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 3.1 偉大的改革開放【教材分析】地位: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通過改革開放發展歷程、重大意義的學習,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作用:本框主要內容為“偉大的改革開放”,在全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改革開放的進程和意義的學習,了解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革,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改革開放的了解,感受到中國日益飛速的發展和強盛的國力,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增強政治認同感。2.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線索和解析各種材料,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創新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發揮主體性,培養其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也增強了學生發憤圖強、中國夢由我做起的決心。【教學重難點】重點:改革開放的進程和意義。難點:改革開放的意義。【教具準備】學生學案、堂日清、翻頁筆、紅筆。【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過程】課前朗讀:全班大聲齊讀P31-35頁新課內容新課導入(3分鐘)圖片導入—以沙市人信匯周邊改革開放前后的面貌對比圖片呈現出改革開放使得家鄉舊貌換新顏。這一環節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家鄉的變化得益于改革開放。教師活動:順勢拋出問題:我們的家鄉為什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活動:觀看圖片,感悟改革開放對家鄉的影響,簡單談談突出的變化。【設計意圖】以家鄉的變化給學生營造了親切輕松的氛圍,使學生從一開始就置身于改革開放的情景之中,拉近了課堂與學生的距離。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去探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意義。過渡語:通過分享,我們了解到改革開放是荊州發生顯著變化的分水嶺,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好奇,一起走進第三課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目標,教師板書課題。新課講授(一)自主學習(3分鐘)快速閱讀教材P31-P35并主動思考學案上的問題,限時3分鐘。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時間、內容、意義分別是什么?2、改革開放的進程及其內容分別是什么?3、改革開放的意義是什么?拓展:出示在改革開放前國內發展數軸和國際上三次工業革命情況以加深學生理解,增強自學效果。【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帶著疑問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過渡語:哪位同學展示一下你的學習成果?檢測學習成果:【成果展示】(5分鐘)1、現在請同學回答第一個問題?【預設學生答案】背景:十年文革后,國家整個經濟情況實際上是處于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所以必須進行第二次革命,來發展經濟。1978年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意義: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過渡語:看來同學們自主學習得不錯。改革開放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那改革是從哪里開始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第一次先學后教】改革開放的進程探究活動一:(10分鐘)教師活動:請學生以時間為橫軸,列出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軸。(抽取一男生和一女生代表進行板演,分別列出改革線、開放線重要節點和重要事件)學生活動:兩人板演,其他學生閱讀教材,在紙上列改革開放進程軸。【情況預設】假如學生不知道哪些是常考的重要節點,教師可進行提示甚至給出數軸的主干作為參考。【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畫數軸增強了學生的知識提取能力、歸納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同時讓學生掌握在面臨多個時間的題目畫時間事件數軸這一考試技巧。過渡語: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深圳取得了什么樣的發展?現在讓我們通過一則視頻了解一下。【第二次先學后教】(二)改革開放的意義探究活動二:(15分鐘)學生活動:觀看《深圳40周年》視頻,思考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巨變,并歸納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小組討論,請代表發言。教師活動:巡堂指導小組活動;點評學生發言,鼓勵其他小組成員補充發言,逐步形成完整的答案。【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深圳變化的視頻,學生直觀感受深圳的變化,深圳故事連著中國故事,感受改革開放的成就,進而思考改革開放帶來的意義,突破本課的重點。【預設學生答案】經濟總量:40年增超萬億元:從1.69億元增長至2.69萬億元;營商環境:推出智慧政務服務“免證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人民生活:人均可支配收入6.25萬,居各經濟特區之首;科技發展:本土誕生了華為、騰訊、萬科、平安等8家世界500強,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1.7萬家,被譽為“中國硅谷”。過渡語:剛剛同學們說了很多,深圳在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等方面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故事連著中國故事,深圳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那么改革開放對我們中國有哪些意義?【預設學生答案】歷史意義+現實意義【補充】歷史意義:改變了四個面貌:極大改變了中國(高樓林立的中國與40年前的土磚房相比,中國面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中華民族(改革開放使得我國的經濟總量實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人民的收入大幅增加、衣食住行極大改變,幸福感提升)、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進程中,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使自己的執政能力得到極大提升,使黨的面貌發生極大的改變)的面貌。迎來了三個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現實意義: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重要法寶(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進行,讓我們趕上了時代的步伐);是必由之路,(改革開放取得了重大成就,證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是關鍵一招,(改變了當代中國的命運);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關鍵詞來說明:四個面貌,三個飛躍,兩個關鍵一招,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記憶小技巧:四貌三飛一寶一路兩個招)過渡語:改革開放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不是停止發展了呢?【預設學生答案】不是。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情感升華】過渡語: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勇立潮頭、創新爭先的先鋒模范,他們是人民群眾的優秀代表,如體育健將姚明、數字經濟創新者馬云、中醫藥先進代表屠呦呦、科技巨匠南仁東,他們鑄就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那么在新時代的我們該如何向他們學習,為改革開放助力呢?學生自主思考問題:面對改革開放中的困境,作為時代新人的你,如何為我國改革開放助力?【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理解,通過展示先進模范人物,引導學生從自身、他人、國家三個角度對深圳改革開放助力,來說明該如何參與到改革開放中來。【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要學先鋒模范,弘揚改革開放精神;我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推動改革開放事業深入發展;我們要不斷續寫“春天的故事”,用奮斗的青春譜寫人生華麗篇章。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一定有我!三、課堂總結(3分鐘)學生嘗試總結,教師引導補充。師生共同構建知識框架。四、完成堂清(6分鐘)題目在學案上呈現,即做即講,及時反饋(運用展臺展示學生答案)。五、布置作業獨立認真完成日清。六、板書設計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