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 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健全制度體系、激發制度效能。科學精神: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功能,實現了執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法治意識: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增強法治意識,采取合法的渠道參與協商民主。公共參與:以“協商民主有什么優勢”為議題,探究我國政黨制度的特色以及協商民主的意義和價值??勺咴L本地政協委員,了解他們對本地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對有爭議公共問題的立場以及應對措施,并加以評析,理解“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可參加有關方面組織的對話協商活動,對有關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有關爭議問題的解決發表見解課程標準:2.2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本框重難點內容1.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和內容,認同我國的政黨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是新型的政黨關系。2.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職能、要求;認同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新課教學】 分議題一: 同心同德創偉業,團結奮斗續華章(上)3月5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首場記者會正式開啟。這是去年底各自召開黨代會順利實現領導班子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換屆之后,各民主黨派中央首次集體亮相。面對中外記者,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故事,闡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效能,盡顯開放與自信。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一個主心骨 有事多商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符合國情又順乎民意,有獨特的優越性。新型政黨制度,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國家有一個主心骨,也強調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包括民革在內的8個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通過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能夠及時匯集各方意見,提供給中共中央作為決策參考,這樣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國家治理合力。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不能板著面孔 而應滿腔熱忱民盟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做了廣泛的調研,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建立監督責任體系和溝通的信息平臺,同時,我們還組織了很多民盟專家做技術幫扶,不是板著面孔去冷冰冰地監督,而是要滿腔熱忱地幫助他們。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提高調研廣度、深度和精度民建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長期以來高度關注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緊扣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針對戰略性、前瞻性、關鍵性、全局性問題深入調研、積極發聲、履職建言。民建堅持“無調研,不建言”的原則,采取中央與地方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會內與會外結合、座談考察與問卷結合等多種多樣的方式,不斷拓寬調研的范圍,延伸調研的觸角。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征求意見基礎上,形成多份高質量參政議政成果,所提建議促進了我國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出臺,推動了自貿區協同高質量發展,助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發揮自身優勢 建設健康中國(作為以醫藥衛生為主要界別的參政黨)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做好政治交接是永恒使命和長期課題“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是民進老一輩領導人踐行一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囑托。民進中央將以換屆為契機,以政治交接為主線,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為多黨合作事業增添新氣象。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助力國家發展和中外民間友好交流早在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公黨就遞交了《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實行護僑政策案》,這是人民政協歷史上第一件黨派團體提案,也是致公黨體現僑海特色、為僑服務的第一件提案。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貢獻作為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九三學社與科技界聯系密切,過去70多年,九三學社廣大社員始終堅持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在科教興國方面積極建言資政、凝聚科技界共識。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凝聚兩岸同胞力量共圓中國夢長期以來,臺盟著力突出“臺”字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落實“心連心、實打實”的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各項對臺工作,為構建臺盟對臺工作大格局做不懈的努力。探究思考1:說說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在國家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并從政黨關系角度說明,談談八個民主黨派參政故事是如何體現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主要內容的鮮明中國特色的?3.措施:(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政黨合作與政協協商。(2)加強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自身建設,提升履職水平和實效,發揮民主黨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參政黨作用和人民政協在統一戰線中作用。(3)加強多黨合作。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以遵守憲法和法律作為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以憲法和法律為準繩進行民主協商和相互監督。(4)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發展;圍繞著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課堂達標】1.(2201廣東合格考)各民主黨派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主黨派:(C)①與中國共產黨聯合執政、共同協商②與中國共產黨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③可以參與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④是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主導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206浙江高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召開或委托有關部門召開政黨協商會議170余次,先后就國家重大問題同黨外人士真誠協商、聽取意見。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深入考察調研,提出書面意見建議730余件,許多轉化為國家重大決策。這表明:(A)①協商民主可以提升人民民主效能②協商民主有助于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③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④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通力合作、共同執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8全國III17)2016年以來,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分別赴8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區,深入了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協助總結各地經驗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監督性意見建議。民主黨派的上述做法(C)①創新了外部監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協的履職能力②發揮了民主黨派自身優勢,推進了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③貫徹了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增強了民主監督的針對性④彰顯了民主黨派的協商功能,開創了多黨合作的新路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2湖北高考)“書香政協”是全國政協開展的委員讀書活動,委員們將讀書與履職融合,在深度研討中碰撞思想,轉化形成協商選題和提案線索,比如“生態治理與美麗中國”專題讀書活動推動了有關碳達峰碳中和的建議納入黨政決策?!皶阏f”活動有助于:(A)①政協委員增長知識,提升履職能力②拓展協商議政深度,提高提案質量③人民政協民主決策,賦能決策執行④人民政協制度創新,完善協商機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2廣東高考)2021 年,九三學社等四個民主黨派的廣東省委會以及多位廣東省政協委員,向省政協提出了有關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系列提案。對此,中共廣東省委決定由省委書記牽頭督辦,近30個單位共同辦理,使其中不少意見建議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這反映出:(B)①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②人民政協圍繞文明與和諧主題履行參政議政職能③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意見建議④統一戰線組織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獨特優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偉大的政治創造,是在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1922年中共二大通過《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闡述了我國社會性質,指出無產階級政黨要與資產階級民主派合作,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了統一戰線政策。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統一戰線凝聚起強大力量,伴黨而行,書寫著攜手奮進的壯麗篇章,支持和見證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于新時代發展需要,圍繞著做好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等問題,黨支持、協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人民政協圍繞國家方針政策和地方的重要舉措,建言獻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談談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什么是偉大的政治創造。【答案】(1)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產生,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符合中國國情和國家治理,是有利于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政治制度。(2)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通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4)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體制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