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教材分析第七課第三框是整個課本內容的升華,高中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特殊時期,科學理論的正確引導是不可或缺的,這一框題,正是針對高中學生的具體情況,積極引導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明確生活的意義。本框分兩目:第一目講了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第二目講了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教學目標通過對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七夕奇妙游》日前再度引發熱議的分析,學會辯證看待中華傳統文化,進而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通過觀看《中國精神》短視頻以及對“偉大建黨精神黨”地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和核心,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知道中華民族精神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難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七夕奇妙游》日前再度引發熱議,其中舞蹈《龍門金剛》更是又一次驚艷觀眾。觀看河南衛視舞蹈節目《龍門金剛》,思考:為什么又是河南衛視?講授新課議題一:傳統文化,守正創新議題情景一:閱讀《龍門金剛》再度驚艷新聞材料。議學任務:結合材料,談談河南廣電節目的出圈對我國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啟示。議學提示:1.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對傳統文化中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的呈現形式,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2.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必須按照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進步和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為適合當今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議題二:民族精神,世代相傳議題情境二:1.觀看《中國精神》短視頻。議學任務:結合視頻,感悟身邊的精神力量,概括它們的共同點,并談談這些精神對國家與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議學提示:1.內涵:在長期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意義: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議題情境二:2.閱讀建黨精神相關資料。議學任務:查閱資料,說說“建黨精神”是怎樣形成的,它與中華民族精神是什么關系。舉例說明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并闡述其不同表現的原因。議學提示: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先驅在20世紀20年代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開拓前行。3.時代特征: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人民面臨不同的問題,擔負不同的歷史任務,進行不同的偉大創造。在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會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4.新時代要求:在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