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一年級下學期《音樂鑒賞》全冊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一年級下學期《音樂鑒賞》全冊導學案

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下學期《音樂鑒賞》導學案
高一下學期第十九節 《對祖國河山的禮贊》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夠通過自學教材上所提供的資料,對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和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2、通過對《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題欣賞及演唱,能夠從節奏、旋律、音色、調式方面說出每段主題音樂的特點.
3、完整欣賞《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嘎這梅林》主題音樂,能夠在討論以及教師提示下總結出民族樂派的基本特征。
重點、難點:重點是從調式、結構,旋律、節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樂特點 。難點是把握民族樂派的音樂風格
預習自測:1、什么是民族樂派
2、什么是交響詩
合作探究:
下面我們就對《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這首交響詩來逐段地分析.
①欣賞《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一,回答:
——旋律的行進有何特點 用什么樂器奏的 作者用這樣的音樂表現手法描繪出捷克什么樣的風景
②欣賞《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二,回答:—— 引子二與引子一對比音樂表現有何不同
③欣賞主題一,回答: ——音樂的聲部行進有何特點 具有主調音樂還是復調音樂特點
④看譜學唱主題二,再聆聽主題二的三次演奏:回答——每一次音樂都發生怎樣的變化
⑤欣賞主題三,回答:——與主題一、主題二對比音樂在哪方面更有特色

當堂檢測:完整欣賞《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在欣賞過程中再一次感受音樂的民族風格特點.討論并說出:民族樂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從題材內容、音樂風格方面來論證.
總結提升:欣賞《嘎達梅林》主題音樂,回答:旋律取材哪首民歌,作品在哪些方面體現了民族樂派的特征 從題材內容、音樂風格方面來論證。
第十一單元第21節 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
學習目標 :
1、感受、認識印象主義音樂的藝術特征
2、欣賞《大海》的第一樂章《海上——從黎明到中午》
3、了解印象主義音樂家德彪西
重點、難點
1. 重點是欣賞《大海》的第一樂章《海上——從黎明到中午》
2. 難點是如何感受德彪西作品深厚的美學意境。
預習自測:請收集印象派時期的音樂作品,在課上交流,談談你選擇這一作品的原因以及對這一作品的理解。(教材p150.第4題,完成在教材上)
合作探究:
1、請說說德彪西是怎樣首創印象派音樂的?
(見教材P147 德彪西介紹)
2、在交響素描《大?!穯柺乐酰性u論家用“我沒聽到大海,沒有見到大海,沒有感覺到大?!眮肀硎静粷M,但德彪西認為他要創造的不是大海的復制品,而是大海的意向。你對此有何看法?談談你對這部作品的理解。
(交流對音樂的感受體會德彪西音樂的意境之美。)
3、欣賞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月光》與德彪西的《月光》,并運用音樂三要素(旋律、節奏和色彩)對它們進行比較。
作品名稱 作曲家 旋律 節奏 色彩 小結
《月光》 貝多芬 低音區 規整 暗淡 在寧靜的月夜里神游
《月光》 德彪西 高音區 不規則 明亮 在映照月光的湖邊感嘆人生
小結:德彪西開創了新的藝術思想即追求 意境 之美,從而樹立了獨有的印象主義樂派。
當堂檢測:談談你對印象主義的理解,并用詞語描述出來。(教材P150 第3題)
( 飄渺 象征 音畫 意向)
總結提升:教材p147印象主義音樂風格特征
印象主義音樂的特征是什么?
(印象主義音樂創新使用了模糊的旋律線條,不規則的節奏,和豐富多變的音色。)
第十二單元 傳統風格體裁的解體
--現代主義音樂的新趨向
第22節 勛伯格
學習目標 :
(一)欣賞表現主義代表性音樂作品——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主義音樂的風格特點。
(二)知道表現主義音樂的特點和無調性音樂及十二音音樂等知識。
(三)探索表現主義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聆聽表現主義代表性音樂作品——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體驗表現主義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表現主義音樂知識。
難點:對表現主義音樂作品的認知和理解。
預習自測: 1、什么是調性音樂?
2、什么是無調性音樂
3、什么是十二音音樂?
合作探究:
1、欣賞《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預兆” 、第二首“往事”并思考:
1)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2)旋律是怎樣發展變化的?
3) 樂曲的速度、力度有何特點?
2、討論
1)你能找出兩首樂曲的音樂主題嗎?
2)它們的風格特點是什么?
教師小結:
(1)《預兆》是一首速度很快的樂曲,表明了無調性音樂非常適合于表現恐懼和焦慮一類的情緒。音樂展現了一個處于極度痛苦的幻覺世界?;局黝}:上行旋律線條,以各種方式反復出現在作品中。
(2)《往事》具有抒情的風格,表現了一種好像在沉思的情緒。并帶有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特點
當堂檢測:逆行是樂曲中主題展開和變化的一種手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著編排一個音列,并作出這個音列的逆行。
總結提升:1、什么是調性音樂?P156
2、什么是無調性音樂 P156
3、什么是十二音音樂?P156
高一下學期第二十三節《爵士樂》 新授課
學習目標:
1、對比聆聽早期爵士樂藍調與拉格泰姆音樂,比較、感受兩種音樂形式的風格特點。
2、欣賞《藍色狂想曲》片段并思考問題。
3、通過跟隨音樂《mack the knife》進行身體律動,體驗“搖擺”的特點。
4、通過游戲“節奏接龍”以及欣賞爵士樂隊演奏的《加魯島》片段,感受到爵士樂“即興性”的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是了解爵士音樂的基本知識,分析爵士樂風格特點。
難點是體驗爵士音樂中的節拍強弱規律,以及創編爵士即興動作表演。
預習自測:1、什么是爵士樂?
答: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黑人舞蹈音樂。
2、什么是迪克西蘭爵士樂?
答:吸取了布魯斯和拉格泰姆的成分、由小號領奏的小樂隊即興演奏的爵士樂。
3、什么是自由爵士樂?
答:自由大膽發揮的爵士樂,具有全新的節奏概念。
合作探究:
樂曲《新年好》和爵士版《新年好》的兩首樂曲旋律是相同的,但給你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說一說為什么呢?
你們知道第二首樂曲屬于什么風格的音樂嗎?
(爵士風格)
早期爵士樂是建立在民間藍調和拉格泰姆的基礎上形成的。歸納總結布魯斯與拉格泰姆的特點與區別。
(布魯斯:歌曲演唱,憂郁。
拉格泰姆:鋼琴演奏,活潑。)
《藍色狂想曲》中都有什么演奏樂器?傾聽演奏樂器有什么變化?
(使用了單簧管、小號、薩克斯、鼓、鋼琴、提琴……
其中小號使用了弱音器。使用了滑音、顫音、爆裂吹奏等夸張、對比強烈的表現方法。)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演奏者們在演奏的同時,身體一直在微微地晃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來做這樣一個活動。請兩位同學跟隨老師彈奏樂曲的強弱拍,進行肢體動作表演。
(由于爵士樂采用了大量的切分節奏,改變了嚴肅音樂的強弱規律,通常情況下,第1、3拍是強拍,2、4拍是弱拍。而在爵士樂中強弱關系正好反了過來:第1、3拍是弱拍,而2、4拍是強拍,。這些效果使得爵士樂具有了非常明顯的節奏特征。)
當堂檢測:
教材p163.結合欣賞的兩段爵士樂,試著練習下面的爵士樂節奏。
爵士樂使用的樂器有哪些?
(薩克管、小號、鋼琴、長號、爵士鼓等)
總結提升:
總結爵士樂三大特點:獨特的聲音、搖擺、即興性。
第二十四節 高山流水志家國 新授課
學習目標:
1、本節課以欣賞《流水》作為重點內容學習,課上教師提供《流水》音像資料,完整欣賞與重點段落聆聽相結合,了解古琴各種演奏法,并對樂曲“起承轉合”結構和音樂要素有初步了解。
2、利于課本教材及教參提供的文字、圖片等資料,教師提供音、視頻學習資料,學生通過觀賞古琴的歷史、形制、曲譜以及與古琴相關的音樂故事來豐富知識。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古琴曲淡泊、優雅、深邃,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美和藝術美。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有關古琴的知識,并初步理解和感受古琴曲的風格特征。
預習自測:
1、搜集有關古琴、編鐘、塤的文字,課堂交流。
古琴: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 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余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并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代涌現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并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
編鐘: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 ( http: / / baike. / view / 48367.htm )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 http: / / baike. / view / 493155.htm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塤:古代用陶土 ( http: / / baike. / view / 325433.htm )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 ( http: / / baike. / view / 252457.htm ),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2、關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合作探究:
1、古箏和古琴的音色對比
歸納:古箏——音色清晰,彈性、穿透和顆粒狀;
古琴——音色深邃,悠遠、空靈和細膩感。
欣賞古琴曲《流水》,分析它的音樂要素
節拍 節奏 旋律 情緒 風格 調式 曲式結構 主題
(變化拍子)2/43/4 4/4 自由富于變化密集和疏松相結合 淡泊、優雅、深邃,意境深遠。 平靜 起伏激越舒緩 以抒情性的曲調為主體,結合摹擬性的展開,既有華麗新穎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樸實沉郁的風格。 F 大調 起,承,轉,合。 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描繪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畫了奔騰的江河與大海,表現了人們對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熱愛和贊頌。
古琴的演奏技法
歸納:同音裝飾、按音演奏、滾、拂的手法
當堂檢測:
請說說《流水》這首樂曲所表現的是實景、實情呢?還是虛幻、臆想呢?
答:音樂可以通過旋律、節奏、音色等來表現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現具體的物體,例如高山和流水。
音樂表現的手段是“聲”所以凡是描寫有聲的事物就會比較像。
因此《流水》這首樂曲所表現的是實景、實情。
總結提升:
聆聽下列兩首中國古代著名樂曲,談談聽后感。
《梅花三弄》(編鐘與樂隊)
《十面埋伏》(琵琶獨奏)
答:《梅花三弄》用古琴彈出來,別有一番韻味。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此曲結構上采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 ( http: / / baike. / view / 323341.htm )》。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這個曲子彈奏的感覺很有大自然的聲音,很空靈,如沐天地間,聽山林的聲音,果真師法自然。
《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氣勢雄偉激昂,用音樂敘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現了名聞古今的楚漢之戰,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那激動人心的旋律令聽者無不熱血沸騰、振奮不已。
第二十五節西出陽關無故人 新授課
學習目標:
聆聽《陽關三疊》和《揚州慢》,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音樂風格,認識其所反映的歷史現象、音樂內容及作品的藝術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關中國古代藝術歌曲的基礎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聽賞、演唱具有“極品”意義的中國古代藝術歌曲,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和風格特征,初步掌握相關知識。
難點:合唱曲《陽關三疊》中“三疊”的不同情緒表達的掌握。
預習自測:1、預習唐詩《陽關三疊》內容和詩意
答:是唐代的一首歌曲,是有感于一位從軍朋友的別離之情而寫的歌曲,它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壓迫下的哀怨情緒。
2、預習宋詞《揚州慢》內容和背景
答:1196年冬至的傍晚,作者路過揚州,眼見此地十幾年前曾被金兵騷擾,至今仍是一派凄涼的景象,引起作者心中無限傷感而作此曲。
合作探究:
南宋末年的社會情況?
答: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以寄托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2、何為陽關?何為三疊?
答:回答,教師補充
陽關: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灘上,在玉門關南,而古以南為陽,故稱“陽關”,陽關是古代中外陸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 古城關東面為農田,遠處有壽昌城廢址,三面沙丘,沙梁環抱,流沙茫茫,一望無際;北面墩山上有一漢代烽燧,保存完好;東為紅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溝,長約20米,溝中泉水涓涓,甚為甘冽,兩岸有漢墓多座?,F在古陽關雖已被流沙掩埋了,但從古董灘向西翻越幾道山梁,仍能看到陽關的遺跡,其墻基隱約可辨,碎瓦破磚遍地散落。只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了
三疊:在當時演唱時將其中詩句反復吟詠三遍,用一個曲調作反復變化,疊唱三次。
《陽關三疊》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詩詞含義?
答: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們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陽關以西還是貧荒絕域,自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貧荒的艱辛寂寞。因此臨行之際的“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厚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
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體驗,包含對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當堂檢測:
聽賞《揚州慢》,從內容、音調、情緒、結構等方面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音樂風格。
聽賞當代抒情歌曲《我愛你,中國》 ,比較它與《陽關三疊》、《揚州慢》在風格上的不同。
總結提升:學唱歌曲《陽關三疊》,掌握音樂要素中,旋律、節奏、速度及情感體驗,課堂中以個人或小組演唱形式,檢驗學生對作品演唱的把握程度。
第二十六節 《沈心工與李叔同》 新授課
學習目標:
1、聆聽《體操——兵操》、《黃河》、《祖國歌》、《送別》并演唱歌曲《祖國歌》、《送別》,從作品的內容和旋律中,感受、體驗20世紀初我國學堂樂歌的情感表現和風格特點,在聽賞和歌唱中認識和了解這些歌曲所反映的時代思想。
2、能運用旋律、節奏、音區等音樂要素分析“學堂樂歌”的風格及特點,能在討論、探究中對“學堂樂歌”當時的社會價值以及在我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中所產生的影響及其重要意義發表自己的看法。
3、重點認識、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進而認識了解20世紀初我國學堂樂歌的產生和發展。
重點、難點:
重點:賞析、體驗“學堂樂歌”中的代表作,并了解其對我國近代音樂所產生的作用,對歌曲當時的社會價值作一番探究,提升對作品、對人物的分析能力。
難點:用音樂要素分析“學堂樂歌”的風格及特點,準確把握好演唱情緒。
預習自測:學堂樂歌的興起與發展
答:學堂樂歌一般指清末民初時期學堂所開設的音樂課,也指為學堂唱歌所用而編創的歌曲。1909年清朝學部在《奏請變通初等小學堂章程折》和《學部奏變通中學堂課程分為文科實科折》中規定,中小學堂應設立“樂歌”課,這成為以后通稱樂歌的根據。 一、學堂樂歌起源之簡況 學堂樂歌是中國近代學校音樂教育的濫觴,它主要是由中國留日學生發起和推廣的。20世紀初,中國一大批愛國知識分子東渡日本,學習新文化知識,以報效祖國。百日維新失敗后逃亡到日本的梁啟超,在音樂教育方面,對于學校中的唱歌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梁啟超在他的《飲冰室詩話》、《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羅馬傳奇》、《論幼學》等論著里發表了不少有關音樂教育的評論,主要論點有:其一,重視音樂的社會教育作用,認為音樂能申民氣、振精神、怡 性情、益教育。其二,積極介紹推薦樂歌作家,主張發展新音樂。其三,力主向歐、美、日諸國學習先進知識、文化。其四,強調發展民族傳統。梁啟超的宣傳鼓動對當時的學堂樂歌活動具有重大的影響。
合作探究:
1《體操——兵操》和《同桌的你》兩個唱段風格上有何異同?(初步重點找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點)。
2、更喜歡哪首歌曲?為什么?
3、名詞解釋:學堂樂歌?
4、學堂樂歌其內容上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5、結合歷史知識,請思考且回答學堂樂歌產生的時代背景?
當堂檢測:
1、聆聽歌曲《體操——兵操》,思考且回答如下問題:
1)結合譜例(展示教材配套課件譜例),思考這首最早創作的學堂樂歌有什么特點?(從音樂要素入手如旋律、節奏、音域等)
2)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思想?
2、對比欣賞《體操——兵操》和《黃河》 兩首歌曲在音域和節奏上有何異同?這種不同有何藝術效果?
結合譜例欣賞《祖國歌1》和《祖國歌2》,(展示課件譜例),對比這兩首曲子記譜上有何不同?音樂效果上有何差別?(重點體會2/4拍同4/4拍之異同)
總結提升:除了沈心工、李叔同外,你好能從有關資料中找到學堂樂歌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嗎?
答:曾志忞(1879-1929)號澤民,上海人。其父曾鑄,1905年任上??偵虝L。1901年曾偕夫人曹汝錦赴日留學。次年參加沈心工發起組織的“音樂講習會”,1903年于東京編印出版的《江蘇》雜志上,連續發表《樂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其中以五線譜和簡譜對照刊印了《練兵》、《游春》等6首歌曲,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公開發展的學堂歌曲,也是現能見到的中國人正式使用簡譜的最早記錄。
高一下學期第二十七節《蕭友梅與黃自》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聆聽《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理解其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認識、了解蕭友梅與黃自的生平及主要貢獻。
(二)在認識、了解清唱劇《長恨歌》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有關清唱劇的基礎知識。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專業音樂事業興起的情況。
重點、難點:
重點:《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的藝術表現力的發掘,音樂旋律、情緒、聲部層次等方面的特點。
難點:指導讀譜,聆聽音樂;作品的藝術性體現及黃自在中國音樂史的地位及影響。
預習自測:
蕭友梅與黃自的生平及主要貢獻
答:蕭友梅先生是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現代音樂史上開基創業的一代宗師、現代專業音樂教育 ( http: / / baike. / view / 987435.htm )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為中國音樂 ( http: / / baike. / view / 35402.htm )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在音樂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蕭友梅在音樂創作和音樂學方面也有顯著成績,音樂作品主要有弦樂四重奏《小夜曲 ( http: / / baike. / view / 22202.htm )》(1916,為中國第一部重奏作品),鋼琴 ( http: / / baike. / view / 9325.htm )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問》、《五四紀念愛國歌》等100多首聲樂作品,音樂學著作主要有《和聲學》、《普通樂學》、《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階概說》、《中國歷代音樂沿革概略》等。 二十世紀中國的音樂教育,蕭友梅是最有貢獻的人之一;
黃自(1904-1938)字今吾,江蘇 ( http: / / baike. / view / 4141.htm )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是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30年代重要作曲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56296.htm ),音樂教育家,早年在美國歐伯林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校學習作曲。1929年回國,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國立音專理論作曲組任教,并兼任音專教務主任 ( http: / / baike. / view / 627046.htm ),熱心音樂教育事業 ( http: / / baike. / view / 295108.htm ),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黃自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 ( http: / / baike. / view / 987435.htm )影響最大的奠基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052433.htm )。
什么是新文化運動
答:新文化運動為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 ( http: / / baike. / view / 9564.htm )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 ( http: / / baike. / view / 300006.htm )與賽先生 ( http: / / baike. / view / 299990.htm )),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并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 ( http: / / baike. / view / 949513.htm ),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并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合作探究:
一、《問》的賞析
1、聆聽作品演唱錄音,演唱者在試圖表現什么,作曲者的意圖如何?請你通過聆聽去揣摩。
2、在闡釋中發掘作者“為何問?問什么 怎么問 ”。同時,分析作品的音樂特點,前后音樂旋律線條、節奏的變化。共同去試圖發掘作曲家的內心境界,從而深刻感受作品,表現作品――發自內心的演唱和深刻體味。
二、《漁陽鼙鼓動地來》的賞析
1、分析作品表現內容,音樂特點。注意三個發現:發現內容層次的變化,發現情緒的變化,發現聲部的變化。
4、欣賞 《漁陽鼙鼓動地來》視頻及CD兩個版本,你的體會有何變化
5、在作品的發掘中,有關白居易的《長恨歌》及黃自的清唱劇《長恨歌》你了解哪些,還希望了解哪些。你認為了解這些對理解欣賞《漁陽鼙鼓動地來》有何幫助。
6、在作品的發掘中,提問你了解哪些有關黃自的生平及作品。你對他的作品有何評價?資料中是怎樣評價其在中國近代音樂創作地位的?你還有什么疑問?
當堂檢測:聽下面三首作品,并談談感受
《玫瑰三愿》:詞作以擬人的手法,表現了玫瑰的不幸和愿望。經著名作曲家黃自譜成樂曲后,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樂曲以贊美和感嘆的音調,曲折地表達了知識分子對國破家亡的憂憤之情?!睹倒迦浮肥欠浅V?,很多聲樂藝術家都對其進行過詮釋。它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無情風雨莫吹打,我愿那愛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紅顏常好不凋謝”的感傷之情與善良愿望。這首歌是兩段體結構,前段像溫柔的吐露,后段則帶有急切的熱情,當旋律通過模進和重復發展將情緒向頂點后,旋律跌入低音區,最后的歌聲“好教我留住芳華”顯得十分懇切、誠摯。
《花非花》:《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山在虛無縹渺間》:這段音樂很寫得很甜美,這部分是《長恨歌》第八段,《長恨歌》本身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長詩,但并沒有用白居易的詩,只是用了他的詩名。這是《長恨歌》里面的第八段,寫的是楊貴妃在她死了以后進入蓬萊仙境的感覺,可能是想到了仙女吧,所以這一段合唱很美。
總結提升: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專業音樂事業興起的情況。蕭友梅、黃自的地位在中國近代音樂史的地位,對后世音樂的影響
答:蕭友梅先生是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現代音樂史上開基創業的一代宗師、現代專業音樂教育 ( http: / / baike. / view / 987435.htm )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為中國音樂 ( http: / / baike. / view / 35402.htm )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在音樂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黃自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 ( http: / / baike. / view / 987435.htm )影響最大的奠基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052433.htm )。
高一下學期第二十八節《聶耳》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聆聽《金蛇狂舞》,學唱《畢業歌》,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并在此基礎上認識作品所表現的社會生活內容,進而知道其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
(二)在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重新認識聶耳音樂創作的藝術性與革命性。
(三)初步了解20世紀30年代左翼音樂運動對我國新音樂文化發展的影響。
(四)了解“螺螄結頂”這種民族器樂創作手法。
重點、難點:
(一) 重點:
1、學習演唱《畢業歌》并體會歌曲表達的時代精神。
2、通過欣賞《金蛇狂舞》感受中國民族器樂曲的藝術魅力。
(二) 難點:了解“螺螄結頂”這種民族旋律寫作方法。
預習自測:
聶耳簡單生平及簡單的歌曲創作背景
答: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云南 ( http: / / baike. / view / 7242.htm )玉溪 ( http: / / baike. / view / 4318.htm )人。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音樂家。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 ( http: / / baike. / view / 3917225.htm )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 ( http: / / baike. / view / 247926.htm )革命音樂先驅。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http: / / baike. / view / 9277.htm )《義勇軍進行曲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84.htm )》的作曲者。另外由趙丹 ( http: / / baike. / view / 42035.htm )主演的影片《聶耳》在1959年上映后也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這部電影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傳記片。聶耳的音樂創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作出《大路歌》、《碼頭工人歌 ( http: / / baike. / view / 292368.htm )》、《開路先鋒》、《新的女性》、《畢業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除了他個人的天才,最主要的是他深入社會生活的最底層。他在1933年6月3日的日記中總結說:“音樂與其他藝術、詩、小說、戲劇一樣,它是代替大眾在吶喊,大眾必然會要求音樂新的內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態度?!?br/>《國歌》
答: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把這首歌作為代國歌,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金蛇狂舞》
答:民族管弦樂曲,取材于民間器樂曲《倒八板》,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易名《金蛇狂舞》,并且親自指揮灌制成唱片。
合作探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大調式還是小調式?是什么情緒?
答: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三十年代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在人民中廣為流傳,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把這首歌作為代國歌,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由于歌曲的創作背景就決定了它的調性為大調式,高亢、激昂、明亮。
2、民族器樂合奏曲《金蛇狂舞》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它由聶耳根據民間傳統樂曲《倒八板》(又名((老六板》)整理改編而成,這首樂曲與原曲《老六板》的不同之處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是將原曲的尾部加以發展,并作為新曲的開始;其次是將旋律中的而用fa代替,這樣的變動就為音樂帶來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樂曲保留原曲喜慶歡快的基調,而且把熱烈奔放的氣氛進一步地充分發揮
3、《金蛇狂舞》是民族器樂合奏曲,表現了什么?
答:表現了在我國傳統民間節日中人們舞動巨龍、鑼鼓喧天的歡樂場景。
4、聶耳將其定名為《金蛇狂舞》,反映了什么?
答:放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定信念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5、樂曲表達什么了什么?是怎么表現的?
答:樂曲短小精悍、歡快流暢。演奏形式生動活潑,鏗鏘有力的鑼鼓,有時作間奏、有時與絲竹樂隊對奏、有時與曲調同時奏鳴,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
6、引子的旋律是什么情緒? 主題旋律的旋律是什么情緒?
答:昂揚、奔放的引子。接著,由鼓、鈸奏出激越的音響作為過渡,引出明快、流暢的主題樂句。主題旋律具有強烈的內在推動力,賦予樂曲熱情、興奮、歡樂的色彩。
7、樂曲怎么運用音樂要素要表現歡樂的氣氛的?
答:第2段上、下旬對答呼應,并將對答的雙方處理成領與合、吹與彈、鑼與鼓、強與弱等對比關系,情緒逐層高漲,達到了全曲的高潮,巧妙地描繪出民間喜慶時人們舞動巨龍、鑼鼓喧天的歡樂場景。
當堂檢測:
1、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分析歌曲中各個音樂要素及其起到的作用
答:歌曲的結構嚴謹,是一段體形式.歌曲的旋律線條起伏,大多為上行的旋律線,使音樂情緒向上發展,節奏鏗鏘有力,采用明朗寬廣的大調和四二拍子形式寫成,具有鮮明的進行曲的風格和特點, 使歌曲充滿革命的激情。
音樂語言生動新穎,詞曲結合緊密牢固,歌曲前奏就是“1,3,5”一個分解大三和弦構成的旋律,體現了大調式的特點。
旋律開始進行是純四度上行跳進, 弱起的節奏,給人以緊迫感,純四度旋律音程上行時具有鮮明的戰斗性和號召性,有不斷向前推動的力量。這和《國際歌》的開始處是相同的,向人民發出了戰斗的號角。
歌曲中間連續出現的三個“起來”51,13,35它們均起于弱拍,而且是后半拍,在旋律進行的音勢上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強烈,一浪高一浪的向前進行,直把歌曲推向高潮。它不僅旋律與歌詞結合緊密,而且音樂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也非常突出,產生了巨大的號召性和戰斗性.
歌曲的結尾“前進”反復了三次落在一個“進”字上,是純四度下行跳進的連續使用, 純四度旋律音程下行時則具有沉著、肯定的特點,最后結束在一個四分音符"1"上.詞曲結合得緊密,音樂語言生動新穎,結束短促有力,干凈利落,給人一種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覺,堅定了人民必勝的信念。
旋律多采用短句短音,這使歌曲堅強有力而富有戰斗性。而節奏上三連音和休止符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三連音在全曲出現了五次之多.在前奏中就出現了三次,那是戰斗的號角已吹響。
休止符和十幾個重音記號的使用恰當、自然,大大加強了歌曲的堅強、勇敢的戰斗情緒。特別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一句中的休止符的使用更有它特殊的效果和含義,在這一句的“到了”之后, 作者用了一個八分休止符,此時無聲勝有聲,造成一種特有的緊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險的時候”,向人們敲響了警鐘,使人們清楚的意識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總之, 國歌的這些音樂要素使這首歌曲表現了中國人民在何時何地,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這首歌不愧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
總結提升:
關于民族管弦樂:
民族合奏曲又稱民族管弦樂,是民族管弦樂隊演奏的樂曲。
民族管弦樂隊的樂器基本上由民族樂器組成,分為吹管樂器組、拉弦樂器組、彈撥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
吹管樂器組的樂器有笛子、吱吶等;拉弦樂器組樂器有二胡、革胡等;彈撥樂器組樂器有琵琶、柳琴等;打擊樂器組樂器有木魚、鑼鼓等,每個樂器組都具備完整的樂器配置,根據音域分為高音聲部、中音聲部和低音聲部。
民族管弦樂隊樂手一般在30人以上,大型樂隊甚至超過百人,樂隊規??梢愿鶕非枰?,自由配置。
民族管弦樂隊的音色豐富多彩、音響層次分明,既可以演奏簡單重奏效果的傳統絲竹樂風格的樂曲,又可以將現代創作的樂曲中各種不同的風格特色完美地展現,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高一下學期第二十九節《 冼星海》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聆聽《黃河大合唱》第四樂章和第七樂章,感受、體驗其豐富多彩的音樂情緒,認識這部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
(二)認識、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光輝一生,記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地位及其貢獻。
(三)在欣賞和演唱歌曲中,理解《黃河大合唱》的內在情感和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音樂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對比感受《黃水謠》、《保衛黃河》的音樂情緒。
難點:《保衛黃河》情緒及聲音力度的把握和襯詞的演唱。
預習自測:
關于《黃河大合唱》
關于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抗日救亡歌詠運動
答: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進一步侵犯華北,國民黨政府聲言“先安內,后攘外”,繼續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救亡運動。隨著救亡運動的發展,群眾的愛國歌唱活動逐漸展開。1934年下半年,聶耳創作了《畢業歌》、《前進歌》、《自衛歌》、《義勇軍進行曲》等,通過電影和戲劇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為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左翼音樂運動 ( http: / / baike. / view / 464237.htm )的參加者,在思想上、組織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左翼文學、戲劇、電影工作相配合,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音樂活動:
1)為左翼影劇和群眾救亡歌詠活動20創作歌曲傳播革命音樂和開展救亡歌詠活動3)團結音樂界愛國民主力量和擴大進步音樂陣線
合作探究:
抗日戰爭時期的優秀歌曲?
答:(《解放區的天》、《東方紅》、《二月里來》)
欣賞歌曲《黃水謠》回答:
歌曲是三段體即:A B Aˊ它前后所表現的情緒有變化嗎?
A:旋律抒情、明朗,(人民對過去黃河兩岸美好、和平、寧靜生活)
B:悲憤的音調,緩慢的速度(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
Aˊ:是A段的再現,凄涼(黃河依然如故,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
欣賞《保衛黃河》.回答問題:
(1)老師想知道現在同學們心里的感受?兩首歌曲聽的效果一樣么 結合音樂要素談一下。
答:兩首歌曲形成鮮明的對比。激昂、興奮。戰斗的情緒
(2)歌曲在演唱中運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呢?
答:女聲合唱、混聲合唱;齊唱、輪唱;
4、.練唱《保衛黃河》
(1) 練習齊唱:節奏準確,聲音雄壯有力
(2) 學習輪唱,最后加上詩朗誦演唱
當堂檢測:
1、歌曲《黃水謠》是怎樣表現的?(從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等要素分析)
答: 二胡曲《黃水謠》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第五樂章中的一段音樂,其實是一首民謠體歌曲。民謠體是一些流行于民間帶訴說性的民歌。而《黃水謠》是一首新型的民謠體歌曲,它敘述千百年來勤勞的人民在黃河兩岸勞動和生活,傾訴中國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滿腔憤恨。《黃水謠》的曲調寫得十分成功。它深厚而寬廣,把作者對勞動生活的愛、對祖國地的深情表達得真切感人。
  樂曲是帶再現的三部曲。
第一部分:旋律寬廣,呈波浪式行進,流暢而從容,描述了黃河壯美的風光和老百姓對家鄉的熱愛。明朗而親切的曲調是苦難中的人們對家鄉的美好追想,音調在優美中帶著傷感。
第二部分:節奏沉重,音調由低逐步轉向悲憤的控訴,表達了對日寇的切齒仇恨;接著的下行音調和減慢的速度突出了低沉、凄涼的情緒;最后一句在連續的四度下行中結束,表現了中國人民強壓在心頭的極度悲憤。
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情感在復現中引向深入;中國人民原有的美好生活已被敵人踐踏,可黃河仍在日夜奔流不息,中華民族正一往無前地共赴國難。
2、談談聽、唱《保衛黃河》后的感受
答:《保衛黃河》是《黃河林合唱》中的一首,《黃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譜曲,光未然填詞。
《保衛黃河》氣勢宏偉磅礴,音調清新、樸實優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地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這首歌的曲具有明快、有力的特色,這樣的曲再配上絕妙的歌詞,鼓舞和教育了人民為無產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保衛祖國而英勇斗爭。
先說歌詞的妙?!帮L在吼!”一個“吼”字把風擬人化,道出了風的猛?!包S河在咆哮!”也用了同樣的手法,道出了黃河的波濤洶涌。這兩句表面上寫自然事物,實際上寫出了人民對敵人深入骨髓的恨。之后,用“山崗”與“高粱”把這種恨的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這樣巧妙過渡,由物及人,歌頌了抗日英雄為國獻身的精神?!岸似鹆送翗屟髽?,揮動著大刀長矛”具體描述出了抗日英雄保衛國家的壯舉,寫得生動、形象。最后四句:“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這幾句層層遞進,有力地號召人們奮起抗敵,保衛我們親愛的祖國。
再說這首歌的曲。開頭的“1 1 3 | 5 — | 1 1 3 | 5 — |”這兩小節的調子相同,冼星海先生這樣重復前一小節,并沒有讓人感到枯燥,覺得多余。相反的,它還會讓人感到和諧、有力,讓那唱完第一小節后未盡的激情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且歌曲中好幾次都用了反復,給人以氣勢磅礴之感。比如“5 3 5 6 5 | 1 1 0 | 5 3 5 0 | 5 3 5 6 5| 2 2 0 |”這兩節干脆有力、節奏鮮明、震撼人心。我想,如果這兩處都不用反復,那只會給人一種欠缺感。再看最后:“5. 6 1 1 | 0 5. 6 | 2 2 5.6 | 3 3 5. 6 | 3.2 1 | 1 — |”這幾小節把全歌推向高潮,它們所對應的歌詞是排比句式,這幾小節的曲都不一樣,唱起來也有一定難度,但這一小段的感染力極強,是非常鼓人心的。
總結提升:
同學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黃河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國日益強大的今天,我們要時刻不忘國恥,牢記自己責任,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早日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富強而奮斗。 聆聽、思考、討論問題 師生共同討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和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課后作業: 利用網絡或其它形式欣賞黃河大合唱的其它樂章。進一步感受這部作品的精神價值。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節《新中國的歌》 新授課
學習目標:
本節課以演唱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優秀歌曲作品為主線,對比新中國成立前后歌曲創作的主題和風格不同點,比較中外作品風格異同,拓展思維訓練。
根據本班學生自身特點的開展綜合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高尚的音樂興趣,發展音樂鑒賞評析能力,創造并表現音樂作品能力,增進熱愛祖國的音樂要求,培養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重點、難點:
1、新中國的建立為我國音樂歷史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這一時期的歌曲題材廣泛,題材多樣,民族文化多元化,音樂作品浩如煙海。應注重感受、體驗歌曲的情緒,認識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了解當時創作歌曲的基本特征,認識歌曲的體裁及風格,掌握群眾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相關的基礎知識。
2、通過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嘗試創作和表演的綜合活動。
預習自測:
(1)與大家分享你心中最喜愛的歌曲、演唱家以及介紹他們的聲音特點、歌曲風格等特點、原因,并為同學們范唱一兩句。
(學生:有喜歡李谷一嗓音的甜美細膩;有喜歡吳雁澤、李雙江聲音的寬廣洪亮;有喜歡殷秀梅、彭麗媛演唱歌曲時的端莊、豪放和寬闊;也有喜歡······)
談談對于新中國成立前后的歌曲風格理解,并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歌曲的繁榮景象。
答: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音樂文化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我國廣大音樂愛好者和工作者滿懷熱情地創作了大量豐富表現新時代精神的音樂作品。由于特定時代的局限和左的思潮的干擾,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在題材及體裁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獨唱形式的革命抒情歌曲和革命群眾歌曲作為一種時代主流登上了歷史舞臺。而重在刻畫個人內心微妙情感的及專業性較強的藝術歌曲創作題材也僅限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烈士詩抄》以及那些歌頌祖國或贊美軍民魚水情等內容的詩篇,以至于為“五四”以來優秀的作品或者歷代古詩詞譜曲則被視為“禁區”。 這導致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藝術歌曲很難有發展的機會,優秀的作品很少。這種狀況一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有所改善。音樂家在保留民歌的原有風格基礎上進行整理加工創作了一些藝術歌曲。如丁善德創作的《槐花幾時開》、《瑪依拉》,孫云雁創作的《五哥放羊》,徐振民創作的《三十里鋪》等。
(3)學生展示總結新中國成立時期的歌曲,按體裁歸類。
聲樂曲分類 代表作品 風格特點
群眾歌曲 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河上、社會主義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 歌詞通俗易懂,音域不寬結構整齊節奏鮮明適于群眾集體合唱
藝術歌曲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塞北的雪等 歌詞采用著名的詩歌,著重個人情感的抒發和內心的的揭示,演唱注重聲樂技巧的發揮
軍隊進行曲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行進步伐節奏,多在行進中演唱,強拍突出
抒情歌曲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瀏陽河、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十送紅軍、媽媽教我一支歌、唱支山歌給黨聽等 直接或間接抒發演唱者對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旋律優美,節奏舒緩,甜美柔和
少兒歌曲 讓我們蕩起雙槳、歌聲與微笑等 活潑、輕快具有跳躍感
頌歌 北京頌歌 節奏平穩,旋律莊嚴、宏偉、熱情
合唱歌曲 游擊隊歌、東方紅、學習雷鋒等 內容積極向上,演唱形式多樣、富有時代特點
通俗歌曲 思念、懂你、燭光里的媽媽等 強調娛樂性和即興性節奏強烈、清晰、單純而富有變化
合作探究:
欣賞由施光南作曲、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歌曲的情緒、風格特點是怎樣的?
答:①這首歌作于1977年,此曲原唱是吳雁澤,表現了粉碎“四人幫”,舉國歡慶十月勝利的喜悅之情,歌曲歡快、熱情。有人給予很高的評價:“《祝酒歌》是能唱醉億萬人民的心的歲月,此時歷史正向新時期轉折,新生活的帷幕正向每個中國人拉開”。這支歌在1980年被評為優秀的群眾歌曲,可見此曲正代表了新中國成立后群眾歌曲的總體特色和時代精神。
②、介紹施光南:作曲家,浙江金華人(1940-1990),他的作品音樂形象鮮明、感情熾熱、旋律優美動聽、別具一格,作有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周總理,你在哪里》和歌劇《傷逝》,小提琴獨奏《瑞麗江邊》,舞蹈音樂《鴻雁高飛》等。
③師生共同分析歌曲結構、旋律、節奏、風格等特點:歌曲為再現的復二部曲式結構。第一段在中音區回繞進行,含蓄婉轉,表現內心的情感;第二段節奏緊縮,旋律向上,音調活躍與第一段形成反比,更好地表達了歡欣、喜悅的情緒;第三段“今天啊暢飲勝利酒···”是第一段曲調的變奏發展,基本保持原有的節奏型,但音區提高了,因此曲調顯得挺拔、剛強,形成歌曲的高潮。歌曲結束時,是與引子為素材的再現部分,音調提高了八度,使歌曲情緒顯得更為激動、熱烈。最后以漸慢的速度、上行的旋律,推出了高潮,圓滿地結束全曲。
此曲糅合了多種民歌風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民歌調,又有江南民歌的風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的風格,又有進行曲的特點。詞曲中還運用了戲曲、曲藝的手法。
當堂檢測:
創作和表演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由一位同學代表負責介紹本組的表演歌曲、表演形式、表演者及有關此歌曲描寫的背景、內容等。
2、分小組進行表演,鼓勵學生在演唱群眾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等同時,大膽融合并運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創造表演。
3、下面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創編內容。
(此項音樂實踐活動本著“全員參與與張揚個性”相結合的原則,以下只是選取表演成功的一部分例子。)
(1)歌伴舞的表演形式:由小組成員演唱抒情歌曲《南泥灣》,加入數人的秧歌舞蹈的表演。學生演唱時運用男女聲混合演唱的方式,由女生唱第一段“花籃里花兒香···”,男生在“好地方來好風光”處加入······。
(2)演唱《游擊隊歌》,加入打擊樂器-鼓,由學生敲擊伴奏節奏如下:4/4
OXX|OX OX OX OXX|OX XXXX X·X XO|OX OX OX OXX|
OX OX OX OXX|OX OX OXX XO|······
(3)采用領唱和齊唱的演唱形式,演唱《誰不說俺家鄉好》,由薩克斯伴奏或其他樂器伴奏。
(4)配樂詩朗誦:學生演唱滿文軍的歌《懂你》,(音響伴奏時可加入口琴、單簧管、長笛等任意一兩樣樂器伴奏),再由一人領唱,另一人或一組學生朗誦本組他們自己創作的詩歌《母親》,其余同學齊唱。
(5)最后,由教師彈奏鋼琴,教師領唱,師生共同演唱一段藝術歌曲《我愛你,中國》。
總結提升:
(1)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歌曲的繁榮景象,以及這一時期的歌曲在我國的音樂歷史長河中的作用,甚至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價值和貢獻。
(2)夏里亞賓說:“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嗎 你腦子里是怎樣想,心理怎么感覺,你用感情唱出來,這才是歌唱”,那么,“情從何而來?”,情從人心來,將眼中的所見之人、事物、情景等轉化為心中所想,再轉化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將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靈魂投入到歌唱之中,歌聲才能打動人們的心。正所謂“心中有歌,人皆自醉”。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一節《樂壇新曲》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聆聽《亂云飛》,熟悉音樂主題,感受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
(二)通過對比聆聽、體驗、分辨中西樂隊,比較中西樂隊的風格色彩
(三)了解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發展概況,簡單了解彭修文及其代表作品
重點、難點:
重點: 聆聽《亂云飛》的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
難點: 分辨中西樂隊
預習自測:
問題:請介紹中國器樂創作
1、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借鑒創作經驗,創作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
2、搜索外來樂器“民族化”創作實踐。
3、20世紀80年代,將世界現代音樂觀念和新的創作技法與中國民族音樂相結合。
合作探究:
(一)聆聽京劇片短,結合以前所學,按樂器組寫出傳統京劇樂隊中文武場樂器有哪些
(二)新授課《亂云飛》
1、聆聽民樂演奏《亂云飛》按樂器組寫出傳統京劇樂隊中文武場樂器有哪些
2、聆聽民樂隊演奏的《亂云飛》,按樂器組寫出民族管弦樂隊樂器
并回答問題:
3、演唱主題熟悉作品
4、介紹民族管弦樂隊發展概況和編制
5、觀看金色大廳演出片斷《亂云飛》,按樂器組寫出西洋管弦樂隊樂器
樂 器 組 傳 統 京 劇 樂 隊文 武 場 樂 器 民 族 管 弦樂 隊 樂 器 西 洋 管 弦樂 隊 樂 器
管 樂 器 組
撥(彈)弦樂器組
弓 弦 樂 器 組
打 擊 樂 器 組
當堂檢測:
聆聽民族管弦樂曲《亂云飛》,指出這首樂曲時以什么音調為素材創作的?你隨著唱一唱樂曲的主題嗎?
交響序曲《御風萬里》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聽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判斷樂曲中使用了哪些樂器?
聆聽交響序曲《御風萬里》的中段,你能聽出其中的漢族、藏族、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的民族音調嗎?它表現了什么主題思想?
你能聽出《黃河船夫曲》的音調嗎?它表現了什么主題思想?
總結提升:
問題:你對采用外來樂器和外來音樂形式創作民族音樂作品,以及借鑒西洋音樂創作經驗創作民族器樂曲,有什么看法?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二節《歌劇藝術》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在聆聽中熟悉《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4分11秒)和《這一仗打得真漂亮》(3分10秒)這兩首作品,初步探究這兩首新歌劇選曲在歌劇中所刻畫的人物性格,了解新歌劇音樂的一般特點,及其在歌劇中的作用。
(二)欣賞《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學唱片段,體驗用音樂四要素形成的歌劇濃郁民族地方特色。
(三)聆聽《蝴蝶夫人》(4分16秒)片段,對比中外歌劇作品,了解歌劇音樂的構成要素因時代、民族、地域、體裁、創作方法而異,重點作比較分析中西歌劇在題材、形式、風格的不同特點。
(四)在參與扮演人物角色歌劇片段的基礎上,了解我國新歌劇的發展概況以及新歌劇的基本特征,進一步認識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重點、難點:
重點:在聆聽和學唱中熟悉兩首作品,了解新歌劇音樂的一般特點,及其在歌劇中的作用。
難點:體驗音樂四要素對歌劇濃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響。
預習自測:
新歌劇的時代劃分及一般特點。
中國的新歌劇 ( http: / / baike. / view / 21306.htm ),是隨著西方音樂的傳入逐漸發展起來的,“五四”以后,中國的音樂家在接受西方音樂文化觀念的同時,對西方歌劇這種體裁形式結合著中國國情和民族審美習慣開始進行大膽嘗試,這便是中國新歌劇的形式。它既具備了西洋歌劇的一些主要特征,也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
中國歌劇有自己的發展歷史??梢哉f,從宋、元以來形成的各種戲曲,以歌舞、賓白并重,亦屬于“歌劇”性質,但還不是歌劇。歌劇可以說萌芽于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兒童舞劇《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黎錦暉作曲),配樂劇《揚子江暴風雨》(聶耳作曲)它們都將歌曲與對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 張昊作曲),《大地之歌》(錢仁康作曲),《秋子》(黃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劇特色以探索中國歌劇創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劇發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劇《白毛女》(馬可,瞿維等作曲)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歌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后來的歌劇創作有深刻的影響。為了與中國固有傳統戲曲相區別,此種歌劇被稱為新歌劇。到解放戰爭期間,又產生了不少新的歌劇創作,如《劉胡蘭》(羅宗賢等作曲),赤葉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鸞》(艾實惕等作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歌劇得到了新的發展,許多作品在繼承《白毛女》的傳統時,又吸收了地方戲曲的特點和西洋歌劇的一些有益經驗,陸續涌現出《小二黑結婚》(馬可作曲),《紅霞》(張銳作曲),《洪湖赤衛隊》(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江姐》(羊鳴等作曲),《草原之歌》(羅宗賢作曲),《阿依古麗》(石夫,烏斯滿江作曲),《傷逝》(施光南作曲)等優秀作品。
《小二黑結婚》的創作背景。
《小二黑結婚》是由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根據趙樹理的同名小說集體改編的五場歌劇,田川、楊蘭春執筆,馬可、喬谷、賀飛、張佩衡作曲。該劇創作于1952年,1953年1月由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首演于北京實驗劇場,并為1956年第―屆全國音樂周的上演劇目。
歌劇《洪湖赤衛隊》創作背景。
1951年,湖北省歌劇團(省歌劇舞劇院前身)以梅少山、楊會君、張敬安、歐陽謙叔、朱本和為骨干的集體創作組,到洪湖參加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他們在深入群眾、發動群眾的過程中,主動而又廣泛地搜集洪湖革命斗爭故事和洪湖漁歌、民間小曲。這段經歷,為此后《洪湖赤衛隊》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1951年至1959年間,省歌劇團的作曲家在向民間藝人和地方戲曲藝人學習、研究的過程中,學會和熟悉了上千首民歌,基本搜集和整理了“天沔花鼓”的全部傳統曲牌?!缎∏贸陔y開》、《沒有眼淚沒有悲傷》、《看天下勞苦人民得解放》等唱段,以江漢平原的民間音樂為主要素材,運用歐洲歌劇主題貫穿發展的手法和戲曲板腔體的創作思路,逐漸成熟。
合作探究:
一、播放視頻:獨唱、表演唱、歌劇選段《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片段,鑒別其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
二、欣賞、辨別、歸納、分組回答
1、以上分別是什么演唱形式?
2、能否說出歌劇及該唱段的名稱和產生的年代?
3、請哼唱出歌劇片段中一個樂句。
三、 聆聽《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與《這一仗打得真漂亮》兩個唱段,感受并說出唱段的速度、情緒變化的不同點(分組做題板選擇題)。
2、跟唱兩個唱段片段,根據旋律特點,鑒別音樂等要素對作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響。
3、各組推選、一位代表,選擇你認為兩個作品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特點的一至兩個樂句進行演唱,并可各抒己見。
當堂檢測:對比中外歌劇作品,了解歌劇音樂的構成要素因時代、民族、地域、體裁、創作方法而異。重點作比較分析中西歌劇在題材、形式、風格的不同特點。
總結提升:什么是歌劇藝術?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三節《流行風》 新授課
學習目標:
(一)聆聽幾首通俗作品的片段,導入本課主題。備選:《東方之珠》《明月幾時有》等。
(二)對比聆聽通俗音樂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片段,感受、探討通俗音樂的特點。
(三)聆聽《好漢歌》,聽辯歌曲的演唱方式、歌曲情緒,思考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再對比河南民歌《王大娘鋸缸》,探討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之間的緊密關系。
(四)聆聽《思念》《懂你》清唱部分片段,感受兩首歌曲的基本情緒,以情感為主線,從題材入手深入理解作品中對親情的真摯情懷。
重點、難點:
重點:完整聆聽三首音樂作品,演唱《懂你》《好漢歌》的相應部分。
難點:演唱時對作品風格的把握。

預習自測:什么是通俗歌曲?
答:通俗歌曲(又稱流行歌曲),顧名思義,是以通俗易懂、易記易唱、娛樂性強、便于流行而見長,它是屬于輕音樂范疇的一個品種。為了適應通俗歌曲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需要,而逐漸形成了自身演唱上的特點。通俗歌曲內容與形式的廣泛性和平民化,使得其演唱者的普及程度亦十分高,也就是說,多為未受過專業聲樂訓練的人員。
通俗歌曲中的語言,以質樸為本。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許多歌曲直接反映社會生活中不同層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話、直抒情懷的方式出現,一般不過多地修飾雕琢?;谕ㄋ赘枨柙~的口語化與生活化的特點,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上,就應當把歌詞的語言特點表現出來。比如歌詞的邏輯重音、感情重音,句與句之間的銜接與停頓,語氣的鮮明與準確以及連貫性與整體性等,都要通過對語言特征的把握來予以表現。
中國的通俗歌曲中,普通話為通俗唱法中的主流,這包括大陸創作的歌曲,一部分港臺歌曲以及用普通話演唱的粵語原創歌曲。演唱大陸創作的歌曲時,語音大多比較規范,講究“出字、歸韻、收聲”的咬字吐字過程,字字清晰、質樸無華?;浾Z歌曲的演唱,則應有濃烈的南國風格,但語言不通亦難為內地觀眾所接受,于是有人將粵語譯成普通話演唱,但由于語系不同,字音規律差別甚大,因而仍然難于達到粵語演唱的效果。
通俗歌曲的歌詞,一般都比較生活化、口語化,即使是帶有詩情畫意,意蘊較深的歌曲,也都從歌曲的總體氛圍上來刻畫、追求,而歌詞本身也多盡量做到口語化、生活化,因而要注意歌詞的語言性。許多優秀的通俗歌曲表達意境與氛圍十分濃郁,然其歌詞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
合作探究:
1、對比聆聽,討論: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相比,通俗音樂具有那些特點?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通俗音樂的特點。
答:通俗歌曲是通俗音樂的聲樂表演形式。它是一種通俗易唱、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大眾歌曲。通俗歌曲又稱之謂流行歌曲,它的結構大多比較精練、短小,歌曲旋律易唱易記,音域不寬。它有別于藝術歌曲和民間歌曲(富有特色的民歌),具有商業性、娛樂性、普及性和通俗性。
通俗歌曲題材豐富,大多取自于日常生活,以描寫親情、友情與愛情等人世間的情感生活居多,也有描寫理想、倫理、家鄉等社會生活種種內容的。它的風格多樣,有民謠風格的,有搖滾樂式的,有說唱敘事式的,有隊列進行曲式的,有藝術歌曲形式的,等等。由于通俗歌曲在題材上的廣泛性;在風格上的大眾化;在功能上的娛樂性與在形式上的簡易化等特性,形成了通俗歌曲歌唱方法的千差萬別。
通俗歌曲帶有“通俗唱法”的演唱風格。它是建立在說話自然的基礎上去抒發情感、發揮聲音技巧的一種歌唱方法。不受統一的技術規范所約束,也不刻意追求發聲共鳴技巧。但非常注重感情的表達,其程度往往超過了對發聲技巧的追求。通俗唱法講究聲音的質樸、注重語言親切、吐字清楚;講究獨特的韻味、夸張的表演;等等。演唱者憑借自身本能感覺表達來自于生活的喜怒哀樂,并形成人們共識的演唱韻味和風格,借助于電聲話筒的幫助,方便而易于模仿性地學唱,隨意而自娛性的表演,使其成為一種大家都能唱的、普及面廣的歌唱。
通俗歌手在演唱過程中,十分注意與觀眾的交流,往往借助音響擴大效果,以閃耀變化的舞臺美術燈光渲染氣氛,用各異的演唱方法,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電聲樂器伴奏,集說唱于一體的表演形式,努力營造出一種熱烈、寬松、隨和的氣氛。
對比聆聽《好漢歌》、《王大娘鋸缸》,思考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系并用簡練語言回答。
答:不同國家的文化藝術都是特定的國家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孕育而成的,都必然體現著各個不同國家民族獨特的民族屬性、民族風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作為當代中國人一種心理情感的表現方式無疑也具有民族性,失去民族性的流行音樂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藝術的民族性包括特有的生活習俗、地域風情、民族風格與民族形式等方面。以具有民族地域曲調的音樂形式來表現民族情感的優秀的流行歌曲一定會被人們所喜愛。同樣也會因其新穎的形式、優美的旋律、獨特的內涵而為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所喜愛,在新鮮感當中感受另一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情調及感情氣質,產生全新的審美愉悅。如果一個作曲家喪失了民族意識,放棄了對民族風格的追求,其作品不可能具有民族性,而沒有民族性的音樂永遠不可能為一個民族國家的人們所喜聞樂見、代代相傳。在追求藝術的民族性的同時也要兼顧時代性。當代中國流行音樂在民族性的追求上必須要賦予新時代新生活的特點,要與時俱進,才能被最大范圍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沒有時代特點的音樂盡管飽含十足的民族味也難保持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當堂檢測:
聆聽《思念》《懂你》并清唱其中部分片段,感受兩首歌曲的基本情緒,以情感為主線,深入理解作品。思考用什么樣的音量、情感歌唱才能更好地體現作品風格。
教師播放音樂片段:《天黑黑》、《霧里看花》、《長江之歌》、《走西口》,聽辨哪些片段是通俗音樂。
總結提升:分組討論為什么說流行音樂中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并存?你對社會上追星現象怎么看待?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四節《新時代》 新授課
學習目標:
聆聽《走進新時代》、《你是這樣的人》、《祖國頌》三首歌曲,感受、體驗歌曲的創作風格和音樂情緒。
演唱《走進新時代》歌曲片段,通過對比聆聽,在感悟、表現的基礎上,理解同一主旋律不同的演唱方法、不同演出形式與不同音樂創作風格,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充分聆聽、學唱、分析、鑒賞的基礎上,分析、探討音樂所具有的社會、審美、認識、教育、娛樂五大功能的特性,提升對音樂的理性鑒賞水平。
重點、難點:
重點:聆聽、演唱、鑒賞三首歌曲,感受歌曲的音樂情感表現。在分析、探究的基礎上,體驗音樂所表達的社會性、審美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的特點。
難點:演唱《走進新時代》主旋律,準確把握歌曲的情感表現。
預習自測:
《走進新時代》介紹
答:《走進新時代》是一首紅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旋律充滿正氣,歌詞健康向上。這首歌以領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頌了我們偉大的黨和人民。具有抒情歌曲的特點,親切深情反映了對祖國、對人民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進入改革開放后,一曲《走進新時代》,為我們展現了黨和國家四代領導集體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決心和信念。
這首歌是歌頌我國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另外《東方紅》是歌頌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春天的故事》是歌頌第二代領導集體的。
《走進新時代》作于1997年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前,歌曲以抒情而優美的旋律,動聽而婉轉的音調,抒發了中國人民在世紀之交,在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下,滿懷豪邁地走進新時代的情懷。
歌曲為二段體結構,每個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結構完整,歌曲曲調采用民族五聲宮調式歌詞,以第一人稱——我(我們)展開,倍感親切。
《你是這樣的人》介紹
1)作品的創作背景。周總理是建國初期的一位偉大領袖,他為了共和國的利益,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赌闶沁@樣的人》這首歌就是為了紀念周總理誕辰一百周年拍攝的記錄片《百年恩來》的主題曲,這首歌簡潔而生動的描述了我們的周總理的怎樣偉大的一個人!
2)作品的風可行?!赌闶沁@樣的人》這首歌是一首贊頌性質的抒情歌曲,所以在演唱的時候,注意要表現出歌曲的連貫性,流暢性,起伏有序,還要表現出總理思想永垂不朽的壯美!
合作探究:
1、(1)對比聆聽:①獨唱《走進新時代》;②合唱《走進新時代》。
請大家分辨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而產生效果上的差別。
(2)對比欣賞美聲(戴玉強)和通俗(劉歡)兩種唱法演唱《你是這樣的人》(注:整曲結構 “AAB ABA” )。
問:該歌曲是電視紀錄片《百年恩來》主題歌,為紀念周總理誕辰一百周年而作,歌頌偉人——我們敬愛周總理的頌歌,歌曲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蕩氣回腸。請同學們說出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唱法的效果有何不同,簡單談談感受。
(3)對合唱曲《祖國頌》(喬羽詞,劉熾曲)進行思考:① 說出聆聽的感受;② 學唱主題音樂,進一步體驗歌曲的結構、內涵及風格特點;③ 總結不同時期作品的歷史意義。
2、藝術實踐(重點作品的藝術實踐)
(1)學生分成兩個聲部,課前各聲部組長已做輔導,學生共同體驗感受合唱特殊的藝術魅力。
(2)分段學唱歌曲。
(教師示范演唱,學生邊領會邊演唱)
在演唱中體驗:在“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下滿懷豪邁地走進新時代的激情。
第一樂段是敘述性的直白——“總想對你表白……讓我告訴世界……”表達我們豪邁的心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曲調婉轉起伏娓娓動聽,演唱中若將裝飾音唱出來,更為曲調增添明快的色彩。
第二樂段旋律基本上在高聲區流動,情緒更為激動,并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歌詞中先后以“東方紅”、“春天的故事”唱喻我黨的第一代、第二代——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人,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以***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人繼往開來,把改革開放事業推向前進,歌詞中“向”字、“邁”字、“界”字、“宰”字、“訴”字、“事”字,在唱的時候適度抬起軟腭,注意整句的力度變化,漸強漸弱要處理得明顯,尤其是第二段高潮部分,把豪邁的激情充分表達出來。
當堂檢測:研討問題(組長主持)
專題1:音樂與人類生活有什么關系?
(1)第一組組長引導同學闡述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音樂可以作健身、廣告背景等。(若時間充沛可播放他們課前準備好的音像資料片段。)
(2)教師點評:音樂來源于生活,又能反作用于人類生活。
專題2:音樂是怎樣為人類生活服務的?
(1)第二組組長引導同學討論音樂能點綴人類生活,如音樂可以伴舞、烘托影視劇的氣氛等。(若時間充沛可播放他們課前準備好的音像資料片段。)
(2)教師點評:當音樂的情緒與生活場景的氣氛吻合時,音樂就能烘托這個場景。
專題3:列舉與生活有關的音樂。
(1)第三組組長引導同學列舉生活中的音樂,如隊列、迎送、婚喪、商場、汽車、公園等。(可播放他們準備好的音像資料)
(2)教師判斷其準確性。
專題4:生活中的音樂有那些類別與社會功能?
(1)第四組組長引導同學討論實用性音樂類別與其相對應的社會功能。
[如:①禮儀音樂:進場、升旗、生日;②影視音樂:電影、電視、戲劇;③背景音樂:午餐、公園、商場;。④伴奏音樂:健身、舞蹈等。]
總結提升:每個時代都有反映這個時代精神的代表性歌曲,請列舉。
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新中國建立初期、改革開放以來
答:一首歌標志一個時代,標志一代領導人——這是很有中國特色的歌曲創作。《東方紅》,《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通過這樣三首歌, 歷史被連在了一起;同時,歌曲也琥珀般地凝固在了歷史中。中國一直是有這樣的人文傳統的:30年代的《大刀進行曲》,40年代的《解放區的天》,50年代的《志愿軍戰歌》,60年代的《誰不說俺家鄉好》,70年代的《北京頌歌》,80年代的《祝酒歌》…… 每首歌都像歷史的一面旗幟——引導當時的人,觸摸后來的人?!蹲哌M新時代》創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抒發了世紀之交的昂揚情懷。
高一下學期第三十五節《春天的故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通過欣賞《黃河怨》、《春天的故事》,了解歌唱中歌曲的情感表達可以通過音色、力度、演唱特點等表現出來,從而提高歌唱的審美素質和能力。
2、演唱歌曲《春天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歌曲所表達強烈而真實的情感,學會用優美的聲音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培養豐富的情感。
教學重點:
演唱歌曲《春天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歌唱中情感表現的重要因素,學會運用聲音的剛與柔、強與弱、亮與暗以及收與放來表達作品的情緒,準確表達出作品的內容和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中出現六度大跳。
預習自測:
《黃河怨》相關知識
答:是《黃河大合唱》的第六樂章 這是一首女高音獨唱歌曲。
音調悲憤纏綿,感情深沉強烈。它通過淪陷區一個婦女的悲慘遭遇和痛不欲生的控訴,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哭訴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是用血和淚在喚起人們拿起武器,投入神圣的抗日救亡戰爭。
《春天的故事》相關知識
春天的故事創作于1994年,由蔣開儒、葉旭全作詞,王佑貴作曲。1979年時文革結束已兩年多,表面上中國社會穩定,秩序井然;實際上,國民經濟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僅與西方發達國家比全方位落后,也迅速落后于亞洲新興國家和地區,如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相對應的,是潛伏在民間對政治體制的困惑與清醒人士的危機感。1979年,鄧小平在接見廣東省領導時說:先在你們廣東找一個地方(深圳),辦一個經濟特區,殺出條血路來,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開始。之后,鄧小平主導推進了中國的全面對外開放;1984年和1992年,在意識領域關于資本主義道路與社會主義道路的爭議十分激烈,并影響到改革開放實踐之關頭,鄧小平兩次南巡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性,推動了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世界近幾十年,一個人對國家人民前途的作用如此之大是不多見的,這是這首主旋律歌曲產生的合理之處。但這首歌并沒有局限于對個人的頌揚,而是對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巨變的歌唱,因此,立意是較高的,與文革期間的“頌歌”有很大區別。
合作探究:
欣賞《黃河怨》
思考:1)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情緒怎樣?在你面前有一幅怎樣的畫面?
2)這首作品在演唱上有什么特點?
答:全曲由多樂段組成。運用大小調交替的手法、多變的節奏很有層次地表達了一位受迫害受污辱的婦女極為痛苦和悲憤的情感。曲調吸取了陜北民間哭腔的某些特點,委婉悲涼,痛切感人。
欣賞《春天的故事》
思考:1)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情緒怎樣?表達怎樣的情感?
2)這首作品在演唱上有什么特點?
《黃河怨》 《春天的故事》
情感 痛苦、哀怨 歌頌、贊美
演唱特點 音色渾厚、飽滿大量運用哭腔(胸腔)美聲唱法 音色清脆、明亮口腔、頭腔共鳴運用比例較大民族唱法
結論:歌曲的情感表達可以通過音色、力度、演唱特點等表達出來
3、有感情的演唱《春天的故事》
練聲:用“lü”來唱主題部分。
聲音要求:氣息連貫流暢、聲音位置保持統一。先把聲音打開,找到歌唱狀態以及頭腔共鳴的感覺,同時熟悉和鞏固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過程:
A、 全班一起唱用“lü”來唱主題部分。
B、 1、2組唱用“lü”的感覺唱歌詞,3、4組唱“lü”。
C、 3、4組唱用“lü”的感覺唱歌詞,1、2組唱“lü”。
D、 全班一起唱用“lü”的感覺唱歌詞。
F、有感情的演唱《春天的故事》
當堂檢測:
分組討論作品的藝術表現(每句的呼吸、力度、演唱特點等)。
全班分成四組,每組負責一句并且進行討論。每組說出本組討論的結果,并進行演繹,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過程:
第一組:第一樂段尾部有所擴充,以徐緩的速度、級進為主的旋律、悠長的氣息,表達了面對黃河滾滾波濤,痛苦泣訴的感情。
第二組:第二樂段節奏有所緊縮,五小節相同節奏型的短句,使控訴的感情步步加深,恨不得要把滿腔悲憤一口氣說完。緊接著速度轉慢,給人以肝膽皆裂的痛楚,表達了痛不欲生的強烈悲憤情緒。
第三組:第三樂段力度加強,把狂風、烏云、黃河的波濤和痛苦的心情緊緊交織在一起,使樂曲的情感進一步加深。
第四組:最后一段在節奏上基本重復了第二樂段的節奏型,音區有所提高。并以漸強的力度、較快的速度,把歌曲推向了高潮,表達了“替我把這筆血債清還”的主題。
總結提升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對歌唱中情感表達的認識和感受。
2)全班同學把這首歌從頭到尾的演唱一遍,請一位同學擔任指揮,一位同學擔任伴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聂荣县| 鄂尔多斯市| 中江县| 溧阳市| 栾川县| 柏乡县| 宕昌县| 格尔木市| 云浮市| 朝阳区| 浦县| 修水县| 清涧县| 大城县| 宜兴市| 通许县| 广州市| 兴文县| 红原县| 澄江县| 镇雄县| 浪卡子县| 陇川县| 瑞丽市| 万盛区| 定远县| 平阳县| 绥棱县| 潞西市| 江山市| 察哈| 洱源县| 交口县| 汉川市| 富川| 北京市| 昌图县| 阿拉善左旗| 平邑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