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教案設計 2022-2023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教案設計 2022-2023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11課
真理是如何“煉”成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導入】
同學們,前面一節課咱們學習了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我們知道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工人階級隊伍逐漸壯大,社會上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無產階級為了爭取更多的經濟權益和政治權利,同資產階級展開了激烈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就應運而生了。我們經常提到馬克思主義,但是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樣誕生的呢?
【概念辨析】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批判繼承和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并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的科學思想體系,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發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論證了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
一、真理之基基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
1、經濟基礎:
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
①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引發周期性經濟危機:
寒冷的冬天,一個身穿單衣的小女孩蜷縮在屋子的角落里。
“媽媽,天氣這么冷,你為什么不生起火爐呢?”小女孩在瑟瑟發抖。
媽媽嘆了口氣,說:“因為我們家里沒有煤,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有錢買煤。”
“媽媽,爸爸為什么會失業呢?”
“因為煤太多了”
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社會化生產→資本家追逐利潤的最大化盲目擴大生產→工人購買力低下→經濟危機
②工人階級勞動生活條件惡劣,貧富分化嚴重,政治權利極其有限,工人階級苦難深重
補充材料:
①“有的一幢小樓住了45至60人,每人只有一張床,連讓人通行的路都沒有留,且男女混住小屋只有一扇小窗,光線很暗,中午都看不清自己的手。人死后不及時抬出,與活人一起長達一周,甚至12天”
——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前期倫敦貧民窟調查報告
②維多利亞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磅17先令60便士,而千百萬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兩三個便士。
——1842年英國憲章運動《第二次請愿書》
③1832年議會改革修改了選民資格規定,由身份資格轉向財產資格……無產者和婦女仍無選舉權。
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我們正踏上天堂之路,我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
為了改善勞動條
)——狄更斯《雙城記》
2、階級基礎:
①自發斗爭:19世紀初,盧德運動(通過搗毀機器,以改善勞動條件、工資待遇)
盧德主義者在搗毀機器
【教師講解】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生產逐漸排斥手工勞動使大批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跌。當時工人把機器視為苦難的根源,于是他們首先采取的斗爭方式是搗毀機器。
【過渡語】
搗毀機器的運動愈演愈烈,憤怒的工人不僅搗毀機器還燒毀工廠,攻擊工廠主。在持續不斷的斗爭中,工人逐漸組織起來,意識到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斗爭。后來,越來越多的工人意識到,要提高經濟待遇必須爭取政治權利。
②自覺斗爭: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爭取政治權利,通過政治變革改變經濟地位)
①1831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工作不能生活,毋寧戰斗而死”
②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寧愿做自由人死在絞架上,而不愿過著奴隸的生活”。
③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肆無忌憚的壓榨,橫加于我們之身!”
·自發運動→自覺運動(三大工人運動表明:工人階級的斗爭已經由過去的自發行動變得更加有組織性)
③意義:
它打擊了資產階級,顯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力量,從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階級和實踐基礎。同時,它也證明,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需要科學的革命理論指導,才能取得勝利。
——馬世力《世界史綱》
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過渡語】
當然,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和工人運動的興起也引起了學者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探究,其中以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歐文為代表。他們的思想學說被統稱為“社會主義”,但是他們的“社會主義”可以作為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人運動嗎?
3、理論基礎:
德意志古典哲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1)代表人物:
法國圣西門(實行實業制度、平均分配產品、財產共有)、傅立葉(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興趣愛好從事工作”)和英國歐文(建立“新和諧公社”、人人平等、民主管理){“法郎吉”來源于希臘語的“隊伍”一詞,意為嚴整的步兵隊伍。傅立葉用它來表示和諧制度下有組織的生產、消費協作社,是為了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相區別。傅立葉設想: 每個法郎吉1620人,面積1平方英里;除勞動者外,資本家也可以入股參加。扣除公共費用后的集體收入,按照勞動、資本和才能分配,比例為:勞動5/12,資本4/12,才能3/12。}
·(2)思想主張:
①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
②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
(3)結果:
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途徑。
【教師講述】
他們三人都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批評,甚至直接指向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私有制,希望建立沒有剝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他們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連續的、上升的和進步的過程,以此證明資本主義社會必將為他們描繪的理想社會所取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這些理論一定程度上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但是這三位空想社會主義者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從抽象的理性出發,他們指望剝削階級自愿來消滅剝削制度,寄希望于少數天才人物通過和平方式改造社會,也沒有認識到無產階級的力量,反對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結果只能是一種“空想”。因而當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進行獨立的政治運動時,就需要一種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革命斗爭。
【過渡語】
這種科學的理論指的是什么?是的,就是馬克思主義。接下來,我們共同來看一下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4、主觀條件:
馬克思恩格斯長期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
·馬克思:
·1818年5月5日,誕生于德國萊茵省特利爾城;
·1835年,《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1842年,任《萊茵報》主編;
·1842年11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倫敦初次見面;
·1847年春,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組織“正義者同盟”,并幫其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
·1867年,發表《資本論》第一卷。
·恩格斯:
·1820年,出生于德國普魯士一個工廠主家庭;
·1837年,輟學經商;
·1842年,到自家紡織廠當經理,結合馬克思;
·1846-1847年,同馬克思先后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
·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
·1864年,參加第一國際領導工作。
二、真理之始——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背景:
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進一步探討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變化,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
2、標志: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圖片:《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和馬克思手稿
請根據以下材料并結合教材內容概括總結《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材料1: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①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
材料2: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于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②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材料3: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藏有時公開的斗爭,而每一次斗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爭的各階級同歸于盡。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③肯定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材料4: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是新社會的創造者。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④宣告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歷史使命
⑤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2)意義:
《共產黨宣言》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鍋里能使水沸騰起來。為什么不讓歷史重新沸騰起來呢?——法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弗·拉扎爾夫人
【思考】為什么《共產黨宣言》具有這樣偉大的力量?
①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了工人階級貧困的根源,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②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3、革命實踐與理論探索
(1)1848年,歐洲普遍發生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投入實際的革命斗爭。他們創辦報紙宣傳革命,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
出示圖片——1848年歐洲革命
【補充】
1848年6月1日,馬克思主編的《新萊茵報》創刊。法國工人的六月起義遭到殘酷鎮壓后,《新萊茵報》在歐洲幾乎是唯一堅決站在失敗者一邊的報紙。當
1849年春季德國各地爆發護憲起義時,報紙批判專制制度的語調愈來愈激烈。
恩格斯作為《新萊茵報》的代表,于5月10-15日參加了愛北斐特地區的起義,
并成功地率領一支小分隊突襲了普魯士軍隊的一個軍備倉庫。
(2)革命失敗后,他們主要在英國活動,在指導工人階級進行斗爭的同時,繼續進行理論探索。
①剩余價值學說:
出示圖片《資本論》
1867年,馬克思撰寫的《資本論》
出版,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剩余價值
②唯物史觀:
出示圖片《德意志意識形態》
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第一次系統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
l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19世紀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三、真理之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影響
1、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的成立
(1)背景:
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積極促進工人階級的聯合。
(2)成立:
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
·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協會,是1864年建立的國際工人聯合組織。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和實際上的領袖。1871年,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并領導了巴黎公社運動,但是隨著巴黎公社的失敗,組織也日漸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3)意義:
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巴黎公社(性質: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不是社會主義政權)
(1)背景:
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鎮壓巴黎人民,社會矛盾激化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成立
·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也就具有自發性、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結果。——馬克思
(3)措施:
①舊國家機器
(
暴力革命
人民主權
無產階級專政
)②舊軍隊、舊警察
③舊官僚體系
④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
⑤工人勞動時間長
①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行政與立法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
②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
③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
舊社會 巴黎公社
政權建設 ①舊國家機器 ②舊軍隊、舊警察 ③舊官僚體系 ①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行政與立法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 ②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 ③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 打破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社會經濟 ①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 ②工人勞動時間長 ①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 ②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 觸及資本主義私有制,明顯的無產階級性質
(4)結果: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絞殺
(5)失敗原因:
【課堂探究】根據以下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巴黎公社運動失敗的原因。
材料1: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方面“過于老實”。當凡爾賽大肆屠殺革命人士的時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對市內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堅決措施。
——列寧《國家與革命》
材料2:勝利的社會革命至少要有兩個條件:生產力高度和無產階級準備成熟。但是1871年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材料3:法國整個資產階級、所有的地主、工廠主都聯合起來反對公社,他們層層包圍了半個巴黎(另一半被德軍包圍)。
——列寧《國家與革命》
材料4:銀行是全部資本主義生活的神經,而公社不愿給人留下強盜、小偷的印象,在斗爭中途停下來,沒有剝奪剝奪者。
——恩格斯
材料5:公社的領導人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有的是這個派別,有的是那個派別,完全以工人階級的本性,愛國的熱情搞這么一個起義。
①根本原因:法國資本主義仍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客觀條件
②客觀原因:資產階級反動勢力過于強大,國內外聯合鎮壓
③主觀原因:
缺乏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
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沒有切斷敵人的經濟命脈
沒有發動廣大農民,缺乏工農聯盟
(6)啟示:
①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有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②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
③必須建立廣泛的工農聯盟
(7)歷史意義:
材料: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的趨勢……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
——【德】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①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②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無產階級革命與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3、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意義:
【思考】馬克思主義自從1848年誕生起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依然經久不衰,為什么?
(
《宣言》發表后30多年,工人階級政黨在歐美各國普遍建立,工人運動風起云涌。
《宣言》發表70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宣言》發表100多年,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從歐洲發展到亞洲和拉丁美洲。
)
材料: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其次,很明顯,對于社會主義文獻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來是不完全的,因為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為止。
——共產黨宣言
①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②思想武器:自19世紀中期,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在亞洲和美洲,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政黨基礎: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④對中國: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工人積極中的傳播,推動了工人運動的發展;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力推動了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的開始和發展。
【補充材料】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第二國際與中國也發生了聯系和
交往。1889—1890 年中國上海的《萬國公報》及 1896 年梁啟超主編的
《時務報》均報道過第二國際的活動情況及歐美工人運動的新聞,還
翻譯了許多關于社會主義的著作。梁啟超和孫中山還曾赴美英等國訪
問,考察了解當地的工運情況,開闊了眼界。孫中山還同英、法、俄、
日等國的工人黨領導人有過交往,這些交往對孫中山產生了積極影響。
他從第二國際文獻及活動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用社會主義理論充實、
完善了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并為中國革命爭取到了第二國際的寶貴支
持。,在此期間,社會主義思想開始傳入中國,中國的志士仁人和革
命家在第二國際的影響下,開始從一個新的高度考慮中國革命的問題。
——吳于潼、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钟山县| 呈贡县| 尉氏县| 赣榆县| 十堰市| 从化市| 太仓市| 会泽县| 新泰市| 阳城县| 柘城县| 雅江县| 庄浪县| 彭水| 长治县| 临朐县| 潮安县| 丽江市| 太仓市| 依安县| 新丰县| 新昌县| 通辽市| 南涧| 清新县| 扎赉特旗| 鞍山市| 东方市| 翼城县| 禹城市| 大姚县| 衡水市| 横峰县| 加查县| 西乡县| 屯门区| 邻水| 紫金县| 临清市|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