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初中歷史 九年級下冊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課程標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進程、《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等國際會議,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和勝利原因。2.考綱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主要過程和意義、性質、啟示。3.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二戰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知道雅爾塔會議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實;認識法西斯走向滅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走向勝利的發展過程,探究雅爾塔會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二戰資料及影視資料,分析歷史信息,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歷史的快樂;通過自主閱讀能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戰、攻克柏林戰役以及美、蘇、中參加對日作戰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作用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全世界人民團結戰斗的重要性,認識到正義的力量只有加強聯合,才能有效地戰勝邪惡勢力;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永恒主題有認同感,確立為人類和平和進步事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4.教學重點: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雅爾塔會議5.教學難點:理解太平洋戰場爆發的意義和二戰的意義、性質和啟示6.課時安排:1課時二、【教學過程】教學 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PPT 教師活動導入新課 設問:德國為什么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后來為何又成為敵人? 通過詼諧的漫畫迅速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是引入本課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追根溯源 設問: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么會爆發? 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二戰過程 設問:什么叫“閃電戰”?英法為何“宣而不戰”?造成了什么后果?為什么是“全面爆發”而不是“二戰開始”?敦刻爾克大撤退有什么歷史意義?德國為什么突然向東進攻蘇聯?莫斯科保衛戰有什么歷史意義?日本為什么偷襲珍珠港?結合所學知識,美日之前有什么矛盾?美國如何反應?太平洋戰場爆發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何意義?為什么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能夠屢屢得手?正義一方如何才能扭轉戰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訂有什么歷史意義?斯大林格勒有何重要戰略意義?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什么能成為二戰的轉折點?從蘇聯軍民什么體現了什么精神品質?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有哪些重要戰役?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什么作用?諾曼底在哪里?有何重要戰略意義?諾曼底登陸的主要負責人有哪些?諾曼底登陸有什么重要意義?第一戰場在哪?雅爾塔三巨頭指的是?雅爾塔會議由哪些重要內容?有沒有涉及到中國問題?如何評價雅爾塔會議?柏林戰役是否代表二戰結束?二戰結束的標志是什么?歸納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何異同點?兩次世界大戰給我們什么啟示?最后全班歸納總結二戰的全過程。設問:二戰的性質是什么?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板書設計】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