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主旨一戰后,戰勝國組織召開了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以《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為代表的一系列條約,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國際新秩序。該體系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但也造成了新的矛盾,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立足于單元教學,本節課教材在整個世界現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著承前啟后作用。凡爾賽-華感頓體系既是“一戰”這一帝國主義戰爭對資本主義國家影響的產物,又是20 世紀世界政治整體化趨勢的一種反映,為 20 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發展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學生情況分析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了成熟的歷史學習方法,抽象思維能力大幅提升。本課是世界近現代史,從時間上離學生比較近,但空間上還比較遠。再加上一些歷史人物的偉大性和歷史事件的復雜性,教學也是不易的。因此,教師教學時應多補充史料及影視資料,鼓勵學生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的歐洲示意圖,學習運用歷史地圖的方法。倡導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學目標知道《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的主要內容;了解一戰后的國際新秩序。(核心素養:唯物史觀)通過地圖、漫畫、文獻、表格等資料,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曉漫畫的證史價值;通過繪制波蘭球漫畫,提升學生理解文本和動手能力;分組角色扮演,學會從國際關系、國家利益、矛盾沖突的角度看待一戰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國際新秩序。(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領悟帝國主義的掠奪性、侵略性和強權政治的本質,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大國擔當的責任意識。(核心素養: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難點理解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實質,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漫畫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史料研習、情境創設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環節1展示兩幅油畫《五四運動》、《巴黎和會》,結合所學中國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導入本課。 回答兩者之間的關系 以學生學習過的內容導入本課,又切合本課的巴黎和會知識點,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第一章 重構——《凡爾賽條約》 環節2:展示學生繪制的波蘭球漫畫作品,請學生上臺分享。出示世界地圖,用國旗標記美、英、法、日、意、德、蘇俄七國地理位置,概括帝國主義各國一戰后實力變化。環節3:出示巴黎和會的相關信息和圖片,介紹巴黎和會三巨頭。由此設問:三個如意算盤分別屬于哪個國家?展示圖片:《凡爾賽條約》文件和德國簽字代表,設問:德國簽字代表的面部表情怎么樣?心情如何?為什么?環節4:探究活動一:閱讀課本第43-44頁,學生自主完成《凡爾賽條約》內容的表格,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環節5:探究活動二:《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各國有何反應?各組派代表回答。出示兩幅漫畫:《五頭怪獸》、《絞刑架》,設問:可以表達德國民眾什么心態?體現了會議的什么性質?環節6:出示法國福熙和英國凱恩斯對《凡爾賽條約》的評價,一戰前后歐洲版圖,學生觀察比較地圖找出變化,引導學生理解《凡爾賽條約》的影響。出示材料和圖片,介紹國際聯盟。 上臺展示波蘭球漫畫分析和解讀圖文材料完成表格,帶問題閱讀教材,歸納出答案。小組探究,派代表回答比較地圖差異 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第二章 調整——《九國公約》 環節7:出示世界地圖,分析一戰后太平洋局勢,介紹華盛頓會議相關信息。探究活動三:學生模仿教師講解《凡爾賽條約》,閱讀課本第45頁完成探究:(1)歸納總結《九國公約》的兩個原則;(2)各個國家如何看待《九國公約》;出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結構圖。 帶問題閱讀教材和PPT圖文材料,歸納出答案。解讀史料,提取關鍵信息。畫出知識框架,并作出說明。 掌握必備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史料的能力,客觀理性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歸納概括能力第三章 隱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環節8:在總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基礎上,引出陳獨秀的評論,出示材料,設問:公理最終戰勝了強權嗎?世界的和平實現了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存在哪些矛盾?引導學生如何看待一戰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國際新秩序。指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在強權邏輯下對戰后世界的重新瓜分,為二戰埋下隱患。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 掌握必備基礎知識培養家國情懷價值觀課堂小結 環節9:再一次展示導入新課的兩幅油畫以及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片,設問:學習完這段歷史,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呢?總結本課,布置課后作業。 情感升華感悟家國情懷教學反思小組探究活動和設問方式有待較強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