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期中考復習提綱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園﹡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上層。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2、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的家族中有植物、動物、真菌、細菌、病毒等,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命名并記錄了200多萬種生物。(說明了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的實質是遺傳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生態系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它包括陸地、濕地、海洋生態系統。其中濕地生態系統被稱為“地球之腎”。3、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是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不斷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同時不斷排除廢物。如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的呼吸作用。人體排汗、排尿等。﹡應激性:是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例:斑馬發現敵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生長:體形增大,體重增加。﹡繁殖:生物產生后代的過程。如蜻蜓點水4、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能列舉說明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生物的生存條件和生存空間統稱環境﹡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與生物之間,分為同種之間和不同種類之間,同種之間關系有互助和斗爭,不同種類之間關系有捕食、競爭、寄生、共生等。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能舉例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還有保護色、擬態、警戒色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舉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于生物影響環境;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提,毀于蟻穴。第二章 探索生命1.①19世紀初,法國學者拉馬克首次提出“生物學”這個科學名詞。②林奈創立了統一的生物分類系統,他對生物的描述和分類是生物學研究的基礎,他被稱為“分類學之父”。7個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種類越少,共同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種類越多,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③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是生物學研究中較早運用實驗法的科學家。④達爾文是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并著有《物種起源》一書。⑤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使生物學研究進入分子生物學的階段。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3.生物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調查法、比較法、文獻法等。實驗法是研究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觀察法和實驗法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1)發現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第三章 細胞1、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顯微鏡的使用:取鏡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對光時,應首先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再轉動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最后轉反光鏡,直到視野白亮為止。觀察時,一般應該用左眼注視目鏡內。而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防止玻片標本被壓碎),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2—3mm為止。3、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倍數×物鏡的倍數。(2)顯微鏡中調節光線的有兩個結構:遮光器(有光圈)、反光鏡(有兩面:平面鏡和凹面鏡)。使用顯微鏡時如果光線太弱,應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大凹);如果光線太強,應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鏡(小平)。(3)污點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鏡上、物鏡上、玻片標本上。當移動目鏡和裝片時,視野中的污點始終不動,則污點可能在物鏡上。(4)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5)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視野變暗,變模糊,看到的細胞數量變少,細胞變大。視野變暗,應調節反光鏡、遮光器,變模糊應調節細準焦螺旋。(6)如果物像不在視野中央,在移動玻片時,顯微鏡下(即視野中)的物像在哪個方向就往哪個方向移動玻片。(7)顯微鏡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顛倒)。(技巧:180°轉動試卷)。(8)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必須是薄而透明的生物標本。(9)清潔顯微鏡時,顯微鏡的外表應用潔凈的軟紗布擦拭,而目鏡、物鏡等鏡頭應該用擦鏡紙擦拭。以上為第一次月考復習內容(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防止產生氣泡)→染(碘液)→吸)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擦→滴(清水)→撕→展→蓋(防止產生氣泡)→染(碘液)→吸)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細胞膜:保護作用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質:生命活動主要場所(內有線粒體等))(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內含遺傳物質)7、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細胞膜:保護作用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質:生命活動主要場所。(內有線粒體、液泡、葉綠體等)細胞核: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內含遺傳物質。8、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9、液泡:液泡中有細胞液,其中溶有多種物質,與瓜果味道有關;有的含有色素,使細胞呈現不同的顏色。(如:水果酸、甜等味道,各種顏色等)10、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動植物細胞都有,能給生命活動提供能量。11、(綠色植物細胞)細胞質中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場所。12.細胞體積保持較小的原因:較小細胞的表面積相對較大,更易于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13、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核一分為二→細胞膜內陷→細胞質一分為二→產生兩個新細胞)14、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細胞核一分為二→形成新細胞膜、新細胞壁→細胞質一分為二→產生兩個新細胞)植物細胞分裂過程:16、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第四章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許多生物的生長發育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細胞融合而成的一個細胞。2、組織是指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形成的細胞群。它是細胞分化的結果。人體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皮膚被割破感到疼痛,說明有神經組織,流血說明有結締組織,除此之外皮膚還含有上皮組織和肌肉組織。)植物體的四種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輸導組織。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就構成系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的六大器官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動植物結構層次的差別:植物無系統,動物有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