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學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學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10課 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課標要求
了解當代中國的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成就。
☆基礎落實
(一)學習活動一:梳理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朝代 民族管理機構/政策
中央機構/政策 邊疆機構/ 政策
商 賓
周 小行人
秦 典客 典屬國 北面 北逐匈奴、修筑長城
南面 南撫夷、越,在今天的兩廣地區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漢 大鴻臚 北面 ⑴漢初,朝廷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⑵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衛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 ⑶東漢初,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遷,逐漸漢化。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取勝后刻銘燕然山。北匈奴數敗之后,西遷遠方
西面 ⑴西漢在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稱“河西四郡”,成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⑵西漢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東北 西漢設護烏桓校尉
南面 滅南越,設置郡縣
政策 漢朝政府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隋 禮部及鴻臚寺 北面 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隋朝;
南面 589年,百越首領冼夫人迎接隋軍統帥韋洸進入廣州,被冊封為譙國夫人,為隋朝治理嶺南起了重要作用;
臺灣 隋朝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曾三次派人抵達流求
政策 邊疆主要推行郡縣制,但往往以邊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
唐 禮部及鴻臚寺 西北 ①西北邊疆各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②西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間還數次會盟;
云南 南詔的13個王中有10人經唐朝加封,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
①邊疆管理機構主要是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 ②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于中央政府
宋 ⑴宋朝先后與契丹族建立 的遼、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長期并立; ⑵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經驗和文化; ⑶即使在局部政權割據、爭戰狀態下,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從沒有中斷過
元 總制院改名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和藏族事務 民族政策 統治者一方面“行漢法”,另一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政策
西藏地區 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領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
東北、云南等地 設行省,征發賦役
臺灣地區: 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嶼和琉球 民族政策:
明 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 東北 設都司、衛、所,對女真等族進行管理;
西北: 設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衛;
西南 設土司;
西藏 敕封西藏僧俗領袖為“王”“法王”,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對西藏地方進行管轄
其它 衛所和土司官員由各族酋長世襲任職,統領部屬,按時向朝廷進貢土物,接受朝廷征調軍兵。
清 理藩院 北方和西北蒙疆地區: ①通過滿蒙聯姻,加強對漠南蒙古的控制,②通過軍事斗爭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③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鞏固了西北邊疆;
青藏地區: ①通過扶持黃教,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分別冊封五世達賴和五世班禪),②在青海、西藏地區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管理藏區事務;
西南地區: 沿襲土官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
(二)學習活動二:梳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時期 背景 精神
社會主義革命和 建設時期 面對 的困難局面,中國人民發揚 的革命傳統和 的精神,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集體和個人。 ①全社會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 ②形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氛圍。 ③形成了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準則。 ④形成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新型人際關系。
改革開放后 ①內在要求: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②中央推動:中共中央頒布有關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號召并鼓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20世紀80年代 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 四美: 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 、熱愛中國共產黨 20世紀90年代 三大系列創建活動(文明城市、村鎮、行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①中共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 的戰略任務。 ②中共 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③中共 進一步提煉、概括,形成簡明扼要、便于傳播和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堂思考 ☆課堂備注
思考1: 結合材料找到五四憲法與八二憲法的不同,談談你對“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的理解。(材料見教材第58頁學習拓展)
思考2:從法制到法治,談談你對一字之改的認識。
思考3:(2019·全國Ⅰ卷·47)[選修: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
材料 劉源張(1925~2014),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質量管理之父”。20世紀50年代,留學美國的劉源張沖破美國政府阻撓回到祖國。回國后,他投入到工業化建設中,將所學的質量管理理論方法運用到生產實踐,影響很大,被稱為“工廠大夫”。1976年后,他倡導并積極推動建立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車制造廠等企業所取得的經驗,經國務院采納在全國企業推廣,產生重大影響。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國工業生產率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項目,提出工業企業定額制定準則,在企業應用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他提出的有關質量管理的理論曾獲獎。他參與了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質量發展綱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該《綱要》明確規定:“推動建設質量強國”。
——摘編自方莉等《少壯常懷強國志 華巔猶抱濟時心》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源張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貢獻。(8分)
(1)將西方先進質量管理科學引進中國;倡導并推動建立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制度;豐富了中國質量管理理論,將質量管理運用到生產實踐,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在國家質量發展規劃等制訂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源張、李四光等先進人物體現的時代精神。(7分)
(2)熱愛、報效祖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奮發圖強的精神;理論與實踐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阳春市| 兰州市| 道孚县| 秦皇岛市| 英吉沙县| 武陟县| 保德县| 古丈县| 安福县| 江达县| 黔东| 涟水县| 凤城市| 城口县| 揭西县| 乐陵市| 文化| 荣成市| 海淀区| 广灵县| 沅江市| 平原县| 德昌县| 连城县| 松潘县| 扎囊县| 循化| 肥东县| 涪陵区| 保定市| 随州市| 乐都县| 定襄县| 大城县| 汝南县| 福海县| 中方县| 九寨沟县| 贵南县|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