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張PPT)滾核桃絳州鼓樂欣賞:《滾核桃》山西絳州鼓樂:由十面各種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演奏由于演奏時既有音樂本身的情緒色彩,又有演員現場的表演藝術,因而不僅好聽,而且好看。樂曲由頭、身、尾組成。樂曲表現農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裝袋、運到房頂上,然后鋪開核桃晾曬、核桃滾散開來、滾落地上等景色,運用一系列的鼓棰華彩, 通過表現廈坡滾核桃的動人情景, 盡情地抒發了農民歡慶大豐收的喜悅心情。學習樂譜初聽《滾核桃》,體會鼓的獨特魅力。感受:核桃從成熟到食用有一個晾曬的過程,農民們摘回核桃后放在房頂上晾曬干熟之后,風吹自落,沿坡滾下,墜地有聲,乒乓作響,聽起來情趣盎然,農民看到這樣的場面心情非常的開心。老師介紹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擊奏老師自己練習敲擊鼓面、鼓邊、手拍鼓面、擦鼓面等。模打節奏練習0× × 0× × 0× 0×× 0×× ×(要求:人人過關,必須達到識記鼓譜滾瓜爛熟。)體驗 樂曲的音樂情緒,說說你的感受。—滾核桃分頭 身 尾三部分,你能聽出樂曲的這種結構形式了嗎?說說每部分的主要表現手法。你能從樂曲中找出農民晾核桃的生活原型嗎?這種原型在樂曲中怎樣表現的?結合例子,說說你對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體會。 滾核桃的拓展與研究 鼓吹樂:又稱鼓樂,是一種在中國農村流傳最廣的,以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民間器樂合奏。目前學界多認為這類音樂起源于我國西北少數民族的“馬上之樂”漢代初期被引入宮廷。漢魏時期鼓吹樂被分為四類,即:黃門鼓吹,騎吹,橫吹,短簫饒歌。宋元以后變化較大,各類間的界限逐漸淡化。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