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1.5 游擊隊歌賀綠汀(1903—1999 )是中國著名作曲家、音樂家。他創作了很多作品,作品體裁多樣,在中國有重大影響。他共創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鋼琴曲,6首管弦樂組,10多部電影音樂,還出版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他的歌曲《游擊隊之歌》、《墾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戰爭期間流傳海內外,至今仍是音樂會和歌詠活動中的偉唱曲目。作者簡介歌曲簡介:這首旋律輕松流暢,生動活潑的歌曲由是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在1937山西臨汾年創作的。首次演出時,受到八路軍總司令部高級將領的熱烈歡迎。 1938年夏改編為四部合唱。新中國建立以后,《游擊隊歌》一直在我軍中廣泛傳唱,并多次列入總政治部向全軍推薦的歌曲,成為我軍歌詠活動的必唱曲目。 20世紀90年代初,這首《游擊隊歌》毫無爭議地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創作背景:這首旋律輕松流暢,生動活潑的歌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1937年創作的。“八一三”事變爆發后,賀綠汀隨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沿滬寧、隴海、同蒲鐵路線作抗日宣傳工作,于1937年底到達晉西南的臨汾,住在城郊的劉莊八路軍辦事處。此時他創作了這首獻給八路軍全體將士的歌曲,在洪洞縣高莊召開的八路軍總司令部高級將領會議的一次晚會上首次演出,受到熱烈歡迎。歌曲隨即在華北各敵后根據地傳唱開來,并迅速流傳到全國各地。游擊隊之歌的曲: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其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于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現二部曲式為結構。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則完全不同,它在節奏、旋律、調性上與其他各句形成明顯對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鮮明,語言通俗,這也是這首歌能在群眾中久唱不衰的原因。新中國建立以后,《游擊隊歌》一直在我軍中廣泛傳唱,并多次列入總政治部向全軍推薦的歌曲,成為我軍歌詠活動的必唱曲目。《游擊隊歌》也曾有其各種改編曲,其中作為軍樂曲的《游擊隊歌》更為動人。在1964年首演的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根據《游擊隊歌》編排的《游擊隊舞》無疑是這首軍旅歌曲最形象的闡釋。20世紀90年代初,這首《游擊隊歌》毫無爭議地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影響力: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流離失所的百姓這是排隊等待施粥的沈陽貧民。日本統治時期的東北人民掙扎在饑餓線上。血腥殘殺1、歌曲描繪了游擊戰士怎樣的音樂形象?機智靈活、勇敢頑強、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英雄形象。2、他們的生活與戰斗條件,精神狀態都是什么樣子的呢?艱苦 、困難的生活條件。昂揚的斗志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作品分析復聽歌曲:判斷歌曲的節奏、曲調、風格。節奏:A 緩慢 B 歡快活潑 C 中速曲調:A 沉重悲傷 B 抒情悠揚 C 輕快流暢風格:A 山歌小調 B 進行曲 C 小夜曲《游擊隊歌》在這期間,在中國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的抗日隊伍,有八路軍、新四軍、還有一股武裝力量,他們是由老百姓組成的地方武裝,他們活躍在敵人的后方,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同學們你們知道他們是哪支隊伍嗎?歌曲的第一樂段(A 段):歌曲的第二樂段(B段)分段學唱歌曲學唱第二樂段B段:第一樂句注意:345與3﹟4 5 演唱的準確性B段:第二樂句升記號情緒:聲音:力度 :斗志昂揚、不屈頑強富有彈性、輕快有力富于變化、由弱漸強歌曲的情緒、聲音、力度你覺得這首歌怎么樣?歌曲的節奏活躍、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