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第1節《自然特征與農業》基礎知識講解第九章 青藏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要點1:世界屋脊1.位置和范圍(1)位置:青藏地區位于我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2)范圍: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區。2.高寒的氣候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氣溫日較差可達20℃,有“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之說。高原早晚很冷,而一到中午,日照強烈,氣溫很快上升。因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拉薩因日照時間長,被稱為“日光城”。 3.“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1)“高”: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2) “寒”:由于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地高天寒。4.地表景觀特征(1)“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青藏高原上分布著一系列的山脈,山脈之間是寬廣的谷地和盆地。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2)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3)湖泊星羅,沼澤連片。多為內陸咸水湖,這里有全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咸水湖)。5.河流——青藏高原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1)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于青海省,注入太平洋。(2)雅魯藏布江、怒江發源于西藏自治區,注入印度洋。(3)金沙江(長江的上游)、瀾滄江、怒江在橫斷山區并列南流,被稱為“三江并流”。方法總結1 青藏高原成為眾多大江大河發源地的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終年寒冷,山頂終年積雪,冰川廣布。當氣溫升高時,冰雪消融,這些冰雪融水成為了許多大江大河的最初水源,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怒江等大江大河都發源于青藏高原。6.青藏地區的資源太陽能資源 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地熱資源 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巖漿活動頻繁。羊八井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蒸汽田礦產資源 柴達木盆地有豐富的鉀鹽、石油、鉛鋅礦等礦產資源,有“聚寶盆”之稱水能資源 青藏高原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在峽谷地段,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科研和旅游資源 豐富的生物資源、奇異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7.牦牛——“高原之舟”牦牛是青藏地區特有的畜種。牦牛毛長皮厚,可以保持體溫,防御寒冷,能適應青藏高原高寒的環境;體矮身健,可以載負重物。要點2: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1.高寒牧區(1)主要牧區: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高寒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草原分布廣泛,有西藏牧區和青海牧區。(2)優良畜種:畜牧業一直是該地區的重要生產部門,主要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藏山羊。它們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方法總結2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牧場和主要畜種地區 主要牧場及類型 主要優良畜種西北地區 內蒙古牧場 溫帶草原牧場 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牧場 — 灘羊新疆牧場 山地牧場 細毛羊青藏地區 青海牧場 高寒牧場 牦牛、藏綿羊、藏山羊西藏牧場2.河谷農業區(1)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地勢高,氣溫較低,熱量不足,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2)河谷農業①農業區:海拔較低的地區,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東部的湟水谷地。②發展條件:a. 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b. 地勢平坦;c. 土質較肥沃;d. 灌溉水源充足。③主要農作物:青稞、小麥、豌豆。④青稞、小麥高產的原因:a. 青藏地區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 氣溫低,作物生長期長;c. 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3.青藏地區居民的生活(1)衣:為了適應青藏地區晝夜溫差大的高寒氣候,藏族的傳統服飾是藏袍。早上和晚上,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藏袍袖中,緊裹藏袍而御寒;到了中午,則可以脫下一只袖子,或脫下兩只袖子系在腰間。(2)食: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見的食物。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用青稞釀造的青稞酒。(3)住: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氈搭成的帳篷中,在農區和城鎮多見平頂碉房。(4)行:青藏地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牦牛也是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