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四單元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設計2022版課程標準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和主要戰場,《聯合國家宣言》、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的原因。學習目標 1.通過構建時間軸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2.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與分析史料認識二戰爆發的原因、結果及產生的影響。3.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與分析史料認識二戰中的重大戰役及其影響。4.通過史料認識到面對法西斯勢力的發展,《聯合國家宣言》頒布、重大會議召開和全世界人民的聯合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和平,團結協作的意識。教材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課屬于歷史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 15 課的內容,與本單元的羅斯福新政、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同屬于 1929-1933 年經濟大危機帶來的結果。理解本課,有利于學生理解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對學生學習世界現代史有重要意義。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系統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歷史的方法,并且該班屬于全級基礎最好的班級之一,具備了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同時,他們對于西方國家的歷史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簡單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調動已有知識分析問題。當然,由于初中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尚在形成階段,對于希特勒等歷史人物,容易產生崇拜心理。因此教師要加強本課的價值觀引領,讓學生認識到法西斯對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并讓他們通過學習本課,理解和平來之不易,認識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課時 2課時教學重點 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2.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教學難點 《聯合國家宣言》的頒布及其作用雅爾塔會議及戰后國際新秩序的實質。教學方法 自主預習法 、 圖示法、史料分析法。教學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思維導圖等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自主預習 完成對本課涉及到中國近代史知識的搜集。認真閱讀教材的相關知識 通過溫故知新了解二戰爆發之前的世界狀況 通過課中學生對圖片及舊知識回顧和新知識的了解完成本課基礎知識的掌握。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激趣導入 p67在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的縱容下,法西斯國家更加猖狂,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在所難免。引導思考:戰爭是如何爆發的?法西斯國家最終又是怎樣被打敗的?德意日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標志分別是什么? 通過閱讀教材了解二戰爆發的相關 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二戰爆發的相關狀況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教學內容環節一、二戰爆發的原因及進程 課堂活動一:1、教師通過視頻一起走進二戰全過程。2.學生分析二戰爆發的原因。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析得出原因。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瘋狂擴軍備戰,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歷史原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反而加劇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客觀原因:綏靖政策加速了二戰的爆發。閱讀課文,自行梳理二戰的進程: 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二戰爆發的原因。并且梳理二戰的進程 使學生能夠從縱向了解二戰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和知識前后聯系的能力。二、二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 課堂活動二:。1全面爆發:根據圖片認識德國突襲波蘭及波蘭失敗的原因。歐洲西線戰場:根據戰爭示意圖認識不列顛之戰時英國的抵抗。規模擴大:結合教材和戰爭示意圖認識蘇德戰爭中的莫斯科保衛戰規模進一步擴大:通過史料學洋戰爭的爆發。 根據戰爭示意圖找到德國入侵波蘭的路線,分析史料得出波蘭失敗的原因學生通過相關圖片認識到丘吉爾帶領英國人共同抗擊德國。學生根據戰爭示意圖找到德國入侵蘇聯的路線,明白莫斯科保衛戰的地位。學生結合中國近代史和史料認識太平洋戰爭,感受中國在二戰中牽制了日本大量兵力。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結合PPT所給的相關戰爭示意圖和史料來逐一認識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侵略重大戰役及其所在國家的 抵抗情況和產生的影響。 通過看戰爭示意圖培養學生識圖能力。通過史料分析培養學生史料分析和應試能力增強學習效果。三、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課堂活動三:過渡,設問:為什么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的侵略總是屢屢得手 在這種情況下,被侵略各國應當采取什么行動來有效地抗擊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瘋狂進攻 1、出示圖片等史料,設問:面對如此嚴峻的戰爭形勢,如何才能扭轉戰局呢?2. 出示圖片:政治上的合作:簽署《聯合國家宣言》閱讀課本68-69頁,歸納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的概況3. 出示圖片:你能解讀下面兩幅圖片的含義嗎? 在教師引導下對史料進行分析得出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屢屢得勝原因。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完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概況的填寫。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分析出:圖1漫畫反映美英蘇聯合絞殺希特勒;圖2上“united”(團結)、“win”(獲勝)等宣傳語和美、英、蘇等國國旗,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團結了起來。 通過史料分析認識到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和不團結是反法西斯戰爭初期失利的原因。通過對《聯合國家宣言》的解讀認識到只有團結才能勝利 培養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歸納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梳立合作共贏的意識。四、戰爭形勢的轉折 課堂活動四:出示戰爭示意圖和史料來認識二戰中兩次重要的轉折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中途島海戰。出示戰爭示意圖和史料來認識: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學生通過戰爭示意圖結合課本認識這兩次戰役的相關知識。認識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德國滅亡的步伐。 學生通過對這兩次戰役學習認識到反法西斯國家中的每個國家的堅決抵抗和不國家之間的軍事聯盟推動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結束。 培養學生的合作共贏。五、二戰爆發之會議 課堂活動五:1、結合課本梳理重要會議,完成表格。2、通過相關圖片和史料學習雅爾塔會議的相關內容及其產生的影響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開羅宣言》、《波茨坦會議》、《雅爾塔會議》的表格。通過史料分析雅爾塔會議的影響。 學生通過自主梳理幾次重大會議認識其相關內容,知道會議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做出的努力及其對二戰后世界產生的影響。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六、二戰爆發之勝利篇、影響篇、啟迪 課堂活動六:自主學習勝利篇通過出示史料讓學生分析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和產生的影響。 學自主學習生德國和日本的投降。在教師引導下逐一分析原因和影響。 學生在總結分析過程中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應該反對戰爭,同時應該加強世界的團結協作,才能構建和諧世界。 培養學生分析史料和應試的能力。課堂探究(學生分組討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同盟國會勝利嗎?還需要持續多久?請談談你的理由。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課后小結 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總結本課,增強學生的全球史觀意識。教后反思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板書設計】【1板書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 【2堂上練習】1.下表中的戰爭形勢相繼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軸心國”的形成 B.雅爾塔會議的召開C.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D.《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2.如下圖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示意圖中“①”處應該填入的內容是( )A.莫斯科保衛戰 B.諾曼底登陸 C.斯大林格勒戰役 D.《聯合國家宣言》3.(2022·湖南邵陽·21)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 ( )A.國際聯盟的成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C.兩極格局的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4.(2022·浙江舟山·18)“在這次偷襲中,日軍以很小的代價,炸沉炸傷美軍艦艇20余艘,炸毀美軍飛機300多架,美軍損失慘重。”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引發了( )A.中途島戰役 B.阿拉曼戰役 C.太平洋戰爭 D.日軍偷襲珍珠港5.(2022·湖北潛江·12)下表中一系列事件的發生標志著( )時間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對美國和英國同時宣戰 1941年12月8日 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 1941年12月9日 中國對日本、德國、意大利同時宣戰 1941年12月11日 德國和意大利對美國宣戰 美國同時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A.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B. 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C. 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轉折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正式形成【3.分組合作探究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同盟國會勝利嗎?還需要持續多久?請談談你的理由。【4.課后作業】梳理二戰重要事件和會議,并制成時間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