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師姓名 科目、年級 生物高中 授課時間 2023.3.7教學 背景 分析 課標分析:新課標對高一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既要讓學生獲得基本的學科知識,又要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幫助學生領悟生物觀念、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課程標準與本節對應的“內容要求”是:“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教材分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2章第1節的主要內容,本節是學生在學習“有絲分裂”和“孟德爾遺傳定律”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也是學生進一步理解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實質及學習“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所以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減數分裂過程及減數分裂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而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染色體的行為及變化則為本節的難點。本節課學習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構建“闡明減數分裂產生只含有一半遺傳信息的精細胞或卵細胞”、“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信息通過配子傳遞給子代”兩個次位概念,從而支撐“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并代代相傳”這一大概念。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已初步建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師在講解內容時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識記和理解。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歸納、概括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2.理解和掌握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特征,特別是染色體數目、染色單體數目和DNA含量的變化規律。過程與方法:首先通過回想有絲分裂,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內容。利用課件展示視頻以及圖像,講解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并進行區分。最后通過展示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裝片的實驗視頻,講解本實驗。情感態度價值觀:能舉例說出影響精子形成的環境因素,感悟生命科學的學科價值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感受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教學 重點 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受精作用的過程及其意義教學 難點 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教學 準備 課件,圖片,視頻。教學 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課時 安排 一課時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備注 1.新課導入 新課講授 小組討論 鞏固練習 5.小結作業 我們上學期學過了有絲分裂。回想一下,有絲分裂的特點是什么?是不是復制1次,分裂1次,這樣產生的子細胞和母細胞是不是一樣的?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你的父親提供了1個精子,你的母親提供了1個卵細胞,假如精子和卵細胞都是通過有絲分裂形成的,子女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相信你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我來問問大家什么是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是怎樣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是如何減少的呢?下面,我們結合動物的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講述減數分裂的基本過程。 講解有絲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存在于同一細胞中,而減數第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已分開了,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存在。 將精子、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圖表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找出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活動:歸納總結并用課件展示。相同點有染色體復制一次,都有聯會和四分體時期,經過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有著絲點的分裂,最后形成的卵細胞,它的染色體數目也比卵原細胞減少了一半。 首先利用課件展示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模型的實驗視頻。 講解實驗中的討論中的問題,講解要點為: 1.在減數分裂I中,先后出現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形成、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并移向細胞的兩極等行為變化:減數分裂1后,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在減數分裂Ⅱ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并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最終進入兩個子細胞。 減數分裂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配子,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這為之后通過受精作用使同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并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提供了保證。總的來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證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和多樣性 展示受精作用的圖片,講解并強調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細胞核和卯細胞的細胞核結合,受精卵中的染色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 通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和物種的穩定;在減數分裂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增加了配子的多樣性,加上受精時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使后代呈現多樣性,有利于生物的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 教師活動:減數分裂和受精保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性,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和物種的穩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帶領學生復習回顧所學知識點。 帶領學生當堂做幾道練習題。 思考后并回答問題。 說出減數分裂的概念。 綜合減數分裂的概念并著重強調減數分裂的對象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特點是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在第一次分裂間期,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復制,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染色質復制以后,細胞就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聯會,形成四分體,進行第一次細胞分裂。在細胞分裂的同時,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兩兩分離,結果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便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而此時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已減少了一半,細胞內不再存在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 觀看視頻。 在減數分裂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聯會時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都會使減數分裂產生多種配子。 講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聆聽 記筆記。 學生復述知識點。 學生答題。 通過當堂檢測題了解學生當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通過復習舊知識,引領學生進入新的學習情境。板 書 設 計 第二章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1.減數分裂 對象: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特點:細胞連續分裂兩次,而染色體只復制一次 結果: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 2.精子形成的過程 場所:睪丸 過程 3.卵細胞形成的過程 場所:卵巢 過程 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探究實踐: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 二、受精作用教 學 反 思 運用ppt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講述“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這部分內容時,我把講述和多媒體演示案例相結合,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關知識。一張張醒目的幻燈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學習過程主動輕松,更好的培養學生主動建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識框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