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布里生花——扎染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了解傳統技藝——扎染的制作工藝以及扎染的起源與傳承,懂得保護和傳承傳統技藝的意義。 初步懂得民間扎染的工藝,知道扎染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步驟,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并嘗試用簡單材料,運用折、扎、染等方法制作扎染作品。 3、同學能運用發覺、探究、總結、實踐等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才能,增強動手能力,開啟發散思維,發揮創造力,增強審美能力。通過實踐活動,感受“扎”“染”的藝術魅力,激發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熱愛,發現美感受美,知道勞動創造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通過資料,了解傳統技藝——扎染的制作工藝以及扎染的起源與傳承,知道什么是扎染,懂得保護和傳承傳統技藝的意義。 2、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能靈活的運用基礎圖形,通過“折”“扎”“染”等步驟完成扎染作品的制作。 教學難點: 1、根據圖形設計構思,能運用發覺、探究、總結、實踐等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才能,增強動手才能,開啟發散思維,有設計目的的主動探究、創意新的方式方法。 2、在活動中樂于進行扎染制作,體會獨立操作、解決問題的樂趣,并在實踐中逐步養成專心致志的勞動品質。能發現美感受美,知道勞動創造美。教學準備1.教學場所: 學校扎染工坊 2.工具及材料的準備: 白色純棉方巾、橡皮筋(或線)、各色染料、剪刀、手套、圍裙、托盤、盆子、清水、自封袋教學過程一、回溯傳統文化,引入點題 同學們,大家好。老師這里有一塊普通的白布。注意,我要變一個魔術——變(出示染好的作品)好看嗎? 這些新穎、自然的圖案真是太吸引眼球啦!這就是由扎染技術制成的布,它變化自然,趣味無窮。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新課《布里生花——扎染》(多媒體出示題目:布里生花——扎染) 1、扎染的發展歷程 咦,我怎么穿越了?還穿著扎染的衣服呢。(師身著扎染古裝化身古人) 你們知道嗎?扎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染色工藝。在盛唐時期極為流行,經過宋代、明清時期的不斷發展至民國時已經名傳四方啦。2006年,扎染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傳統扎染制作工藝 一起來看看扎染的花紋是怎么形成的?(多媒體播放視頻) 原來,扎結的地方染色時是不會染上顏色的,扎結的位置不同扎法不同,拆線之后自然形成花紋也就千變萬化,各具特色。 二、講解說明,淬煉操作 知道了這么多,我就來教教你們怎么制作吧! 請準備好以下工具:白色純棉方巾一張、橡皮筋(或者線)數根、染料1瓶、手工剪刀1把、手套1雙、圍裙1個、托盤1個、盆子1個、清水三分之一盆、自封袋1個。 (做準備,戴上勞動裝備,圍裙、手套) 準備工作已經做好,現在就把我的扎染手藝傳授予你們。 1.布料浸濕、擰干; 我們把要染制的白色純棉方巾用清水浸濕、擰干,使方巾呈半干狀態。(半干狀更容易著色,浸水時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不要把水灑出) 2.布料折圖形; 可根據剪紙的三折、四折、五折的折法技巧,將布料折成你想要的圖形。不同的折疊方法可以染出不同的花紋效果。 3.橡皮筋扎結; 用橡皮筋在折疊好的圖形上扎結,扎結的位置根據自己設計好的花紋位置扎,扎結時不能太松,如果太松,侵染顏料時,染料就會滲透到扎好的結里面,作品就不會成功。 4.顏料染色; 接著進行滴染,將顏料滴在扎好的布料上,并確認顏料是否滲透至布料的折痕與皺折內。染色時可用單色染料,也可以選擇多種顏色染料,但盡量不超過三種。使用多色染料時不要過分侵染布料,若不同顏色的顏料滴染過密集,顏色或許會變得渾濁。上染料時請少量多次的擠顏料,否則就會出現顏料堆積,反面染色時會讓已染好的顏色變臟。 5.拆線(橡皮筋); 滴染完成后等待1分鐘,用剪刀剪掉扎結時用的皮筋(或者線),展開布料。(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哦) 如果同學們想自己的布料顏色更牢固的話,可以放到自封袋中封閉8個小時后取出,干后,用加入少許鹽的清水清洗。 (視頻出示文字操作步驟) 扎染是不是特別簡單呢?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折疊方法扎結,染出出更多好看的花紋來。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吧。(播放視頻,視頻剪輯成5種方法) 三、動手實踐 同學們已經清楚扎染的操作步驟了,現在,就拿起工具一起來創作吧。 在創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構圖飽滿 2、構思內容與扎染手法相融合 3、顏色搭配合理 四、總結反思,情感升華 一塊小小的普通方巾,開出傳奇之花。學會了扎染的你,不妨為家人、朋友染一方手帕或者一件衣服,捎去一份美好,傳遞一份愛。 快來試一試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