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課: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我的說課一共有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以及說教學過程六部分。一、說教材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做好教材分析,因此,我先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本課為統編人教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第四單元第9課,承接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一堂好的歷史課應該以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本課的課程標準是:了解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認識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二、說學情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接下來談一下我對學情的認識。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首先,通過前面《新航路的開辟》和《歐洲思想解放運動》等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輕松理清時間脈絡,這為本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本課屬于復習課,在此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的學習過世界史,根據前期的教學反饋,高一的學生求知欲和參與欲十分強烈,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反向課的同學來講已經達到了預設的培養目標。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和學情的特點,以及課標的要求,結合歷史學科的四大學科素養,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學習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2.時空觀念:把握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之間的因果關系。3.歷史解釋:運用比較的方式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多樣性。4.史料實證:認識民主制度的建立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四、說教學重難點依據教材、學情和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重點: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內容;難點:理解英、法、美不同國情影響政治制度。我將通過講授法、比較法等教法掌握重點。同時,通過圖文結合、邏輯分析等方法,突破難點。五、說教法學法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本節課我采取講授法、比較法、探究法的教學方法,同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圖文結合法、邏輯分析法、列表歸納法的學法。六、說教學過程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六個環節展開。(一)導入課程在導課環節,我將展示“當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要”的圖片,思考為什么這些領導人的稱謂不一致?因為這些國家實行的政治制度不一致,由此導入課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本課以英、法、美三國為例,分別講解各自確立的政治制度。如此設計的目的是將歷史與時政熱點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貼近學生生活。(二)講授課程在講授課程環節,首先我會梳理脈絡。讓同學們清楚掌握資產階級革命和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關系。1.英國以講授法為主,簡單穿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過程。重點強調革命結果——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并以提綱的形式展示在PPT和導學案上,方便學生記憶背誦。接下來展示4位首相的案例,由此說明英國制度發展過程中具有緩和、漸進的特點。最后利用思維導圖綜合歸納英國政治特點,加深學生記憶。問題探究: 鮑里斯·約翰遜(保守黨)要成為首相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對于英國的脫歐的三個問題。目的是引起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培養學生歷史解釋能力。2.美國首先簡單講述下美國的獨立戰爭背景、過程、性質,繼而講述美國共和制度的確立,同樣利用圖示的方式展示美國三權分立的特點。并指出美國的政體踐行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具有創新性。。3.法國同樣簡單講述背景、過程,但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十分復雜,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已經詳細的和學生們講述了,結合考試狀況來說,對于過程的考察十分的少,所以在本次復習課的過程中就簡單的一筆帶過,重點強調它革命過程的曲折和激進以及最終確立了共和制度。由于本節課是復習課所以在每個重要的知識點后面配備了相關的習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三)課堂小結最后,在課堂小結的過程中首尾呼應,利用表格的形式歸納英、法、美三國從資產階級革命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過程中的相同點。英國 美國 法國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受阻)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都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成果(四)布置作業1.完成《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檢測題單;2.預習《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提前填好導學案。(五)當堂檢測(六)板書設計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緩和、漸進)二、美國:共和制(創新)三、法國:共和制(曲折、激進)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足,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