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17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寫道:“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由此人類的文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學習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3.通過閱讀材料,小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隋唐轉輪排字法;銅活字北宋畢昇活字印刷術;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宋代元代雕版印刷術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活動:閱讀課本,完成年代尺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情況。雕版印刷術:隋唐時期發明,遼、宋、西夏、金時期進一步發展。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書了。活動:閱讀材料,了解雕版印刷術。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費工費時,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種書籍;如果出錯了,不易修改等等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經》,耗時十二年、雕版十三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一個工人當時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同學們手中的歷史教材共約12.6萬字,同學們算一算,要制作一個歷史書雕版,要多長時間呢?一個版200個字,刻工已經成功的刻制了199個字模,即將大功告成,刻工很興奮,結果最后了個字一激動刻壞了,導致前功盡棄。活動:閱讀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畢昇(?-1051)活字印刷術;木活字活動:閱讀課本,這種情況如何改變的?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活動:觀看視頻,了解活字印刷術的過程。①寫反字②刻字③撿字④排版⑤敷墨⑥印刷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省工省時,靈活多變活動:思考,活字印刷與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進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沈括《夢溪筆談》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大洋洲歐洲阿拉伯波斯元活字印刷術13世紀,傳入朝鮮傳入日本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經蒙古人西征傳入歐洲13世紀傳入朝鮮,之后傳到日本及東南亞地區,又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后經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徑傳入歐洲。活動:閱讀課本,活字印刷術是如何傳播的?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影響:活字印刷術降低了制書成本,加快了圖書的普及和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美國學者羅伯特活動:閱讀材料,分析印刷術傳播的影響。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印刷術的前世今生隋唐時期雕版印刷術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比歐洲早約400年活字印刷術“光與電”的時代3D打印技術活動:閱讀材料,了解現代印刷術的發展。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當代畢昇——王選王選(1937-2006),江蘇無錫人,出生于上海,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活動:閱讀材料,了解當代畢昇—王選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貳指南針、火藥的應用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司南海船上使用指南針指南針、羅盤指南針的發明與發展戰國宋代北宋末年活動:閱讀課本,完成年代尺指南針的發明與發展情況。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司南:漢代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司南模型司南: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漢王充《論衡·是應》活動:閱讀課本,了解司南。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羅盤:北宋時期,人們把帶有磁性的鋼針安置在刻有度數的盤中,就制成了羅盤。指南針: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活動:閱讀課本,了解羅盤和指南針。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材料一:“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萍州可談》材料二:“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往來,唯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為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諸蕃志》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特別是在陰晦天,要靠指南針辨別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過觀測日月星辰來辨別方向。南宋時,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針來辨別方向。活動:閱讀材料,航海時對指南針的應用發生了什么變化?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大洋洲歐洲阿拉伯阿拉伯國家宋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阿拉伯商人將指南針傳到阿拉伯國家,后又傳入到歐洲。活動:閱讀課本,指南針是如何傳播的?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材料一:舟師(船上的技術人員)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北宋朱彧《萍州可談》材料二:“皆斫(zhuó,砍、削)木為盤,書刻干支之字,浮針于水,指向行舟”—明朝鞏珍《西洋番國志》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活動:閱讀課本,指南針用于航海有什么好處?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鄭和下西洋使人類結束了原始航海時代,開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紀元;促使世界成為密切聯系的整體。活動:閱讀課本,指南針用于航海有什么好處?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蒺藜火球、突火槍等火藥廣泛用于戰爭唐朝火銃[chòng]火藥廣泛用于戰爭火藥的發明與發展宋代元代發明了火藥、火箭開始運用到軍事活動:閱讀課本,完成年代尺指火藥的發明與發展情況。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唐朝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火藥,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燒的藥劑。火藥的研究開始于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藥,最后導致了火藥的發明。硝石硫磺塊木炭你知道火藥的原料么?活動:閱讀材料,了解火藥。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宋代,火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火箭火藥首先運用于制造煙火宋朝時期,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那時的火藥武器有火箭、突火槍和火炮等。突火槍1259年,宋軍和蒙古軍作戰時,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裝有火藥,還放一種用石頭或金屬做的子彈,點著火藥后,氣壓很強將子彈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是世界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活動:閱讀材料,了解火藥。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元朝還用金屬作筒,取代竹筒,發明了火銃。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是火銃,小口徑火銃是槍的前身,大口徑火銃是火炮的前身。早期大口徑火銃用銅制造,所以,它又稱銅火銃。(元代)銃身上陰刻有“至順三年二月十四日,綏邊討寇軍,第三百號馬山”。活動:閱讀材料,了解火藥。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宋金戰爭中宋軍使用了火器,而金人從宋人那里學會了制造、使用火藥武器。蒙古人在滅金、滅宋的戰爭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宋元時的火蒺藜元代火銃活動:思考,哪些戰爭中應用了火藥?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非洲大洋洲歐洲波斯元火藥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活動:閱讀課本,知道火藥的傳播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火藥的傳播及意義在14世紀初,火藥從阿拉伯人那里傳入西歐,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恩格斯如果沒有火藥,世界也許會少受點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紀歐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騎士們可能仍然在他們有護城河圍繞的城堡里稱王稱霸,不可一世,而我們的社會可能仍然處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德克·海德活動:閱讀課本,知道火藥傳播的意義。目標1.通過史料、視頻等資料,說出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造紙術 13世紀阿拉伯印刷術 13世紀造紙術造紙術 7世紀火藥13、14世紀指南針12、13世紀歐洲印刷術四大發明的傳播路線圖宋元時期中國四大發明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原因是什么?宋元中外交通發達叁發達的中外交通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歐洲(1)陸上交通:陸上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阿拉伯波斯俄羅斯活動:閱讀課本,找出交通發達的表現。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驛站制度(1)陸上交通:驛站發達。活動:閱讀課本,找出交通發達的表現。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元史·地理志》(1)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系,鞏固統治;(2)推動了國內交通的發展;(3)各族各地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4)邊疆地區的開發。活動:閱讀材料,分析驛站對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的作用。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元朝在驛道上隔一段距離就設有“急遞鋪”。鋪卒在接到緊急文書后,騎快馬日夜兼程傳到下一個急遞鋪,直到送達接收地。當時規定一晝夜要傳遞400里。急遞鋪令牌類似于今天的特快專遞活動:閱讀材料,進一步了解驛站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宋元時期的中外交通泉州廣州非洲日本高麗(朝鮮)大洋洲(2)海上交通:元朝時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到鼎盛時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交通發達的表現。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條航線元朝海上交通范圍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宋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活動:閱讀課本,找出交通發達的表現。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天文歷法藥物數學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驛站制度農業生產技術手工業生產技術中國西方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活動:閱讀課本,找出交通發達的意義。目標2.通過分析史料和地圖,描述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三、宋元科技與交通發展的啟示根據本單元所學知識,用表格總結宋元社會各方面狀況。時期 政治 民族 經濟 對外交往宋 局部統一 重文輕武 總體和平交往 海外貿易發達 對外交往頻繁元 大一統 版圖遼闊 交融 浪潮 海上絲綢之路達到鼎盛 對外交往頻繁活動:小組合作討論,宋元時期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因。目標3.通過閱讀材料,小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宋元時期科技進步的原因 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歷史傳承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元朝實現了大一統,使社會出現相對安定局面;宋元時期,經濟持續發展,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質基礎;民族交融加強,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海外貿易和海陸交通的發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隋唐文化的輝煌成就也為宋元時期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活動:小組合作討論,宋元時期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因。目標3.通過閱讀材料,小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材料一: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合作使得新中國的經濟和科技以及國際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材料二:一帶一路國際協作高峰論壇Belt and Rord Forum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活動:小組合作討論,你認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是什么 目標3.通過閱讀材料,小組合作分析宋元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發明及改進應用發明及改進傳播及影響傳播及影響科技發明應用傳播及影響發達的中外交通陸路交通海路交通影響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奧運會四大發明部分.mp4 活字印刷術歷史素材.mp4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