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案 2022-2023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案 2022-2023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 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二、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三個部分: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史學界也稱為“哥倫布大交換”;商品的世界性流動,講述新航路開辟后全球聯系加強的表現之二:世界貿易的發展,包括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太平洋貿易、以澳門為中轉站的海上貿易網絡;早期殖民擴張,講述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葡萄牙開展的早期殖民擴張,以及殖民擴張對世界文明格局的影響。
三部分都是圍繞“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構成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第三部分圍繞殖民擴張引發的世界格局的演變。因此構成本課主干內容的應為“哥倫布大交換”“全球貿易網絡形成”“早期殖民擴張與世界格局演變”。
三、學情分析
初中已經學過“探尋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擴張”,學生對早期殖民擴張有了較多基礎性了解,包括建立殖民貿易公司、三角貿易等。但是對全球性流動、世界文明格局演變缺乏應有認識,因此重點應該放在新航路開辟對全球聯系加強和對各地區文明發展影響的分析上。
四、教學目標
1、在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運用相關史實分析“哥倫布大交換”的影響。(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認識新航路開辟后全球重要的幾大航海貿易線路及其特點,搜集材料理解太平洋貿易中的中日絲銀貿易與中菲墨之間的馬尼拉航線,探討明清時期白銀流入中國的影響。(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家國情懷)
3、概括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國家殖民擴張的基本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4、從歷史情境中體驗新航路開辟引起的人類歷史的重大變革,感悟人類歷史的多元性、共容性,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全球性流動包括人口遷移、物種交流、商品流通等史實;分析殖民擴張的雙重影響;全面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難點: 新航路開辟導致世界整體格局發生變化并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六、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自從2020年出現了第一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冠疫情就迅速的席卷了整個世界。
大家看,這是2022年6月13日統計的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5億3000多萬,平均全球每15人就有一人確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大約1億3000萬。再看,這是全球死亡病例人數,已經超過630多萬,而一戰死亡人數大約是1000多萬。可見,新冠疫情已經不亞于一場戰爭,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全球化的今天,它需要全世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才能打贏這場戰役的勝利。然而,仍然有些國家,不顧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給自己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無獨有偶,說到這,我想起了500年前發生在美洲的第一次大瘟疫。這次大瘟疫又是怎么導致的,又帶來了什么影響呢?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第7課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設計意圖:用現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疫情引出課題,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已經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又想探知發生在500年前的世界,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教學環節一: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1、人與物的全球性流動
呈現材料:“哥倫布大交換”
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這個大交換的結果——從人類觀點視之——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
合作探究一:哥倫布大交換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 (分別從人口遷移、物種交流、疾病傳播三個角度)
呈現史料:
材料一: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相互往來,推動了人口的遷移。歐洲人大批來到美洲,
并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販賣到美洲……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材料二:1594年,福建發生饑荒,政府大力推廣甘薯種植,到17世紀,甘薯成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
甘薯的傳入,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對明清時期中國人口的增長和貧瘠地區的開發產生了直接影響。
——《中外歷史綱要(下)》
材料三:1519美洲爆發第一次大瘟疫。從1519年開始,天花伴隨著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
水痘、流感等)毀滅了阿茲特克帝國,不到一個世紀,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萬銳減到130萬。
概括總結:
1、人口遷移:出現族群混合現象,改變人口地理分布;加速落后地區的開發。
物種交流:積極:豐富了食物結構;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整體上促進了
世界的交流,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消極: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3、疾病傳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歐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統治。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了解新航路開辟后人口遷移、物種交流、疾病傳播對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接下來,課堂實戰
1.16世紀以來,人口的遷移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美洲有大量人口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象的出現(  )
A.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 B.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c.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 D.抑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
(設計意圖: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加深理解。)
過渡語:新航路開辟不僅帶來人口與物種的交流,也推動了商品的全球性流動。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商品的全球性流動。
教學環節二: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2、商品的全球性流動
呈現圖片:
觀察地圖思考,新航路開辟前后世界貿易路線發生的變化?
回答:由陸路為主到海路為主;三大貿易渠道逐漸齊頭并進。
下面重點講解大西洋貿易(三角貿易)和太平洋貿易。
呈現大西洋貿易圖:
教師:哪位同學能描述出三角貿易的路線?
學生:由歐洲出發到達非洲,再把非洲的黑人帶到美洲去充當勞動力,再把美洲開采的金銀運回歐洲。
教師:可見,三角貿易的目的就是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三角貿易一次航行6個月,做買賣3次,獲利600%-800%。
下面再看太平洋貿易
展示地圖:
教師通過地圖講解葡萄牙和西班牙貿易路線,了解以澳門和馬尼拉為中轉的太平洋貿易的概況。同時設問:貿易中白銀流入中國,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給世界又帶來了什么影響?
回答:對中國的影響:
(1)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2)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
對世界的影響:
世界市場雛形初現。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家國情懷)
接下來,實戰演練2
2.“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樣,被關在陰暗的地下室……許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個國家,賣給另一個奴隸主……”該文中“人”的航程的起點與終點是 (  )
A.歐洲、非洲 B.歐洲、亞洲 C.亞洲、美洲 D.非洲、美洲
過渡語:
同學們,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新航路開辟以后,人口遷移,族群混和;物種交換,新舊大陸;商品流動,世界市場;從孤立分散到會合整體,全球聯系初步建立;這世界,從此一同!一同前行!
(設計意圖:對第一篇內容進行回顧小結,深化對新航路開辟以后以人口遷移、物種交換、商品流動為表現的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的理解,點題“一同”,為后面的“不同”埋下伏筆。)
然而,歷史的發展果真只是這樣么?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各國紛紛開始了殖民擴張,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革,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這世界,因之不同。接下來,我們就看第二個大問題:世界格局的重大變革:殖民擴張。
教學環節三:世界格局的重大變革——殖民擴張
展示圖片:教皇子午線
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規模殖民掠奪的道路。為協調兩國爭奪殖民地的矛盾,教皇做出仲裁史稱“教皇子午線”。規定該線東西分別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勢力范圍,“教皇子午線”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17世紀,荷蘭、英法也在亞洲、非洲、北美建立了多個殖民地。
那么,殖民擴張帶來了什么影響呢?(亞非拉、歐洲、中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德]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二 到了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從而糾紛也隨之增加。同時,由于“火藥革命”所導致的“戰爭平等化”,小國也開始敢于挑戰“天朝”的權威以及朝貢體系下的國際關系準則,甚至向“天朝”發動攻擊,到了明代,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遇到程度不等的威脅,中國陷于敵國的包圍之中。
探究二:依據上面兩段史料及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殖民擴張給亞非拉、歐洲、中國分別帶來什么影響?
答案:1.亞非拉——災難,客觀建設性
2.歐洲——促進了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3.中國——震動沖擊,天朝危機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認識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對美洲、非洲、亞洲的影響,理解感受美非的深重災難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古老帝國面臨的沖擊,深化對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格局演變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探究三:如何理解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展示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地理大發現后,國家將一個地區的貿易特權賦予一家公司,這就需要大型的貿易公司來執行,這樣大型的貿易公司不得不采用股份的方法集資,無論是否商人都可以入股,股份公司應運而生。
——高德步 王玨《世界經濟史》
材料四:據統計,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注冊白銀和200噸注冊黃金,大量的黃金白銀進入歐洲,引起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這次物價上漲涉及了工業和農業的各種商品,上漲幅度前所未有,在時間上持續了一個世紀,所以在經濟史上被稱為價格革命。
——吳于廑 齊世榮《世界通史》
依據以上材料,找出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業和價格出現的變化?
答案:商業變化(商業革命):商品種類流通量——增長;貿易范圍規模——擴大;貿易中心轉移;商業的經營方式發生變化。
價格變化(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同時通過材料分析及示意簡圖的方式,理解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促進了歐洲國家的轉型,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的素養。)
課堂實戰3
3.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一場“商業革命”,下列現象不屬于歐洲“商業革命”范疇的是
A.新興資產階級因物價上漲而謀利B.歐洲與其他地區間商品交流加強
C.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 D.出現一批特權貿易公司
過渡語:
新航路開辟以后,原始積累,西方崛起;血淚交織,美非受難;震動沖擊,中國危機。從均衡對等到失衡不等,世界格局重大變革,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這世界,因之不同!
(設計意圖:進行回顧小結,深化對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革的理解,點題“不同”,呼應前篇“一同”,并為后面主題升華的“共同”埋下伏筆。)
課堂小結:然而,除了“一同”,除了“不同”,我們就沒有別的選擇了么?不,這世界可以共同!中國的方案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持久和平發展。正如這首歌中所唱的那樣“ 同一片天空,渴望同一個夢;同一個家園,蔓延同樣的感慟。讓我們攜手并肩,命運與共。”
(設計意圖:反思人類社會前進過程中巨大教訓,感悟人類歷史的多元性、共容性,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最后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连平县| 尉犁县| 巴林右旗| 新野县| 新源县| 饶阳县| 博湖县| 庄浪县| 宣化县| 清原| 金寨县| 邢台县| 普格县| 当阳市| 三原县| 灵丘县| 吉首市| 甘孜| 若羌县| 金塔县| 游戏| 三门峡市| 黔江区| 沾化县| 土默特右旗| 宁明县| 象山县| 唐海县| 苍溪县| 海盐县| 临沂市| 焉耆| 鲁山县| 天气| 天长市| 天峨县| 临澧县| 赤水市| 县级市|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