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國內戰》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美國內戰課時 一課時課型 新授課教科書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 九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課程概述 《美國內戰》是部編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南北矛盾的加劇;二是內戰爆發;三是北方的勝利。教材分析本課選自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美國內戰》。第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本課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先是探究了戰爭的矛盾根源和起因,之后介紹了戰爭的發展過程,最后介紹了內戰的影響以及性質。《美國內戰》在美國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次戰爭維護了美國的統一,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美國的進一步發展,為美國成為下一世紀世界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對世界歷史學習,開始有了一定的興趣,但是因為世界歷史的知識點繁雜,時間跨度大,并且接觸的較少,所以學生大多是感覺陌生。另外學生對歷史的遺忘率較高,很多歷史知識需要不斷地鞏固。不過美國歷史還是很吸引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學習中要多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程標準知道《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了解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背景,梳理南北戰爭的過程、結果,理解北方獲勝的原因;分析南北戰爭的意義,并從中總結出戰爭的性質。認識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發揮的作用。2.閱讀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史料,提高運用史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史料實證理念。3.通過對美國南北戰爭的學習,認識到統一對國家發展的推動作用,積極維護祖國統一,培養家國情懷。教學思想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要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由于歷史學科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性和幫助學生構建思想、完善人格的職責,這就賦予歷史教學體現以思想感悟為主體的教學“主題”或教學“立意”的使命。所以,在歷史課堂中確立教學立意有著重要意義。我在研讀教材與課標后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立意——從美國棉花的“黑”與“紅”中看美國內戰,結合時政熱點,設置明暗兩條線索。其中明線為不同顏色下的美國變化,暗線為真實歷史人物黑人彼得的經歷,兩條線索相結合,更便于學生理解美國內戰的必然性,順應了歷史潮流。也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培養其理性愛國的力量。課程資源教科書、文物史料、網絡資源教學內容(一)唯物史觀 培養學生樹立起民主自由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唯物史觀意識。 (二)時空觀念 學生要能夠從一個大的時空范圍內把握美國內戰的經過。 (三)史料實證 運用第一手史料、史學著作、圖片、視頻、數據表格等多種史料,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科意識,發展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四)歷史解釋 培養學生能夠運用史料對相關史事提出自己解釋的能力;并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對歷史現象進行合理解釋的能力。 (五)家國情懷 感受到新疆棉的指控為無稽之談,感受到中國和平崛起的來之不易;感受到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道阻且長,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無權擔當世界人權衛士;認識到統一是歷史大勢。教學重難點重點:林肯在美國內戰中的作用和《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內容及在戰爭中的影響。 難點: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南北方斗爭焦點及過程,美國內戰的性質以及在美國發展史中的作用。教學方法與工具1、探究式教學,提問問題,讓學生總結回答,培養學生的問題理解和歸納能力。 2、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 3、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教學安排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展示:三張棉花圖片 提問:同學們,棉花是什么顏色呢?(白色),但是最近有一些西方國家說我們中國新疆的棉花是強迫勞動的產物,是“黑心棉”,同學們我們是嗎?很顯然不是,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污蔑。不過,同學們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美國為什么會發出這樣不可理喻的指控?在美國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的棉花又會呈現什么顏色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在美國棉花的“黑”與“白”中,共同走進美國內戰的學習。 結合“新疆棉”的熱點新聞,采用三個層層遞進的關于棉花顏色的提問,便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第一 部分 裂變-“紅”棉析南北矛盾 展示:美國獨立戰爭后領土擴張圖,并引導學生總結其擴張軌跡為從西到東。 展示:美國經濟1810到1860年間的轉變,并提問,為什么美國經濟可以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 展示:《軋棉機》、美國棉花產量表,引導學生得出美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白棉花。 引進歷史人物彼得,并提問他是誰?他遭遇了什么?展示南北經濟類型的差別,論證南北差距,在南方種植園經濟下黑人奴隸過著非人的生活。 角色扮演:課件展示南北方微信聊天記錄,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南北方代表,帶感情扮演人物,請其他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南北方矛盾的具體表現。 小組活動:將導學案上的問題填充完整。 教師講述:感謝同學們的總結,非常的正確,正如大家所說,此時南北方矛盾的焦點在于奴隸制的存廢問題,此時恰好有一位夫人寫了一本書《湯姆叔叔的小屋》,激發了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 展示:黑人婦女塔布曼的照片,請同學們結合圖片上的內容,在課本上找到廢奴運動的表現。 采用動態地圖演示美國領土變化,增強趣味性。 采用疑問吸引學生注意力,易引發學生思考。 從彼得滿是傷痕的背脊中窺探南部種植園的棉花之“黑”, 采用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貼近生活,能夠吸引學生的情趣。南北矛盾的具體表現為本課重難點,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 ,便于重難點知識點的掌握。 設計意圖:①展現廢奴運動為歷史的必然選擇;②采用自由提取知識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材料閱讀能力。第二 部分 二、應變-“黑”奴探南北較量 展示:林肯的照片,請同學們對照課本找到林肯的成長經歷,這位總統的當選會帶來什么? 教師引導:從林肯的成長經歷中可以看到林肯堅韌不拔的品質,且多年的律師經歷,讓他保留了人人平等的觀點。主張廢除黑奴制。 教師引導:林肯在南方獲得的選票微乎其微,反映出什么問題? 預設回答:因為林肯不贊成奴隸制。 教師提問:林肯是否真的不贊成奴隸制呢 請大家共同觀看林肯的就職演說,并總結林肯的政治主張。 “‘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蚁嘈胚@個政府不能永遠維持半奴隸和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希望房子崩塌……” ——林肯演講詞 展示:美國內戰形式圖,教師講述內戰爆發的標志性事件。 提問:北方該采取什么方式扭轉頹勢。 展示:《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他們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綜合探究:以同桌為單位自由談論出答案。 教師過渡:還記得前面說過的黑奴彼得嗎?他逃到了北方,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后,加入了北方戰隊,戰場上九死一生。和彼得同樣的黑人奴隸達到了20萬,他們的出逃,一方面增強了北方軍隊的力量,另一反面也打亂了南方的經濟。 展示:南北戰爭最后結果 此環節難點在于林肯的首要主張 并非是廢除奴隸制,而是維護聯邦的統一,采用史料實證的方式,便于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素養。 引發學生思考,便于后續環節的實施。 前后呼應,此刻再次提出黑人彼得,會形成思維慣性,“戰爭勝利后的 彼得去了哪里”,此為本課的暗線設計,從黑人彼得的生平,看美國黑人奴隸圍未竟之解放。第三 部分 三、巨變-“赤”新促南北一統 展示材料: 美國南北戰爭粉碎了奴隸主的反動勢力,從而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如果美國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美國就不可能成為20世紀世界第一強國。 ———摘自《大國崛起》 提問:根據材料思考美國內戰的意義,并根據其斗爭對象革命目標思考其性質。 探究:七嘴八舌解原因,采用學生暢所欲言的方式,在此環節發散思維。 展示:林肯被刺殺圖片,講述林肯被刺殺的故事,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福特劇院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這位領導了南北戰爭的總統,就這樣隕落了。但林肯死了,南北戰爭勝利帶來的影響還在嗎?南北戰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會因為林肯的逝世而消失嗎? 美國內戰的意義較為容易理解,但是其性質的得出需要稍加分析,故而將其設置在本課內容的最后,便于學生分析理解。第四 部分 四、不變-“白”宮見解放維艱 教師講述:林肯作為最受尊敬的美國總統之一,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與緬懷。因此,美國人民在1922年修建了林肯紀念堂。紀念堂氣氛莊嚴肅穆,在這里保存著美國最不朽的雕像之ー一林肯雕像,雕像上方是一句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人民不會忘記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一一解放奴隸和維護美國統一。 教師提問:前面所說過的黑人彼得戰爭勝利后去哪了?他是否獲得了自由?我們失去了他的消息,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同胞看看他的狀態。 展示:美國內戰中黑人奴隸制宣布廢除,但這并不意味著在美國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就此結東。種族歧視已成為美國發展過程中“無法呼吸”之痛。長期以來,為了追求更多的民主、平等與自由,黑人運動在美國不斷發生,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1963年由馬丁 路德 金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激發起了全社會對黑人自由、平等的關注。這場著名的演說正是在林肯紀念堂進行的。而這位為爭取自由、平等、民主不懈努力的黑人代表,最終被白人種族主義者刺殺,和林肯一樣成為“民主、平等”的殉道者。林肯和馬丁 路德 金的先后離去也表明,種族問題實際上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大頑疾。 2020年5月25日晚,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致一名46歲非洲裔男子喬治 弗洛伊德死亡。弗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美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與憤怒。隨后,美國多地出現示威游行,并引發大規模騷亂。而后,美國的示威活動擴展至加拿大、英國等國家,事態不斷升級。“我無法呼吸”這事件再次揭露了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 講述林肯紀念堂的建立,突出英雄人物在重要歷史事件中的作用。 引進林肯紀念堂,即“白”宮,為后續黑人解放維艱設下疑問。 突出熱點新聞,指出直到今天美國內部仍舊是沒有完全消除種族歧視。教學評價在研讀教材與課標后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立意——從美國棉花的“黑”與“紅”中看美國內戰,結合時政熱點,設置明暗兩條線索。其中明線為不同顏色下的美國變化,暗線為真實歷史人物黑人彼得的經歷,兩條線索相結合,更便于學生理解美國內戰的必然性,順應了歷史潮流。也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培養其理性愛國的力量。在重難點問題處理采用情景創設與小組探究的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導學案第3課美國內戰 【自主預習】 一.南北矛盾的加劇 1領土擴張:美國獨立后,經濟發展迅速.領土不斷擴張。到19世紀中期.美國已經成為東臨( )、西瀕( )的大國。 2、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 南北矛盾北方資本主義工業經濟矛盾點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原料市場關稅勞動力總結: 矛盾焦點:二.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 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原因根本原因南北方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不可調和,奴隸制的存廢是焦點(或奴隸制阻礙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直接原因導火索1860年, 當選為美國總統,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時間1861年-1865年過程開始初期南方蓄謀已久,北方節節敗退轉折1862年林肯頒布《 》和 《 》結束1864年北方軍隊占領南方“首都”里士滿, 年,南方軍隊投降內容轉折措施《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從1863年元旦起, 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參加北方軍隊作用林肯為維護 和 作出了杰出貢獻,得到了美國人民衷心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 三、美國內戰的影響 意義性質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 革命影響維護了 ,廢除了 ,清除了 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四、未竟之解放 全面理解美國南北戰爭“廢除奴隸制”的含義美國南北戰爭中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只是在法律上解放了 的黑人奴隸,南方非叛亂地區的黑人奴隸并沒有得到解放,今天的美國社會仍然存在種族歧視的現象。 【習題鞏固】 1.、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是“一國兩制”的經濟格局,其中“兩制”是指( )①北方資本主義經濟②南方封建經濟③北方奴隸制經濟④南方種植園經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戰爭中誕生的美國,又不斷通過戰爭“受益”。19世紀的這場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其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創造了條件。這場“戰爭”是( ) A. 美國獨立戰爭 B. 第一次世界大戰 C. 美國南北戰爭 D. 第二次世界大戰 3、某歷史學者認為:“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一道分水嶺。聯邦政府從此變得強大起來,美國的農業、工業以及整個國家都發生了重要的轉變?!毕铝懈黜椗c此觀點一致的是( ) A. 南北戰爭使美國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 B. 南北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除了障礙 C. 南北戰爭為美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 D. 南北戰爭解放了黑人奴隸,徹底實現了人人平等課后作業針對近期西方的無端指控,寫一篇反駁的文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