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 月 日 第 篇1-2-6 描述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1)復習目標:1.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并在地圖上落實;1.了解我國南北方與東西部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特征,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2.閱讀相關資料,分析我國典型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樹立因地制宜的思想。一、【課前預習】1、(1)溫帶季風氣候 (2)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3)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4)以水田為主 (5)河流冬季結冰 (6)1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 (7)以面食為主 (8)以米飯為主 (9)一年兩熟或三熟 (10)多平原 (11)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 (12)多丘陵 (13)屋頂坡度大,注意通風防潮南方地區: 2、3、4、8、9、12、13北方地區: 1、4、5、6、7、10、112、一下屬于西部地區的省區組( )①陜西省 ②安徽省 ③河南省 ④廣西壯族自治區 ⑤遼寧?、拊颇鲜?br/>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二、【基礎梳理】北方地區 自然環境 人文特色 存在問題 解決措施小興安嶺黃土高原北京南方地區 自然環境 生產特色 生活特色太湖流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上海三.【鞏固練習】1、東北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草原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2、下列屬于合理經營和管理森林的生產方式有( )①模仿森林自然發育過程來采伐森林 ②用鋸末栽種木耳③將木材的枝丫、斷木加工成木片和板材 ④禁止采伐森林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某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到我國四個區域旅游,調查了當地居民的飲食并制作了飲食結構圖(主食)。下列飲食結構圖與我國四大區域對應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甲—西北地區 B.乙—南方地區C.丙—青藏地區 D.丁—北方地區4、讀下面甲、乙兩幅圖,回答問題。 甲圖 乙圖(1)甲圖中M、N兩城市的氣溫、降水狀況如乙圖所示,則它們所屬的氣候類型分別是:M__ __、N__ __。(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稱:A__ __山脈、D__ __省(簡稱)。(3)B山脈東側地形區,在工農業生產中最突出的問題是__ __,為解決此問題,國家正在實施的跨區域調配資源的工程是__ __。B山脈西側地區,最大的環境問題是__ __,解決此問題的有效措施是__ __。年 月 日 第 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點(2)一.【知識梳理】傍水而居 耕海牧漁 水上都市—— (城市)自然環境(影響人文環境的因素) 曾是 、 、 三洲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水上建城。 氣候人文環境問題與應對草原人家 逐水草而居( 人/ 生活) 現代化的大牧場—— (國家)自然環境人文環境 生產特點生活特點干旱的寶地 石油寶庫( 地區) 沙漠綠洲—— (國家)自然環境人文環境 生產特點 克服了 、 、夏季高溫的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建立了發達的綠洲(灌溉/節水)農業。種植的作物:措施 節水灌溉設備、海水淡化廠成因 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石油資源豐富,交通地理位置優越(五海三洲之地) 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連綿,耕地少且貧瘠,水資源缺乏(發展農業限制性因素);但節水農業技術先進,國民節水意識強啟示三.【鞏固練習】1.草原人家、家住平原、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有 ( )①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 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017年3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了《中沙聯合聲明》。下列對沙特阿拉伯描述正確的是( )A. 該國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B. 位于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C. 可耕地少,水資源缺乏,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D. 畜牧業發展迅速,大量出口羊毛,成為富裕國家3.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和“杭州灣地區示意圖”,回答問題。(1)杭州市的經緯度位置大約是__ __;利雅得位于杭州的__ __方向。(2)氣候與農業生產關系密切。指出利雅得附近地區農業生產特色,并簡析其成因。年 月 日 第 篇1-4-3 熟知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或習慣用法,恰當運用它們表述、說明歷史事件1-4-4 區分歷史敘述和文學作品的差別,知道獲取歷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徑及其功用1-4-5 區分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解釋它們各自的意義和功用,運用不同資料有理有據地論述問題1-3-2 觀察自己所在學校、社區或家鄉的變化,評析這種變化的快慢和好壞1-3-3 知道居住地特有的習俗或文物,考察它們的歷史,探討它們存在的價值1、課前熱身1、公元前8年距公元8年是多少年?。? )A 1年 B16年 C15年 D20年2.偉大教育家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的 壽命 是多少周歲? ( )A 70歲 B71 歲 C72歲 D73歲2、課堂導學三、課堂練習1、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或習慣方法。材料: 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國家,自古就有交往。古代中日以友好交往為主,近代以來,日本大肆侵華,中國奮起反抗,以下是部分相關史實。 公元前210年,中國的徐福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認為他去的就是日本。 東漢建武中元二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國派使者到中國,中國皇帝賜使者印綬。 大化改新后,日本更積極向唐朝學習,前后十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 清光緒二十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1900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局部侵華。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1)舉例說明材料一中采用了哪幾種紀年法。(6分)公元紀年、年號紀年、干支紀年(2)計算徐福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至今(2019年)已有多少年。(2分)2228(3)材料中提到的“公元前210年”和“1931”年,請用世紀和年代來表示。(4分)(4)材料中提到的“1937年”,請用民國紀年法表示。(2分)2、史料的類型日本《東京日日新聞》殺人比賽報道 實物資料日軍侵華時遺留的手雷和毒氣彈 文獻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史》 口述資料抗戰老兵回憶抗戰經歷3、正確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梁啟超曾說“欲知中國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鴻章.”一百多年來,國人對李鴻章毀譽不一。有的贊其為“開啟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則貶之為“賣國賊”。李鴻章大事簡表(部分) ① 1863 設立上海廣方言館,培養外語人才 ② 1865 創辦軍工企業----江南制造總局 ③ 1872 創辦民用企業----上海輪船招商局 ④ 1875來著手組建北洋海軍,加強海防⑤ 1895 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⑥ 1901 代表清政府與英、美等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l)史論需要證據支撐.側重不同的史實,有時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表中支撐李鴻章為“開啟近代化的改革者”的依據有__________(填序號),貶其為“賣國賊”的依據有_______(填序號)。(2分) (2)作為改革者,他的變革行為對當時杜會發展有何推動作用?被貶為“賣國賊”, 其外交行為的結果給中國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6分) 四、課后鞏固1. 傳說中誰的誕生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 ( )A 上帝 B耶穌 C佛祖 D孔子2.夏王朝是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這一年是是哪個世紀的哪個年代?它處于這個世紀的前期還是晚期?算算距今有多少年?3.下列資料哪些是第一手資料,哪些是第二手資料? (1)古埃及法老木乃伊 (2)《論語》 (3)牛郎織女 (4)檔案 (5)秦始皇陵兵(6)奇琴伊察觀象臺 (7)明長城 (8)女媧補天 (9)《資治通鑒》 (10)日記馬俑 年 月 日 第 篇1-4-1 認識地圖三要素,知道地圖基本種類,運用地圖獲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一、知識回顧1、地圖上最基本的“語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和 __ __。2、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是___________ ,它又稱縮尺。表示公式是:比例尺== 實地距離/圖上距離。地圖上表示比例尺的方式有 、 、 。5、地圖上的定向方法有: 、 、 。其中地圖上最常用的是 ,最準確的是6、在相同圖幅的地圖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就越___,描繪的就越___;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就越__大__,描繪的就越____。7、地圖主要分為: 、 、 、 。8、如果把一個區域內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這條線稱為 ,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 相同。9、在等高線地圖中,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勢比較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勢比較 。10、在等高線地圖中,等高線向高處突出的地方,表示的地形是 ;等高線向低處突出的地方,表示的地形是 。11、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褐色越深,海拔越 ;綠色越深,海拔越 。二、課堂練習1、根據下面的圖,完成填空1、思考 :1.圖中有一輛汽車正沿公路行駛,方向是自____向____前進,再折向_______方向前進。2. 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2、拒根據圖寫出A、B、C、D的經緯度位置3、1 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A.1︰1000000 B.1︰10000C.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 D.五千分之一4、下列四幅地圖,大小與展開的4版報紙那么大,其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A 杭州市圖 B 浙江省圖C 中國地圖 D 世界地圖5、讀圖。完成題(1)圖上的比例尺改為數字式: 。(2)寫出圖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的名稱:A: B: C: D: (3)甲地和乙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4)B和D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求得B和D的實際距離為 千米。3、課后練習1、四幅圖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坡度最大的是( )2、下面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但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示意圖是: A.1:10萬 B.1:20萬 C.1:30萬 D.1:40萬3、觀察A、B、C、D四圖,正確描述甲相對于乙的位置。(A)甲在乙的 ▲ 方。 (B)甲在乙的 ▲ 方。(C)甲在乙的 ▲ 方。 (D) 甲在乙的 ▲ 方。年 月 日 第 篇1-4-2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課前熱身,溫故知新1.讀圖,有關浙江省自然和人文環境描述正確的有( )①該省共有12個地級市②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③與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相鄰④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東臨東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臺灣物產富饒,是我們向往的“寶島”。下列從圖中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有( )①地勢東高西低 ②臺北1月均溫0 ℃以下 ③臺灣的緯度低 ④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水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讀圖,完成3~4題3.據甲圖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 )A.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 B.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C.地勢波狀起伏的丘陵 D.地勢陡峻的山區4.據乙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的中低緯度 B.北半球的高緯度 C.南半球的中低緯度 D.南半球的高緯度5.下列城市中,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浙江省部分城市2000~2010年常住人口變動情況比較表內容地區 常住人口數量(萬人) 常住人口變動情況2000年 2010年 變化數量(萬人) 年均增長(百分比)杭州市 687.87 870.04 增加182.17 2.38寧波市 596.26 760.57 增加164.31 2.46溫州市 755.80 912.21 增加156.41 1.90金華市 457.19 536.16 增加78.97 1.61麗水市 216.18 211.70 減少4.48 -0.211、鏈接考點,梳理知識三、當堂練習,鞏固所學6.下列對該地氣候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氣溫年較差約40℃B.年降水總量約300mmC.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圖中所在地學校放寒假期間降水量最多7.都江堰是我國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甲是 高原,乙是 (河流),丙是 (城市)。(2)結合材料分析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并說明該水利工程的偉大之處。(3)四川諺語“天府美自古堰來”蘊含了哪些道理?四、課外拓展,方法遷移8.湖州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結合下圖,回答問題。(1)觀察圖1和圖2,描述湖州市的地理位置。(2)結合圖2和圖3,分析湖州市被譽為“魚米之鄉”的自然環境條件。年 月 日 第 篇1-4-6,1-2-1歸納獲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徑與方法;評估具體條件和需要,選用適當的社會調查方法1、課前熱身,溫故知新某班同學們以“家鄉的人文環境”為主題開展社會調查。據此回答1-2題1、針對主題,這次調查的內容應選擇家鄉的( )①氣候特征 ②農業特產 ③名勝古跡 ④位置范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根據調查內容,采用的最主要、最便捷的方法應是( )A問卷調查 B訪談調查 C實地考察 D查閱資料3.小明同學為了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區的環境情況,打算對社區周邊環境作一次社會調查。為此他作樂一些準備,你認為合理的準備有①設計調查問卷 ②設計詳細提綱 ③確定調查對象 ④準備調查報告的基本結論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收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A訪問調查法 B文獻調查法 C實地調查法 D問卷調查法二、鏈接考點,梳理知識社會調查的常用方法 社會調查的一般步驟(特點:最為常用) ①確定主題和目的實地考察法訪談調查法 ③實施調查,搜集資料 (方法見左)文獻調查法(特點:最為精確全面) ④形成調查成果 整理、分析資料信息; 形成多樣的調查成果; 展示、提交調查成果。注意·區別調查問卷 調查報告實施調查的一種方法,目的是搜集、獲取資料。一般屬于社會調查過程中的第三個步驟。 是社會調查的一種最終成果。其他成果還有:小論文、建議書、PPT幻燈片、圖文展板、創意地圖等。形成調查報告是社會調查的第四個步驟。三、當堂練習,鞏固所學【2016麗水】麗水市青瓷、畫鄉、石雕、畬鄉四個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2016湖州】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現場考評。為了解溇港文化,我市某校文史社團開展研究性學習,其中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據此回答1—2題。1.他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A.實地考察 B.訪問調查 C.文獻調查 D.問卷調查2.觀察圖2,他們發現了資料中使用的紀年方法。這種紀年方法是( )A.公元紀年 B.民國紀年 C.干支紀年 D.年號紀年四、課外拓展,方法遷移【2014湖州】為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活動,建設清麗湖州,某校九年級學生對我市治水情況進行了社會調查活動。【活動一:探查身邊清清河同學們探查了市區的主要河道,發現原來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見了,河水變清了,河道兩旁整潔優美。但在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邊,他們也看到河面上還漂浮著一些垃圾,于是馬上打電話向環保部門反映情況。【活動二:尋找治水好聲音】同學們從網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舉措。為撰寫調查報告,同學們根據活動內容制作了一張簡表,請你幫助完成。調查主題 “五水共治”,我們在行動調查方法思考與建議 反映的現狀(根據活動一)我們的建議(根據活動二相應舉措) 建議一:要落實治水工作責任制,將治水工作納入制度化的軌道。建議二:探究歷史變化的尺子( )時間( ):如:秦朝、漢朝( ):一個比較長的時段,如:青銅時代世紀、年代:一個世紀為( )年;一個年代為( )年紀年年號紀年法:( )首創年號紀年,定( )年為建元元年( ):如辛亥革命、甲午戰爭( ):如周赧王59年,秦滅周(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如:民國38年,南京國民政府被解放軍攻占,國民政府統治結束( )公元前3世紀末,楚漢爭霸史料依據 來分文獻資料:包括 資料( ):如:遺址、墓葬、出土文物等( ):如:傳說、回憶錄、采訪記錄等依據 來分( ):自己直接觀察、實踐經歷所獲得的資料( ):通過當事人或者目擊者 的來的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