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第二節 常見的技術圖樣課程目標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類1掌握正投影的方法、基本特征2掌握三視圖的成圖原理和規律3掌握三視圖的一般繪制規則和步驟46.2.1 正投影與三視圖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一、投影的基本知識2、投影法分類1、投影:在光的照射下,物體在地面或墻面上產生的影子。一、正投影2.1 中心投影法投射線投射中心物體投影面投影物體位置改變,投影大小也改變2.2 平行投影法投射線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投射線互相平行且傾斜于投影面 正投影法斜投影法常用的正投影法就是當投影光線互相平行與投影平面垂直時,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體投影視圖的方法。3、正投影的基本特征(1) 真實性。當物體上的平面(或直線)與投影面平行時,其投影反映實形(或實長),這種投影特性稱為真實性。如圖2–3(a)所示。(2) 積聚性。當物體上的平面(或直線)與投影面垂直時,則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積聚為一條線(或一個點),這種投影特性稱為積聚性。如圖2–3(b)所示。(3) 類似性。當物體上的平面(或直線)與投影面傾斜時,其投影的面積變小(或長度變短),但投影的形狀仍與原來形狀類似,這種投影特性稱為類似性。如圖2–3(c)所示。圖2–3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單一正投影能不能完全確定物體的結構形狀?思考單一正投影不能完全確定物體的形狀和大小那兩個正投影呢?為了確定物體的結構形狀,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一般采用三面正投影二、三視圖a.正面投影面用“V”標記;b.側面投影面用“W”標記;c.水平投影面用“H”標記;三投影面之間兩兩的交線稱為投影軸,分別用OX、OY、OZ表示;三根軸的交點O稱為原點。1、三視圖的三投影面體系2、三視圖的形成現將物體放在三投影面體系中,并盡可能使物體的各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與其中的一個投影面,保持物體不動,將物體分別向三個投影面作正投影,就得到物體的三視圖。3、三視圖的名稱C、從上向下看,即得在H面上的投影,稱為俯視圖。A、從前向后看,即得V面上的投影,稱為主視圖;B、從左向右看,即得在W面上的投影,稱為左視圖;4、三投影面的展開:x0yzy俯視主視左視XVWHYZO規定 : V面保持不動,H面向下向后繞OX軸旋轉900,W面向右向后繞OZ軸旋轉900。長對正 高平齊寬相等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5.三視圖的投影規律:這個“三等”關系就是物體三視圖的投影規律。它們對于物體整體是如此,同時對于物體上的直線和點也都是適用的。鉛筆:三角板圓規:圖板比例尺分規丁字尺三、三視圖的繪制1、一般畫圖工具圖板丁字尺1、一般畫圖工具圖板丁字尺1、一般畫圖工具2、步驟a、結構分析(分析物體的基本形體組成及其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分析物體上的面、線與三個投影面的位置關系,再根據正投影特性判斷其投影情況)b、確定圖幅和比例。根據物體上最大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及物體的復雜程度確定繪圖的圖幅和比例。2、步驟c、選擇主視圖的投影方向。(主視圖反映物體的主要形狀特征)d、布圖、畫底圖。畫作圖基準線、定位線;畫三視圖底圖。從主視圖畫起,三個視圖配合著畫。不可見部分的輪廓線用虛線畫出,對稱線、軸線和圓的中心線均用點劃線畫出,使每個部分符合“長對正(用豎直輔助線畫標準)、高平齊(用水平輔助線畫標準)、 寬相等(用45°斜線畫標準)”的投影規律。e、檢查、修改底圖;用B或2B鉛筆加粗可見輪廓線,擦去輔助線,完成三視圖。模型房的構成特征為:(1)由一個長方體和一個三棱柱共同構成,前后對稱;(2)在長方體的正中央開設門洞,其結構左右對稱。案例:模型房的結構與三視圖作圖:(1)根據模型的尺寸,選擇繪圖比例為1:1,使用A4號圖紙(橫放),用H型鉛筆畫底圖。(2)在離圖框底線100mm處,繪制一條XY線,作為主視圖和左視圖的底線。(3)根據模型的尺寸,確定主視圖的對稱中心線(點畫線)位置,畫出主視圖的輪廓。(4)在主視圖右下角處,畫出一條與XY水平線成45 °角的斜參照線。(5)在XY線以下10mm處,畫出俯視圖的背面投影線,再依據45 °角的斜參照線確定左視圖上背面投影的位置。X(6)根據模型的總高,畫出模型頂線作為水平構造線。(7)從主視圖畫鉛垂線,完成俯視圖輪廓。(8)根據模型前后對稱特征,在俯視圖中確定模型房屋脊的位置。(9)依據45°斜參照線確定左視圖上房屋脊的位置。(10)在主視圖正中位置,根據尺寸畫出門洞,再根據俯視圖、左視圖與主視圖的對應關系,分別用虛線畫出門洞的投影(門洞的半圓柱面軸線為點劃線)。(11)檢查各視圖是否繪制準確,再用削制成鏟形的B型鉛筆,勾勒出輪廓線。X30183020課后練習:畫出圖示形體的三視圖2008年10月浙江省統一考試通用技術試題三視圖的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