學生走進思維世界,揭開思維的神秘面紗。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看問題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發展階段,逐漸對個體思維有認識和思考。學生思考的過程就是運用思維的過程,通過課前查找資料、閱讀思考、討論交流、課堂講解等操作過程,讓學生從身邊具體案例入手分析認識思維的不同形態。目標敘寫 學習目標 (1)根據生活常見的案例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 (2)根據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評估任務 (1)根據生活常見的案例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同時,設計了1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習目標1) (2)根據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同時,設計了2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習目標2)活動設計 1.活動一:學生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 2.活動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分享各個議學任務。 2.活動三:限時完成針對性訓練題。 3活動四:自主構建本課知識網絡。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評估要點新課預習檢查 學生:提前預習教材,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 教師:檢查學生的預習資料,并在課堂上反饋。 全體學生都能完成。展示學習目標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本節課要掌握的學生目標。 (1)根據生活常見的案例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 (2)根據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全體學生明確學生內容和學習任務。講授新課 一、思維的基本形態 議學情境 高中生為了掌握某個知識點,往往需要構建知識思維導圖。 議學任務: 合作、小組分享 請同學們構建已學知識——《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的思維導圖,并談談你是如何構建的?為什么面對同樣的知識,同學們可以構建出多種不同的思維導圖?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一、思維的基本形態 思維形態的具體分類 (1)從思維的方向看: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 (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綜合思維與分析思維。 (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辯證思維與形而上學思維。 (3)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不同: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 (1)從思維的方向看 (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 (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 (4)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不同看 議學評估 聚合思維從四面八方向一個目標點想,把有關信息集中起來,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以下屬于聚合思維的是( ) ①思考藍色、黃色等顏色可以用來做哪些物體的顏色 ②抬頭看到天上的云,感覺它的形狀像一頭綿羊 ③搜索我們所接觸過的人,從中選定最值得尊敬的人 ④旅行者從諸多路線中篩選出一條最佳路線到達目的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這一設計主要運用的思維方式是( ) A.以大膽而浪漫的想象為基礎激發創作的靈感 B.以概念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C.在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概括事物的共同屬性 D.以生動的畫面等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根據生活常見的案例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同時,設計了1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習目標1)講授新課 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議學情境 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視頻。 議學任務: 從兩位大咖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科學家和文學家往往更注重哪種思維的基本形態?你是如何理解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二、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抽象思維 含義:人們把以概念作為基本單元進行的思維。 基本單元:概念 思維形式:概念、判斷、推理 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思維表達的嚴謹性。 形象思維 含義: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基本單元:感性形象 思維形式:感覺、知覺、表象 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 兩者的聯系: ①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區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相輔相成; ②無論是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都來源于實踐; ③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抽象思維依賴于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維。 議學評估 通過下面的推理,可以看出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其中不屬于其主要特征的是( ) 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 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 所以,科學思維方法是有用的。 A.概念性 B.推導性 C.嚴謹性 D.情感性 畢加索以死于法西斯之手的少年和負傷的鴿子為素材,創作了由少女、和平鴿和橄欖枝構成的《少女與和平鴿》(下圖),表達對和平的祈愿。畢加索創作主要運用的思維形態( ) ①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 ②經歷了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 ③運用聯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反映了思維運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根據楊振寧與莫言的對話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同時,設計了2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習目標2)課堂小結 1.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2.學習對應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反思,對沒有達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跟進。 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回顧與反思作業布置 必做: (1)反思課堂學習內容、整理筆記; (2)限時完成練習冊配套練習題; (3)熟記原理內容 2.選做:《五三高考》 3.預習:下節課教材內容、練習冊預習內容 筆記留痕、錯題的歸因分析板書設計復盤反思基于目標的復盤式評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