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等高線地形圖??键c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值地形部位判別名稱 表示方法 地形特征 示意圖 等值線圖山峰 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中間高, 四周低山脊 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 (凸低為脊) 從山頂到山麓凸起的高聳部分山谷 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凸高為谷) 山脊之間的低洼部分鞍部 相鄰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 呈馬鞍形陡崖 多條等高線重疊 近于垂直的山坡地形類型判別山地 海拔在 500 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 海拔在200-500 米,地勢起伏相對較大。高原 海拔在 500 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平原 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寬廣平坦。(綠色)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海拔取值范圍①位于等高線上的點,其海拔為等高線上的數值。如圖,h①=600米。②山頂海拔:假設最靠近山峰的閉合等高線海拔為M,等高距為d,則M<山頂海拔<M+d 。如圖,700相對高度的計算①等高線上兩點的相對高度等于兩點的海拔之差。如圖,①②兩地的相對高度h=300米。②不在等高線上兩點的相對高度:(n-1)d<h<(n+1)d,其中d為等高距,n為兩地之間所跨的等高線數量。如圖中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300<h<500。(n-1)d≤h<(n+1)d可用于求陡崖的相對高度,此時n表示重合的等高線數量。氣溫與海拔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C②地氣溫為20℃,求①地氣溫:20-300/100*0.6=18.2℃乙地氣溫為20℃,求甲地氣溫范圍:20-300/100*0.6=18.2℃20-500/100*0.6= 17℃河流流向河流自高處往低處流,有河流的地方一定是山谷判斷方位①一般定向法 ②指向標定向法應用選擇①點:水庫大壩--水庫建在有利于集水的盆地;壩址選在河流峽谷處或盆地出口處,工程量小,投資少,成本低攀巖--等高線重疊的陡崖,有河流自來水廠--河流上游 化工廠---河流下游,遠離居民區療養院--一般建在向陽坡宿營地:避開河谷、河邊,以預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發。避開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傷害。應選在地勢較高的緩坡或較平坦的鞍部宿營②線:公路、鐵路線--選擇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地勢平坦的地方;山區多沿等高線或山谷修建,避免過河、避開陡崖陡坡引水線路--從上流引水(水質較好)。遵循“水往低處流”原則,由地勢高處往地處引流登山線路--一般選擇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的地方漂流--有河流的山谷。追求刺激選坡度陡的河段,追求安全選坡度較緩的河段長城--建在山脊上③面:農業生產布局--平原、盆地、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種植業丘陵若坡緩課開辟為梯田;若坡陡布局林業山地布局林業比例尺透視問題要想觀景范圍廣,一要海拔高,二要無(山脊、山峰)遮擋。站在某一點能否看見另一點,要看兩點之間是否隔著山脊、山峰等 簡答題答題規范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地處峽谷處,利于筑壩;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③峽谷處工程量小,建設成本低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于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