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件衣服自己洗》教學設計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對勞動課表現(xiàn)出強烈的勞動欲望和興趣,但由于學生年級較小,動手能力有待提高且勞動教學不能太過繁瑣,而是需要從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切入。針對于此,本次課程設置以孩子的興趣為起點,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孩子形成熱愛勞動的觀念和主動勞動的習慣,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分擔家務,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小件衣物的洗滌方法。過程與方法:掌握洗滌步驟,體驗勞動的樂趣,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逐步養(yǎng)成愛勞動的、講衛(wèi)生的責任意識。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教學重難點1.掌握洗小件衣服的方法。2.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逐步養(yǎng)成愛勞動的、講衛(wèi)生的責任意識。課前準備教師準備:PPT、小手帕、水、水盆、搓衣板、洗衣液或者肥皂、衣架。學生準備:水、水盆、肥皂、小手帕適用年級一年級教學過程圖片導入:同學們,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穿的衣服又漂亮又干凈,你們的衣服都是誰洗干凈的?(媽媽)。爸爸媽媽上班非常辛苦,我們要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我們就來洗一洗自己的小件衣服吧!瞧!這兩位同學洗得多認真呀!【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圖片,激起學生自己動手洗衣服的勞動興趣,從而引出與本課相關的話題,啟發(fā)學生。二、說一說1.師:我們在洗衣服時會用到哪些物品呢?生:盆、洗衣液、肥皂。2.同桌之間討論:結合日常的觀察,媽媽平時都是怎么洗衣服的呢?洗衣服都分為哪些步驟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同桌之間交流討論,并有一人作為小代表回答,另一同學補充。教師做最后總結,最終明確洗衣服的步驟:教師板書:泡、搓、沖、擰、晾。【設計意圖】同桌組織交流,充分發(fā)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得出洗衣服的步驟。三、講一講將洗衣服的步驟一一分解,做詳細指導。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演示一下,謹記洗衣服的五個步驟:一泡二搓三沖四擰五晾,我們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呦。第一步:泡。在盆中倒入清水,最好是溫水。太熱和太涼的水都會對衣服產(chǎn)生破壞。第二步:搓。在盆中倒入適量清水,根據(jù)衣物多少倒入洗衣液,產(chǎn)生泡沫后涂抹到手帕上或者直接涂上肥皂。老師的小手帕比較小,就直接涂抹肥皂,用手輕輕揉搓,如果有的地方比較臟,可以用力多搓幾下。第三步:沖。搓洗完畢后,將手帕用清水沖洗干凈,直到?jīng)]有泡沫。第四步:擰。將小手帕對折,擰干擰到不滴水。第五步:晾。將小手帕搭在衣架上晾干。【設計意圖】教師將洗衣服的五大步驟充分細化,減輕學生操作難度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充分了解洗衣服的方法。四、做一做教師指派一名小代表,上臺演示洗衣過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溫馨提示:1.輕輕搓洗,水不要灑到地面上。2.若肥皂水進入眼睛,要立即用清水沖洗。3.擰干衣服時注意不要把水灑到地上,避免滑倒。4.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學生動手實際操作,教師邊看邊指導,并及時糾正。利用視頻直觀展示洗衣服的五個步驟,并穿插一些實用小技巧。例如,晾曬衣服時可以用夾子固定。【設計意圖】《勞動教育新課標》強調學生直接體驗和親身參與,注重動手實踐、手腦并用。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與勞動榮譽感。五、比一比舉辦“洗衣小能手”競賽。比一比,誰洗的手帕最干凈。另外選出兩名“我最認真”的同學。1.學生向同學們展示自己清洗后的手帕。2.學生分享自己的小秘訣,如何才能將衣物洗的更干凈。3.將學生清洗后的小手帕夾在晾衣繩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播放音樂《勞動最光榮》。教師引導學生互評,最終評選出“洗衣小能手”。伴隨著《勞動最光榮》的音樂,教師特別頒發(fā)“我最認真”獎項。并說明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參與勞動,認真勞動都值得鼓勵。【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學生勞動成果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自覺勞動、主動勞動的意識。對認真勞動的學生給予鼓勵,更利于學生體會勞動的幸福感和榮譽感,感受勞動最光榮。六、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自己洗的小手帕干凈嗎?這么干凈的小手帕我們在以后的使用中要學會珍惜它,愛護它。同樣,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也要珍惜。七、拓展實踐師: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要養(yǎng)成多動手、多勞動的好習慣。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清洗小件衣物的方法,回到家里也應該多幫幫爸爸媽媽,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回到家里我們嘗試洗一洗家里的毛巾或者抹布。八、板書設計泡一泡搓一搓洗一洗擰一擰晾一晾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緊緊圍繞洗衣服的五個步驟展開,讓孩子們多動手、多操作、多交流、多互評。讓孩子多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活動中享受自己動手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進而能自己幫助家長、幫別人做事,逐步形成愛生活、愛勞動、講衛(wèi)生的責任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