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二單元第5課《西方的文官制度》,本課通過三個子目(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講述了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形成、發展演變歷程。二、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適應了高中歷史學習的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明確了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學習歷史的價值觀念和能力。雖然中外歷史綱要(上)和第5課對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有了一定的學習,西方文官制度也淵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但是本課對高二的學生來講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新教材新加的內容,具有西方的近代化的特色。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通過多媒體補充一些史料,進行“情境—問題”的設置,并結合學生已有的世界近代史的知識來展開教學。基于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在時空框架下認識歷史,正確解釋歷史上政治文明的演進以及增強學生對當今中國制度建設與發展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三、教學目標1、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了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史料實證)2、自主閱讀教材,建立時間軸了解英國建立文官制度的過程(時空觀念)3、借助史料與圖片等分析得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響(歷史解釋、史料實證)4、通過史料與課堂探究,了解中國科舉制與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淵源關系,知道制度文明之間需要交流互鑒(家國情懷)。教學重點: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和特點教學難點: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歷史評價四、教法學法:講授法;啟發式教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五、課前學生活動設計提前發放《西方的文官制度》導學案,要求學生自主預習本課內容并做好標注,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有關“文官制度”和“公務員”的相關材料,為本課學習做好準備。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復習提問,回顧上節課所學。播放視頻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1、簡述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更迭?2、察舉制的選官標準、影響?3、九品中正制的含義、標準、影響?4、概括科舉制的影響?看來大家對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已經非常熟悉,那么同學們了解西方的選官制度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通過視頻,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的科舉制不僅對于我們來說意義深遠,而且對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鑒。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源溯流,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歷史長河,一起去探尋西方文官制度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請同學們齊讀本課的學習目標。新課講授:第一目: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師:何為“文官”與“文官制度”?大家在課下都己經預習過了,哪位同學主動站起來說一下。生:迅速瀏覽課本,作出回答。師:西方國家是在什么時間,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之下建立的文官制度呢?(一)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自主探究)史料展示并結合課本第一目【問題1】自主探究: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有哪些?師:指導學生閱讀材料,明確做題要求,思路引領。生:看書思考、自主探究,主動回答。師總結:歷史因素:西方傳統選官制度(恩賜制和政黨分肥制)帶來弊端。現實因素:①經濟上:工業革命后,生產力的發展及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要求改革選官制度②政治上:代議制民主政治逐漸建立與完善推動文官制產生。③思想上:啟蒙思想的影響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外部因素:中國的科舉制提供了借鑒。并結合史料重點講述西方傳統選官制度帶來怎樣的弊端?以及文官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工業革命推動了文官制度的建立?)材料一: 17世紀中葉以前國家官吏由國王任命,官吏的選用和升遷憑門第出生和對國王的忠誠。(光榮革命后)執政的大地主貴族和大資產階級也享有恩賜權,這些人往往利用手中的權力向求職者索取傭金。不學無術游手好閑之徒充斥官場宦海。到19世紀,英國的兩黨制日益成熟,內閣開始由在競選中獲勝的政黨組成。于是哪一個政黨在競選中獲勝上臺執政,就把各種官職作為勝利果實進行公開分贓,分給他們的支持者。所以每次執政黨的更替和內閣的變遷,都要引起政府人員的大換班,使政府工作混亂。材料二: 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水平的大提高導致政府管理職能的膨脹,政府面臨著許多新課題:除了維護社會治安、國防、財政、稅收等傳統事務,還要擔負起經濟、文化、科技等新的社會事務的管理,以發揮政權的杠桿作用。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要求上層建筑做出調整。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們要求參與行政管理,要求清除舊制度的弊端,要求社會公職向社會開放,要求機會平等、自由競爭,建立一個廉潔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從政治上促進英國經濟的發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因此,選舉與考試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誕生了。 -鮑紅信《英國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師過渡:通過學習第一子目,我們可以認識到西方文官制度是隨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不斷發展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工業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任何制度的產生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問題2】合作探究: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簡析英國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背景?(學以致用)材料一: 英國的文官制度萌芽于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在此期間,政府官吏的錄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濃厚的“恩賜官職制”為主。進入19世紀,政黨政治的興起帶來了文官任免的“政黨分贓制”……英國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樞密院名義兩次頒布法令,揭開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 ——摘編自范文超《英國文官制度變遷初探》材料二:石板畫: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傷病士兵們在寒冷中掙扎生:小組討論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師:在諸多因素的推動下,英國最先建立文官制度,其過程又是一帆風順的嗎?讓我們接著進入第二子目的學習。第二目: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問題3】自主探究:閱讀教材第二目,梳理英國文官制度的形成過程師:出示示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畫出過程圖。生:自主學習,認真閱讀教材。一人爬黑板進行展示。師:帶領學生進行簡單梳理,重點闡釋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區別。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他們與內閣共進退。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長期任職。兩官分途,職責明確。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區分,既維持了代議制下政黨輪流執政的特點,又保證了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在學習英國文官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實際,著手建立文官制度。師過渡:通過前兩目的學習,大家對文官制度有什么認識呢?下面我們進入一個情景模擬。湯姆是一名立志成為優秀高級文官的畢業大學生。假如湯姆是你的同桌。在遵循文官制度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建議嗎?為什么這么建議?第三目: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師:請同學們結合這幾幅圖片以及課本第三目內容,與你的同桌展開討論吧!兩分鐘之后,我們請幾位同學為湯姆出謀劃策。 生:積極參與討論,開動腦筋給出建議。生1:首先湯姆要努力學習,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基本素養。然后文官參加考試,通過公開公正的途徑進行選拔,擇優錄取。生2:當選文官后,要遵循制度,不能加入任何黨派,要保持中立。生3:湯姆還應該勤奮工作,積極進取,不出差錯,爭取晉升。師:幾位同學的建議都非常棒!老師相信在你們的建議下,湯姆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高級文官。那其他同學知道他們的回答是依據文官制度的哪個方面嗎?對,特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公開考試,擇優錄用。文官錄用都必須經過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成績優異者優先得到錄用。②政治中立,執行政策。文官要在資產階級各政黨之間嚴格保持中立。③職務常任,論功晉升。和政務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沒有嚴重過錯,便可任職到退休。同時,文官根據工作成績得到晉升或懲罰。師過渡:文官制度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種行政管理制度,對西方社會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問題4】合作探究:閱讀材料,結合教材P37頁“問題探究”談談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材料 英國文官制度的絕對專業化素養,使得政府能夠在最低的差錯和最高的效率的情況下運轉自如。這個制度足以讓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國家羨慕不已。—[英]瑪格麗特 撒切爾著,李宏強譯《唐寧街歲月》師:思路引領,分析某個歷史事件的影響時,要做到辯證看待,一分為二。生:開展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補充。師總結:通過幾位小組代表的回答,可以得出其積極影響:(1)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2)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3)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4)為世界其他各國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鑒消極影響:(1)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2)文官人數增多,加大國家財政負擔;(3)官員層次增加,影響政府工作效率。本質:為資產階級服務。【問題5】拓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西方文官制度形成與發展之路,我們從中又可以獲得哪些啟示?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師總結:1、人才是國家寶貴財富,要重視人才培養,公平公正地選拔高素質人才2、切實加強對官員的監督考核,打造廉潔高效政府3、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科舉制合理內核)4、任何制度構建都不能一勞永逸,必須立足國情、善于學習、與時俱進,不斷革新完善結語:總之,一個成功的政治制度必然是符合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政治制度,也必然是符合實現人的徹底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政治制度。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任何政治制度的構建都是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確立的,不會是一帆風順,它必然有其內在的矛盾發展規律及所表現出的外在的曲折形式。對具體國家來說,立足本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就是適宜自己的好的政治制度。對此,我們應堅持傳統與現實、本土與外來、民族特色與人類政治文明的辯證統一;堅持中國特色主義制度,增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動動手】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從三個部分進行學習。首先,分析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其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的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由此我們認識到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第二部分,我們梳理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過程,從中可以體會到一個成功政治制度的構建不會是一帆風順,必然會經歷挫折。最后,結合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我們對其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生:完成當堂訓練,鞏固所學。課后作業:1、繪制本課的思維導圖,優秀者將課前展示2、并結合所學,談一談你對西方文官制度的理解。工業革命啟蒙思想家1881年美國總統加菲爾德被殺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