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大象·林中杜鵑
動物狂歡節 圣桑斯
此曲創作于西元1886年,并于1886年3月9日非公開初演,只有幾位好友參與。圣桑斯只把這個作品當作平常和朋友交流所演奏的小作品,并沒有把他當作正式的作品。除了《天鵝》以外,一生都沒有公開其他數曲。直到1921年圣桑過世后,這部作品才被公開,而正式的公開初演要到1922年的2月25日。
《動物狂歡節》圣桑斯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與維也納進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奧地利休息了幾天。就在這些日子里,他應巴黎好友的請求,寫作了一部別出心裁、諧趣橫生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在《動物狂歡節》中,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 情形。
整部組曲由下面十四曲組成:(一)序奏及獅王行進曲;(二)公雞與母雞;(三)羚羊;(四)烏龜;(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館;(八)野驢;(九)林中杜鵑;(十)大鳥籠;(十一)鋼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鵝;(十四)終曲。其中只有《天鵝》一曲是在作者生前發表的。
《天鵝》表演圖
夏爾·卡米爾·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 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是一位屬于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法國樂壇及后世帶來深遠的影響,重要的作品有《動物嘉年華》、《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等。
欣賞《動物狂歡節》大象
https://www./link url=LkrhyQx0HqOf-BWT8gp15VIlDl3J6uGzpCa8JKk_OgHGgPrYYfwaboU7aZjKt96L&wd=&eqid=899a685400003c0e000000065b797705
在鋼琴的圓舞曲節奏后,低音提琴奏出柏遼茲所作“浮士德的天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中的詼諧曲。這些輕快的音樂,圣桑卻將它拿來描寫大象笨拙的步伐,與滑稽可笑的舞步。
欣賞《動物狂歡節》林中杜鵑
https://www./link url=a7iCTpgOTsuov20ZIWIxF7fBMoXRId80pZLTj0f5HPWNkP5Em2DtN7GMssFQ2fnhVKP-lO_bDeYpC5XfXp570K&wd=&eqid=c39e932f000064dc000000065b7978f2
鋼琴的和弦表現幽靜的森林,模仿杜鵑的單簧管反覆的奏出兩個單音一咕!咕!
欣賞完《大象》與《林中杜鵑》后小動物們在過狂歡節,把你聽到的音樂與相應的描述詞語用線連一連。
《大象》 流暢輕盈地
《林中杜鵑》 緩慢笨重地
第十三曲《天鵝》。此曲是本組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常被單獨演奏,甚至成為作者圣桑斯的代表作品。本曲是整部組曲中唯一一首優雅、溫柔的小曲,與其他各曲形成鮮明的對比。一般認為《天鵝》是全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樂,曲中豎琴的琶音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雅的神姿,以及安詳自在地浮游時的情景。
【拓展】
全曲由伴奏豎琴水波蕩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圓滑奏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極為優美。豎琴伴奏的節奏與音型均與前奏相同,與大提琴的曲調融和無間。結尾樂句也很美,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漸消失。
https://www./link url=Mq9Eu1vhVU3jZP-c3JQGmgfy8LlfjmglAe2t-2IDB5QH3Cz5hkpi7KrAi3ITaOiWX8BiliNIredWhldP3yvJ9K&wd=&eqid=cfca65b60000abbe000000065b797def
(《天鵝》視頻欣賞)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