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2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知識梳理一、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圍: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抵長城,南連秦嶺。主要跨越的省級行政區:山西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河南省等。二、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1.地形:黃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地勢平緩,略有起伏。2.地表特征:無數的溝壑,把這里的地面割裂得支離破碎。3.氣候:主要為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4.土壤:黃土土質疏松,便于開墾,使這里很早就成為我國農業發達的地區。三、黃土高原面臨的問題、原因、應對措施和現狀問題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原因 ①自然原因:土質疏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②人為原因:由于過度開發,高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裸露的黃土在雨水和河流的沖刷下大量流失應對 措施 和現狀 多年持續治理和大規模自然修復、封育保護,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四、黃土高原文化: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這里的人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黃土高原文化。從傳統民居到 藝術形式,處處烙上了黃土地的深深印記。1.信天游:是流行于黃土高原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曲調悠揚高亢、粗獷奔放。它是人們在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勞動時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2.腰鼓:是陜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安塞腰鼓是其典型代表,氣勢磅礴。3.窯洞: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而且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作為居所。知識拓展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應對措施:植樹種草,建梯田、擋土壩等措施結合;退耕還林、科學放牧,進行合理的生產活動。2.黃土高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窯洞: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適應當地冬寒夏熱的氣候。(2)信天游、安塞腰鼓:土地貧瘠、交通不便,人們用于抒發感情。(3)面食為主:北方地區耕地以旱地為主。(4)白羊肚頭巾:防曬、擋沙。3.黃土高原概況:位于北方地區、地勢第二級階梯、東部季風區和北溫帶。鞏固練習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 A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2.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 B )A.第一、二級階梯B.第二級階梯C.第三級階梯D.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3.對圖片內容解說正確的是( D )A.信天游是當地的民歌B.體現山民的粗獷奔放C.是東北人民的傳統娛樂項目D.烙上了黃土地的深深印記4.黃土高原與南方地區的重要界線是( B )A.淮河 B.秦嶺C.太行山 D.大興安嶺5.與右圖剪紙中的建筑有關的因素有( B )①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②是最堅固耐用的民居 ③隔音、隔熱、保暖效果好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 D.①②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說黃土高原“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隊的猛犸,有的像滾圓的大饅頭,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崗巒,上面還留著粗暴的指痕”。據此回答第6~8題。6.材料說明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是( B )A.地勢平坦 B.溝壑縱橫C.崎嶇不平 D.奇形怪狀7.形成黃土高原上述地表形態的主要原因是( A )①水土流失 ②生態環境的破壞 ③風力強大 ④退耕還林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8.針對材料反映的地表現狀,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確的是( C )①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 ②鼓勵生育,增加勞動力 ③大力發展畜牧業 ④實施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地理·中國》曾報道,著名的“橋上橋”(上下兩層)位于黃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橋建于公元1667年,上橋建于公元1832年。20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將下橋挖出,使“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下圖示意黃河“橋上橋”,根據資料完成第9、10題。9.“橋上橋”最可能位于( B )A.華北平原 B.黃土高原C.四川盆地 D.河套平原10.“橋上橋”的下橋被泥沙掩埋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C )A.地殼變動 B.過度開墾C.水土流失 D.圍河造田二、非選擇題11.讀圖,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寫出圖一中①②③代表的山脈:①秦嶺,②太行山脈,③烏鞘嶺。(3分)(2)圖中A段屬于黃河的中游(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此段最大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原因是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3分)材料二:(3)寫出圖二的建筑物名稱和圖三的文化形式。并選取其中一項說說它們和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4分)【答案】 圖二:窯洞,圖三:信天游。窯洞具有冬暖夏凉、隔熱、隔音、保暖的優點,適應當地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的自然環境;利用了黃土直立性的特點。(或信天游是當地人們在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勞動時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