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教案【課標要求】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明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教材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 人民幸福,新時代要不忘黨的初心和使命, 分兩步走實現中國夢。本節課我們學習中國夢的本質和特點,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中國人民怎樣做等相關知識。【核心素養目標】1.能夠理解為何要堅持和發展中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主動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為實現中國夢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2.能夠理解中 國夢的本質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3. 主動承擔青年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教學重點】中國夢的本質: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教學難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當代青年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偉業中的歷史責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復習1.中國夢是什么樣的夢?2.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么?3.中國共產黨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議題:筑夢的腳步怎樣走,偉大的夢想誰來圓?觀看圖片(二十大)及視頻議學活動:任務1:中國航天工程的戰略節點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安排有何聯系?任務2:中國要想實現發展戰略安排,需要采取哪些舉措?△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如何實現這一戰略安排(努力方向)?(1)完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具體要求:①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②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③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⑤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生態】⑥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軍事】⑦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國家統一】⑧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外交】⑨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军h建】(2)要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善于創新 、永不懈怠。不負時代的要求、歷史的期待。(3)對青年的要求視頻導入《少年中國說》知識點“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視頻導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總結“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布置“書寫夢想”的作業補充:6點體系構建(學生自行總結)課后作業——選擇題4個1.2022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建團百年宣傳片主題曲《有我》這樣唱到,“承風骨亦有鋒芒,有夢則剛。去遠方,去最高的想象。前往皓月星辰,初心不忘。那未來如何登場 有我擔當!”“我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模樣”。歌詞給青年人的啟示是①接續奮斗,新時代勇弄潮,爭做偉大事業的追夢人、生力軍②勇于擔當,堅定理想信念,擔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③不負時代,牢記政治立場,投身于為公民服務的偉大洪流中④心懷夢想,大我融入小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四個偉大”在改革開放中得以成就,新時代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須以改革開放精神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這說明“四個偉大”和改革開放的關系是①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②“四個偉大”統攬于改革開放力量之中③改革開放和“四個偉大”是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招④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飛天夢很浪漫,但追夢之路卻很艱辛。從太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到“東方紅”唱響天宇,從勇士飛天、太空漫步到遨游“天宮”和“嫦娥”奔月,一代代航天人胸懷中國夢飛天夢,矢志獻身航天事業,銳意創新,砥礪前行。中國飛天夢正逐步實現,這說明①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飛天夢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國家的夢也是個人的夢③實現飛天夢符合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④實現飛天夢是今天各族人民為之奮斗的共同理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還有那腳印兩對半……” 歌曲《2035去臺灣》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反映了兩岸民眾對實現京臺高鐵從福建到臺北遠景規劃的美好愿望。這個美好愿望①反映了個人夢與國家夢、民族夢的有機統一②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③需要兩岸青年接續奮斗,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列④要求我們一以貫之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