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的分析,培養學生理解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和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及所附圖表,探討課中思考題,讓學生感知開國大典的動人場面,加深對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的理解。 (2)組織觀看《開國大典》等影片,走訪經歷過新中國成立的老人,使學生體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句名言道德深刻內涵。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新中國成立使中國現代史上的偉大事件,也是20世紀世界偉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養學生熱愛新中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2)使學生認識到,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擺脫了帝國主義和西藏農奴主勢力的控制和掠奪,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這是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偉大成果。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難點:如何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 環節 教學 內容 時間 教學方法與策略 備注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 導入新課 【課前引導】 同學們,上學期大家學習了中國近代史。還記得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什么事件嗎?起止時間是?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略我國的屈辱史,同時也是一部中華兒女為了自由而浴血奮戰的抗爭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成為了真正的主人。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提示區別中國和新中國) (解讀單元知識)把書翻到“目錄”,首先我們將學習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第一課講新中國的成立,二三課分別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講新中國的鞏固。這個單元大家掌握三件大事:新中國的成立、抗美援朝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二、講授新課 【講授新課】 1、做導學案第一部分【自主學習】 2、想一想:第一屆政協會議代表的分布說明了什么? 充分體現了會議代表的廣泛性,體現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大團結。 3、這次會議具有什么性質?怎樣判斷其性質?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4、為什么說《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5、西藏為什么能和平解放 (1)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民族政策 (2)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配合 (3)十四世達賴主動接受中央人民政 府和平解放西藏的號召 (4)阿沛 阿旺晉美為首的西藏代表團和李維漢為代表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團的共同努力。三、 課堂 小結 新中國的誕生,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壯大了和平力量。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也開始讓全世界刮目相看。但作為老牌的強大的帝國主義千方百計要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不斷制造事端。新中國又將如何面對?下節課繼續學習。四、 課堂 練習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 A.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治 B.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 C.籌備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解放南京的誓師大會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主要內容有 ( D ) ①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②采用公元紀年的方法 ③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 ④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井岡山上展紅旗,四渡赤水顯奇才。為赴國難拋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慶談判揮手間,沁園春雪有文才。三年轉戰終成事,天安門上露風采。朝鮮一戰揚國威,兩彈一星驚世界。……”“天安門上露風采”是指哪一事件 ( B ) A.五四運動 B.開國大典 C.國慶閱兵 D.中共八大的召開 6.開國大典上國旗冉冉升起時,54門禮炮齊鳴28響。你認為其中的數字“28”與下面的哪個歷史事件有關 ( C ) A.鴉片戰爭 B.新文化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D.五四運動 7.詩人胡風的長篇政治抒情詩《時間開始了》一度被稱為“開國的絕唱”。這里“開始”的含義是 ( B ) A.渡江戰役,國民黨政權被推翻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當家作主 C.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 D.一屆政協,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板書 設計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